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辰科普工作者獲「2019年上海市科學普及獎」

2020-12-28 澎湃新聞

原創 李佳 上海辰山植物園

2020年5月19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市領導親自為兩位「科技功臣獎」獲得者頒獎,並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堅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部署和推動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工作。2019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中首次增設了「科學技術普及獎」獎項,用以授予取得重大科普成果,為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組織。

|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劉夙,男,1982年7月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開始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科學傳播工作及科技哲學和科技史研究,2014年11月作為科普特聘人才引進到辰山植物園從事科普編著工作,2018年入選上海市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2019年再度入選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近五年來主要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收錄1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第一作者4篇),主持及參加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項目等4項。曾先後獲得國務院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林業局2017年梁希科普人物獎、上海市2018年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個人)一等獎等重要獎項12餘項,2019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劉夙在本科,碩士,博士先後接受過化學、歷史學、植物學和科技史等多學科的專業學習,在北京大學博士後出站後作為科普特聘人才,經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引進到上海辰山植物園,專門從事科普編著和科普網站建設工作,繼續開展生物學文化的科學傳播工作。他具備融會文理、貫通古今的思考和寫作能力,對科學知識的科普傳播和提高全民公眾素質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藉助新媒體,從傳統圖書、講座、電視、視頻、廣播、微博等多維度探索創新科學傳播方式,以期達到最佳的科學傳播效果。

他不僅在某些題材和思路上開該領域風氣之先,而且一直在探索更深入、更綜合、更高階的科普創作方式,致力於向國外優秀科普作品學習,把中國科普的創作水平提到應有的高度。

他參與出版的圖書屢屢獲獎,他本人也在2015年因卓越的科普貢獻和精益求精的科普傳播精神2015年獲得首屆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稱號,2017年獲得國家林業局梁希科普人物獎,2018年又以《探秘生命世界的奧秘:生物系列科普圖書的出版》的項目獲得2018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獎(個人)一等獎,2019年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為了讓科學傳播工作能夠有堅實的科研數據基礎,他在從事科普工作的同時,還在一直進行科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構建了科研—科普綜合性知識生產—傳播模式。他的這些工作弘揚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頗有助益。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308項(人)。本次我園獲得上海市科學普及獎,是對辰山科普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認可,也是對我園大力支持科普工作的積極肯定。上海辰山植物園今年將迎來開園十周年。十年間,辰山園在科研科普中已經積累了豐厚的成果,實現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初步體現了科普在讓公眾更好地了解前沿科學、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更好地實現創新發展方面的重要價值。

成績代表著上海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年來的努力和汗水,也為今後我園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方向。我園將再接再厲,做出更大的努力來回饋社會。我園全體工作者也將繼續拼搏,為把我園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植物園」而不懈奮鬥。

原標題:《我辰科普工作者獲「2019年上海市科學普及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田禾、陳亞珠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分別獲200萬元獎金
    人民網上海5月19日電(葛俊俊) 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頒獎。其中,田禾、陳亞珠等2人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為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獲得者陳亞珠院士和田禾院士頒獎,兩位功臣各獲200萬元獎金。
  • 祝賀| 新華醫院劉穎斌、孫錕、範建高領銜團隊分別榮獲上海市科學...
    我院本次獲得獎項的是:以劉穎斌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基於組學的膽囊癌分子特徵譜研究》,獲上海市科學技術自然獎一等獎;以孫錕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體系的創建及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以範建高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的科學普及》,獲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
  • 北京大學7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他們將與其他獲獎者一起,每人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科學探索獎」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個公益性獎項。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劉江來教授榮獲2019年「科學探索獎」
    近日,經過四個多月的評審,2019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50位獲獎人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從千餘名申報人中脫穎而出,每位獲獎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祝賀物理與天文學院劉江來教授獲此殊榮。
  • 中石大吳勝和教授獲評「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中石大吳勝和教授獲評「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2020-12-23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科學普及分論壇精彩報導
    科學普及是實現「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健康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由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科學普及分論壇」於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論壇主題「科普護航,助力健康」。
  • 第一屆"賽先生"科學和醫學公共傳播獎公布 表彰科學傳播
    「賽先生」科學和醫學公共傳播獎旨在面向華語世界獎勵積極開展科學和醫學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傳播、教育、培訓,直接服務於公眾與社會、促進公眾理解科學,而做出重要傑出貢獻的個人或民間機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客座研究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編審,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終身榮譽理事長。
  • 上海科技節 | 快來看,TA們是2020年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
    上海科技節 | 快來看,TA們是2020年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 2020-08-26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東師範大學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華東師範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6項科技成果榮獲表彰。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2020年上海市勞模(先進工作者)、模範集體名單公布!來看浦東衛生...
    近日,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表彰會舉行。浦東新區共有59位同志榮獲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 23個集體獲得2020年上海市模範集體榮譽。
  • 莫雷諾榮獲2020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
    直播吧9月16日訊 據上海申花官博消息,今天2020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頒授儀式正式落下帷幕,共有50位外籍人士獲此獎項,其中也包括了上海申花隊長莫雷諾。「白玉蘭紀念獎」是上海市設立的對外表彰獎項,每年頒授一次,旨在鼓勵和表彰對上海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 截至今年,已有1266位外籍人士獲得「白玉蘭紀念獎」。莫雷諾是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體育界人士,第一位是上海上港主帥佩雷拉,他在2019年獲得了這個獎項。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 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 徐集賢、史大林、陳興
  • 姚崑崙:科學的力量在於普及
    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提名獎、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創新獎等獎項。「當年剛到中國科協工作時,我有幸參與了中國公眾科學素養的問卷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有的公眾連地球圍繞太陽轉這種基本問題都不了解,我國達到科學素養標準的人數不及千分之三。」姚崑崙回憶說。這更令他堅定了一點:改變農村乃至社會的面貌,不僅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更要依靠全民科技素質的提升。
  •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候選人提名開始
    各高校可推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或「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擬提名候選人不超過1名。二、各提名高校需按照《通知》要求,於2020年3月10日(星期二)前提交電子版提名材料(光碟),逾期恕不受理。光碟內容為提名系統軟體生成的上報數據文件(hnf後綴文件)和提名書word文件(請勿提供docx後綴文件)。
  • TA們榮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振奮精神,激勵廣大科普工作者進一步做好新時代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核准,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決定對2016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183個單位授予
  •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黃雪元:用恆心做好人,用責任心做好事
    「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黃雪元:用恆心做好人,用責任心做好事 2020-12-04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人獲評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來看看都有誰
    四川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科技廳、中科院成都分院共同公布了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10名四川科技工作者入選。上述負責人同時介紹,這10位同時也將作為候選人推薦參評全國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此次活動發布儀式推遲到明年5月舉行。而10位科技工作人員到底做了什麼?我們先一睹為快。2020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簡介彭成,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 第九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申報啟事—新聞—科學網
    (負責大陸申報和初評、複評工作) 贊助單位:臺積電文教基金會 (一)獎勵對象:以一般知識分子及青少年為對象的中文自然科學普及著作(包括科學史,不包括科幻),分原創及譯作兩類。 (二)獎項: 原創及譯作分別取金籤獎及銀籤獎各1 名、佳作獎多名,另設青少年科普著作特別推薦獎(含原創及譯作1~3名,適合10歲以上青少年閱讀)。決選結果於2018 年7月初公布,獎金贈予著作者及譯者。 (三)參選辦法: 由出版社報名:每家出版社報名數量最多不超過8種。 由作者自行報名。
  • 2019年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 甜瓜品種改良創始人吳明珠等20...
    ——習近平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梁樂報導)近日,自治區科協官方網站公布了2019年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共有20人入選。  根據中宣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關於開展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自治區科協會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科技廳共同開展自治區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
  • 陸淳:向法而生,求真不止丨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風採展
    近日,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表彰會隆重舉行。該獎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為表彰在各行各業中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品格高尚的先進模範,也是上海市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最高榮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