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老爺子千古

2021-03-01 虎嗅APP

回溯兒時的記憶,總有那句「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如今,卻要劇終了。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於9月11日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評書大師的跌宕一生

單田芳於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父親彈三弦,母親是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童年時,父母在東北各處演出,他也就跟著漂泊不定,歷經戰亂、飢餓。他本無意於從事曲藝事業,想上大學。

但1951年鎮壓反革命開始,母親染上了鴉片,而父親因犯包庇罪被判了六年,母親便與父親離婚去了外地。生活重壓落在單田芳肩上,於是他只能放棄讀大學,拜師李慶海,開始了自己的說書生涯。從1955年參加鞍山曲藝團,到2007年宣布正式收山,他為評書貢獻了半個世紀。說評書這件事,也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評書的繁榮時期,說書人的地位提高了。單田芳在接受《環球人物》雜誌採訪時說:「領導講話說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能起到教化人類靈魂的作用,提的位置非常高。」

但在「文革」開始後,單田芳成為批判對象,他被下放到農村,飽受勞累之苦,還被打掉了9顆牙齒。直到1978年,單田芳才終於被恢復名譽,得以重返評書舞臺。

改革開放後,單田芳錄製了他最為膾炙人口的長篇評書《隋唐演義》。他退休後,從鞍山到北京,做起了「北漂」。1993年,為北京電視臺錄了80回《七傑小五義》;1994年,又錄了《百年風雲》,此後中央電視臺《曲苑雜壇》欄目請他錄了400集《薛家將》。這把沙啞的聲音,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了了不起的知名度。

單田芳2011年出版的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在豆瓣上的評分有8.8分之高。老先生把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融進了時代變遷的大歷史中,讀來仿似親歷。在豆瓣評論裡,有網友寫道:「老先生的經歷比任何評書都精彩。」

2012年的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時年78歲的單田芳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單田芳對評書行當的重要性無需贅言。1995年,他就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電視評書等形式推廣著評書這項藝術。2009年,單田芳被定為「評書」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他在2013年接受《北京晨報》的採訪時曾表示,評書目前的確面臨著非常殘酷的現實。「這個行業確實不景氣,書場越來越少,演員越來越少,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學。不只是年輕演員有問題,中老年演員也有問題。下工夫不夠,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說。

與單田芳同列「四大評書表演藝術家」的袁闊成先生於2015年去世。幾年過去,單老先生也故去了。隨著泰鬥們的離世,評書這門傳統的行當,似乎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逝著。

時代的聲音,童年的聲音

在河邊,在草地上,在洗碗時,在吃飯時,在沒有電視、網絡的年代裡,背著破半導體或者「戲匣子」,就能聽這把沙啞滄桑的聲音說:「書接上回……」

《三俠五義》《隋唐演義》《白眉大俠》《亂世梟雄》,那些綠林好漢、快意江湖,都是這個極具辨識度的聲音講給我們聽的。人們說:「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

人們為單田芳先生的逝世而深感嘆息,除了先生自身的藝術造詣極高、在評書領域地位極重外,還因為他的沙啞聲音曾陪伴自己的童年、少年時代。

或許你曾坐在夏天的樹蔭下,打開收音機聽他講羅成耍銀槍;或許你曾陪著爺爺或外公,在午飯後一起聽白眉大俠的故事,暖烘烘的陽光照進屋裡,你們都眯著眼睛漸漸入睡;或許你現在依然保留著聽評書的習慣,喜歡在地鐵上、在跑步時、在快節奏的網際網路時代裡聽遙遠的故事……

童年的離去並不溫和,它會以一種異常殘酷的方式忽然降臨,提醒你夢該醒了。

先生千古。

 虎Cares 

這麼大的太陽,每天上班還要生一堆悶氣

誰不需要一個「職場保命利器」

懟天懟地懟到戲精昏過去

穿上這件「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

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

相關焦點

  •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成絕跡,別了老爺子!
    單田芳,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也是一位作家,曾在中國第七屆曲藝牡丹江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他出生於營口市,父輩都是從事曲藝工作。在1954年正式登上曲藝舞臺,2007年宣布退出曲藝舞臺,期間著有其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三俠五義》、《隋唐演義》等諸多耳熟能詳的評書。
  • 評書大師單田芳逝世,從此預知後事如何,再無下回分解...
    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 單田芳的離世竟然比不上娛樂新聞!這也是一種悲哀吧...
    這真的讓人悲哀啊,雖然很多孩子對於單田芳還不是很熟悉,但只要不是00後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單田芳在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他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兼作家。2012年,單田芳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 單田芳在民間的影響力一度超過金庸
    那個時候廣播發展迅猛,在電視普及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個「匣子」——收音機,評書這種適合聽的藝術形式大行其道,王剛、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豔桂榮等人的聲音響徹南北,《夜幕下的哈爾濱》《西楚霸王》《水滸傳》《白眉大俠》《嶽飛傳》《隋唐演義》成了老百姓業餘生活的最大消遣。
  •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了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單田芳父親這一邊是說書世家,大爺、三叔都是評書演員,母親那一邊,幾個舅舅也是說書的彈三弦的。幫助王香桂創作新節目的,就是單田芳的三舅,號稱小聖人。在說書藝人當中識文斷字,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而單田芳的父母,雖然是很知名的藝人,卻不認識字。他們不喜歡說書藝人身上的江湖氣息,所以單田芳的父母都想讓兒子讀書、念大學。
  • 單田芳老師病逝:「下文分解」已成絕響,再無人接「上回說道」
    直到臨近傍晚突然收到一條新聞推送:2018年9月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復,我知道,一個時代結束了。可能有無數評書迷跟我一樣,從小是聽著單田芳老師的評書長大的。猶記得孩提時,那時候還不流行手機,電視節目也沒如今真的豐富。每天最快樂的時間就是午後,守在收音機旁,聽單田芳老師的評書。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帶走幾代人的回憶
    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他說了50多年的評書,有錄音記錄的就有100多部,在全國500多家電臺、電視臺播出。
  • 評書│單田芳大師 《風塵三俠》共80回合
    》全本評書│田連元 《楊家將》全本評書│劉蘭芳《羅馬軍團消失之謎》全本 共65回合評書│單田芳 《安史之亂》全本 共50回評書│單田芳大師《童林傳》全本 共300回合單田芳大師 評書《太平洋大海戰》全本104回評書│單田芳大師《水滸傳》全本共150回合評書│單田芳大師《說唐後傳記》全本共59回合
  • 評書大師單田芳逝世!縱有評書千萬章,人間再無單田芳!
    ,刻在了心上,一時間,淚流滿面,從這日起——縱有評書千萬章,人間再無單田芳!,包括了30後到90後的幾代中國人,不少年輕人,是在家裡長輩的影響下,聽著單田芳的評書長大的。▲2012年,單田芳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左一)▲單田芳講張作霖06此生所憾,一人而已經歷過人生的起起落落,單田芳早已看透了人間百態,「順其自然不強求」成了他的習慣,若說人生有遺憾,恐怕只有一人,
  • 追憶單田芳:醒木一拍笑歸去,六十載說盡酸甜苦辣
    單田芳父親為人忠厚,被鼓曲老藝人王福義看重,先是僱傭他彈弦伴奏,而後又把女兒王香桂許配給他,也就是單田芳的母親。單田芳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帶著他闖關東。來到東北後分別在營口、瀋陽、長春、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地演出。他跟隨父母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依靠母親天生一副好嗓子唱出了一個小康之家。
  • 單田芳走了,我很懷念他
    標題:「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 享年84歲」。「誒呀,單田芳過世了」,身旁的兩個女乘客也在看手機。「小時候總聽他的評書。」「啊,我爺爺現在在家還天天聽呢。」單田芳走了,而多少人的記憶裡,將永遠難忘他的聲音?時 代20年前,我是個小學生。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爸媽管得嚴,平日連電視都不讓看,說看電視累眼睛。
  • 單田芳曾因被禁止說書氣啞了嗓子 這一輩子的身份證竟然是錯的?
    9月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單田芳因病不幸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作者:河西《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單田芳 中國工人出版社單田芳是我的偶像,我們這一代人,都是聽單田芳的評書長大的。
  • 50部單田芳評書 免費下載,打包下載
    單田芳大唐皇妃提取碼:ard2單田芳風塵豪客提取碼:f6ek單田芳大河風流提取碼:w8hl單田芳安史之亂提取碼:yepq單田芳百年風雲提取碼:pcgm單田芳大明演義提取碼:ir1b單田芳大唐驚雷提取碼:d80p
  • 單田芳評書作品集
    1995年,成立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
  • 單田芳遺願是重錄《白眉大俠》等經典
    單田芳母親在表演。圖來自單田芳微博單田芳全家福。圖片出自《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由中國工人出版社提供圖為2012年單田芳在位於東四環的居住小區與愛犬遛彎。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單田芳孫女單子惠,據她透露單田芳因肺部感染於今年六月初入院接受治療,11日突然心臟衰竭,先生去世時面容安詳宛如熟睡,沒有任何痛苦,並通過新京報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單子惠表示靈堂將於13日設置在家中,家人都很平靜,在忙於安排後事相關事宜。據悉單田芳先生的遺體已於昨日17點30分左右離開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
  • 朱旭老爺子,「我們天上見」!這個九月,眾星隕落……
    現場,親友和眾多文藝界人士已安靜等候,大家彼此擁抱,輕扣老爺子親人的脊背不多言一句,大家都在等候,等候老爺子的最後一次謝幕,等候送老爺子最後一程。 其實,朱旭老爺子對很多晚輩都曾給予如父親般的溫暖。姜武一共與老爺子合作過三部戲,他說「老爺子演戲有一種嚴格,那是你和他跟著他的時候能感受到的」,他還記起當年拍攝《洗澡》時,每次回宿舍睡覺都要經過老爺子的房間,一推門,就見小茶几上擺著花生米和酒。
  • 單田芳去世了,他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雖然不久後單田芳考上了東北工學院,但是在學業和生存面前,單田芳不得不選擇後者。也許是冥冥中註定,中國要出這麼一張「國嘴。」孩提時代的單田芳1954年,單傳忠輟學下海,拜師學藝,取了藝名叫「田芳」。也是這一年,他跟比自己大8歲的妻子王權桂結了婚。結婚後的單田芳從營口北上到了鞍山,加入鞍山市曲藝團。單田芳首次登臺是1956年的大年初一,說的是《大明英烈》。
  • 單田芳去世兩年了,我很懷念他.
    今天,是單田芳先生逝世兩周年的日子。喜馬上有眾多單老的聽眾,他們給天堂的單老留下了很多話。單田芳先生逝世後,他那巨大的影響力依然存在著,就如長達百年的「鯨落」。 在喜馬拉雅的熱搜上,「單田芳」三個字依然佔據了巨大的流量,有些時候,這個名字可以衝到全站熱搜榜的前兩名。
  • 單田芳評書裡那些最生動的話兒
    單田芳資料:原名單傳忠。1      有一次,去理髮,門口一大爺衝我笑:你就是那個在電視上說書的吧?      我笑笑:是啊,我就是那個說書的。      谷園2017.2.28燒雞大窩脖。缺德帶冒煙兒。 單田芳經典語錄彌陀佛呀無量佛。張三李四木頭六。十年人世幾番新。
  • 回顧56載藝術人生,追憶評書大師單田芳!
    昏沉沉的午後, 蟲兒們的吱吱聲,風扇的呼呼聲,爺爺的半導體裡傳來單田芳的評書聲,大概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吧。可是2018年9月11日,帶給我們經典回憶的單田芳老先生,走了。他到另一個世界去講評書了。單田芳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