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佳 上海辰山植物園
2020年5月19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市領導親自為兩位「科技功臣獎」獲得者頒獎,並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堅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部署和推動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工作。2019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中首次增設了「科學技術普及獎」獎項,用以授予取得重大科普成果,為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組織。
|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夙,男,1982年7月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開始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科學傳播工作及科技哲學和科技史研究,2014年11月作為科普特聘人才引進到辰山植物園從事科普編著工作,2018年入選上海市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2019年再度入選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近五年來主要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收錄1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第一作者4篇),主持及參加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項目等4項。曾先後獲得國務院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林業局2017年梁希科普人物獎、上海市2018年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個人)一等獎等重要獎項12餘項,2019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劉夙在本科,碩士,博士先後接受過化學、歷史學、植物學和科技史等多學科的專業學習,在北京大學博士後出站後作為科普特聘人才,經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引進到上海辰山植物園,專門從事科普編著和科普網站建設工作,繼續開展生物學文化的科學傳播工作。他具備融會文理、貫通古今的思考和寫作能力,對科學知識的科普傳播和提高全民公眾素質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藉助新媒體,從傳統圖書、講座、電視、視頻、廣播、微博等多維度探索創新科學傳播方式,以期達到最佳的科學傳播效果。
他不僅在某些題材和思路上開該領域風氣之先,而且一直在探索更深入、更綜合、更高階的科普創作方式,致力於向國外優秀科普作品學習,把中國科普的創作水平提到應有的高度。
他參與出版的圖書屢屢獲獎,他本人也在2015年因卓越的科普貢獻和精益求精的科普傳播精神2015年獲得首屆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稱號,2017年獲得國家林業局梁希科普人物獎,2018年又以《探秘生命世界的奧秘:生物系列科普圖書的出版》的項目獲得2018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獎(個人)一等獎,2019年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為了讓科學傳播工作能夠有堅實的科研數據基礎,他在從事科普工作的同時,還在一直進行科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構建了科研—科普綜合性知識生產—傳播模式。他的這些工作弘揚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頗有助益。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08項(人)。本次我園獲得上海市科學普及獎,是對辰山科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認可,也是對我園大力支持科普工作的積極肯定。上海辰山植物園今年將迎來開園十周年。十年間,辰山園在科研科普中已經積累了豐厚的成果,實現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初步體現了科普在讓公眾更好地了解前沿科學、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更好地實現創新發展方面的重要價值。
成績代表著上海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年來的努力和汗水,也為今後我園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方向。我園將再接再厲,做出更大的努力來回饋社會。我園全體工作者也將繼續拼搏,為把我園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植物園」而不懈奮鬥。
▼
原標題:《我辰科普工作者獲「2019年上海市科學普及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