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飛沫傳播!其危害不亞於新冠肺炎!

2020-12-24 澎湃新聞

通過飛沫傳播!其危害不亞於新冠肺炎!

2020-03-26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園老師 ~

中關村科學城總工會

傳播工會聲音、服務職工群眾

咳嗽、咳痰、乏力

先是爸爸得病

之後15歲的兒子確診

媽媽、3個姐姐也宣布「中招」

去年開始,正在上初三的小王就咳嗽不停,能咳出痰液,一天即使啥都沒做,也會很疲乏。小王很緊張,趕緊到深圳一家定點醫院就診,醫生一查,肺部有感染。

而且小王說,他的爸爸也有類似的病徵。醫生覺得不妙,隨即通知小王的家人也儘快到醫院檢查。果然,小王的媽媽、3個姐姐都得了同樣的病。明顯的家庭聚集性,和新冠肺炎一樣!而且這病也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這到底是啥病?

結核病!

它的病原體叫結核菌

肺結核與新冠肺炎同樣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存在著很多共同之處,比如都有咳嗽、發熱、肺部感染症狀,傳播方式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病人都需要戴上口罩。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肺科門診主任鄧永聰

世衛組織的2019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

結核菌的潛伏感染人群

在全球約有17億

相當於每4個人就有1個感染

(帶菌但沒發病)

在我國法定的甲、乙類傳染病中

肺結核在發病數和死亡數上,均位列第2

就連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也談到了它的可怕

目前全球的結核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中國每年發病數為86萬人左右,是當下新冠肺炎患者的十倍,希望大家慎重對待。

2019年,深圳新報告了大約6000例肺結核。但深圳的小王一家6口都感染的並不是普通的結核病,而是「升級版」——多種藥物都無可奈何的「耐藥肺結核病」。

也就是說,他們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種或幾種抗結核藥物都有耐藥性。耐藥肺結核治療難度大、治療時間長,一般需1年以上、藥物不良反應大,病死率也高。而且治療費用也高,比一般結核病要高100倍,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目前,耐藥結核病的治療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但並非「沒得救」。

耐藥結核桿菌比較頑固,耐藥結核病必須用4-5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否則不但無法治癒,還會加重耐藥性。一般耐藥結核病患者接受正規治療後,50%左右可以治癒,治療時間一般為1-2年。

不過醫生提醒,不管是治療普通的還是耐藥的結核病,按時服藥都是關鍵。

醫生指出,有些患者感覺病情好轉就自行停藥,減少藥物品種、劑量,或者經常忘記服藥,危害都很大:

●普通肺結核:容易變成耐藥肺結核,並最終造成治療失敗;

●耐藥肺結核:容易發展為更加難以治癒的廣泛耐藥結核病。

肺結核的症狀和傳播途徑與新冠肺炎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急一個慢。肺結核是慢性傳染病,潛伏期長,病程長,治療療程長。因此,如果出現類似肺結核的症狀,一定要儘早診斷以便及時得到治療。

原標題:《通過飛沫傳播!其危害不亞於新冠肺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北京出現...
    NCP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新聞發言人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 您了解什麼是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嗎?
    飛沫傳播:飛沫顆粒較大(大於 5um),不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是 1~2 米)進入易感的黏膜表面,日常面對面說話、咳嗽、打噴嚏都可能造成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氣溶膠是人日常說話、大笑、唱歌等過程中排出的液滴,其粒徑一般0.1毫米及以下,呼出人體後很快(1秒甚至幾十毫秒內)蒸發,形成飛沫核(粒徑幾微米),且飛沫核長期懸浮在空氣中並隨空氣遷移,其傳播距離可達數百米甚至更遠,增加了無接觸傳播的風險。
  • 氣溶膠傳播和飛沫傳播有什麼不同?
    近日,我們知道了病毒有一個新的傳播途徑叫「氣溶膠傳播」。之前大家都知道病毒會通過呼吸道的飛沫傳播。飛沫傳播就是指咳嗽的時候,打噴嚏的時候從嘴巴、鼻孔噴出來的顆粒,大的顆粒就叫飛沫傳播,一般它的飛行距離是一兩米左右。而小的顆粒了我們根本看不到,這些顆粒就叫氣溶膠。
  • 新冠肺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是否等同經空氣傳播?日常防護這三點要...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 我們會不會嚴重低估了新冠肺炎通過接觸傳染的風險?
    根據日本國內到現在為止用心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這一病原的感染力似乎並沒有那麼強大,至少似乎沒有普通流感那麼強大。譬如說發現在電車和餐館等處共享空間的時候日本流行病學調研發現不太會傳染(更不用說在城市裡不會發生空氣傳染了)。如果有人咳嗽或者打噴嚏的話的確有感染風險,也就是飛沫傳播,但現在看起來似乎就連通過咳嗽與噴嚏的傳染都比原先認為的有限。
  • 口罩種類那麼多,選哪個才能防住飛沫?
    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國務院下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不同場合、不同人群提出了指導意見。指南中涉及了多種類型的口罩,如棉紗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本次科普將從口罩的防護原理入手,向大家介紹口罩的選用。
  • 新冠肺炎英文名稱公布
    新冠肺炎英文名稱公布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成員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
  • 小衛智庫|關於新冠肺炎的流行過程,2021公衛考研會考些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作為冠狀病毒新毒株的一種,也引發了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其他症狀。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特徵的研究可揭示其傳播特徵,對新冠疫情流行過程的解讀能為更好地進行疫情防護提供指導。 01 新冠肺炎是不是新發傳染病,依據是什麼?
  • 新冠真能通過空氣傳播嗎?怎麼預防?
    據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專家7日表示,對於近來一些科研人員提出的有關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觀點,世衛組織持開放態度,正在匯總病毒傳播方面的各項研究進展。新冠病毒確實有可能通過空氣傳播嗎?應該怎麼預防?
  •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又一種病毒卻悄然復出
    在新冠病毒出來之前,自然界存在的病毒數量超乎大家的想像,但真正被發現並對人產生致命危害的病毒可能只佔總數量的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甚至更少。可能在大家毫無防備之時,某一種病毒就會突如其來,不打招呼地闖進人類的正常世界。
  • 颳風下雨 真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嗎?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不可小覷,關於新冠病毒,又出現了不少謠言。下雨天、颳風天、高溫天氣……這些因素真的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嗎?圖源:bccdc.ca謠言一:下雨天會增加新冠肺炎的傳播這是不對的,這個謠言很可能是「淋雨後容易感冒」這條日常生活經驗的牽強發散。
  • 伊波拉出血熱和新冠肺炎都是傳染病,為何新冠肺炎卻成為大流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結束之際,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無疑增加了國際醫療資源的壓力,也讓很多人感到非常的擔憂。其實,早在1976年,伊波拉病毒就被相關組織發現,隨即受到世界各地的關注。伊波拉出血熱和新冠肺炎同為傳染性疾病,但是伊波拉出血熱一直在非洲地區爆發,造成了大量人員的傷亡,但是卻沒能形成全世界大面積的流行。
  • 研究回顧一起餐廳聚集感染案例:空調或助推飛沫傳播 尚無證據顯示...
    楊智聰等人通過這項研究提醒,為防止COVID-19在餐廳的傳播,建議加強溫度監控、增加桌子之間的距離和改善通風。曾在同一餐廳就餐,桌位之間距離大約1米論文細節顯示,2020年1月26日至2月10日,來自中國廣州3個家庭(A-C家庭)的10個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他們曾經在同一家有空調的餐廳用餐。
  • 最新研究警告:新冠病毒可通過公廁傳播,衝水時易中招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新的研究警告稱,衝廁會產生一團高達一米多的新冠病毒飛沫,如果被人吸入,可以傳播感染。據報導,在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顆粒可在受感染者的糞便中存活後,專門研究流體動力學的物理學家對傳播方法提出警告。新冠病毒可能會通過公共廁所傳播,這可能會對工作場所、餐館和酒吧的重新開放造成影響。
  • 氣溶膠傳播,國家衛健委最新解釋是「尚待明確」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說:「衛生防疫專家告訴我們,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 ...餐廳聚集性感染新冠案例:3個家庭共10人確診 空調或助推飛沫傳播
    文章介紹了今年1月在廣州一家餐廳發生的一起疫情傳播案例,案例中有3個家庭共10人被確診為COVID-19,而這3個家庭是再同一時間段在該餐廳就餐。研究認為在這次傳播鏈中,飛沫傳播是由空調通風引起的,感染的關鍵因素則是氣流的方向。研究認為:爆發的最可能原因是飛沫傳播。在論文的最後給出結論:在這次暴發中,空調通風促使飛沫傳播,感染的關鍵因素是氣流的方向。
  • 日本利用超級計算機「富嶽」設計出新型防護面罩 可將飛沫傳播控制...
    該防護面罩可將散布到空氣中的飛沫控制在3成以內。目前,該新型防護面罩已在東京首都圈的餐飲店內進行測試。開發團隊表示,目標是在年底的「忘年會」高峰期將其投入到社會使用。 超級計算機「富嶽」設計出的新型防護面罩可將飛沫控制在3成以內。
  • 流感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 專家:疑似患有流感者應及時就醫
    中新網上海12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流感季的來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已經出現。流感季遇到新冠疫情該怎麼應對?為了當前熱點話題。確保中國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流感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流感規範化治療水平,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聯合印發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其中新增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並提出「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與流感不易區別」。
  • 氣溶膠傳播是什麼意思?和空氣傳播有什麼區別
    2月8日,在上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確認了新冠肺炎的三種傳播途徑,包括此前被微信闢謠助手定義為謠言的「氣溶膠傳播」。按照衛生防疫專家的解釋,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那麼,氣溶膠傳播意味著什麼?專家稱,不是病毒在空氣中瀰漫,不用緊張。
  • 世界衛生組織:不排除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繼全球239名科學家發表公開信呼籲世界衛生組織重視新冠病毒空氣傳播後,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指導意見稱,不排除新冠病毒在室內通過空氣微粒傳播的可能性,但還需要進一步調查來證實。世界衛生組織周四(7月9日)發布新指導意見稱,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在健身館和餐廳等密閉室內空間通過空氣微粒傳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