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差點說服我

2020-09-03 迷思電影

今早醒來就看到《夫妻的世界》因為尺度大而被處罰的新聞。


韓國是有分級制的,所以讓我國影視從業人員、觀眾一度很眼饞的題材,他們都有底氣拍。


最新消息是根據N號房事件改編的項目已經立項,演員也在物色中了。



而《夫妻的世界》開播就標明了是19禁,劇情裡包括夫妻性生活、流血等場景都是能順利播出的。



但此次被處罰,原因在這裡:


基於「丈夫毆打妻子、第三者向有婦之夫索要名牌手包等場景」被處罰。



為什麼?


從價值觀引導的角度來說,成年人的世界遠比這些精彩,實在想不出處罰的必要。而劇集都標明19禁了,未成年觀眾早被拒之門外。


讓人實在想不通的一個處罰決定。


看個劇都能如此鬧心,創作者更別提多鬧心了。


由此我就想提提最近被熱議的一部臺劇《誰是被害者》,創作者不僅敢拍還言之有物,服氣的。



網飛這兩年和中國臺灣合作的劇集,都很驚豔。


最大的亮點就是題材。


《罪夢者》、《彼岸之嫁》等,設定上就能猛吸一波關注。


《誰是被害者》也不例外。


開局就是一劑猛的。


酒店房間裡發生了命案,警察到達現場才知道多慘烈。


屍體在浴缸裡泡著,已在化學藥劑作用下溶得七七八八。


鏡頭對這景象持續拍攝5秒之多,毫不避諱,對承受能力不大的觀眾來說,是在是個挑戰。


有點高能,不能接受的請快速滑過。



案子最後是按溶屍來結的,太明顯了。


如此殘暴的手段,殺人還不能算,溶掉未免喪心病狂。


而《誰是被害者》講述的是連環命案,除了這一起溶屍案,還有緊跟著的火燒人身、浮屍河上等各類重口味命案。


還是那句話,選擇觀看這部劇,實在需要鼓起勇氣。


而劇情也不是簡單的命案羅列,一個關鍵人物串起它們。



警察局的鑑識官方毅仁,在溶屍案的現場發現了一枚指紋。


順著這枚指紋,他找到了自己多年未見的女兒。


早在女兒還在童年時期,他就和妻子離婚,從此再沒聯繫。


而此番再看到16歲女兒的信息,居然和一起命案連在了一起。



女兒的信息來自少年監管所,而在進監管所之前,她是酒店裡的陪酒小姐。


這麼多年,她和自己母親過的是什麼生活?為什麼從陪酒小姐到少年監管所?孩子媽媽在哪裡?為什么女孩的指紋出現在一起溶屍案的現場?



方毅仁要在警察找到女兒之前,自己先找到。


此劇從破案的邏輯來看,是雙線並行。


一邊是方毅仁利用職務之便,總能獲得命案現場一手線索,先踏上尋找女兒的路。



緊跟著是警察利用多方線索,相比方毅仁的節奏總要慢一步。


總體觀劇的節奏感上,就形成了一個緊鑼密鼓的節奏。


命案還在不斷地發生,且越往下探究就發現,每一起命案的被害者都不像是被殺而是自殺。


主謀是誰?


兇手先行,方毅仁其後,再是警察緊跟其後。


當三方距離不斷拉近,撞到一起,真相顯現,砰!萬千情感不能簡單形容其驚悚震撼。


驚在哪?震在哪?


來看受害者。


第一起命案的受害者是位過氣歌手,蘇姓歌手年輕時候一把甜嗓,時代變了,歌手自己感情不順事業受挫。


最後落得慘死酒店的結局。



第二位受害者是銷售公司冠軍,一朝查出得癌症,公司不義生活又難,自焚於公司在建樓盤頂層。



第三位受害者是眼盲的雕刻藝術家,被雙胞胎弟弟搶佔作品在外大富大貴,而他活在黑暗裡,絕望至極。


第四位受害者少年時候一時糊塗綁架殺人,人到中年出了監獄總是愧疚,投河自盡希望得到當年被害者女兒的原諒。



每一位都像有故事,也都是這世間讓人不過一嘆的可憐人。


連環命案不簡單的地方在於,他們不僅都死於自殺,且是錯位死亡。



表面上死於溶屍案的歌手,實際自焚於樓盤頂上;而樓盤頂上自焚的那位,則死在了雕塑家的倉庫,以此類推。


每一位都是自殺死亡,卻是帶著別人的身份而死。


自然地,第一位溶屍案死者不是女歌手,是一位有性別認知障礙的少年。



方毅仁的女兒雖不是謀殺者,但卻以自己的方式在每一個死亡現場留下痕跡,留給自己那位痴心案件線索的父親。


劇集最後的矛盾轉了一圈回到這對父女身上,邏輯分布上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誰是被害者》精巧之處不僅在於這個連環犯罪的結構布置,在呈現犯罪心理上也有著奇異的冷酷與溫情交雜。


讓人在觀看驚悚命案細節的同時,始終還有一點悲哀在心頭。


受害者們貌似都死於自殺,但看過劇的都知道,他們也死於謀殺。


被社會謀殺。



被時代拋棄的歌手急於證明自己,利用整容來掩蓋自己衰老的事實。


整容臉被小報曝出淪為笑談、事業重啟也被敷衍。


她給自己選擇了溶屍的死法,足見其心態的絕望——要死得沒有模樣,面目全非。


而是社會的冷漠讓她這樣面目全非。



得了癌症還要被公司拖欠薪資的員工,想起自己為公司貢獻發光發熱時的場景,該是多麼嘲諷。


他選擇讓自己死在公司樓盤裡,是自己莫大嘲諷的一點微弱抗議。


眼盲的雕塑師悲哀於弟弟的欺騙,故意放出被弟弟侵佔作品的真相,只要媒體為了點擊率迅速報導消息,他就能無憾去死。



可惜又意料之中的是,媒體記者徹夜值守,知道了消息趕緊報導。


等到知道雕塑師就是等著消息報導才去死的時候,收回報導已經來不及。


在每一集的開頭,這部劇總有這樣一段警示給到觀眾:


如果你對主題感到不安或身心不適,本劇可能不適合你,建議斟酌觀賞或需求專業協助。



因為《誰是被害者》貌似在展現命案背後被害者個體命運的悲涼,實際上每一位都能映射到你我。


可能被輿論討伐的你我;可能不能決定自身命運的你我;背負愧疚不得掙脫的你我;以及被命運玩弄苟延殘喘的你我。


但與此同時,這部劇也討論兇手。


事實上,兇手也可能是你我。


不求真相惡言隨口出的你我,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殺死了一位過氣歌手。



papi冠夫姓事件熱搜上掛了幾天,輿論方向一變再變,加入爭論的人們到底為了找到自我存在感還是求一個真相呢?


真相對他們可能真的不重要了。


劇情裡許瑋甯飾演的記者精力滿分,為了點擊率滿城跑,得了一個爆點迫不及待要往外曝。


和當下一些媒體有何區別?



網友們習慣了對新聞事件的否定,動輒「等反轉」的心態,是誰培養出來的?


《誰是被害者》全片基調暗黑,從影像風格到命案真相,除了要塑造驚悚懸疑題材的觀感,實際上也是對當下社會亂象的一個叩問。


冷漠、嘲諷越來越多,失望與絕望也越來越多。


比較而言,連環自殺命案的謀劃者,其初衷居然差點說服了我:


人活著如果沒有意義,那至少讓死亡有些意義。



帶著別人的絕望和抗議去死,似乎看上去就有了那麼點意義。



當然,我並不是贊同和倡導謀劃者的出發點,這樣的觀點也被記者有理有據駁回:


只有活著,才能有機會看到生之意義。



《誰是被害者》作為一部大眾都能被觀看到的影視作品,主題最終導向走向陽光是無可厚非的。


但從側面來看,它被給予的創作空間之大是令人咂舌的。


用死亡來觀看社會的冷漠和黑暗,給予反派足夠表達自己的空間。拍這些就是為了宣揚這些嗎?



多少法條是在鮮血的基礎上被建立的,多少希望是在見過死亡之後才頓生的。


殺人犯差點說服我,並不代表我贊同殺人犯。


「為了不教壞人」而不讓拍而處罰,是審查環節最匪夷所思的邏輯。


臺劇又走出一大步。

相關焦點

  • 圖解|【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22年前,我是變態殺人犯!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日本翻拍電影《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殺人犯繼續說著,22年了就是查不到我視頻的標題是我才是真兇仙堂說道,此時殺我,也就是另一個我罷了拓巳說道,牧村哥,就是這個人殺了裡香,我終於報了仇了
  • 《我是殺人犯》:連環殺人犯改行 成為暢銷小說家 結局大反轉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韓國犯罪題材電影《我是殺人犯》,由鄭秉吉執導,鄭在泳、樸施厚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連環殺人犯在公訴失效期過後,成為暢銷小說家的過程以及期間發生的各種驚悚懸疑的故事。一本名叫《我是殺人犯》的小說將要出版,而這本書的作者李鬥石公開承認,自己就是17年前那起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發布會空前火爆,敏感的話題引來無數記者的採訪,人們懷疑他的真實身份。雖然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但如此高調的公布自己的罪行,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 《我是殺人犯》:連環殺人犯長相帥氣,竟成了女粉絲追逐的偶像
    十七年前的一天,崔向久警官追逐著一個連環殺人犯來到一家酒館。酒館內正在喝酒的眾人被他們突然衝進來打鬥,都嚇得躲在了一邊。不料,殺人犯看到被崔向久逼迫的無路可走,他用刀挾持了酒館的老闆娘,之後,他關閉了酒館的燈,割破了老闆娘的喉嚨。
  • 我是殺人犯(韓)---電影推薦
    今天推薦的這部《我不是殺人犯》是韓版的,雖不是新出的,但小編最近才看。
  • 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中無能的警方
    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是由鄭秉吉執導,鄭在泳、樸施厚主演的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片中體現了警方的無能。15年前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分子直到公訴期快結束的時候還逍遙法外,其間警察崔向久曾經和殺人犯面對面搏鬥,還在追捕過程中被殺人犯捅傷,割壞了臉,而曾經是柔道運動員的殺人犯始終任意妄為,不肯露面,警方更是無能為力。
  • 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中無能的警方
    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是由鄭秉吉執導,鄭在泳、樸施厚主演的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片中體現了警方的無能。與之對應的是犯罪分子的猖狂。15年前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分子直到公訴期快結束的時候還逍遙法外,其間警察崔向久曾經和殺人犯面對面搏鬥,還在追捕過程中被殺人犯捅傷,割壞了臉,而曾經是柔道運動員的殺人犯始終任意妄為,不肯露面,警方更是無能為力。事情出現轉機是因為有一個作家李鬥石出了一本新書,叫做《我是殺人犯》,成為暢銷書。他在書中提到的種種殺人細節,幾乎都能和崔向久掌握的情況一致。他還做客電視直播廳,和崔向久面對面辯論。
  • 【電影】顏值殺人犯成為網紅,是打向粉絲經濟一個響亮的耳光!-【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
    番叔今天說的電影就這麼回事——《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飾演男一號的藤原龍也,年僅20歲時就橫掃了日本演劇界的所有大獎。被譽為背負日本戲劇界未來三十年希望的天才役者。這部《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反轉無數!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敢斷定這是結局。開場不囉嗦,上來男主就直接懟:我是殺人犯。
  • 我是殺人犯-荒誕的黑色幽默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犯罪懸疑類電影也絕對不容錯過——《我是殺人犯》。17年前,韓國發生連環殺人案,十名女子被害,最後一位受害者鄭秀妍下落不明。負責這一案件的刑警崔刑丘,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蹤跡,在雨夜與他展開了一場追擊戰。
  • 評《我是殺人犯》:向病態社會的復仇
    《我是殺人犯》   □暗地妖嬈   儘管《我是殺人犯》打著「《殺人回憶》續集」的幌子,然而歸根結底,它還是另一部電影,奉俊昊在9年前打造的「無頭懸案」是要挖掘在未知真相的境況下,從警察到嫌犯形形色色的精神狀態;《我是殺人犯》卻是韓國新人導演鄭秉吉另一種犀利的嘗試,這部給出了謎面的電影,以震撼且血腥的謎底在觀眾心上重重一擊。
  •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這部影片《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是五年前韓國版《我是殺人犯》的翻拍。故事以日本東京連環殺人案開始,而法律規定的殺人案件有效時長是15年,15年內沒有對犯罪者提起公訴,那麼15年後就不可定罪。
  • 名偵探柯南,工藤新一是殺人犯?結果令人震驚
    相信名柯粉都知道有這樣一集,標題為殺人犯工藤新一,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興趣,以及對具體原因的好奇。殺人犯工藤新一這部分是愛奇藝目錄570集開始一直到573集結束,歷時四集,算是比較長的一個案件了,並且看名字就知道這部分工藤新一肯定要登場了,令人也是比較激動,前面的紅與黑還沒過癮沒想到青山導演又整活了。
  •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
    2017年,就在該案早已過了訴訟有效期之時,一位名叫曾根崎雅人(藤原龍也飾)的男子出版了一本《我是殺人犯》的告白書,聲稱自己是22年前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並嘲笑警方無能。此舉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面對受害者家屬的憤怒,警方卻束手無策。作為當年調查案件的刑警,牧村航(伊藤英明飾)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真兇,對於曾根崎雅人的話他將信將疑,一場激烈的貓鼠遊戲在兩人之間展開。
  • 藤原龍也伊藤英明主演 翻拍韓影《我是殺人犯》
    藤原龍也、伊藤英明雙主演新片  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演員藤原龍也、伊藤英明已確定將主演來年初夏上映的電影《第22年的自白-我是殺人犯》,二人在該片中首次合作。  >>>>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這部將由入江悠執導的新片改編自醫2012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故事講述了在一樁22年未破的連環殺人案迎來失效後,出書坦白自己身份的犯人與在時效成立後也依然追查案件真相的警察之間的對決。殺人犯將由藤原龍也飾演,伊藤英明則飾演追尋真相的警察。
  • 日版《我是殺人犯》發布新預告 藤原龍也零NG
    《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海報1905電影網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藤原龍也和伊藤英明共同出演電影《22年後的自白:我是殺人犯》於今日公開「記者見面會版「預告。該電影改編自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由入江悠執導。 電影講述了一個用極其殘忍的手段連續殺害5個人的殺人兇手,在案發22年後——追訴時效已到之時,將 「殺人手記」出版而召開記者招待會坦白自己的罪行,他將再次與當初一直追查案件的刑警牧村(伊藤英明飾)上演貓鼠遊戲。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為什麼律師王赦一直在幫有精神病的殺人犯減...
    我是娛樂小編,下面為您帶來娛樂資訊!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4,可以說是良心好劇。這部網劇的名字聽起來非常的深奧,其實通過觀看電視劇就可以得知,其實人的善與惡只是一念之差,我們與惡只差0.1秒的距離。
  • 犯罪片《我是殺人犯》:連環殺人犯化身暢銷書作家,收穫無數粉絲
    日本著名的食人魔事件震驚國內外,而這次事件的主人公佐川一政,不僅最後洗脫了自己的罪名,而且還藉此事件成為了一名受到大眾追捧的小說家,今天介紹的這部影片《我是殺人犯》中,就對此事件進行了還原,其中導演的諷刺意味也不言而喻。
  • 當連環殺人犯喪失了記憶,又碰到另一個連環殺人犯......
    對於老金來說,最恐怖原來不是喪失身為連環殺人犯的記憶,而是丟掉記憶卻留下來作為連環殺人犯的習慣。不過,閔警察直接就摸到了老金的家,甚至還和老金女兒「談起了戀愛」。威風不可一世的連環殺人犯,已經被新來的「小崽子」逼得一退再退;
  • 遲到的正義,狗屁不是:我是殺人犯
    今兒跟大家聊一部2012年的韓國懸疑電影《我是殺人犯》。在充滿懸疑的劇情中還藏著些諷刺的意味,諷刺中還有不少荒誕,如果這部片子片頭能少十來分鐘的話我覺得就更完美了,前十分鐘的鏡頭感是相當不錯,但這十分鐘的劇情挺讓人難熬的,不過熬過去了。那本片還算是正經不錯的,不管是從懸念的安排上還是人物的動機和人物的刻畫上都算得上精細。
  • 紅衛兵公開懺悔:我是殺人犯
    王冀豫:當時我也反應不過來了,拿手抱著腦袋,一抱打我手腕上了,一下給我疼的咚的清醒過來了,一聲吼叫打死你,他們就講說好傢夥你跳得夠高的,你超過我們變個身子了都快,我就跳起來了,掄著棍子在人群中,就把棍子一掄,追他。
  • 說服妙策! 闞澤為什麼能說服蔡中蔡和說出臥底真相?
    所以,闞澤和甘寧故意在二蔡面前演出了一出雙簧戲。周瑜黃蓋合演「苦肉計」,甘寧為黃蓋求情,卻被周瑜亂棍打出。甘寧當著二蔡的面,做出咬牙切齒的樣子,自言自語地罵道:「就顯他的能耐,根本不把我等眾人放在眼裡……」闞澤則在甘寧耳邊絮絮低語。甘寧低頭不說話,隨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兩個人的表情,擺明了一副要反叛東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