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雎幫秦昭王加強王權成就帝業,卻因睚眥必報性格讓自己蒙上汙點

2020-12-27 我是不會遊泳的魚啊魚

範雎出生不詳,死於公元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人。因為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候。

早年周遊列國想要有所作為,卻不諸侯待見,只好回到魏國,在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一次須賈帶著範雎去齊國辦事,齊襄王卻背著須賈送範雎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讓須賈以為是範雎出賣情報,對他很怨恨。回到魏國把這件事告訴魏國宰相魏齊。魏齊很生氣讓人把範雎打到昏死,還讓人在他身上撒尿。範雎假死逃過,改名為張祿,藏了起來。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遇到範雎。王稽發現他是個人才就把他帶回秦國。卻一年多沒有受到秦昭王接見,讓範雎住在客舍,給他粗劣的飯食吃。

當時秦國四大貴族,穰侯魏冉、華陽君是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弟弟,而涇陽君、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胞弟弟。穰侯擔任國相,華陽君、涇陽君和高陵君更番擔任將軍,他們都有封賜的領地,由於宣太后庇護的緣故,他們私家的富有甚至超過了國家。等到穰侯擔任了秦國將軍,他又要越過韓國和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想藉此擴大他的陶邑封地。

範雎聽說此事覺得是一個機會,於是就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範雎提出了遠交近攻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東出攻打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和齊國保持良好關係。秦昭王覺得範雎是一個人才,而且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趕緊派車把他接來,並且拜他為客卿。

範雎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就提醒秦昭王要加強王權,秦昭王在公元前266年廢太后,並將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拜範雎為相。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範雎以反間計使,趙國用趙括換掉廉頗,讓白起大破趙軍。

李斯範雎的評價很高說:「對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範雎才能卓著但是性格也是十分的鮮明:

一、恩怨分明、睚眥必報,首先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對於自己的恩人則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太守。

二、嫉賢妒能。長平之戰後,範雎嫉妒白起的軍工,借秦昭王之手逼迫白起自殺。

三、對秦王的忠誠。在他的心中秦王是高於秦國的。此後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投降趙國,王稽也因為通敵之罪被誅殺。按照秦國法令,舉薦了官員而被舉薦的官員犯了罪,那麼舉薦人也同樣按被舉薦官員的罪名治罪。雖然秦王念及舊情不忍加罪於他。但是範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幸,不得不舉薦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司馬光對他評價說道:「也若雎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搤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要之,雎真傾危之士哉!」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睚眥必報》範雎這個人
    後來的故事我們在青雲直上的故事裡講過了,魏國派須賈來向秦國求救,範雎裝成落魄的人來見自己原來的頂頭上司,須賈看他可憐,贈送了一件錦袍給範雎,就因為這一件錦袍,範雎原諒了須賈,可是他對指使打自己的魏齊卻絕不原諒。須賈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大為驚恐,便逃到了趙國,躲藏在平原君的家裡。
  • 呂不韋「獻妾盜國」的詭計,是怎樣騙過秦昭王這隻老狐狸的?
    先說他的狼性:  秦昭王在位期間,發生了5次大戰,分別是:伊闕之戰,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打殘韓國;五國伐齊,使春秋第一霸主齊國從此一蹶不振;鄢郢之戰,佔領楚國副都鄢與都城郢,楚國元氣大傷;華陽之戰,大敗魏趙聯軍,魏國元氣大傷;長平之戰,坑殺趙卒40萬,趙國元氣大傷。可以說,秦昭王在位,除燕國外,其它五國皆元氣大傷。  而在秦國內部,秦昭襄王鐵腕治秦。
  • 三國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歷史上的周瑜,曾如何設想江東帝業?
    世家子弟中的非主流漢末三國群英中,周瑜大概算得上大眾最熟悉的陌生人,數百年來,他在演義中始終無法擺脫諸葛孔明的陰影,「三氣周瑜」甚至成為家喻戶曉的典故。這固然能歸結為以蜀漢為主角的小說家藝術處理,但 《三國演義》中選取周瑜作為諸葛亮的對手,尤其在赤壁之後兩人就荊州問題上多次較量,倒也不是全憑腦補,故事原型取材於正史中周瑜成就江東帝業的願望。
  • 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秦相範雎,說好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呢?
    一旦權力達到頂峰,若無制衡,尤其是自身格局不大,不僅給自己,更會給大局帶來傷害,甚至致命一擊。史記記載,範雎封相後,「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恩怨分明,睚眥必報,快意恩仇,快意人生。幸運的是,範雎知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急流勇退及時,個人善終,但是給秦國造成的損失,並沒有因為範雎的隱退而磨滅,歷史給了中肯的紀錄。
  • 二戰德軍改良型自行步兵炮 各種問題使服役紀錄蒙上汙點
    它們雖然因為不斷的發動機故障和機動性缺陷,而使服役紀錄蒙上汙點,但是基於野牛II設計的固定底盤的自行火炮設計(如蟋蟀、野蜂等)則在往後愈加成熟。基於一號自行重步兵火炮在法國戰役的表現過於笨重,而且底盤太高。德國陸軍部試圖將相同的火炮搭載在性能更好的二號坦克底盤上,意圖降低其高度。
  • 揭秘戰國秦史上的三年內亂:真實還原秦昭王即位的那些刀光劍影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這是一場戰國秦史上罕見的分裂內亂,並且就那樣毫無徵兆地突然爆發了——秦昭王嬴稷的王兄,23歲的秦武王在與力士孟說比賽舉鼎的時候突發意外,絕髕身亡。此時距離他新登大寶不過4年,年輕的武王甚至都沒來得及留下子嗣,這意味著虛懸的王位不可能由他的直系後裔而只能由旁系親屬來繼承。
  • 《天國王朝》麻風病國王,鮑德溫四世:宗教戰爭,教權和王權
    在蒙吉薩的山丘上,面對數倍於自己的伊斯蘭軍隊,基督徒騎士們畏懼了,國王命令大主教豎起聖徒遺物「真十字架」,據說光輝照耀在了這位帶頭衝鋒陷陣麻風病國王的臉上,(許多影視作品中,鮑德溫四世傳聞都戴著黃金面具,但實際上,國王並不懼怕向眾人展示,自己已經被疾病侵蝕摧毀的容顏。)
  • 秦昭王晚年瘋掉到底是誰的原因?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投降士兵嗎
    秦昭王在位的時候,一直受到自己的娘親羋月的控制,非常的鬱悶憋屈,等到羋月死了之後,他終於可以親政,開始自己掌握政權的時候,想不到在晚年的時候卻瘋了,那麼誰才是罪魁禍首呢?就在羋月死後不久,秦昭王想要大展宏圖,準備消滅韓國和趙國, 但是事與願違,在長平之戰中白起謊報軍功告訴秦昭王,自己殺敵45萬,在邯鄲戰役之中,秦昭王原本以為可以一舉滅掉趙國,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兩年的戰役之中,秦軍始終沒能將邯鄲包圍住,而平原君卻帶領自己的部下出使了楚國,在這場戰役之中,最有名的一個故事就是毛遂自薦,使得天下人都覺得秦昭王非常的傻。
  • 所謂形勢比人強,戰神白起究竟犯了什麼錯,秦昭王為什麼容不下他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範雎上臺為相,秦昭王親政,自然要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秦昭王早就不滿外戚勢力了,所以連帶著「恨烏及烏」把白起也捎帶上了,於是白起慢慢地就被邊緣化了。不然為什麼在「長平之戰」初期這種幾十萬人參戰的大型會戰中不派出戰力排行榜的NO1——白起。要知道白起作為當時七國公認的首席戰將,他的出馬就是勝利的保證啊!
  • 王權霸業為何白頭,東方淮竹為何為妾,王權富貴為何無滅妖神火?
    王權霸業呢,是一氣道盟盟主,王權家家主,「面具」組織首領,東方淮竹的丈夫,同時也是王權富貴的父親。大家對於王權霸業開始的印象是一個自私,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對待自己的孩子——王權富貴也是十分的不優化,眾多網友在看《王權富貴篇》時,網上可是一片腥風血雨,但是《竹業篇》之後,一切真像明了,王權霸業愛的深沉。
  • 看大編劇談汙點藝人
    在這次的兩會上,身為人大代表和著名大咖編劇的趙冬苓提議:出臺針對汙點藝人的懲戒制度,這個懲戒制度是相對於廣電的「限籍令」而提出的。趙冬苓認為「限籍令」對於汙點藝人來說太過絕對,對於誤用汙點藝人的作品也有失公平。
  • 秦昭王——一位打得贏、熬得死對手的秦帝國偉大的「二傳手」
    就是說,秦始皇是在祖宗六世奮鬥的基礎上才取得天下的,算起來他應該是「官七代」了。那麼是哪六世呢?翻看秦帝國年表,從秦始皇往上數六世,按照先後順序分別是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王。為什麼從秦孝公開始算起呢?
  • 《王冠》第四季:王權的代價
    《王冠》第四季海報前三季中,少女經歷喪父,扮演女王角色,及至真正成為女王,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王權的延續。通過她、菲利普親王、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等角色,觀眾已經充分知曉這一代溫莎家族在歷史上的位置。他們生於王權走向徹底死亡的路上。是用自己的血淚和表演娛樂大眾,還是隱忍低調,儘可能讓它存在更久一點,是留給這一代溫莎家族為數不多的選擇。榮光不再,關於打仗與繼承,曾經王族最重要的事業,女王和寵愛的安德魯王子共進午餐時不動聲色地告訴他,自己不會阻止他像祖先一樣英雄戰鬥。若想成為第一繼承人,不僅需要幹掉查爾斯王子,還要除掉查爾斯的孩子們。
  • 《王冠》第四季:王權的代價
    通過她、菲利普親王、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等角色,觀眾已經充分知曉這一代溫莎家族在歷史上的位置。他們生於王權走向徹底死亡的路上。是用自己的血淚和表演娛樂大眾,還是隱忍低調,儘可能讓它存在更久一點,是留給這一代溫莎家族為數不多的選擇。榮光不再,關於打仗與繼承,曾經王族最重要的事業,女王和寵愛的安德魯王子共進午餐時不動聲色地告訴他,自己不會阻止他像祖先一樣英雄戰鬥。
  • 曹丕的帝業5:就任五官中郎將,隱晦宣示繼承人身份
    《曹丕的帝業1:文學與政治,一直是他人生兩大永恆主題》《曹丕的帝業2:迎娶袁熙之妻甄氏,奪人妻癖好也會遺傳》《曹丕的帝業3:一起欣賞千古名篇《與朝歌長吳質書》》《曹丕的帝業4:曹昂、曹衝之死,讓他終生難以忘懷》(接上期)赤壁戰敗後,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曹丕隨曹操徵孫權,至譙縣,治水軍。
  • 《大憲章》與議會制度的形成,意味著貴族的權勢已經高於王權了
    威廉在他當上國王的這一段時間內,他推行了很多加強王權的措施,目的就是為了強化他本族人在當地的統治,跟英國同樣是封建制度的國家法國是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才瓦解了王權的統治,對於英國來說卻很早就已經廢棄了封建制度,誕生了新的社會制度—議會制度。這種制度相對於封建制度來說是由集中走向民主。威廉成為了英格蘭國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統治的措施。
  •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作者:轅固小生明末農民起義中的英雄豪傑輩出,造就了一段燦爛的時代畫卷,闖王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從李自成的遭遇來看,著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本屬於貧下中農的苦出身,雖然後來因緣際會,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下場令人唏噓不已,真是造化弄人,淵源有自。 明朝天啟年間,陝北地區災荒連年,官府糧差分文不減。李家生活非常困難。李自成小時候曾被捨入寺廟當小和尚,名黃來僧,並給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幾歲喪母,不久父親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