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腸胃都出現了問題。那除了我們都知道的粥養胃之外,腸胃不好吃什麼呢?知道腸胃不好如何調理呢?腸胃不好的症狀都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一一講解。
腸胃不好吃什麼
烤饅頭
烤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麵包片、饅頭片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去,往往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泛酸;但是如果把麵包片、饅頭片烤一烤再吃,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這是因為,烤焦的麵包片和饅頭片上會形成一層糊化層,這層物質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這是一種古老的食療方法,主要適合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對大部分胃腸不好的人也都適用。
要注意的是,首先烤的火候要注意,烤至橘紅或金黃色即可,不要烤糊了,否則吃下去弊大於利;其次,胃腸不好的人,烤麵包片、烤饅頭片都不宜吃得過多,每次1-2片即可;再次,烤麵包片、烤饅頭片未必要趁熱吃,稍晾一下也可以。
麵條
主食中最養胃的是麵條。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麵條的吃法多種多樣,有過水涼麵,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麵。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在吃麵條的時候,為了保持營養的平衡,可以增加一個水煮蛋並搭配各種蔬菜,達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平衡。
紅薯
烤紅薯在北方是到處可見的一種小吃。因為,紅薯口味香甜也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也很受人們的喜愛,而且,紅薯還可以養胃去積。紅薯本身養胃,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消食化積,增加食慾。但紅薯能促進胃酸分泌,所以平時胃酸過多,常感覺反酸、燒心的人不宜吃。平時吃點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相比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嬰幼兒只建議吃紅薯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紅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過主食總量的1/3。
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南瓜去皮切塊,攪拌機攪拌成泥狀;下小米下水煮30分鐘後,將南瓜放入粥內同煮15分鐘左右即可。
芋頭
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指出芋頭具有「寬腸胃、充肌膚,滑中」的功效;《食物本草》中說芋頭「療煩熱,止渴,令人肥白,開胃,通腸閉」。秋天是吃芋頭好季節,對於苦了一夏而又要面臨秋老虎發威的腸胃,吃點芋頭可以養胃健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還能除煩止渴,滋潤和美白肌膚,而且在這個季節芋頭便宜又好吃。
需要提醒的是,吃芋頭時注意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南方人食用芋頭的花樣相比北方人豐富多了,最常做的就有芋頭餃子。常吃芋頭餡餃子可以健脾養胃。
經常吃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我們調理好腸胃,調理腸胃可不止吃這些就行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個調理腸胃的方法,一起學習一下。
腸胃不好如何調理
精神調理
臨床上由於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氣鬱滯,使胃病復發和加重的最為多見。因此建議腸胃不好的人保持精神舒暢愉快,情緒穩定,避免情志刺激。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慎起居、重鍛鍊
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胃病更應當注意,腸胃不好的人按時用藥之外,還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經常鍛鍊身體,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
注意保暖護養
夏季腸胃著涼後容易腹瀉,久之會形成習慣性腹瀉。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注重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建議白領一族不要久坐,長此以往會導致腸胃不適,出現腹脹、便秘等症狀。
身體的第一反應自己是最清楚的,我們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些腸胃不好的症狀表現,一起了解一下。
腸胃不好有哪些症狀
腹部不適
這一點是腸胃不好有哪些症狀的重點所在,而且導致出腹部不適的原因有很多。而腸胃主要是位於人體腹部,當腸胃出現問題時就會導致腹部有隱痛感,一般如果是在空腹的情況下,該症狀表現的並不是很明顯,甚至完全沒有任何不適之感。但是一般在吃過飯之後,就能夠會出現腹部不適的情況。
特別是在食用了冷食、硬食或者是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等之後,更容易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而症狀的表現一般為脹痛、酸痛以及痙攣等,這些症狀主要與患者攝入的食物有關。此外,有些患者可能會隨著天氣的變冷而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
消化不良
由於腸胃功能減弱,導致胃的排空能力減少,進而導致腹脹和消化不良的情況出現。此外,由於消化食物需要消化液,但是如果因為腸胃功能不佳,導致腸胃中分泌的消化液減少或腸道中的菌群失調等情況導致的異常發酵作用等,也會導致患者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伴有腹脹的出現。
一般會出現消化不良也有可能是因為患者食用了一些不易消化或者是具有發酵性的食物之後也會出現消化不良伴有腹脹的情況,例如豆類食品或者乳製品以及高蛋白食物等,都可能會導致腸胃不好的患者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便秘、腹瀉
由於腸道功能減弱,導致對食物的分解不完全,進而影響導致出現便秘情況。而腹瀉主要是因為腸胃功能不佳,無法對某些食物進行充分分解,導致出現了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進一步對腸胃產生了刺激性,進而導致出現腹瀉的症狀。
一般正常情況就下腸胃不好的患者便秘與腹瀉都是呈現不規則的交替形式出現,這些都是由於腸胃不好無法充分分解食物所致。
結語: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平時的一些小壞習慣就會給腸胃帶來很大的傷害,要多多留意那些對身體好的事。天氣漸冷,希望各位小夥伴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