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調理腸胃?醫生推薦:3種運動適合胃病患者,健康群體也能做

2020-12-27 消化科醫生李婕琳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

在胃病的臨床診斷上,我發現很多患者屬於「少動」群體,基本沒有體力運動。當他們問如何進行日常調理的時候,我會建議患者進行一定的運動,可是患者會反問,明明已經得了胃病,靜養才是主流方案,為何要運動呢?何況,運動不是會影響胃部,導致難受增加媽?針對運動調理腸胃,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但從醫學角度講,靜養大多針對重症疾病,而常見的胃病是需要進行運動的。

當然,運動也有很多種,我們建議胃病患者採用的運動,絕不會有劇烈運動,大部分屬於舒緩、可幫助調理身體血液循環、促進胃蠕動的運動。今天,就針對運動和胃部健康給大家做一期科普內容介紹,希望缺乏運動的朋友立刻學起來。

運動調理胃病的原理

運動是維繫身體機能正常運行的做法,正所謂「用進廢退」就是這個道理,別看運動是肢體和肌肉行為,實際上它對體內血液流通已經臟器的運轉都有好處。在胃部方面,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加胃腸道蠕動,幫助臟器分泌消化液,加強胃部、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並且,運動中我們的呼吸深度以及呼吸頻率會得到調節,能讓腹部膈肌得到大幅度活動,有效改善了胃部和腸道的血液循環,對臟器內壁的黏膜防護機制有很好的增強效果。

胃病患者該如何運動

運動對胃部消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要知道何時應該運動,何時不能運動。剛剛進餐完畢不能運動,因為胃處於飽腹狀態,運動會搶了胃部的工作狀態,導致胃痛、嘔吐、脹氣等;所以進餐後1個小時左右運動比較合適。另外,飢餓狀態也不適合運動,這樣會導致胃內消化液分泌過多,但胃裡沒有食物,引起胃液消化胃黏膜造成損傷,並且沒有能量攝入,空腹運動還會造成腹部難受、血糖低、體力不支等。

胃病患者還需要注意不能劇烈運動,應該選用動作幅度較小、舒緩的運動方式,每次運動要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脈搏跳動控制在110左右,這樣才能改善全身和腸胃功能的狀態。

3種適合胃病患者的運動

1、慢走、散步

其實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用餐後散步的習慣,不過他們選擇的時間並不準確,吃完飯後不要立即散步,尤其是胃病患者,應該靜坐半個小時左右,待胃部將食物消化差不多後,再外出散步。

慢走、散步是典型的舒緩型有氧運動,飯後半小時散步可以放鬆身體肌肉,提高四肢關節和心臟、肺部功能的適應性,幫助胃部、腸道進行食物消化和降解。每次散步應在10分鐘左右,找比較清靜且空氣較好的地方,同時要避免日曬和灰塵。步行速度應在70步每分鐘,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快則給身體造成過大負擔,慢則起不到運動效果。

2、氣功、太極拳

練氣功和打太極拳都是我國中醫經千年研究出來的保健運動,它們都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強臟器的供血,還能調理人的呼吸模式,改善腹內壓力令臟器收到持久、有規律、有節奏地按摩,可以有效幫助消化系統提升功能。但是,練氣功也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屬於病情不穩定、急性發作期,就不要練了。

3、瑜伽

瑜伽與氣功、太極拳的功效相若,不過它更追求肢體上的動作。對於肢體靈活、韌帶拉伸比較到位的人來說,更適合做瑜伽。而有些胃病患者肢體比較僵硬,韌帶拉伸困難,那麼瑜伽並不是運動首選。可以做瑜伽的人,每天午飯後1小時或晚飯後1小時,進行10-20分鐘左右的鍛鍊,能消除很多消化系統病症,如消化不良、腹脹、胃酸等,還能促進胃部蠕動。

我診斷過一名40歲的慢性胃炎兼胃下垂的患者,她堅持治療並持續5年做瑜伽,目前胃病症狀基本不會出現,飲食也恢復正常,無需藥物治療,基本回到健康狀態。

醫生提示:胃病患者選擇運動種類,一定要根據自身病情來定,也可以問問醫生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如果患者屬於急性發作期,或者病情較重,經常出現疼痛,那麼運動這件事還是等病情穩定後再進行。另外,大家可以先從飯後散步開始入手,這項運動基本不用太多的肢體活動,也無需身體條件達到哪些標準,簡單、方便、有效,實為調理胃病的首選運動。

相關焦點

  • 胃病來擾?醫生建議:這3種食物要常吃,或許可以幫你保護胃黏膜
    胃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症狀,一發作起來不僅疼痛,有時還會讓人噁心反胃,真的是十分難受。胃不好要一定要注意多吃3種食物,或許可以幫你保護胃黏膜!一、 胃病來擾?醫生建議:這3種食物要常吃,或許可以幫你保護胃黏膜1、酸奶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知道酸奶有著促進消化的作用,酸奶不但能夠提供蛋白質,其中的多種有益菌還可以促進胃黏膜修復的同時還可以保護胃黏膜,既補充了營養,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影響也是由於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既可以促進消化道
  • 腸胃不好吃什麼 教你調理好腸胃
    紅薯本身養胃,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消食化積,增加食慾。但紅薯能促進胃酸分泌,所以平時胃酸過多,常感覺反酸、燒心的人不宜吃。平時吃點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相比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嬰幼兒只建議吃紅薯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紅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過主食總量的1/3。
  • 想要腸胃健康,這3種食物,儘量遠離,或能有助於腸胃健康
    導語:對於現代人來說,胃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化的疾病。基本上每一個人的胃部都會有一點小毛病,但是這些小毛病一開始的時候不會太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病情的不斷惡化,胃病就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麻煩。而危害胃部最大的莫過於幽門螺桿菌了。
  • 胃病不能吃什麼?胃病患者暫時避開6種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目前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人患上了腸胃疾病,如常見的胃潰瘍、胃炎、腸炎和胃癌。對於有胃病煩惱的患者來說,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飲食調理也非常重要。如果飲食不當可能會加重病情,影響治療效果,導致胃病久治不愈、反覆發作。
  • 胃病來臨悄無聲息?飯後若有這3種「異常」,或許是病變的徵兆
    所以關注腸胃健康 ,要及時更要徹底 ,才能為有著更好的身體狀態保駕護航 。一、胃病來臨悄無聲息?3、乾嘔胃部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化系統,而且刺激著我們的神經,如果我們在吃完飯後總會感覺到乾嘔噁心,除了女性懷孕的情況外 ,很有可能是胃發生了病變,也導致各種胃病的出現 。
  • 【腸胃炎】胃病就愛找這7種人!如何做好胃病調理?
    胃病患者如何調理? ★ 保暖護養。 ★ 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 夫妻同時患上胃病,醫生痛心:每天刷鍋刷碗,為什麼不刷刷這個?
    >二、想要胃部健康,平時要做到3件事,讓你輕鬆甩掉胃病1、飲食健康飲食是直接接觸到我們腸胃的東西,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2、多運動為什麼要多運動,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代謝率會提高,這樣體內堆積在一起的毒素就能很快被排出,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運動,3、醫生建議:常喝「養胃茶」
  • 學會幾個養胃「小技巧」,或能讓腸胃慢慢變暖
    很多人在患有胃病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到胃部實在疼痛難忍時,才願意去接受治療,但很多重大胃病例如胃潰瘍,胃癌,都是在患有慢性胃炎的情況下一拖再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而導致的,所以在平時若出現胃疼時,做好調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 得了胃病如何養胃,做好這5步的人,腸胃不適少來招惹
    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易激症候群等腸胃疾病的發病率近些年也明顯上升,吃不好整個人的精神和氣色都會變差,時間久了還有潰瘍出血、穿孔、惡變的可能。這讓人們開始逐漸關注如何保養腸胃。胃病到底是什麼?
  • 4種隔夜菜是胃病「助推器」,醫生:再餓也別吃,家裡有的快扔掉
    醫生翻看了檢查結果後告知,像王先生這樣的患者最近特別多,都是因為平時飲食不衛生導致,尤其是剩飯剩菜捨不得扔,第二天、第三天都還接著吃,並且還愛吃醃製的鹹菜。雖然現在每家每戶幾乎都有冰箱,但食物隔夜之後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帶汁水的食物,容易再次發酵出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病從口入,人一旦吃了這些食物就容易導致胃病發生。
  •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養好胃從飲食開始,食物吃對了,胃或會更健康
    現如今,在我國胃病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和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有著較大的關係,日常調理好自己的飲食習慣,對於胃部健康也是有不小的幫助作用。胃不好的人,謹記幾種調理腸胃小方法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可見日常對於胃部的養護是尤為重要的,出現胃部不適應及早改善生活方式,調理飲食習慣,養成規律按時飲食的好習慣,儘量細嚼慢咽,少吃那些對於胃部刺激較大的食物,可以嘗試著多吃一些養胃護胃的食物,尤其是以下這幾種:空腹吃生花生
  • 胃不好的人,如果多吃這2種零食,腸胃或許會越來越健康
    其實就是王師傅太不把胃病當回事了,總以為是小毛病熬一熬就過去了。真到痛得受不了的時候再去醫院一檢查問題就大了。根據檢查報告顯示,他的胃已經發生了很嚴重的病變。 醫生了解後推斷就是因為他每天只吃一點點麵包和礦泉水造成的。
  • 胃病初期,身體會有什麼症狀?3種食物,再愛吃也要管住嘴
    身體一旦出現問題的話,希望你一定要抓緊時間進行調理,這樣能夠幫助預防胃部進一步病變。胃病初期,身體會有什麼症狀?胃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胃部出現了病變,就會影響到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導致食慾減退,而且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的情況。當有這種情況的話要小心,這很可能也是胃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該好好的養胃護胃了。
  • 消化科醫生:這4種食物別碰,或比辣椒還傷胃,快拉入黑名單!
    想要養好胃,這4種食物別碰,快拉入黑名單!1、燒烤燒烤食物在使用炭火烘烤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有毒性的"多環芳羥",攝入後不僅對腸胃有刺激,容易加重胃病,還大大增加了患上胃癌的風險,建議胃不好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遠離燒烤和燻制食品。
  • 胃病經常反覆怎麼辦?醫生給出1條建議,比吃藥效果還明顯
    因為胃病作祟,導致胃功能出現問題,食物消化分解不夠徹底,長期堆積在胃底,才會很容易在微生物的酵化之下,產生明顯的口腔異味,對於身體健康具有明顯的不利影響。 2、大便發黑 大便發黑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攝入大量的動物血液食物,例如豬血、鴨血等,血液會隨著食物在腸胃中分解,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大便發黑。
  • 3種蔬菜或對腸胃有害,醫生:不要買,也不要吃
    若是平時不注意的話,腸胃就會深受影響,很容易生病。如果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胃癌發生。大家平時要多注意飲食,有些食物雖然看起來很好吃,但其實對腸胃危害極大。比如下面的這幾種蔬菜,會使腸胃受創,建議少吃。
  • 腸胃不好的人,手上或有4種表現,若沒有,或許腸胃還算健康
    腸胃不好的人,手上或有4種表現,若沒有,或許腸胃還算健康1、指甲凹凸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健康的人,他的指甲是紅潤光滑的,如果是之前出現了凹凸不平,排除因為外傷引起的凹陷以外,大多數是腸胃功能不好的表現。想要腸胃更健康,謹記:常補3物1、黃色食物黃色入脾胃,也就是說經常吃一些黃色的食物,對於腸胃的健康是有著很多好處的,比如說香蕉它裡面含有纖維素具有很強的通便作用,另外還有一種化合物可以堅持胃潰瘍保護腸胃健康,小米大家也是都知道的,具有著健脾養胃的作用,而且老少皆宜
  • 學會幾個養胃「小技巧」,或許能讓胃病慢慢得到好轉
    很多人在患有胃病不知曉的情況下,等到胃部實在疼痛難忍時,才願意去接受治療,但很多重大胃病,例如胃潰瘍,胃癌,都是在患有慢性胃炎的情況下一拖再拖,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導致。所以在平時出現胃疼的情況時,做好調理措施是很重要的。
  • 醫生提醒:手上若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腸胃受損了,不妨了解一下
    一、醫生提醒:手上若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腸胃受損了,不妨了解一下1、手掌發白起皮嚴重正常人手掌應該是和膚色一樣,呈現粉紅色,如果發現自己手掌發白,有可能是腸胃疾病出現問題,尤其現在天氣乾燥,會出現缺水起皮現象,但很少出現發白伴著起皮現象,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可能是腸胃受損導致。
  • 養胃食為先,做好5項飲食調理,胃病就會老老實實,適用多種病症
    曾經胃病的產生與飢餓、黴變食物有必然聯繫,如今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挨餓已經極少了但是年輕人為了減肥會選擇主動挨餓;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貪戀美食,飲食量很大、品種很雜,對腸胃造成極大負擔,胃病出現的機率也會增加。尤其是酒精攝入過多,經常吃辣且食用量過大,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總之,胃病與飲食密切相關,而日常養胃也好,已經確診胃病要進行調理也好,每天的餐食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