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極高,醫生提前告訴你發病前症狀,挽救生命

2020-12-22 騰訊網

心肌梗塞是一種相對嚴重的疾病,複雜變化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患者及其家屬容易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在較小程度上,該疾病的臨床治癒率降低。

因此,除了醫學治療之外,使用相對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對於患者的康復也是至關重要的。心肌梗塞主要是指冠狀動脈血供的中斷和血液供應區的持續缺血導致大範圍的心肌壞死。它可發生在心臟的不同部位,其中最常見的臨床部位有以下兩種類型:

(1)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指主要累及心室壁內部,心肌三分之一的梗塞,並影響肉柱和乳頭肌 ;

(2)局部心肌梗塞:又稱透壁心肌梗死,是典型的心肌梗死類型。它們大多數位於左心室,大多數涉及心臟壁的三層組織。

臨床上存在多種類型的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最高,通常是由於急性和持續性缺血和冠狀動脈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病人通常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接受專業治療。住院一段時間後,病情會相對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心肌梗塞已經消失,可能會復發。心肌梗死有幾種信號,分為短期和長期,這也很重要。心肌梗塞患者可以作為預防和治療的依據。

一、常見信號

1、恐懼:心肌梗塞可導致強烈的焦慮或對死亡的恐懼。心肌梗塞的倖存者經常談到「生命即將要結束」的感覺。如果沒有在沒有其他誘導因素的情況下,突然的心跳加速,同時心跳加速超過一分鐘,如果持續很長時間的身體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用餐後出現,它可能提示有心肌梗死的發作。

2、胸部不適 / 胸痛:胸痛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和最常見症狀。但並非所有心肌梗塞患者都會出現胸痛,有時胸痛可能不是心肌梗死。與心臟相關的胸痛通常集中在胸骨後部或左中心。有些人將胸痛的感覺與胸口壓著一塊石頭進行比較,這表明這種胸痛常伴有擠壓,壓力過重或飽脹感。然而,心肌梗塞女性患者的疼痛可能不明顯,但可能伴有灼燒感。

3、咳嗽:持續的咳嗽或喘息可能是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的表現。一些心力衰竭患者甚至可能有咯血。

4、頭暈: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心率特別緩慢或非常高,引起頭暈和意識喪失,在突然站起或運動過多之後,出現突然性的頭暈症狀,同時頭暈症狀經常出現,應該注意心肌梗死的出現。

5、疲勞:特別是在女性中,可能在心肌梗塞發作時或發病前幾天或幾周發生疲勞症狀。疲勞可能是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的表現。

6、噁心或食欲不振:胃部不適或嘔吐不是心肌梗塞的常見症狀。然而,一些患者在心力衰竭期間可能出現腹脹和食欲不振,這種症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飲食,導致患者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現象,加大了疾病治療的難度。

7、其他方面的疼痛:許多心肌梗塞患者的疼痛症狀從胸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頸部,下頜或腹部。但是,有些患者可能沒有胸痛,但只有其他疼痛區域,或有疼痛區域的變化。男性心肌梗塞常常左臂疼痛,而女性更容易出現手臂疼痛或肩部疼痛。

二、常見併發症

1、心律失常

心梗的病人基本上都有心律失常,而且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常在心梗後出現,引起猝死。比如室性心動過速,或者心室顫動,三度以上的傳導阻滯都是可以引起猝死的發作。這也是心梗患者最早期的併發症。心梗逐漸恢復後到了後期可能會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血流動力變化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和類型、心臟功能及其對血流動力的影響程度,如輕度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失常、偶爾房性早搏、一級房室傳導阻滯等,對心律失常的影響不大。

2、心臟乳頭肌功能失調或者斷裂

因為心臟心肌細胞急性缺血壞死,造成乳頭肌功能喪失。乳頭肌簡單的可以理解為門栓,門栓斷了那麼門就關不上了或者打不開了,因此造成急性的猝死。

3、心臟破裂

主要發生於心臟的游離壁,一般心梗後一周內出現,如果有高血壓的患者更加容易出現。心臟破裂後大量血液充滿了心包引起猝死。急性經壁心肌梗塞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約佔心肌梗塞死亡病例的 3-13%,發生於梗塞後 2 周內。主要部位為左心室下 1/3、室間隔和左心室乳頭肌。破裂是由於梗塞失去彈性,壞死心肌細胞釋放蛋白水解酶,特別是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以及梗塞溶解引起的。在左心室前壁,破裂後血液流入心包,導致急性心包填塞,迅速死亡。室間隔破裂後,左心室血流至右心室,導致急性右心室功能障礙。

4、栓塞:通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後一到兩周。首先,動脈栓塞。心臟的栓塞進入系統循環,栓塞大腦、腎臟、四肢和胃腸動脈。第二種是靜脈血栓形成,當血栓脫落並在肺部栓塞時,會導致肺栓塞。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包括胸骨後持續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和血清心肌壞死標誌物,以及心電圖的進行性改變,栓塞的發生率約為 1% 至 6%。

5、心源性休克:當心肌梗死面積大於百分之四十時,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明顯下降。心源性休克可導致死亡。休克早期,由於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兒茶酚胺分泌到血液中,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患者經常表現出不安、恐懼和精神緊張,但這時患者是清醒的,臉色蒼白或略帶青紫,四肢溼冷,出汗,心率加快,可能發生噁心和嘔吐,血壓下降,尿量略有減少。

6、急性心包炎:約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在心肌梗死後 2 至 4 天發生纖維素性心包炎,原因是心外膜有壞死組織。急性心包炎的常見症狀有心前痛:通常在體位改變、深呼吸、咳嗽、吞咽和躺著時加重,特別是當雙腿抬高或左臥時,在坐姿或前傾時減輕。疼痛通常局限於胸骨下或前區,通常輻射到左肩、背部、頸部或上腹部,偶爾輻射到下頜骨、左前臂和手部。有些心包炎有明顯的疼痛,如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另一些則輕度或完全無痛,如肺結核和尿毒症心包炎。

7、心力衰竭:心內膜下心肌梗死累及二尖瓣乳頭肌時,可引起二尖瓣功能不全,誘發急性左心衰竭。梗死後心肌收縮力的喪失可導致左、右或整個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狀為疲勞、運動耐力下降、心率每分鐘增加十五到二十次,隨後出現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枕高睡眠等。檢查顯示左室肥大、舒張早期或中期膽汁淤積。

希望小賈醫生的講解能夠對廣大朋友們有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小賈醫生,每天為您帶來一些醫學小知識,碼字不易,請幫忙點個關注再加個贊吧。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吧。謝謝啦!

搜索「醫務工作者小賈」,關注我們健康知識輕鬆看~~~

相關焦點

  • 這病死亡率高達90%!出現這些症狀儘快送醫!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如果不是剛好在醫院,如果不是醫生不放棄,我這條命肯定老早已經交待了!」在浙江大學明州醫院心內科,68歲的徐大爺在病房內和患友講著自己「驚心動魄」的搶救過程。 急性心肌梗死亡率高達90% 徐大爺原本是在醫院照顧住院的老伴兒。
  • 出現這幾個症狀,快打120,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發病前兆
    心肌梗塞,也稱為心肌梗死,是臨床多見的心臟病類型。因該病預後差,死亡率高,因此人們對心肌梗塞通常都談之色變。 本文將與大家來探討心肌梗死的相關知識,幫助大家減少心理恐慌,加強自我預防意識,從而避免心肌梗塞的危害。
  • 這個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
    反覆的發病,身體機能就會有一種耐受或者代償。而對於年輕人,由於心臟沒有形成代償保護機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誘發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顫就相當於心臟驟停,瞬間失去意識導致猝死,電除顫是急救猝死的最有效手段。相對於老年人,年輕人發生心梗時更容易猝死。警惕!
  • 心肌梗死、心肌要死,結果都可能是猝死
    作為專業醫生,從馬拉度納最早的死訊得到兩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後來又報導說他死於急性心衰和肺水腫,但急性心肌梗死也可以導致急性心衰、肺水腫,嚴重會導致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猝死型心肌梗死,發病後短期(0.5-1小時)內死亡,有的患者甚至在冠狀動脈閉塞後心肌尚未來得及壞死,人就已經死亡。
  • 這10種原因導致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醫生告訴您如何預防!
    急性心梗是所有疾病裡發病最快,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我們之所以每次提到心臟病就緊張,更主要的就是我們害怕急性心梗,不管你們害怕,我們心臟醫生也會害怕,因為急性心梗隨時會面對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分為5個類型:1型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導致的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咱們通暢最常見的急性心肌梗死,做完造影血管要麼完全堵死,要麼堵塞99%;2型心肌梗死:與血栓沒有關係,而是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的心肌梗死;這其中就包括一種心臟血管的痙攣,我們叫冠脈痙攣
  • 關於心肌梗死的知識,醫生為你解答
    其他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噁心、頭暈、出汗或疲勞。30%的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女性更容易發生無症狀性心肌梗死。大約5%的75歲以上的人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心肌梗死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臟驟停。
  • 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醫生為什麼要強調「兩個120」?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很危險,搶救一定要及時,方法也一定要對頭。一招不慎就可能致命。可是,急性心肌梗死多發生在醫院外,70%以上的猝死也是在院外。因此,搶救時牢記兩個「120」就如此重要!第一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 心梗發病前有什麼前兆?看完這些還覺得心梗離你很遠嗎?
    心肌梗塞的倖存者經常談到「生命即將要結束」的感覺。如果沒有在其他誘導因素的情況下,突然的心跳加速,同時心跳加速超過一分鐘,如果持續很長時間的身體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用餐後出現,它可能提示有心肌梗死的發作。 2、胸部不適 / 胸痛:胸痛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和最常見症狀。但並非所有心肌梗塞患者都會出現胸痛,有時胸痛可能不是心肌梗死。
  • 了解急性心梗預防和自救知識,拒絕「馬拉度納」式悲劇重演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重大心血管疾病,控制好危險因素,降低患病機率顯然優於發病後再進行治療,而馬拉度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恰恰給了這些疾病趁虛而入的機會! 肥胖馬拉度納退役後,經常暴飲暴食,生活不規律,長期處於高脂、高糖的飲食下,身體嚴重肥胖。
  • 急診科上演生死時速,寶山醫生當機立斷挽救患者
    急診科上演生死時速,寶山醫生當機立斷挽救患者 2020-12-24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大醫院連續17年舉辦急性冠脈症候群診治學術大會
    幾天前,李某深夜加班回到家後,雖然感覺很疲倦,但他還是在跑步機上跑了一個多小時。沒想到意外發生了,他突然感覺胸痛、胸悶,家人立即打120,很快送到中大醫院胸痛中心。患者入院時病情十分危急,經過心電圖檢查診斷為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立即進行急診介入手術,置入一枚支架。術後患者胸悶、胸痛的症狀明顯緩解。
  • 丈夫突發心梗,妻子竟然這樣做,確挽救了丈夫生命!
    「中午吃飯時還好好的呢,吃完飯感覺頭暈,胸口堵的慌,叫來醫生輸了一個小時的液,突然就不省人事了,等120到的時候人已經沒氣了。聽急救醫生說好像是急性心梗。」「唉,可惜了,年紀輕輕的,這媳婦帶著一大一小以後怎麼過啊!」連日來,因心梗引發的猝死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胸背疼痛,首先排除這3大疾病,死亡率極高!專家說明白!
    作為心內科醫生,經常遇到胸背痛患者,尤其胸痛患者,因為現在很多醫院都建立了胸痛中心,其目的就是為了快速準確的診斷及搶救,危重的胸痛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疼痛的性質一般呈悶痛或壓榨樣疼痛,同時經常像後背放散,伴隨胸悶憋氣或大汗等等症狀。如果是發作性,每次幾分鐘,多於活動勞累後發作,休息後可緩解,緩解後如常人,就要懷疑心絞痛。當這些疼痛持續不緩解,就要懷疑心肌梗死。如果有上述症狀,需要進一步結合心電圖或心肌酶或心臟CT或心臟造影等進一步明確診斷。
  • 超一半患者直到發病都不知道被它「盯上」
    「英雄機長」成功迫降 挽救263人性命據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賀中平系南航廣州總部員工,12月25日當天其在飛行部準備時,「因為感到室內悶,想到門口喘口氣,還沒到門口人就不行了。12月26日,某航司飛行員告訴記者,飛行員每年都有嚴格體檢,但急性心肌梗塞很難提前檢查出來。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特殊職業,飛行員60歲退休,賀中平今年59歲,原本已接近退休年齡,對其突然離世感到「非常惋惜」。
  • 急性心梗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年輕人?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這個病,而且自我感覺良好
    近年來,心肌梗死呈年輕化趨勢。2016年十一長假期間,「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心肌梗死去世,年僅44歲;2014年1月2日,47歲的小馬奔騰公司老總李明死於心梗;2012年8月2日,年僅25歲的浙江電臺主播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死去世。
  • 這種「嗓子疼」死亡率極高
    前些天,家住長沙縣的鄧先生咽喉痛的厲害,以為是因受涼感冒引起的不適,自行購買感冒藥口服後不見好轉,來到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就診。鄧先生到醫院時,感到喉嚨裡被異物卡住,呼吸極度困難,無法言語。
  • 急性心肌梗死後,心臟病發病風險升高?看看中美兩方專家怎麼說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在發達國家被稱為「頭號殺手」,是世界範圍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來,隨著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的廣泛開展和AMI治療指南的積極推廣,美國AMI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1]。
  • 高血壓、糖尿病朋友如果出現這3 大症狀,一定警惕心肌梗死
    這種心肌梗死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來不及解釋,於是立即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直接進入導管室,在主動脈球囊反駁(一種心臟輔助裝置,可以升高血壓、改善心肌供血)的支持下行冠脈造影檢查:有一根心臟血管,我們稱之為冠狀動脈完全閉塞了,於是趕緊開通血管,厄運又來了,患者出現了心室顫動,我們稱之為再灌注損傷,也就是心臟一部分區域失去血液供應後,再恢復血流就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引起心臟紊亂。
  • 時間就是生命!有胸痛症狀撥打120 爭取黃金120分鐘
    時間就是生命!有胸痛症狀撥打120 爭取黃金120分鐘 原標題: 今天是第七個「中國心梗救治日」。胸痛是心梗發作的標誌性症狀。長興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 陸東升:發現前降支中段完全閉塞,我們在前降支開通血管以後,在前降植入一枚支架,患者胸痛胸悶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