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國人的「江湖」情結:俠客行走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2020-12-28 晉公子

本期話題

「江湖」是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會存下的文化情結。究竟什麼是江湖?在真實的歷史上,是否存在著這樣的地方?那裡又住著些什麼人呢?

2000年,香港導演林超賢拍了一部另類的黑幫電影:《江湖告急》。一開篇的時候,電影旁白說:

你們聽過江湖這個地方嗎?不要想在地圖裡面找,你是找不到的。江湖是一個不講法律的地方,這裡只有規矩、道義以及恩怨。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江湖,如果你曾經來過我的江湖的話,你就一定聽過「任因久」這個響噹噹的名字。——《江湖告急》

江湖究竟是一個什麼地方呢?一顆出生在華夏文明以外的頭腦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人口中的江湖。而聽著江湖故事長大的我們,也往往看不清它的真容。江湖就像一團神秘的煙嵐霧氣。遠遠兒地眺望,它無處不在;一走到跟前兒,卻又消失無蹤。

電影裡的任因久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江湖,其實還不如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些渺小而眾多的人就像涓滴霧露,凝聚著,裹挾著,交融著,奔騰著,匯聚成廣川大澤,激蕩起滔天濁浪。

什麼人才能匯水成川,衍為江湖?我們不妨看看《水滸傳》。水泊梁山就是江湖,108好漢就是構成江湖的水滴。要說這個江湖的形成,最早該是從「七星聚義」時起的。智取生辰綱的七位好漢,如果把他們的原始身份都擺出來,是這樣的:

晁蓋:富戶鄉紳,東溪村保正。

吳用:村塾先生,沒有功名的底層讀書人。

公孫勝:雲遊道士。

劉唐:販夫走卒,從事走私活動。

阮氏兄弟:漁民。

白勝:混跡賭場的閒漢。

七位好漢中為首的晁蓋是唯一一個像做官兒的人。因為他頂著一個「保正」的頭銜。但所謂「保正」其實並不是北宋官僚體系中的一個正式官職,也不會定期向政府領取薪俸。它只是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之後負責地方上緝捕盜賊、維護治安的雜役,通常由那些威望素著的鄉紳兼領。

所以晁蓋這個保正如果說還有一點官威的話,那也僅僅是從質樸的鄉民眼中看來罷了。

不入流的晁保正有兩位左膀右臂——吳用和公孫勝。前者是個沒考中功名的窮秀才,後者是個沒有度牒、無處掛單的野道士。無論甲、乙,俱是在各自的行當裡被邊緣化的小人物。至於販私貨的劉唐和混賭場的白勝之流,那就更是等而下之。

這七位江湖上響噹噹的好漢卻是被主流社會漠視的邊緣人。其實不光是他們,梁山108兄弟的其餘諸位也都是這樣的邊緣人:衙門裡的小吏雜役,軍隊裡的低級軍官,當然還有越獄流亡的罪犯……。只有一種人是絕不會上梁山的,那就是考中過科舉的讀書人。

因為趙宋王朝的家法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旦考中科舉,走入仕途,這些讀書人也就成了全社會瞻望的明星,他們才不會去過那些邊緣人的亡命生涯呢。

如果把趙宋王朝比喻成一棵參天大樹,那皇權就是這棵樹的主幹,而由它上頭衍生出來的各級文官就像盤根錯節的根系。對古老的農業中國來說,土地是它的骨、肉,人口是它的血液。

龐大的文官集團通過制定一系列繁瑣複雜的禮法制度去約束和控制普通百姓的生活,儘可能地為政府抓緊可用的人力資源,防止它失血,這就好比一顆樹要立得穩,它的根系就必須努力盤住泥土不讓它流失。

但人算不如天算,總有細小的砂石粒泥經不住雨水的衝刷,逸出了樹根的掌控,再嚴格的保甲制度也無法徹底阻斷奉法鄉民向無業游民的蛻變。梁山上那些肇事逃逸的罪犯、沒有度牒的僧道、販運私貨的商人不都是逸出政府簿籍的顆粒塵埃嗎?

北宋政治家範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高居廟堂之上的皇帝和文官們試圖用禮樂文化的光明照亮整個社會,但總有那光照不到的角落——例如水泊梁山——悄悄地聚起了塵埃。

所謂江湖,就是你站在廟堂上一眼看不到的角落和隱藏那裡的遊民。這是一個在「燈下黑」裡形成的隱性社會,也可以被簡稱為:黑社會

我不知道是否還有哪個國家的遊民歷史比中國更長,在中國歷史的記載上,自戰國時代起,遊民和江湖就已經出現。為什麼江湖會誕生在這個亂世?楊寬《戰國史》說:

正因為自耕小農的普遍存在,小農經濟成為當時各國的立國基礎。自耕小農的生產成為各國政權的經濟基礎,小農每年上繳的租稅成為國家財政上的主要收入。戰國初期各國先後實行變法,都是為了維護當時普遍存在的小農經濟,所推行的改革政策,都是為了獎勵和幫助小農發展生產,從而富國強兵,以便在對外兼併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戰國史》

弱肉強食的戰國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自耕小農為主體的社會。

雖然這些被拴在土地上的自耕農構成了各諸侯國割據紛爭的實力基礎,但各國執政者對自耕農的壓榨都要遠勝於給它的保護。繁重的徭役、頻仍的戰爭、再加上不期而遇的天災人禍,都會導致脆弱的小農經濟一次次破產。農民一旦逃離土地,四散流亡,就會成為各國政府無法控制的遊民,進而被遊俠所裹挾。

司馬遷和班固著史都不約而同地稱「俠」為「遊俠」?什麼是遊——俠?那絕不是說這些俠客們遊走江湖、居無定所。事實上,絕大多數有史可考的秦漢遊俠都是據地為豪的,因此他們的江湖名號在史籍中往往和郡望連稱

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然關中長安樊仲子,槐裡趙王孫,長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滷公孺,臨淮兒長卿,東陽田君孺,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蹠居民閒者耳,曷足道哉!此乃鄉者朱家之羞也。——《史記·遊俠列傳》

遊俠並不遊走於天下。這個稱號只是表明他們是遊民的領袖,黑社會中的豪強。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

王先謙《漢書補註》;

章太炎《訄書》。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已籤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行走江湖II》新增家園系統
    之前還在糾結這個《行走江湖II》是不是要繼續保持2D的還是突破做一次3D的,現在不必糾結了,已經確定用3D製作,地圖先使用2D的,之後會優化到3D。  前期的時間還是重要放在人物和劇情任務重要的地方,像地圖2D也不影響遊戲,之後有時間在把沒有3D的地方做成3D。
  • 在《我的俠客》中 江湖變成了記憶中的自由模樣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到底是什麼,相信不同人心目中,會有不盡相同的答案。在老一輩人口中,江湖是讀不完、讀不懂的人情世故,那裡有著太多的身不由己。影視文學作品裡,江湖是一個大染缸,裡面有爾虞我詐、隨波逐流,但也不乏鋤奸懲惡、堅守初心。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看故事的人,青春不會消失而是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江湖也還在只不過換了個方式讓我們成了江湖人在江湖上,世事黯休歲月當是,莫若杯酒有酒的地方,就有江湖武俠世界裡,少不了俠,俠離不了酒。
  • 誰說人不在江湖,就不能笑傲江湖?
    酒桌間,想起我的一位老師,他就是這般的江湖大俠。不管是什麼酒,白的、紅的、洋的,照樣一杯乾,連我這個不怎么喝酒的南方人都頓時英雄氣長,也能那麼幹個幾回。我身上的文弱之氣,就從那個時候被帶入了一點點江湖豪俠骨,只不過都被內斂蓋到骨子裡了。
  • 淺析《俠客行》中的江湖格局:惡人當道,俠客難行
    「一個人所以學武,若不能衛國禦侮,也當行俠仗義,濟危扶困:若是以武濟惡,那是遠不如作個尋常農夫,種田過活了」。(三聯版《飛狐外傳》第四回「鐵廳烈火」)這些話,道出了金庸武俠小說中,武林人士對俠的基本定義。畢竟郭靖郭大俠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理論境界實在是太高了,大部分武林人士很難做到。
  • 《俠客風雲傳》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俠客風雲傳移動端的《俠客風雲傳》是對原作徹頭徹尾的移植,它幾乎在手機上完美還原了《俠客風雲傳》的所有內容,原作的樂趣點和優秀素質被一分不差的繼承到了手遊版中。在這個界面你可能仍然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刷天賦」  從進入遊戲開始,就能感受到開發組的誠意,逍遙谷還是那個逍遙谷,東方未明也還是那個江湖初丁。
  • 江湖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都說《古惑仔》整整毀了一代人?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但凡中國人對「武俠」和「江湖」這兩個詞都不會陌生,而所謂的武俠世界似乎又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異常遙遠。在外國一提到中國人,老外都會脫口而出「功夫」這個詞,他們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就好像咱們中國遍地都是手持寶劍,身穿蓑衣鬥篷的俠客,或許這多半應該歸功於武俠小說的暢銷度。而且繼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之後,《臥虎藏龍》摘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獎,更是在世界影壇上再一次掀起了一陣中國古典武俠的颶風。為什麼中國人如此地偏愛武俠?這一切大概都與「江湖」這兩個字分不開。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電影《江湖兒女》
    江湖看中的是義氣,閒來無事看了一下賈樟柯的《江湖兒女》,聽一口地道的山西大同話,心裡非常親切。
  • 古代大俠「行走江湖」的錢,到底都是從哪來的?
    明代嘉靖年間喜好行俠仗義的「遊俠」周鎧,其本人也是個資產頗豐的富商,萬曆年間的遊俠趙任,本身更有進士功名,家有豪華田園的學問家李濂,青年時也曾是個仰慕信陵君的「遊俠健兒」。這類大俠,都是俠客中的「土豪版」。那麼「家裡沒礦」,在古代就做不了大俠了?也不完全是。窮出身的大俠,也不是沒有。他們行走江湖的一大經濟來源,就是「粉絲饋贈」。
  • 逍遙江湖令橫空出世!《俠客風雲傳前傳》四維系統解析
    身在江湖,每個俠士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練其筋骨,擁有一套蓋世神功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 新笑傲江湖手遊:七情六慾的俠客和蝴蝶效應的結局
    新生代國風武俠手遊《新笑傲江湖》12月19日燃情公測,超人氣青年演員肖戰化身令狐衝傾情代言,與你一戰江湖!超人氣青年演員肖戰代言《新笑傲江湖》昨天官宣肖戰代言《新笑傲江湖》手遊後,無數玩家對遊戲的世界觀展開了深度探討,同時也分享自己記憶中最深刻的故事。
  • 眾多遊戲行業老炮力挺《我的俠客》,這個江湖到底有何迷人之處?
    比起很多單純披著武俠皮的產品,這類遊戲往往更注重如何呈現宏大、多元的「江湖生活」,讓玩家以「成長」為線索去譜寫屬於自己的故事。《我的俠客》也從這樣的設計理念出發,只不過它的江湖世界,還要宏大細膩得多。
  • 這才是中國人想看的俠義江湖
    「我們在劇的類型上做了大膽嘗試,新女性武俠,有女俠客,有飽滿的情感戲,也有超燃的打鬥場面、江湖權謀。」可江湖的魅力遠不止這些山水和招式。更在於江湖中的人、事和情義。在這部劇裡,幾位少年俠客正是為了心中的俠義情懷,聚集到一起。
  • 江湖俠客風雲錄
    南飛鷺燕月雙歸舟山之谷鳳鳴鎮江湖一縷煙波客散落人家煙火間——廢柴江湖一老朽
  • 【浮世繪】《俠客風雲傳》: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江湖?
    很早就聽聞笑傲是金庸所有小說裡政治意味最濃的一部作品,只不過初讀時年少,字裡行間映的都是琴簫合奏、兒女情長;如今再看,全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連表麵團圓的結局也似隱隱在暗示讀者止步於此,別再細想下去。恰好在重溫《笑傲江湖》的同時,筆者的《俠客風雲傳》也通關了二周目,終於有機會把多年前欠下的正版錢補上,也算了卻了一大心願。
  • 《我的俠客》江湖不再結局怎麼完成 江湖不再結局完成技巧分享
    導 讀 在我的俠客遊戲中,小夥伴們可以通過完成不同結局來達成成就,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我的俠客江湖不再結局怎麼完成
  • 什麼是江湖?(上)
    其實莊子心中那個江湖,連打打殺殺都沒有。江湖變成後來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江湖,是在什麼時候?金庸先生的《越女劍》,已經早到了春秋的吳越爭霸,但這是個例。再往後,一下子跳到了《天龍八部》的年代,這時候已是北宋,還是宋哲宗年間,離「靖康之恥」已經不遠。也就是說,在金庸先生的江湖世界裡,有故事可講的年代,最早都要到北宋末年了。咋回事?
  • 俠客不死,江湖再見.
    只能開心的下樓玩耍,自稱掌握了「乾坤大挪移」的秘訣,若有其他男孩問起,男孩就扎個馬步,雙手騰挪,大喝一聲,「乾坤大挪移!!!」,掌力暗藏玄機,打的小夥伴退了幾步,當即使出太極拳,相互拼殺起來。「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段江湖流傳甚廣的話,我們背的比誰都熟。
  • 《我的俠客》評測:精心打造的鮮活江湖
    但有趣的是,你並不會覺得「半瓶神仙醋」的出現,有多麼的不合時宜——在這樣一款不一樣的移動端遊戲中,「半瓶神仙醋」這個ID背後所代表的東西,就仿佛一封從二十年餘年前寄來的書信一般,將一些獨特的東西傳承了下來,從《北大俠客行》《金庸群俠傳》到《江湖X:漢家江湖》《太吾繪卷》再到《我的俠客》,從未中斷。
  • 江湖在哪裡?它無處不在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武俠小說的興盛讓「江湖」二字深入人心。中國人的江湖情節由來已久,如果非得在今夏找出一個最能寄託江湖情結的符號,非《魔道祖師》莫屬。從人設上來看,魏無羨與藍忘機一冷一熱、互為知己,一正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