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日前,中芯國際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從北京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始的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公司證券。

  中芯國際12月4日早間公告表示,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本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服務和產品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皆用於民用及商用。公司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美國國防部對本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公司會繼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的交流溝通。

  投資近500億加碼12吋晶圓製造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於2020年12月4日(交易時段後),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

  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銷售自產產品(對須根據相關法律審批的項目,將按照相關機構核定的審批內容開展業務活動)(受限於市場監管機關最終審批及備案的內容)。

  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透過股權投資,主要投資於集成電路產業的價值鏈,其中以集成電路晶片生產、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及材料為主。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有27名基金投資者,包括中國財政部(為單一最大股東,持有11.02%持股權益)、國開金融(持有10.78%持股權益)、成都天府國集投資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7.35%持股權益)、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中國菸草總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浙江富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及一組19名股東(各持有少於7%持股權益,當中包括公司、合夥企業及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亦莊國投創立於2009年2月,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一家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而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亦莊國投可提供創新金融服務以滿足當地企業發展需要。通過長周期戰略投資,同時搭建全流程的母基金體系,並依靠其市場實力,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投資及金融服務,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發展,以創造智能產業集群。於本公告日期,亦莊國投持有中芯北方5.75%股權。

  「本公司認為,成立合資企業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有助本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從而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加速

  近兩年來,受到國際貿易形式變化等影響,國內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產業發展上看,國產替代的腳步正在加速。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翔指出,中國集成電路未來將保持高速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8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大的三類應用市場為網絡通信領域、計算機領域及消費電子領域,合計佔比 79%。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子化、自動化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5G 等新興領域的不斷擴展,集成電路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將不斷延伸。據中芯國際投資者關係報告披露數據,中國集成電路 IC設計/IC製造/IC封測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09年的39.52億美元/40.51億美元/72.9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857.33億美元/864.17億美元/590.13億美元。

  劉翔表示,近年來,國內也相繼出臺產業政策,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集成電路產業。2014 年 6月,國務院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了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 16/14nm 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發展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事實上,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近兩年經營確實體現了比較好的趨勢。

  中芯國際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76.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71%,環比增長12.99%;單季歸母淨利潤約16.94億元,同比增長105.54%。晶圓生產製造為公司主營業務,營收佔比約85%-90%,其中超過50%收入來自55/65納米與0.15/0.18微米兩類晶圓。公司先進位程工藝水平穩步提升,產能轉化業績能力不斷增強,下遊5G及AIoT領域增量發展帶給公司業務增長廣闊空間。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平陽分析,目前,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距離業界頂尖企業還有一定技術差距。對標業界龍頭臺積電,中芯國際未來有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進一步突破,從而提升公司在全球晶圓製造產業的市場地位和份額。中芯國際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晶圓製造環節,其上遊包括各類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下遊為半導體封測環節。未來,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的推進,也有望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完善。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此前剛被美國「拉黑」,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此前剛被美國"拉黑",什麼信號?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斥資500億!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原標題:斥資500億!中芯國際大動作,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日前,中芯國際又來一項大動作,聯合大基金二期狂砸500億元投建12寸晶圓製造。
  • 中芯國際擬合資投建新廠,首期76億美元聚焦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
    7 月 31 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其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芯國際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將共同成立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將從事發展及運營聚焦於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項目首期計劃最終達成每月約10萬片的12英寸晶圓產能,二期項目將根據客戶及市場需求適時啟動。
  • 缺貨潮下中芯國際順勢布局 聯手大基金投向12英寸產能 有望鎖定更...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上周五(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中芯國際是什麼公司?為什麼內鬥嚴重?「中國芯」靠它靠譜嗎?
    中芯國際,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簡稱,該公司於2000年4月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上海。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中芯國際是不是國企?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晶片代工訂單,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的掌握的製造技術是5nm。而中芯國際則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雖然只有5%左右的份額,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製造技術是14nm。關於臺積電、中芯這兩企業,網上有很多的對比,比如市值、營收、利潤、工藝等等。
  • 臺積電前COO蔣尚義將回歸中芯國際
    36氪獲悉,臺積電前研發總裁、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將於近期回歸中芯國際。據Digitimes報導,中芯國際聯席SEO趙海軍、梁孟松都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36氪對此向中芯國際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暫未回復。在臺積電期間,蔣尚義牽頭了0.25um-16nm關鍵節點的研發。2016年12月-2019年6月,蔣尚義曾經加入中芯國際任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
  • 內訌+外患,這次中芯國際的結局會如何
    這意味著中芯國際採購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繼續供貨。 11月12日,趙海軍在三季度業績會上承認,公司部分美國產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付期有延遲。同時,中芯國際下調了2020年度的資本開支計劃,從67億美元下調至59億美元。 中芯國際屬於晶圓代工企業。晶圓代工,指半導體晶片的生產環節。
  • 中芯國際「內訌」爆發,100億市值一天蒸發,公司回應……
    2000億晶片龍頭,操碎了所有人的心。12月15日晚,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
  • 內訌爆發、外患不絕,中芯國際進入最動蕩時刻
    這意味著中芯國際採購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繼續供貨。11月12日,趙海軍在三季度業績會上承認,公司部分美國產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付期有延遲。同時,中芯國際下調了2020年度的資本開支計劃,從67億美元下調至59億美元。中芯國際屬於晶圓代工企業。
  • 中芯國際的下一步
    繼華為之後,中芯國際也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關於中興國際接下來如何走?不少媒體做出了分析,今天轉載一下中國臺灣經濟日報的觀點。未料,在隔天梁的一封「怨氣極深」的辭職信在媒體上披露後,「聯手」變「反目」,中芯內鬥風暴正式引爆,大陸半導體業危機再起。
  • 2021年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校園招聘公告
    2021年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校園招聘公告 2020-09-04 17:16:43| 福建人才聯合網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這封辭職信與中芯國際12月15日晚間的多條公告有關。中芯國際公告披露,董事會宣布任命蔣尚義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等職務,並於當天起生效。12月16日,中芯國際A股開盤暴跌超9%,港股緊急停牌,午後恢復交易後跌4.94%,收於20.2港元。中芯國際A股跌5.53%,收於55.2元。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 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誰將主導7納米?
    這封辭職信與中芯國際12月15日晚間的多條公告有關。中芯國際公告披露,董事會宣布任命蔣尚義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等職務,並於當天起生效。12月16日,中芯國際A股開盤暴跌超9%,港股緊急停牌,午後恢復交易後跌4.94%,收於20.2港元。中芯國際A股跌5.53%,收於55.2元。
  • 高盛:上調中芯國際(0981.HK)目標價至26.2港元 評級「買入」
    高盛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將中芯國際(0981.HK)8吋晶圓及40-90nm12吋晶圓平均銷售單價預測提升,以反映產能供應緊張的情況,另外亦預計本地客戶需求強勁。而價格上升主要是因受惠產品組合改善及產能利用率提升等,相信公司的產品平均銷售單價將提升。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
  • 對中國芯貢獻最大的人?創辦大陸首家晶片代工廠,唯一12寸晶圓廠
    但真要說起來,從對整個中國芯的貢獻來看,我認為張汝京博士,或許是對中國芯貢獻最大的人。為何說他才是對中國芯貢獻最大的人呢?有兩大典型事例可以說明,第一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首家晶片代工企業,它就是中芯國際。第二是他創辦了中國大陸唯一一家12寸晶圓廠,它就是上海新昇。
  • 臺積電根本沒有把中芯國際當對手:因為技術差距太大
    【7月7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中芯國際也更是頻頻登上網絡熱搜,因為中芯國際即將要登陸科創板上市了,而這次中芯國際將募資高達450億元,用於先進晶片製程工藝研發,對此很多網友也是紛紛表示:「國產芯」又進了一大步,根據中芯國際此前所公布的晶圓工廠建設、項目建設等等,累計投資總規模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