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生命敘事與時代印記——新中國15位勞動模範口述》

2021-01-18 人民出版社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勞動模範是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是普通勞動者,又是開風氣之先、引時代潮流的社會精英,他們身上匯聚著國家上層意志與民間社會的互動力量。評選和表彰勞動模範,繼而宣傳和弘揚勞模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動員和帶領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曆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首次開展全國勞模表彰,至今各行業、各地區、各單位表彰的勞模數量則難以統計。他們每一位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和傳承人,是共和國奮鬥史上不朽的記憶。

本書採訪了15位勞模並記錄了他們的口述歷史,他們在20世紀50—90年代榮獲全國或遼寧省勞動模範稱號。在他們生動細緻的生命敘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其各自的成長經歷和思想發展脈絡,更可窺見時代變遷的大歷史。這些故事對於深度闡釋勞模精神內涵,加強黨風和社會風氣建設,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作者簡介

姚力,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口述史方面的研究。

相關焦點

  • 薦書|《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三卷本)問世
    匯集活躍於20世紀50—70年代老攝影家本人的口述整理和採訪,第一手的口述資料,鮮活地還原真實的歷史,口述、訪談與文獻資料互為對照,呈現中國攝影師的群體形象,寶貴的經歷及豐富的影像,展現新中國發展的影像軌跡,抒寫老一輩攝影家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懷。
  •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薦書《再見楊德昌》
    突然地, 法國提前進入了第三階段, 邊境解禁, 餐館全面復工, 中小學複課, 各大博物館展覽館也在有次序地逐一開放(法國電影資料館被安排在7月15日開門
  • 渤海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莫芳芳同學在2020年口述歷史徵文大賽中獲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日,渤海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師範)專業2019級本科生莫芳芳同學在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舉辦的2020年口述歷史徵文大賽中獲獎。此次口述歷史徵文大賽共有148套作品參賽,主要以訪談各時期各級各類勞動模範和女軍人為主題。莫芳芳同學歷時兩個月,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範龔耀忠進行了深度訪談並形成了口述史文稿。
  • 嚴歌苓:這就是我寫《芳華》的原因 | 薦書
    寫這個故事,我用了不同於過去我常用的敘述手法和架構,書中有一個人講述過去的事,這個人很像我自己,但她並不是我。我用這樣的手法來寫,其實是想探索新的敘事手法和新的小說結構。#今日薦書#1.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2.豆瓣8.7,這本書寫盡了國人「三觀」,是扎心還是暖心?
  • 薦書 不再約會
    (今天的bjm是薦書作者的心路歷程,建議配合服用)Happy Chinese new year~!今天來薦書的是貝妮姊妹,嗯……對主編寶寶來說,這是一個充滿回憶的人名,想起她就想起充滿陽光感的古銅色皮膚,不顧一切的開朗大笑,充滿嫌棄但卻內含著愛心的聊天吐槽,以及伴隨著披肩長發的(偶爾)溫柔回眸。
  • 「動態」《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出版
    【動態】《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出版作為「口述影像歷史」項目的第二期工程,《口述影像歷史——與共和國同行(1949—1978)》(三卷本)日前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2009年,中國攝影家協會首次啟動「口述影像歷史」項目。該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有計劃地梳理攝影史、集中搶救影像資料的工程,此前已出版了《透過硝煙的鏡頭——中國戰地攝影師訪談》《跨越時空——西藏攝影往事》《穿越歷史的回聲——中國戰地攝影師》,獲得業界一致好評。
  • 新中國兒童電影裡的時代敘事與美學
    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兒童電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國際上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2020年7月,譚旭東撰著的《新中國70年兒童電影發展史》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作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新中國70年兒童電影發展史》將新中國兒童電影置於時代話語下進行史學書寫,抓住電影與文學之間的互動關聯,闡釋兒童電影與兒童文學的共性及差異,提出諸多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並做出一些可貴的判斷。如社會主流話語的變革影響兒童電影製作觀念和人物塑造、美學風格的轉變,兒童電影由宣傳教化逐漸向以兒童為本位的創作理念轉變,人物形象由少年英雄向童真少年轉換,美學風格以苦難美同詩意美交織。
  • 城市公益|廈門這場原創童書公益展,展示的是一群孩子的「生命之書」
    創作的靈感來源於一次班會活動,主題是「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每個同學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對父母的愛或思念,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出了她的願望:「希望爸爸媽媽能陪伴我整整一年時間,哪怕只是一年也好」。開州區是全國的務工大區,龐大的勞務大軍常年在外,不能回家團聚,在當地留下了很多留守兒童,這給四位小作者帶來了很多靈感,幾乎每一頁,都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 讀書就是修行 10位薦書人推薦10本好書
    這是由29名採訪對象的口述匯集起來的一本採訪實錄,其中既有同習近平總書記一起插隊的北京知青,也有同他朝夕相處的當地村民,還有當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這些受訪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真實的歷史細節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曆程。
  • 「好書推薦」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原文標題:「好書推薦」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定要看!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鹽鹽的私藏書影分享,ID:yanyanshuy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好呀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榜中都獲得第一名的
  • 【優雅的敘事北京讀書會】做風景的旅者,而非觀光客
    (請您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馬冉冉」,一鍵關注本微信平臺)作者透過旅行途中遇見的人事物,介紹敘事治療的視野;同時透過敘事治療的眼光,回頭看看旅程裡的風景,一路上且行且思,讓「旅行故事」與「敘事治療概念」來回對話,交織成一幅深刻動人的生命風景,幫助讀者打開心扉,向內旅行,撐起更大的心靈空間。
  • 聖奧斯定「懺悔錄」的生命哲學
    倘若我們從人的心理角度上看,「懺悔錄」實在是一本描繪一個人心理流靈和改變的好書。但為我來說,我願意以「哲學」的探討來說明:「懺悔錄」不單是一本傳奇性的「自傳」、一本著名的文學的「傳記」、一本「靈修書」、一本「心理描述的好書」,它更是一本「生命哲學」的書。
  • 生命藍圖
    因此,一出出黑與白的對抗戲、一幕幕曲折的波折情節、一場場愛恨情仇的「人間戲」便粉墨豋場。知名靈媒暨暢銷作家蘇菲亞.布朗曾在《來自靈界的答案》一書中提到:「生命藍圖,指的是我們在另一界投胎前為下一世所規畫的生命藍圖,它多半是由一位或多位比我們更有智慧的指導靈,跟準備投胎的靈討論後完成的計劃,投胎後我們必須完成這些計劃才能回家。」
  • 「深度解析」臺劇《想見你》的敘事結構、內涵與表現手法
    但論者卻鮮少指出劇中人物自身的個體循環,或與他人之間所形成的相互循環,而這才是本文試圖釐清的重點,並以另一種敘事結構的方式進行詮釋。所謂循環,即是「因變果,果變因」,而後「因」又再次成為了「果」。套用在劇情上,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導致「未來事件的發生」,而「未來事件」又成為「過去事情」發生的原因。
  •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 北京讀書會(本周六)
    願與您分享:敘事療法、靈性書寫、女性能量、女神的生命美學。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透過旅行途中遇見的人事物,介紹敘事治療的視野;同時透過敘事治療的眼光,回頭看看旅程裡的風景,一路上且行且思,讓「旅行故事」與「敘事治療概念」來回對話,交織成一幅深刻動人的生命風景,幫助讀者打開心扉,向內旅行,撐起更大的心靈空間。
  • 「汽車文化」從0到1,解放印記初心——記解放CA10汽車
    它當時肩負著開啟新中國汽車工業新紀元的重任,承載著全中國5.6億人的期待和夢想,也是新中國打開工業時代的一道曙光。儘管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技術和人員也極其有限,但新中國第一批研發人員依舊咬緊牙關,堅持不懈,始終奮戰在一線。1951年,經過多次考察、調研,新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在距長春西南6公裡的孟家屯破土動工。
  • 【嘉德香港·八月拍】 掀動生命熱情 !草間彌生「南瓜」&「無限網」兩大經典主題代表作來襲
    1993年,她獲選成為首位代表日本國家館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展出之作《鏡屋(南瓜)》大放異彩,一尊尊大小各異的黑點南瓜雕塑,在裝置中折射出無止無盡的鏡像,驚豔世界,自此奠定她的國際知名度,與此同時,「南瓜」也成為標誌著草間創作生涯的獨特光彩,並隨系列之作不斷創生,構建起一位時代先鋒的生命軌跡。
  • 從敘事神作到暴力遊戲:《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與「敘事失調」難題
    《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突顯了電子遊戲界內最長久、也最古怪的一項爭議:那就是 13 年來爭論不休的「敘事失調」問題。「敘事失調(ludonarrative dissonance)」一詞由「ludo(拉丁語,意為 Play,玩)」、「narrative(意為敘事)」與「dissonance(意為不協調)」組合而來,指的是遊戲玩法與敘事之間出現的脫節。
  • 分享 | 如何創作優秀口述影像作品?一文全讀懂!
    在《共和國建設者口述實錄》的項目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張雅欣教授向各位專家放映了新中國第一代廣播電臺播音員周秀文的樣片,她說:「我們不僅希望這個項目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更期望這個項目自身能夠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以口述影像的方式連接起國家、家庭和個人這三個不同層級的社會單位之間的關係,完成一部歷史中的個人與個人中的歷史相互交織的國家相冊。」
  • 這裡是「讀不進去書」綜合症治療所
    嗨,朋友,你也有「讀不進去書」綜合症嗎?陷入劇荒,在視頻app首頁劃拉很久,還是沒有放下手機去看書的勇氣;各種書單收藏了不少,至今沒找到從哪裡開頭。kindle從滿電放到沒電,裡面存著20本下載但沒看的精神遺產;疫情前去書店閒逛買回來的書,還有好幾本沒拆塑封;被疫情困在家裡之後,看書看了沒多久就忍不住掏出手機刷一會兒微博……說起「讀不進去書」的原因,相信每人都能講出一套道理:碎片化閱讀啦、注意力不集中啦、上班精神壓力大需要放鬆啦。但是,又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