年輕人群體已經被悄悄盯上?關於心肌梗死的知識,醫生為你解答

2020-12-23 吳醫生聊健康

導語: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科技的快速進步,隨之而來的是現如今大部分年輕人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心肌梗死這種病通常在高齡老人的身上出現,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逐漸開始「低齡化」,換句話說,心肌梗死已經開始盯上年輕人群體。

01心肌梗死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其發病原因是什麼,歷史演變和病發率如何

1、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英文名為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MI,又稱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症狀為胸痛和不同程度的不適,胸痛通常發生在胸部中央或左側,持續數分鐘,也可能轉變為肩、臂、背、頸或下巴不適,這種不適與胃灼熱相似。其他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噁心、頭暈、出汗或疲勞。30%的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女性更容易發生無症狀性心肌梗死。大約5%的75歲以上的人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心肌梗死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臟驟停。

2、發病原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這種疾病病發的主流原因。血流問題幾乎總是由動脈內壁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的。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在強壓力(由於緊張或劇烈運動)的用下,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增加,特別是當壓力大於身體一般適應的壓力時。健康人在劇烈運動和隨後的恢復過程中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是放鬆時的6倍。在這種情況下,心肌梗死在體內發生的機率可能是原來的35倍。血管內超聲研究表明,動脈血管的張力和恢復力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剪應力增加,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

3、歷史演變

心肌梗死已經有近150年的歷史了,在心電圖發明之前,不可能客觀地診斷心肌梗死,其病因幾乎是未知的。1912年,詹姆斯·赫裡克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首次將心肌梗死描述為一種疾病,他也是血栓形成原理的支持者(也就是說,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血栓引起的)。後來發現動脈粥樣硬化及其病因是由血栓形成引起的。1956年證實吸菸會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1980年以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採用對症治療。1980年,根據一項血管造影研究,87%的患者在發病後4小時內完全閉塞,但溶栓劑可阻斷心肌壞死的進程。

4、世界範圍內病發率

2015年,全球有1590萬人患心肌梗死。其中STEMI(ST時段上升心肌梗死)300多萬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00多萬例。男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是女性的兩倍。美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患心肌梗塞。在發達國家,STEMI的死亡率約為10%。2010年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遠低於1990年。2011年,急性心肌梗死是美國五大住院病之一,共有61.2萬名住院病人,總金額115億美元

02心肌梗死的嚴重程度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做出完整的診斷,我們需要看病人的病史,心電圖和血液檢查來確定

1、心電圖

心肌梗死導致心電圖ST段抬高和T波倒立。心肌梗死後常可見受損心肌組織的Q波(長度大於QRS波的三分之一或寬度大於小網格)。如果ST段不升高,心肌梗死應根據心肌酶的水平來判斷

2、驗血

心組織合成的蛋白質也可以在血液中找到。直到20世紀80年代,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和乳酸脫氫酶(LDH)被用來檢測心臟損傷。結果發現,心肌損傷後肌酸激酶(CK-MB)MB亞群異常升高是非常典型的。今天的指南通常推薦肌鈣蛋白。這些蛋白質在永久性損傷發生前增加。肌鈣蛋白升高和胸痛是近期心肌梗死的有力預測因素。

過去,心肌梗死的診斷必須通過病史、心電圖和血液檢查來確認。現如今血液檢測非常可靠,酶本身的升高可以作為心肌梗死的證據。心電圖可以幫助確定心肌損傷的位置。病史可為今後的血液檢查和心電圖檢查提供對比數據。

3、血管造影術

血管造影手術是用來恢復患者血流的,其具體操作需要大量的經驗,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它通常需要專業的心臟病專家。一般病人在插入導管的地方,少數會有瘀斑和血腫,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以局部注射止血劑進行治療。

03心肌梗塞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必須立即對病人進行急救,治療和護理在這方面分秒必爭。

1、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包括在可能的情況下立即使用硝酸甘油,特別是如果他們以前有過心臟病發作或心絞痛。靜脈治療可以在救護車上進行。如果病人有呼吸和脈搏,應立即轉院,並沿途進行心率、血壓、血氧和心功能監測(ECG)。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血液循環消失,應立即開始心肺復甦,包括早期除顫。大約有20%的病人在去醫院的路上死去。死亡原因通常是心室顫動

2、再灌注

心肌梗死急診治療的目的是防止更多的心肌損傷,儘快建心室收縮。最重要的是抗血栓藥物的應用,如鏈激酶、尿激酶、阿替普酶或瑞替普酶。單用肝素抗凝效果不好。臨床經驗證實,血管成形術作為線措施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事實上,這需要一個有經驗的心臟病專家來做手術,但是病人往往不能很快被送到相應的醫療中心。由於血管成形術的有效性越來越高,急診心臟手術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使用已經減。此外,大多數醫院都不提供心臟手術。

3、監測和後續措施

急救後的治療目標是預防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電傳導紊亂。這就需要使用冠狀動脈監護室來監測心臟功能並記錄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使用情況。在醫院外或出院前對患者進行隨訪,以確定患者是否患有心絞痛。如果患者有心絞痛,一般採用運動耐量試驗、心肌斷層掃描或冠狀動脈造影來確定病因和治療方法,以減少心肌梗死復發的可能性。各種組織工程支架已被廣泛應用於心肌補片,研究結果表明,補片可以提高心室的機械強度,避免心肌梗死後心室重構和擴張引起的心力衰竭。

語:當代年輕人受到極大壓力時,都有可能會出現心肌梗死的表現。如若不及時治療,病情會發展得越來越嚴重,而帶來嚴重的危害。為了能及早避免危害出現,應該要及早發現心肌梗死的相關症狀,對症下藥,避免過度勞累,及時堅持。保持心臟健康,從現在做起。

相關焦點

  • 25歲演員孫僑潞去世,心肌梗死為何纏上年輕人?
    該微博證實,25歲的孫僑潞死於心肌梗死。「你這麼年輕,怎麼能說走就走?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誰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孫僑潞媽媽還表示:「而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讓我的寶貝女兒不要在死後還遭受流言蜚語。」心肌梗死年輕化是近年來的一個顯著的趨勢,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曝出,引起人們的震驚。
  • 小魔仙離世,為何心梗盯上年輕人?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舊稱心肌梗塞。 近年來,關於急性心肌梗死的報導也屢見不鮮,每一例都讓人惋惜不已。
  • 25歲女演員猝死,心肌梗死為何纏上年輕人?
    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媽媽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宣布了孫僑潞疑因心梗去世。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更不禁要問,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 生死真的只是一瞬間? 世衛組織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稱為猝死。這個「短時間」世衛組織界定為6小時,但也有專家學者認為,首發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的死亡是猝死。猝死預兆少、發病突然、病程極快,甚至連搶救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生死真的只在一瞬之間。
  •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極高,醫生提前告訴你發病前症狀,挽救生命
    在較小程度上,該疾病的臨床治癒率降低。 因此,除了醫學治療之外,使用相對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對於患者的康復也是至關重要的。心肌梗塞主要是指冠狀動脈血供的中斷和血液供應區的持續缺血導致大範圍的心肌壞死。
  • 醫生告訴你真相
    醫生解答:猝死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季節有關係。通常來說,在天氣變化明顯的時候,尤其是入冬和冬春交替的季節,或者氣溫突然降低的時候,往往猝死的發生率明顯上升。究其原因,這幾個特殊時候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所以猝死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應注意的是,某些遺傳性猝死和季節關係不大。網友問題2:心肌猝死怎麼預防?
  • 67歲心肌梗死阿姨,猶豫不決,醫生再三勸說,正規治療終獲救!
    送到醫院,醫生立即上了監護,馬上做了心電圖,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且心率34次/分,3度房室傳導阻滯。告知患者家屬,目前心肌梗死診斷明確,且心肌梗死已經導致了心律失常,心動過緩,以及低血壓,必須馬上開通血管,甚至需要臨時起搏器治療。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當前的年輕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心裡普遍感受都是「壓力山大」。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人數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雖然總體發病率老年人居多,但心血管疾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三十幾歲就出現心肌梗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 《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去世,心梗為何「盯上」年輕人?
    斑塊是悄無聲息地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斑塊破裂出現相關症狀之前,約有9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斑塊。其次長期熬夜勞累,也是導致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此外,吸菸是引發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的誘因。有研究表明,吸菸可使冠心病發病年齡提早10年,每日吸1-5支煙,心梗的風險增加40%;每日吸1-2包煙,心梗風險增加6-8倍。
  • 瞭望 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
    對11歲即確診糖尿病的張晨來說,弟弟罹患糖尿病並不意外,也沒有太多焦慮:「就像一個已經在路上的壞消息終於到達一樣。我們基因一樣,我有這個病,弟弟百分之八九十也會得。雖然殘酷,但就是早晚的事。」 這對孿生兄弟遭遇糖尿病的故事,只是我國糖尿病年輕患病群體的一個縮影。
  • 您是如何一步一步得上心肌梗死的?
    原創 郎中 郎中談心必須承認,我們還不了解心肌梗死的全部真相。--- 郎 中---1---天氣轉涼,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感覺又多起來了!估計所有的心肌梗死病友都或多或少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得上心肌梗死的?
  • 為何這病會盯上年輕人?
    2021-01-03 23:18:59 來源: 你是誰 舉報
  • 王俊凱突然得的這種病,已經「盯上」了年輕人!
    工作室稱王俊凱於2020年12月29日抵達海口後連夜進行彩排,在凌晨彩排結束後突發頭暈,並伴有視物旋轉和噁心嘔吐,經醫生診治後,考慮為良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不能排除。
  • 過敏也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記一例阿司匹林過敏導致的心梗
    醫生檢查發現,雖然心電圖和血液檢驗都提示有可疑心肌梗死,但冠脈造影后卻發現心臟血管並沒有狹窄和阻塞!不是心梗,那是什麼呢?醫生綜合考慮是冠狀動脈痙攣引發的心肌梗死。但是什麼引起了冠脈痙攣呢?過敏會引起皮疹、呼吸困難,難道還會引起心肌梗死嗎?其實,早在1950年就有過敏引發心肌梗死的病例報導。可能是過敏反應釋放的介質誘發痙攣。血管痙攣會導致缺血,短暫的痙攣僅表現為心絞痛,而痙攣持續不緩解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 周六24小時,搶救4名心梗患者,醫生:冬季這樣預防心肌梗死!
    周六值班,一共搶救了4位心肌梗死患者,這也是當醫生以來,24小時內搶救心肌梗死最多的一天了。周六接班後,按照自己的習慣,查完科裡所有的患者,因為周末主管醫生不一定都來查房,所以我養成了周末查看所有患者的習慣。
  • 為何越來越來多年輕人被「猝死」盯上?心臟救命信號千萬留心
    為何越來越來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呢?英國醫學會2012年發表的論文,匯總了34項大型研究中200萬人的數據,結果表明,工作中涉及輪夜班的人群中,中風的風險增加5%,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23%[2]。「熬夜一時爽,天天熬夜火葬場。」這句玩笑話,並非戲言。熬夜的危害,真不是你扛扛就能過得去的。
  • 心肌梗死、心肌要死,結果都可能是猝死
    作為專業醫生,從馬拉度納最早的死訊得到兩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後來又報導說他死於急性心衰和肺水腫,但急性心肌梗死也可以導致急性心衰、肺水腫,嚴重會導致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猝死型心肌梗死,發病後短期(0.5-1小時)內死亡,有的患者甚至在冠狀動脈閉塞後心肌尚未來得及壞死,人就已經死亡。
  • 王俊凱突然得的這種病,可能已悄悄「盯上」你!
    此前,知名藝人王俊凱工作室稱其2020年12月29日抵達海口後連夜進行彩排,凌晨結束後突發頭暈,並伴有視物旋轉和噁心嘔吐,經醫生診治後,考慮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也稱「耳石症」。有些網友留言,表示自己也得過這種病。那麼,什麼情況下會導致耳石症?嚴不嚴重?目前有什麼有效的治療方法嗎?接著往下看。什麼是耳石症?
  • 醫生解答讓人長知識
    閨蜜還有些懷疑,就詢問了醫院的醫生,醫生人很好,給出了解釋。懷孕期間,媽媽的皮膚狀態好壞跟懷男懷女有關?醫生解答讓人長知識,和你想的不太一樣。孕期皮膚好壞跟懷男懷女沒關係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在懷孕後皮膚會變好,有些人則會變差?真相其實很簡單,第一是吃得健康,休息規律。懷孕之後,女性對飲食都比較注意,有些不健康的食物吃的都比較少了。
  • 脖子發緊沒重視,結果心肌梗死!醫生說:還有哪些心梗欺騙我們?
    後來和家屬再次交代病情的時候,得知,這位女士最近3周已經出現了脖子發緊的不舒服,但是誰也不會想到,脖子發緊是心肌梗死的前兆,於是就沒當回事,結果大半夜心梗了。其實,像這種心肌梗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因為患者或家屬沒有更多的心血管常識,或者沒有看到更多心血管醫生的科普內容,所以他們和不少心肌梗死患者一樣,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邁向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