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說了一番關於中國的預言,如今全部應驗

2021-01-18 兔大聖公社

誰要是獲得了「諾貝爾獎」,大家都會朝他豎起大拇指,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1938年,一位美國女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領獎時,她說了一番關於中國的預言,不久後就應驗了,她是誰?她說了什麼?

珀爾·巴克(Pearl S. Buck),出生於1892年,美國作家、人權和女權活動家,說這個名字大家會有些陌生,其實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叫「賽珍珠」,當年她憑藉長篇小說《大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地》就是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長篇小說。

那麼一位美國作家為什麼會憑著寫中國農民的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原來賽珍珠在出生4個月後就被傳教士父母帶來了中國,在我國鎮江度過了18年,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跟其他中國孩子沒什麼兩樣。

所以她一直稱鎮江就是她的「中國故鄉」,漢語是她的「第一語言」,甚至在她學會了漢語以後,母親才漸漸開始教她英語,原本一家人以為一輩子都會在中國度過,但是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讓他們回到了美國。

1902年,局勢稍微好點了,賽珍珠一家立馬又回到了鎮江,對於她來說,這才算真正回家了。25歲那年,她認識了美國青年農學家約翰·洛辛·布克,兩個人都非常喜歡中國,相談甚歡,沒多久,他們就結婚了,婚後遷居安徽宿州。

1921年,夫妻二人來到了南京,受聘於美國教會所辦的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丈夫布克親手創辦了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並擔任系主任,妻子賽珍珠在金陵大學外語系任教,還經常參與社會工作,夫妻二人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1922年,賽珍珠開始嘗試著寫作,她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了自己的處女座《也在中國》,2年後又寫了《一個中國女子的話》,可以說她一生的創作都和中國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她對中國的情早就融入血肉。

因為寫作,她結識了中國不少名作家,比如徐志摩、胡適、林語堂、老舍等人,都是她家的座上客,他們也絲毫沒有把賽珍珠當成美國人,就中國各方面的話題侃侃而談。

這樣充實的生活一直延續到了1927年,這一年的春天南京被攻克,對於所有在這裡的外國人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他們成了「洋難民」,賽珍珠只能離開這裡,但是愛上寫作的她仍然沒有停下筆桿子,又一本書新鮮出爐了,她為它取名為《王龍》。

賽珍珠把《王龍》寄到了紐約,希望朋友可以幫她出版,出版社的沃爾什一看到內容,就連連稱讚,但他覺得《王龍》這個名字不太好讓人理解和接受,於是結合文章內容,將其改名為《大地》,誰也沒料到,這本書會獲得了不起的諾貝爾文學獎。

1931年,《大地(theGoodEarth)》出版,馬上火遍了美國,1932年加印,連續2年成為美國最暢銷的書,更不得了的是,各國人民都想要看看這本書,很快,德文、法文、瑞典文、丹麥文等等譯本都出來了,出版《大地》的莊臺公司原本負債纍纍,隨時會倒閉,如今竟然成為紐約最著名的出版公司。

他們立馬和賽珍珠籤下協議——你賽珍珠寫什麼,我們就出版什麼,絕不說二話。所以後來賽珍珠又寫了關於中國的兩本書,《兒子們》和《分家》,合稱為《大地三部曲》。

我們來簡單說說《大地》這本書,作者賽珍珠以非常同情的筆觸和白描的手法,塑造出了一系列勤勞樸實的中國農民形象。那麼賽珍珠為什麼描寫他們呢?原來,她看過的美國文學作品中,總是把中國人描寫成「拖髮辮、掛鼻涕、佝僂其形,卑汙其貌」的形象。

賽珍珠非常憤怒,從小生在中國的她覺得美國人的描繪簡直不可理喻,她迫切地想要告訴大家中國人真正的樣子,所以賽珍珠的作品主題都離不開中國。

當年諾貝爾獎頒獎委員會是這樣評價她的:「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豐富與真實的史詩般描述,且在傳記方面有傑出作品。」因為賽珍珠的作品,美國很多人開始重新了解中國。

賽珍珠領獎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今天,當整個中國正在從事人類最偉大的爭取自由的鬥爭的時候,我們更能夠看清楚這一點。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加敬佩中國。現在,中國人民正團結在一起反擊威脅她的自由的敵人。有了這種對自由的決心(這決心深深地紮根於她的本性之中),我知道,她是不可戰勝的。」

1938年,一個特殊的時間,那時候是抗戰全面爆發的時期,在這個時候,賽珍珠作為一名美國人,能在如此大的場合為中國發聲,堅定地相信中國是不可戰勝的,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國取得抗戰勝利,應了賽珍珠的話。

1942年,賽珍珠夫婦創辦了「東西方聯合會」,致力於亞洲和西方的文化理解與交流,1949年在美國創辦「歡迎之家」,收養那些具有亞洲血統的美國棄兒,1973年,賽珍珠在美國逝世。她的一生都在幫助美國人民了解和熱愛中國人民,真是讓人敬佩。

相關焦點

  • 獲諾貝爾獎的美國作家,一番話預言中國未來沒人信,現全都應驗
    我的諾貝爾獎來自中國,是中國小說教會了我寫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賽珍珠 1938年,一位金髮碧眼的女士站在諾貝爾獎領獎臺上,接受所有人的注視,她面帶笑容,接過證書,接著緩緩說出一句話——「我的諾貝爾獎來自中國,是中國小說教會了我寫作。」
  • 美國女子獲諾貝爾獎,預言了一番中國未來卻沒人信,不料全都應驗
    可以說,鎮江在賽珍珠的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她也在鎮江經歷了她人生的早期歲月,因此她稱鎮江是她的「中國故鄉」。據悉,賽珍珠的童年大部分時光都在那裡度過,而她本人首先學會的也是漢語和習慣了中國風俗。在此之後,她的母親才教她母語英語。也就是說,賽珍珠同中國的關係似乎比同美國更加親近一些。
  • 1938年美國女作家獲諾獎後,預言中國未來卻無人信,後來全部應驗
    她的作品還獲得過諾貝爾獎,並且在頒獎的時候預言了一大波中國的未來,只不過當時並沒有人信,然而隨著時間的證明,她曾經的預言都一一應驗了。這個人就是賽珍珠。賽珍珠寫過不少作品,甚至還翻譯過中國的經典名著《水滸傳》,不過要說她最出名的一部作品還是要數《大地》。賽珍珠的這部作品一發表就在美國引起了轟動,甚至人們還把她的這部作品稱為農民的史詩,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中國農民的一生,此書一經出售就遭到瘋搶。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33年前在臺灣YMCA教英文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昨天(6日)抵臺與當年教授的學生相見歡。他說,最難忘的是木瓜牛奶的滋味,至今仍回味無窮,最想念在臺教學的第一批學生,師生相見真是「太美妙了」。
  • 2020庚子年,中國古代四大預言全部應驗,2021辛丑年更加不容樂觀
    2020庚子年,中國古代四大預言全部應驗,2021辛丑年更加不容樂觀!中國古代千古奇書《枕中書》當中有過預言,庚子疾病廣,虎狼滿山川,百錢換升米,河水衝斷船,這就是對庚子年的一個預言,不巧的是,今年全都應驗了。
  • 諾貝爾獎已經全部公布,那麼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
  • 1938年美國女作家獲諾貝爾獎,曾當場預言中國將崛起,卻無人信
    我國就只有一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一個女醫生獲得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我們國家至今為止就只獲得兩個諾貝爾獎,由此可以看出諾貝爾獎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了。而今天我們所要講的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個女作家,她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發表感言說中國以後會崛起,成為一個強國,但是當時她的這番言論非但沒有得到支持,反而受到很多的諷刺。讓我們走進,去看看當年發生了什麼吧。
  • 獲諾貝爾獎的美國女作家,一番話預言中國未來無人信,現全部應驗
    父親說:「義和團打過來了。」她又接著問:「義和團不是只打洋人麼?」他的父親聽到這話後卻突然把賽珍珠放了下來,認真地對賽珍珠說:「在他們眼裡,我們就是洋人啊。」賽珍珠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雖然剛生下來不久就來到了中國生活,如今說的也是跟周圍孩子一樣流利的中文,但她的白皮膚和藍眼睛卻永遠不會改變,說到底,她還是外來者。當賽珍珠明白這殘酷的事實時,她才僅僅8歲。
  • 美國近代著名的預言家,預言曾多次應驗,臨終預言與中國有關
    可以說,它是人們使用最為頻繁和廣泛的工具,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無法離開它。當然,一方說出自己的話的時候,接收的那一方並不是全部都相信。人們對於他人的表達,總是有一套自己的判斷依據,判斷對方是否撒謊,是否正確,從而進行部分的接收,這是每個人都存在的思維。有一種語言十分的特殊,讓某些人深信不疑,那便是預言,美國近代便有一位十分著名的預言家,許多人對她深信不疑。
  • 盤點日本百年間的諾貝爾獎得主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日本理論化學家,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藝術科學文學院院士、日本政府文化勳章獲得者。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74年 諾貝爾和平獎   🔻佐藤榮作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人熟是一寶,此即「熟人社會」。人們之間怎樣才能變熟?有熟人靠熟人介紹,沒熟人就靠與名人扯上的那點關係搭橋,名人就是一張四通八達的名片。
  • 為何說薩達姆眼光獨到?臨死前三大預言全部應驗,一個與我國有關
    在2003年4月9日,美國對伊拉克發起進攻,用短短26天的時間就拿下巴格達,當時的民眾是對美軍的到來十分歡迎,但如今多年過去,薩達姆在臨終前曾有三大預言,如今都已應驗,其中一個和我國有關。薩達姆或許狂妄但卻給人們帶來」安穩生活「第1個便是他曾說:「沒有我的伊拉克一文不值。」
  •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時間:2017-04-04 15:1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此前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少網友應該有所了解,但是這位任性的鮑勃迪倫,現在又開始領獎了?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它創辦於1636年9月8日,是全美第一所大學,也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位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附近的劍橋,而其醫學院和商學院則位于波士頓市區。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大量革命先驅都出自哈佛門下,它被譽為美國政府的思想庫。這裡先後誕生了8位美國總統,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數十位普立茲獎得主,另外哈佛也是全世界羅德獎學金得主最多的大學。「哈佛帝國」共包括13所學院。其商學院案例教學盛名遠播。
  • 諾貝爾獎得主的勵志故事:從差等生到諾貝爾獎
    每一個諾貝爾得主背後都有一段屬於他們的故事,或許不堪或許快樂,但最終這些經歷伴著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幫助他們登上了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項。下面是新京報帶來的報導,一起隨軟媒小編走進他們——2012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格登/山中伸彌~1999年我進入奈良科學與技術學院做助教授,我的研究課題是 IPS 細胞。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後還藏著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吧。諾貝爾各個獎項的英文名稱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那麼這六大獎項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呢?
  • 近20年日本18位諾貝爾獎得主全部畢業於日本院校,你還在擔心日本的教育質量?
    為什麼日本可以獲得這麼多的諾貝爾獎,這和日本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牛老師整理了日本諾貝爾獎28個得主的信息,發現27個得主是畢業於日本的大學,這也充分驗證了日本大學的教育質量以及培養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從上而下對科研的重視和尊重,以及日本「工匠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 民間「瘋婆婆」的預言全部應驗,人類將遭大劫
    民間「瘋婆婆」的預言全部應驗,人類將遭大劫這位「瘋婆婆」是保定地區高陽縣人,她生前留下的預言,在過去幾十年都已經應驗。她還告誡現今的人們,人類將遭遇大劫難,而壞人鑽老鼠洞也跑不了。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逐漸發現,她唱的「順口溜」都一一應驗了。在當地還流傳著不少關於「瘋婆婆」的神奇事跡。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臣妾做不到啊」投影片震驚中國
    而打出這張幻燈片的george smoot並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他是諾貝爾獎得主。如果您對他不了解,稍微百度一下就會知道如下信息:喬治·斯穆特(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1945年2月20日-),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和約翰·馬瑟因「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而分享了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獎得主被曝涉嫌造假,但他並不是第一個……
    而這篇論文提到的HF-1,和格雷格的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息息相關。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據說已經是我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的教授了。同樣是發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論文裡,則疑似採用了複製粘貼的方式進行偽造。其它的論文也被指出存在類似的問題。有一些地方不僅是相似,可能就是用了同一張圖,有時連PS都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