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小民的江湖

2021-02-08 HANS漢聲


在很多人心裡,小民排擋是「武漢第一大排檔」,沒有之一。

昨晚,《風味人間》播出了第五期,主題江湖夜雨,小民排檔是主角之一。

△ // 這是陳曉卿導演的短片,真正意義上《舌尖上的中國》的延續,視野更大,講的全球美食。

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裡,詮釋了武漢人的特質,性格潑辣,不挑剔環境,只靠舌頭搭白,對刁角旮旯裡的蒼蠅館子滿懷憧憬。

入夜街邊人聲鼎沸,抽菸喝酒聊天,熟客不用點單,搬凳子坐下就是老三樣,毛豆雞爪花甲。

貧窮、富有,粗糲、精緻都能在這煙霧繚繞的夜色江湖裡找到歸屬,融入其中,這是屬於武漢的排檔江湖。

▁▁▁

還不到五點,小民排檔沒什麼客人,後廚忙碌,準備配菜。

小民坐在廚房邊,從口袋裡摸出根煙,聊起節目的拍攝,「累啊,播出的只五分鐘,每個鏡頭最少都拍了十幾遍,特別是最後我端著菜說『我燒的雞爪聽了頭』我老公回答『一嗍就化』那個片段,說了幾十次。」

聽起來像抱怨,眼神卻得意,煙一根接一根,「得到認可還是高興,畢竟我不是廚師出生,炒的江湖菜。」

△ // 許多人以為小民是常站在門口迎客的男人,其實48歲的夏程民才是,她很少接待客人,卻是店裡真正的靈魂,早年在新橋老店,一個人炒四個鍋的菜,大多數人只見過她的背影。

蒼蠅館子裡,小民是為數不多的女掌勺,「火把人烤死,催菜的站後面把人罵死,還有每天的居民糾紛。有些苦女人承受不了。」

「做排檔一兩年後我才學會的抽菸。」

▁▁▁

關於小民的故事和許多刁角店老闆很像,日夜顛倒的艱辛,冷清到火爆的堅守。

2004年開在新橋街,一開始只有水餃鴨脖,小民一個個菜研究,以做代練,作料火候自己把控。從來舌頭搭白的武漢人只認味道,小民靠一鍋雞爪累下熟客,揚名江湖。

記憶裡,新河村臨近拆遷時,小民排檔生意最好。

穿過滿是水坑的巡司河街,夏天入夜,這裡比白天的集市還熱鬧,整條街都是蒼蠅館子,小民排檔是生意最好的。

路邊的桌子擺到鐵路邊上,門口永遠站著一排人等待。

20多平米的店, 幾張方桌擺得擁擠,有一桌還在火爐旁,邊看著老闆娘燒菜邊吃,小民一個人就是個團隊,炒四個鍋的菜,一分鐘也不休息。

雞爪軟糯入味,入口即化,鹹辣鮮交加,嘴裡咀嚼,汁水交織,吃過她家的雞爪,市面上所有的好吃雞爪都是翻版。配上毛豆,蝦球,慰藉靈魂。周邊人抽菸划拳有說有笑,熟客之間打著招呼,武漢版深夜食堂。


▁▁▁

去年夏天,小民排檔老店搬空,新店開業,那兩天小民記憶深刻。

去年6月30號,小民排檔完全搬空,原來的泡沫招牌運到新店,她一個人回了老店「蹲爐子邊哭了一場,回憶開店的十幾年。」

問她具體經歷,她提高音量開著玩笑,「你要現在問我以前經歷了什麼,說不出了,都假話,人啊,有錢了誰願意回憶苦的。」

說完後她又偷偷抹了抹眼淚,說起幾件記憶深刻的,十年前買的衣服到現在都是新的,沒時間穿出去,病倒了打針,店裡來客人自己把針拔掉回去炒菜,沒有時間帶兒子,兒子幾次喊自己姑媽……

還有8月開業那天,「兩點半我在廚房裡做準備,手在抖,怕冷場。」

結果四點半店就爆滿了,兩百多平米的店,幾十張桌子,點菜的人是老店的好幾倍,「在廚房裡看到一堆單子人都要炸了,但高興,特別感謝熟客。」

「想跟每個來的人都一起抽根煙。」



▁▁▁

如今小民排檔名字改成小民大排檔,除了總店,分店開了3家,光谷店,馬場角店,黃家湖店。

合伙人都是她老店的熟客,老店拆遷後,許多熟客找到小民,想出錢和她開一家小民排檔。小民都欣然接受,共同把小民排檔這個地下美食江湖做大,成了熟客和她之間的默契。

她給熟客培養廚師,傳出做菜秘方,還有開店經驗,「有時候比他們還急,怕他們信任我,還虧了。」

小民排檔越做越大的同時,小民的生活卻越來越悠閒。「不用炒菜了。」

去年年底,小民的父親去世了。「對我的打擊很大。」她離開灶臺,回想前十幾年做排檔的經歷,沒有陪家人,也不會帶孩子。

「做這個的時候34歲,那時還算長得可以,現在同學聚會,別人說我是同學的媽媽,這作為女人哪受得了。」

她決定回歸正常生活,白天照顧母親,陪自己兒子和女兒,有時去一下美容院,「前十幾年讓我都不會生活了,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重來,我會幹點別的,多陪家人吃飯。」

可十幾年的夜市生活成了習慣,「整天不知做什麼。」

她的生物鐘調不過來了,晚上躺下,手機不敢玩,硬要等到早晨出太陽才能睡著。她又開始晚上到店幫忙,總店分店四處轉悠。

生活在排檔裡成了她的習慣。

▁▁▁

小民在的排檔沒有淡季,哪怕是冬天,店裡熱氣蒸騰,煙霧繚繞,吵得說話聲音也聽不見。

許多年輕客人抱怨環境,「如果不是味道可以,一定不會來。」

熟客卻慰藉,覺得小民排檔有了很大的升級,店裡有了廁所,有了空調。

「排檔就是這樣,我對排檔特別親切,主要是來往不是生意,你說這大地方不熱鬧,菜好吃是沒用的。」

小民幫忙端菜,給熟客發兩根煙聊天。她記得每一個老客人,一個個指:

這個女生吃了七八年,當時在音樂學院讀書,現在二胎都有了。這個男生也是上學的時候吃,麻城人,現在不在武漢,老坐火車回來吃。

她總覺得這十五年的夜市生活讓她和生活脫節,收攤睡覺起床去店裡準備食材,日復一日,到現在,電視機的機頂盒也不清楚如何使用。

「去年還在老店的時候,別人要用支付寶買單,我好怕啊,不知道這是什麼,生怕弄錯了。」

風味分集導演張一哲和她在外約談時,她緊張地說不出半句話來。在店附近,看著一群人跳廣場舞,想加入又不敢,在周圍彳亍。

唯獨在店裡放得開,一切事情由她主宰,這是屬於小民的江湖。

小民的江湖有她的規則,在這裡,你不能端著,得露出本性,「到了夏天可以脫衣服打赤膊,腳可隨便放,划拳可以隨便劃,說話隨便幾大聲。」

「這才像個武漢的夜晚。」

🍖

 小民大排檔 

地址 | 白沙洲大道萬隆廣場對面(總店) 

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3號

光谷德國風情街附近

武科大附近,東瀾岸西區17號

營業時間 | 16:30--02:00

推薦菜 | 涼拌毛豆、鳳爪、炒花甲、牛蛙燒蝦

/

編輯 = 吳智鑫

攝影 = 黃大頭、寧波

🌛

『 HANS話題 』

你心中的武漢宵夜江湖是什麼樣的?

扛把子是誰?

文末留言區,等你來聊。

×


最後的花樓街 |武漢深秋美景 | 冬夜小酒館

為了不在微信推送的茫茫海洋中

和我們擦肩走散

請給HANS漢聲標星哦

相關焦點

  • 小民的大國,大國的小民
    《前夜》演繹了一部建國版的生死時速,更具商業片氣質,電影中這位謹慎得有點迂腐,迂腐得有點可愛的布置科科長被刻畫得非常飽滿;《相遇》的劇情簡單而克制,主角高遠的臺詞不多,大部分時間蒙著口罩,但是依然傳遞出了遇到妻子時相見不能相認的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奪冠》構築了八十年代上海弄堂的全景畫像,屬於八十年代的童年回憶和女排奪冠的精彩瞬間能夠讓人又哭又笑地看完這個部分
  • 唐穎:鐫刻屬於大城小民的城市滄桑 | 寫作課
    同時她也希望給自己的寫作能成為城市文化的註腳,「大城小民,一葉觀秋,我希望用作品鐫刻城市滄桑,而城市滄桑充滿了個體生命印痕。」01城市背景一座城市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常常是其創作的源泉,像倫敦之於狄更斯,巴黎之於雨果和波德萊爾,都柏林之於喬伊斯,布拉格之於卡夫卡,不同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地域背景。
  • 「小民」馮小剛
    甚至可以說,真實的馮小剛,有小民的一面。小民的處事之道從出道開始,馮小剛就對大人物不感興趣。他始終關注的是,是小人物的落寞與掙扎。在《我是你爸爸》裡,馮小剛飾演的父親馬林生,機關職員,中年喪妻,小知識分子,鬱郁不得志。
  • 市井小民的悲哀——記《卡拉是條狗》
    這個窩囊的老二終於被刺激到了,為了救回卡拉,老二想盡辦法,並觸動了一張屬於平凡小民的人情交際網。這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場景上破爛的小胡同,廢墟,破落的街道,簡陋的住房…人物上沒有西服革履
  • 重看《倩女幽魂》:沒有大國崛起,哪來小民尊嚴?
    重看《倩女幽魂》:沒有大國崛起,哪來小民尊嚴?如果我們拋開鬼神,回到人間,這會是一個殘酷而無奈的故事:在「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的明末亂世中,一個胸懷救世之志卻在現實中無奈掙扎的書生,與一個出身世家卻淪落風塵的女子相逢於江湖,詩歌相合,互生愛慕。
  • 小國寡民和大國小民
    首先我們要介紹什麼是「小國寡民」,小國寡民是老子的重要主張之一,出自《道德經》,原文是:「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來風波莊主宰屬於你的江湖.
    一部失傳已久的 武功秘籍 讓平靜的江湖再次掀起了血雨腥風 黃蓉露 ,糯米、蜂蜜和枸杞自釀而成,口味微甜且入口甘醇,沒有任何的酒精度數,話不多說,小女子先幹為敬!一定要結合鍋巴一起入口,雖然不知道你吃不吃這口安利,反正我們攝影小哥哥已經愛上了。小龍女本女也因此可以簡單保住了性命。
  • 退伍老兵阿民的故事(小小說)
    據說,有一天,阿民外出辦事,遇見幾個小地痞欺負一個姑娘,阿民上前管閒事,跟幾個混混幹了一架,作為特警的阿民,小試身手,三下五除二,把幾個混混揍得服服帖帖。       照理,這應該是能立功的,但阿民卻受了處分,據說,那些混混們挺講江湖意氣,對阿民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喊阿民叫「民哥」,阿民覺得挺受用,就答應了,跟他們交了朋友。
  • 屬於每個人的俠客夢 《我的俠客》讓江湖俠氣恣意揮灑
    兒時的我們會在微機課上打開小遊戲網站,首頁上總會出現一個叫做《金庸群俠傳2》的遊戲。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武俠遊戲,我們操作著一個一個套著不同畫風頭像的小人,在一方屏幕之上書寫屬於自己的武俠故事。  早年間,金庸,古龍,倪匡等武俠大家用或瀟灑,或狂放,或寫意,或細膩的筆調為一代書迷造就了屬於武俠的盛世。當這一代書迷接觸到全新的技術和媒介,勢必會利用起來,用以還原自己心目中的武俠畫卷。
  • 民及民以上是什麼意思?狼人殺亮身份民及民以上該怎麼用?
    民及民以上是什麼意思?  在狼人殺遊戲中,有的小夥伴可能聽到別人說自己身份是民及民以上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民及民以上有什麼用。  【民及民以上】  在聽別人的發言中,當聽到對方聊自己身份時,他來個「民及民以上」然後就過了。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愛奇藝3元超前點播,有人一紙訴狀告上法庭,我等小民絕非韭菜!
    為了拿回本應屬於自己的權益,一付費用戶咬牙將愛奇藝告上法庭。今日時代已非昨日,我等小民再也不是乖乖待割的韭菜!一紙訴狀背後的故事這個故事要從《慶餘年》說起。付費模式真的來了這次訴訟,只是愛奇藝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小插曲。雖然這次吳律師小贏一把,但是該收費的時候,愛奇藝還是絕不手軟。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愛奇藝試驗了幾部劇,包括《慶餘年》《愛情公寓5》等等。
  • 笑傲江湖/電視原聲帶
    笑傲江湖/電視原聲帶
  • 孫立平:真正的大國重器是小民瑣事
    在有些人看來,這都是些小民瑣事。至少說,在當今的世界上,很多的事情,中美貿易摩擦、朝鮮棄核、美伊關係、敘利亞衝突,似乎哪一件都比這些瑣事重要。即使是與此無直接關係的看客,也覺得這些事情更吸引眼球。但是,假如你就是一個想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在這世上過日子的小民呢?
  • 大公司,不要與小民爭利
    「在香港,賣家電的豐澤電器屬於李家,賣藥妝的屈臣氏屬於李家,賣百貨的百佳屬於李家,香港島南丫島的電力屬於李家,香港七分之一住宅,開發商也是李家。」「看著一間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欣賜。」
  • 《箭士柳白猿》:徐皓峰的另類江湖
    而作為中間的《箭士柳白猿》則屬於徐皓峰電影中承上啟下的一部,它在風格美學方面比《倭寇的蹤跡》成熟圓潤許多,卻還沒有沾染《師父》中的商業氣,應該是最接近徐氏武俠觀的一部。 電影中的柳白猿作為武林仲裁人,以弓箭為武器,哪裡有不平,哪裡便有柳白猿的開弓之箭。即使顛沛江湖依然保持武林仲裁人的公義仁心,糾纏在愛恨之間身心迷亂卻能夠退守本真,「柳白猿」三個字即是逝去的武林秩序的象徵。
  • 《燕山派與百花門》 打造屬於當下年輕群體的江湖世界
    該劇根據亞洲動漫榜(國漫)排名前十的自有漫畫孵化,迎合時下年輕觀眾的胃口和取向,將二次元和喜劇元素融入其中,希望喚起那些曾經打動觀眾的江湖情懷「武俠風」。該劇將由執導過《花千骨》、《青丘狐傳說》的著名導演高林豹親執導筒,力求打造屬於當下年輕群體的江湖世界,講述小子後生們的傳奇經歷,展現充滿刀光劍影和愛恨情仇的熱血新武林。
  • 刀劍江湖之鏢局鏢師
    幹鏢局的人,不但要會武功,還要交際廣泛,既同官府衙門有聯繫,又要同江湖綠林搭上界,是介於官與民的一個特殊階層。他們過的是刀口下討生活的日子,所得的報酬,可用「血酬」形容。保鏢的歷史,要早於鏢局的歷史,歷史上凡是鬥爭激烈的時期,也是保鏢與刺客最活躍的時期。
  • 建築江湖---神怪錄之降龍「十巴掌」
    值此大旱之年,百業調零,尤以設計行業為甚,目力所及之處,皇蟲漫天,赤地千裡,哀鴻遍野,餓殍載道,民皆以賭為業,死中求生。有詩為證:喝點小酒耍點小錢讀本小書煉顆小丹某一日,那廝閒極無聊,無事生非,胡亂練得一丹名曰:降龍十巴掌既不能治病救人,也不能當鋪換錢自娛自樂一下。
  • 小民視角:我們憑什麼要愛國?
    前幾年,龍應臺有一段演講在網上很火,名字叫《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這句話,不僅引起了國內知識分子的集體膜拜,在臺灣更是被視為用來俯視大陸的「普世情懷」。那時我沒有急著去否決她,而是在思考:如果沒有中國崛起,我的人生際遇會怎樣?如果沒有中國崛起,通向偏遠地區的鐵路也不會修,我的父母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去大城市打工。
  • 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江湖」情結:俠客行走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一開篇的時候,電影旁白說:你們聽過江湖這個地方嗎?不要想在地圖裡面找,你是找不到的。江湖是一個不講法律的地方,這裡只有規矩、道義以及恩怨。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江湖,如果你曾經來過我的江湖的話,你就一定聽過「任因久」這個響噹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