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出門在外,當解決吃什麼的問題時,很多人都會打開手機裡的大眾點評,來聽聽大家的建議。確實在國內,經過自己的無數次使用和體驗,往往大眾點評裡排名靠前的餐館就餐體驗確實不錯,而且性價比普遍較高,但是當我們走出國門時,這些點評類APP的結果還一如既往的靠譜嗎?
帶著這個疑問,趁著此次踏訪日本之際,我挑了幾家在大眾點評上一致獲得眾位網友好評的餐館,前去一探究竟。
神戶——Moriya本店具體位置在下山手通2-1-17,位於阪神電鐵三宮站附近,交通說得上是非常便捷了。
Moriya(莫利亞)是一家有著悠久歷史的神戶老字號日式料理店,該店主打的美食即是大名鼎鼎的神戶牛肉。世界上的牛肉有近百種,唯獨日本和牛(Wagyu)同時在味覺與品牌上最富盛名,而其中最具代表的莫過於著名的神戶牛肉。記得在美國媒體評選的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食材中,神戶牛肉以每磅超過150美元的價格榜上有名。
從神戶站出來,老遠就能看到這塊KUTA ROAD的綠色指示牌,下方是紅色的Moriya招牌。Moriya本店位於半山腰,穿過這塊指示牌拾階往上就能看到。
穿過指示牌沒幾步就能看見Moriya的分店,不要猶豫,繼續往前走。
最後在左手邊會看見一幢紅褐色牆磚外立面的兩層小洋房,這裡就是Moriya本店了。
進店發現客人三三兩兩的分布在餐廳各處,並未出現傳聞中爆滿的景象。根據引導入座,服務員會端上菜單並詳細介紹,菜單有中文版的,可見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這家Moriya本店提供了諸如松阪牛肉、近江牛肉等不同的日本和牛肉供食客挑選品嘗,不過既然已經大老遠的跑來體驗,自然要選擇口感最佳的神戶牛肉了!
在服務員端上開胃湯和調料後,本次擔任牛肉料理烹調的大廚就上場了。
廚師非常逗,一路講笑話碎碎念個不停,回頭見我一臉茫然無動於衷地盯著他看後,趕忙遞上一張中英文版的「吃法說明」。
調料共有六種,分別是盛在瓷盤中的蒜片、鹽、黑胡椒、芥末以及小碟裡的醋和味噌。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中選擇適合調料使用。
為了能有一個全方位的體驗與享受,我特地選擇了兩種味道與風格各不相同的神戶牛肉。
▲兩種不同的神戶牛肉,肉質在色澤、紋路、厚薄等方面各有不同。
人們經常使用「入口即化」來形容神戶牛肉的口感,入口即化的秘訣就在於牛肉中白白的紋理。「霜降」、「雪花」、「油花」這3個詞指的都是神戶牛肉肌理中分布的這些白色雪花狀脂肪組織。據說,頂級的神戶牛肉脂肪熔點極低,人類口腔的溫度就可以使之溶化,入口後有種油脂溶解的感覺。
大廚料理牛肉的技法很是嫻熟,一整塊生牛肉在他的操作下很快變成了色澤金黃、整齊劃一的小塊,每個小塊恰好是最適合入口的大小。聽著牛肉在鐵板上發出「滋滋」的聲音,聞著撲鼻而來的肉香,頓時讓人垂涎欲滴。
最終成品,蘋果拍攝,細節不是很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店內有和牛登記證書,詳細介紹了種牛的各項身體數據以及血統證明,以此來表明在本店食客們可以品嘗到絕對正宗的神戶牛肉料理。
說一下口感,相較於以往品嘗過的牛肉,神戶牛肉果然是名不虛傳,肉質口感非常軟嫩細膩,不用怎麼咀嚼就能入肚,沒有通常牛肉那種厚重的纖維感,的確說得上是口感超讚。至於傳說中的「入口即化」,我倒是認為有些言過其實。
最後說一下價格,一共點了兩份神戶牛肉,兩個人用餐最後價格接近人民幣兩千,可謂是貴的飛起了。
▼個人認為這家Moriya餐廳(滿分五星)
用餐環境:★★★★
餐廳用餐環境安靜舒適,服務員服務熱情且不做作,而且主動提出要幫食客拍照留念。沒給滿分是因為店內空氣不太好,有一股輕微的油煙味。
料理口感:★★★★★
本地老字號餐廳加上最富盛名的神戶牛肉自然帶來非同一般的口感
性價比:★★☆
人均消費起步600往上,如果是神戶牛肉則接近千元,關鍵是花了這麼多錢我竟然沒吃飽……
奈良——Tonkatsu Ganko
Tonkatsu Ganko(頑固豬排)是一家在關西地區頗具人氣的日式炸豬排料理餐廳。只要身處奈良,你就一定能找到它的身影。
作為一家人氣餐廳,Tonkatsu Ganko餐廳非常好找,只要從近鐵奈良站南出口走出後拐個彎進入商店街。
往商店街內部一路走去,路過一家裝修風格古樸溫馨的小店就是了。
店門口成列著各式精緻的炸豬排套餐模型,光看一眼就有一種想要衝進店內大快朵頤的衝動。
你不用擔心會錯過這家Tonkatsu Ganko,因為它在奈良是如此有名,以至於店門口排隊的人群絡繹不絕,大老遠就能看見烏泱泱的隊伍。
幸好餐廳對面就是藥妝一條街,可以派一名代表排隊,其他人則可以邊購物邊收拾心情準備享用大餐。
▲一邊幫損友們拎行李一邊排隊的苦逼樓主,此時豬隊友們卻在一旁的藥妝店剁的不亦樂乎。
餐廳內共有兩種座位,一種是類似於吧檯的位置,適合一兩人用餐;另一種是日式榻榻米座位,適合4-6人一同聚餐。值得一提的是吧檯座位面對著一塊透明大玻璃,餐廳廚師製作美食的全過程可以透過玻璃一覽無餘,坐在這裡用餐,既滿足了口腹之慾,又能讓人大開眼界;而榻榻米座位可以觀賞到餐廳內部精緻典雅的日式小庭院,為整個用餐過程平添了幾分雅致。
▲吧檯座位
▲傳統日式榻榻米座位
落座後,可以先來一杯茶,雖然比較清淡,卻有著開胃的功效。
菜單圖文結合,而且有中文介紹,這點值得好評。排了這麼長時間隊伍,自然要嘗嘗Tonkatsu Ganko的招牌美食——牡蠣豬排飯了。
▲牡蠣豬排飯
食客們需要自己動手磨碎白芝麻,在研磨芝麻的過程中,聞著芝麻散發出陣陣沁人心扉的香味,頓時讓人食慾大增。
排名第一的豬排料理餐廳自然名不虛傳,豬排外部格外酥脆,內部肉質卻又是鬆軟可口,搭配特製的肉醬以及現磨的芝麻粉,一口咬下去,當即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味覺體驗。另外牡蠣肉雖是冷菜,但伴著芝士醬嘗起來也是分外鮮嫩,沒有一絲腥味。
除了牡蠣豬排飯,店內還有其他類型的豬排套餐。只要你喜歡吃炸豬排,再挑剔的食客都能在這裡找到一份自己鍾愛的豬排美食。
▼來總結一下這家Tonkatsu Ganko餐廳(滿分五星)
用餐環境:★★★☆
透明的開放式廚房以及日式小庭院絕對是加分項,此外店內服務員也是非常熱情。然而極高的人氣讓這家餐廳的用餐環境一直處於一個熙熙攘攘的環境之下,對於喜歡享受靜謐的食客來說這點可能讓人無法接受。另外店內空間較小,特別是吧檯位置,落座後與鄰座緊挨著,讓人有些不太自在。
料理口感:★★★★
這樣的炸豬排,即便吃了再多也不會膩。能將普普通通的炸豬排做出如此口感,自然要高分表揚一下。
性價比:★★★★★
通常一份豬排套餐不過一千多日元,折合成人民幣人均也不過百元,說實話這個價格擺在國內一線城市也不會覺得特別貴。用不過百元的價格享受一頓美味可口的炸豬排大餐,可謂是性價比超群了。
說起京都的美食,很多人都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懷石料理。的確,充滿意境的就餐氛圍,琳琅精緻的美食,一對一細緻周到的服務,讓很多體驗過懷石料理的人都對它讚不絕口。
河原町緊挨著京都著名的旅遊景點祗園,本身也是商業味頗濃的街區,町內有大丸、東急等大型百貨商店。
▲這家位於河原町的京都勝牛店面比較小,而且在弄堂裡面,需要根據導航細細尋找。
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簡單直接的食肉動物來說,懷石料理似乎顯得有點太過文縐縐,只有大塊肉才符合我的就餐風格。
位於京都的Katsugyu Kawaramachi(京都勝牛)是一家在日本當地很有名的炸和牛店,這家牛肉料理店的特色是炸牛排外酥裡嫩,肉質鮮嫩無比,而且口感新奇,非常好吃。目前京都勝牛的分店已經開遍全日本,在東京、大阪等主要城市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京都勝牛的門面別具一格,門帘上印繪著舊時日本的浮世繪,裝修也是以木頭為主,顯得非常古色古香。
▲位於店門口的菜單,一頓炸和牛肉排套餐一般價格在1-2千日元不等。
特選炸牛裡脊排套餐是店內的招牌菜,服務員小哥極力推薦我去試一試。
▲菜單,正面是京都勝牛的logo:一頭髮光的日本和牛。
仔細觀察了一下牛裡脊排,雖然外表呈金黃色,內裡卻依然是鮮紅的肉質本色。咬下一口,酥脆之中裹挾著幾分鮮嫩,著實讓人慾罷不能。
當然此店最具特色的,要屬口感豐富的各種調味醬汁,有山藥泥、山椒粉、咖喱、溫泉蛋。
日本料理似乎將蘸醬看作一件非常神聖、嚴肅的事情,每家餐廳都煞有其事的在桌上放上一本食用說明,似乎只有按照店家的操作才能享受到美食真正的味道,日本人的一絲不苟由此可見一斑。然並卵,並不是每樣醬汁都符合國人的口味,作為一名隨性的漢子,我的選擇自然是只蘸取好吃的醬料。
特別推薦要試一試溫泉蛋(京玉),粘稠的蛋汁與酥脆鮮嫩的炸牛排所交織而成的美味協奏曲,也只有在這裡才能體驗到。
▼簡單點評一下這家Katsugyu Kawaramachi(滿分五星)
用餐環境:★★★★
坐在店內的座位上,享受著美食,細細感受著店裡木頭散發的溫暖、沉穩、安寧的氣氛,在這蕭瑟的冬日裡,無疑是最好的撫慰。
料理口感:★★★☆
炸牛排口感極佳,要硬說有什麼缺點的話,牛排內裡近乎全生的肉質還是讓不太習慣吃生食的我有些不習慣。
性價比:★★★★
京都勝牛人均消費大概在人民幣150元左右,雖然不至於說價格高的離譜,但也談得上有些小貴了。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陶泉御所坊並不是一家餐廳,而是一家有著深厚歷史積澱的溫泉民宿。這家著名的溫泉民宿始建於12世紀,並於20世紀50年代進行重新裝修。歷史上,天皇貴族、官商政要、名人雅士都曾拜訪過此店。
在這裡,遊人可以享受到作為日本三大名湯之一的有馬溫泉金之湯。但是相比泡溫泉,我更中意享受這家古老酒店提供的各類美味佳餚。陶泉御所坊地處有馬溫泉地區,雖然此地與商業氣息頗為濃厚的神戶市只相隔一座六甲山,但這裡卻鬧中取靜,顯得分外安寧與祥和。
至於美食,自然不必多說。別看這裡像是一處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但無論是神戶地區有名的但馬牛肉,明石港捕獲的生鮮猛味亦或是周圍六甲山、摩耶山上的時令野菜,食客們都能在這裡品嘗到。如此海陸兼備的饗宴,陶泉御所坊的員工們卻將它戲稱為樸素野趣的「山家料理」,這份自謙著實讓我佩服不已。
▲陶泉御所坊官網發布的「山家料理」圖片
然而事實上這份「山家料理」是當初為了招待皇室貴族所代代傳承下來的御所美食,實際上一點也不樸素,甚至讓人感覺精緻的有點浮誇了。與之相比,我倒更推薦陶泉御所坊提供的豆腐料理。
豆腐是關西地區的名物,這裡的豆腐料理形式多樣,除了高檔懷石豆腐料理,也有豆腐饅頭、豆腐冰激凌等讓人腦洞大開的食物。陶泉御所坊的豆腐選用有機栽培的大豆搭配,遵循古法製作,搭配專用的竹火鍋,讓人在這蕭瑟的冬日感受到了陣陣暖意。雖然只是簡單的清水煮豆腐,卻原原本本的還原出了豆腐最本真的嫩滑口感。
除了鮮豆腐以外,這裡還有其他形式的豆腐料理。比如下面這道,雖然大致口感與家中經常吃到的油豆腐相似,但卻要更加緊實,也要更甜一些。此外,因為在豆腐中夾雜了菇類、野菜等各式各樣的輔料,所以不僅能品嘗到豆腐的味道,還能兼獲山間野菜的鮮美。
除了兩道以豆腐為原料的美食,這頓豆腐料理還有海苔、味增湯、米飯,雖然滿滿當當的擺了一大桌,但歸根結底,這些卻都是一些最常見不過的食材,也許這才是陶泉御所坊員工口中真正的「山家料理」了吧~
慵懶地泡完金之湯,起身隨意地換上一身舒適的衣服,從這古色古香的木廊一路走到餐廳,再享用一桌古法烹調的豆腐料理,宛如一場穿梭時空的體驗,人生中最愜意不過的事情也不過如此。
▼陶泉御所坊為住店旅客們提供了琳琅豐富、包羅萬象的各式日料,這裡僅以這頓豆腐料理進行評價(滿分五星):
用餐環境:★★★★★
溫泉、古店,美景、美食,當這些美妙的因素在此交織融匯從而給人帶來的一場集身心各方面的盛大享受,沒有什麼環境比這更讓人沉醉了。
料理口感:★★★★
滑嫩、鮮美,小小的豆腐料理竟然能延伸出如此多樣的口感,非常奇特有趣。對於吃了幾天肉食的我來說,特別需這樣一場樸素的山家料理來中和一下味覺。
性價比:★★★
雖然食材只是簡單的豆腐,但卻依然價格不菲。對於不太習慣清淡口味的食客來說,這道料理倒是顯得頗不划算了。
對於大阪的印象,都集中在玩樂之上,在大阪的那幾天,似乎有逛不完的景點和玩不光的遊樂設施。
本家柴藤是一家以鰻魚飯為主打美食的料理店,日式料理以精緻著稱,然而鰻魚飯在日本卻更像是一種逛街逛到肚子餓,然後在街邊隨隨便便點一份吃的親民料理。本家柴藤的鰻魚飯可以談得上真正的老字號了,據說最早是專門向幕府將軍進貢鰻魚的商店。
這家料理店正好位於大阪著名的旅遊商業區梅田和難波的中間,一般不太會順路遇到,需要坐地鐵御堂筋線到澱屋橋站或者北濱站下車在步行一段距離。
急匆匆地坐地鐵往在澱屋橋附近的酒店往回趕,結果出站時走錯了路,卻無意中隨著人流來到這家餐廳門前。
因為當時早已飢腸轆轆,來不及仔細研究菜單,隨意點了幾道爆款就開始狼吞虎咽,不經意間卻猛然發現這家的鰻魚飯竟然好吃到讓人想哭。
主打美食:鰻魚飯,將切好整齊小塊的鰻魚肉澆上特製醬汁,擱在米飯上一起蒸煮而成。這道美食不僅鰻魚肉質在醬汁的包裹下顯得尤為豐腴鮮美,光是品嘗碳烤後充分吸收鰻魚肉脂肪的米飯,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這道鰻魚飯的配菜有海苔、鰻魚肝湯、味增湯等,搭配食用顯得愈加有味道。
除了主打美食鰻魚飯外,這裡還有各式各樣的以鰻魚為原料烹製而成的小吃,也是非常新奇有意思。
鰻白燒+肝燒+八幡卷:
鰻白燒是一道我非常喜愛的美食,相比與鰻魚飯,鰻白燒沒有任何醬汁的點綴,顯得更加純粹,也更容易品嘗到鰻魚肉原汁原味的鮮美。
肝燒,估計是紅燒鰻魚肝,非常入味,可以跟米飯一起吃,也可以當作下酒菜。
八幡卷,雖然樣子不錯,但相比前面幾道美食口味倒顯得一般了點。
▼來簡單總結一下這家本家柴藤:
用餐環境:★★★
小店不僅門面低調,裡面也是普普通通,怎麼也讓人聯想不到這是一家有著歷史積澱的料理店,雖然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給人印象不錯,但也並沒有太多出彩之處
料理口感:★★★★
可能與當時飢腸轆轆的心境有關,覺得從來沒有吃到過如此美味的鰻魚料理,如果有機會,絕對還想再度光臨一次
性價比:★★★☆
四個人吃了人民幣將近九百,人均大概在兩百多的樣子,一碗鰻魚飯的價格在4000多日元,雖然有些小貴,但能品嘗到如此美味的鰻魚飯,也是值了。
後記或許文中所談及的幾家餐廳只不過是日本眾多美食料理店中的吉光片羽,在這片以美食著稱的土地上,仍然有著數不勝數的高分餐廳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但是在本人看來,這些高人氣餐廳還是值得各位前去體驗一番的~
最後,祝大家新的一年吃好喝好,去更多的地方,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