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裡,小民排擋是「武漢第一大排檔」,沒有之一。
昨晚,《風味人間》播出了第五期,主題江湖夜雨,小民排檔是主角之一。
△ // 這是陳曉卿導演的短片,真正意義上《舌尖上的中國》的延續,視野更大,講的全球美食。
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裡,詮釋了武漢人的特質,性格潑辣,不挑剔環境,只靠舌頭搭白,對刁角旮旯裡的蒼蠅館子滿懷憧憬。
入夜街邊人聲鼎沸,抽菸喝酒聊天,熟客不用點單,搬凳子坐下就是老三樣,毛豆雞爪花甲。
貧窮、富有,粗糲、精緻都能在這煙霧繚繞的夜色江湖裡找到歸屬,融入其中,這是屬於武漢的排檔江湖。
▁▁▁
還不到五點,小民排檔沒什麼客人,後廚忙碌,準備配菜。
小民坐在廚房邊,從口袋裡摸出根煙,聊起節目的拍攝,「累啊,播出的只五分鐘,每個鏡頭最少都拍了十幾遍,特別是最後我端著菜說『我燒的雞爪聽了頭』我老公回答『一嗍就化』那個片段,說了幾十次。」
聽起來像抱怨,眼神卻得意,煙一根接一根,「得到認可還是高興,畢竟我不是廚師出生,炒的江湖菜。」
△ // 許多人以為小民是常站在門口迎客的男人,其實48歲的夏程民才是,她很少接待客人,卻是店裡真正的靈魂,早年在新橋老店,一個人炒四個鍋的菜,大多數人只見過她的背影。
蒼蠅館子裡,小民是為數不多的女掌勺,「火把人烤死,催菜的站後面把人罵死,還有每天的居民糾紛。有些苦女人承受不了。」
「做排檔一兩年後我才學會的抽菸。」
▁▁▁
關於小民的故事和許多刁角店老闆很像,日夜顛倒的艱辛,冷清到火爆的堅守。
2004年開在新橋街,一開始只有水餃鴨脖,小民一個個菜研究,以做代練,作料火候自己把控。從來舌頭搭白的武漢人只認味道,小民靠一鍋雞爪累下熟客,揚名江湖。
記憶裡,新河村臨近拆遷時,小民排檔生意最好。
穿過滿是水坑的巡司河街,夏天入夜,這裡比白天的集市還熱鬧,整條街都是蒼蠅館子,小民排檔是生意最好的。
路邊的桌子擺到鐵路邊上,門口永遠站著一排人等待。
20多平米的店, 幾張方桌擺得擁擠,有一桌還在火爐旁,邊看著老闆娘燒菜邊吃,小民一個人就是個團隊,炒四個鍋的菜,一分鐘也不休息。
雞爪軟糯入味,入口即化,鹹辣鮮交加,嘴裡咀嚼,汁水交織,吃過她家的雞爪,市面上所有的好吃雞爪都是翻版。配上毛豆,蝦球,慰藉靈魂。周邊人抽菸划拳有說有笑,熟客之間打著招呼,武漢版深夜食堂。
▁▁▁
去年夏天,小民排檔老店搬空,新店開業,那兩天小民記憶深刻。
去年6月30號,小民排檔完全搬空,原來的泡沫招牌運到新店,她一個人回了老店「蹲爐子邊哭了一場,回憶開店的十幾年。」
問她具體經歷,她提高音量開著玩笑,「你要現在問我以前經歷了什麼,說不出了,都假話,人啊,有錢了誰願意回憶苦的。」
說完後她又偷偷抹了抹眼淚,說起幾件記憶深刻的,十年前買的衣服到現在都是新的,沒時間穿出去,病倒了打針,店裡來客人自己把針拔掉回去炒菜,沒有時間帶兒子,兒子幾次喊自己姑媽……
還有8月開業那天,「兩點半我在廚房裡做準備,手在抖,怕冷場。」
結果四點半店就爆滿了,兩百多平米的店,幾十張桌子,點菜的人是老店的好幾倍,「在廚房裡看到一堆單子人都要炸了,但高興,特別感謝熟客。」
「想跟每個來的人都一起抽根煙。」
▁▁▁
如今小民排檔名字改成小民大排檔,除了總店,分店開了3家,光谷店,馬場角店,黃家湖店。
合伙人都是她老店的熟客,老店拆遷後,許多熟客找到小民,想出錢和她開一家小民排檔。小民都欣然接受,共同把小民排檔這個地下美食江湖做大,成了熟客和她之間的默契。
她給熟客培養廚師,傳出做菜秘方,還有開店經驗,「有時候比他們還急,怕他們信任我,還虧了。」
小民排檔越做越大的同時,小民的生活卻越來越悠閒。「不用炒菜了。」
去年年底,小民的父親去世了。「對我的打擊很大。」她離開灶臺,回想前十幾年做排檔的經歷,沒有陪家人,也不會帶孩子。
「做這個的時候34歲,那時還算長得可以,現在同學聚會,別人說我是同學的媽媽,這作為女人哪受得了。」
她決定回歸正常生活,白天照顧母親,陪自己兒子和女兒,有時去一下美容院,「前十幾年讓我都不會生活了,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重來,我會幹點別的,多陪家人吃飯。」
可十幾年的夜市生活成了習慣,「整天不知做什麼。」
她的生物鐘調不過來了,晚上躺下,手機不敢玩,硬要等到早晨出太陽才能睡著。她又開始晚上到店幫忙,總店分店四處轉悠。
生活在排檔裡成了她的習慣。
▁▁▁
小民在的排檔沒有淡季,哪怕是冬天,店裡熱氣蒸騰,煙霧繚繞,吵得說話聲音也聽不見。
許多年輕客人抱怨環境,「如果不是味道可以,一定不會來。」
熟客卻慰藉,覺得小民排檔有了很大的升級,店裡有了廁所,有了空調。
「排檔就是這樣,我對排檔特別親切,主要是來往不是生意,你說這大地方不熱鬧,菜好吃是沒用的。」
小民幫忙端菜,給熟客發兩根煙聊天。她記得每一個老客人,一個個指:
這個女生吃了七八年,當時在音樂學院讀書,現在二胎都有了。這個男生也是上學的時候吃,麻城人,現在不在武漢,老坐火車回來吃。
她總覺得這十五年的夜市生活讓她和生活脫節,收攤睡覺起床去店裡準備食材,日復一日,到現在,電視機的機頂盒也不清楚如何使用。
「去年還在老店的時候,別人要用支付寶買單,我好怕啊,不知道這是什麼,生怕弄錯了。」
風味分集導演張一哲和她在外約談時,她緊張地說不出半句話來。在店附近,看著一群人跳廣場舞,想加入又不敢,在周圍彳亍。
唯獨在店裡放得開,一切事情由她主宰,這是屬於小民的江湖。
小民的江湖有她的規則,在這裡,你不能端著,得露出本性,「到了夏天可以脫衣服打赤膊,腳可隨便放,划拳可以隨便劃,說話隨便幾大聲。」
「這才像個武漢的夜晚。」
🍖
小民大排檔
地址 | 白沙洲大道萬隆廣場對面(總店)
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3號
光谷德國風情街附近
武科大附近,東瀾岸西區17號
營業時間 | 16:30--02:00
推薦菜 | 涼拌毛豆、鳳爪、炒花甲、牛蛙燒蝦
/
編輯 = 吳智鑫
攝影 = 黃大頭、寧波
🌛
『 HANS話題 』
你心中的武漢宵夜江湖是什麼樣的?
扛把子是誰?
文末留言區,等你來聊。
×
最後的花樓街 |武漢深秋美景 | 冬夜小酒館
☒
⭐
為了不在微信推送的茫茫海洋中
和我們擦肩走散
請給HANS漢聲標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