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十日,我收穫了一份三年目標

2021-02-08 Galapagos

首先介紹一下,好友李驍晟剛剛結束他505天50個國家的環球旅行,公眾號Lee的世界隨筆,或者搜索seize-day

話說他是在我朋友圈裡看到報名信息之後才知道國內也可以內觀而去報名的,沒想到還比我早參加內觀~~

以下是他發在朋友圈的一個總結(已獲本人授權)

一年前我問蘇媚姐:「我想學習下十日禪修,可又知道自己終究只是體驗未必會深入,那對普通人而言,禪修最大的意義在哪兒呢?」 蘇媚姐姐回答我:「禪修和時間長度無關,能體驗就已經很好了。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一生能窮盡做的事也就一兩件,去覺知並且體驗平靜的力量。」

作為間隔年To do list的重要環節,回國後我報名了國慶期間甘肅慶陽的十日禪修課程。

具體的課程遠比我想像中要艱難的多,早起齋戒禁語修行…每天凌晨4點起床,穿過刺骨的冷風到禪堂靜坐,觀察呼吸,觀察感受…在每天超過10個小時的靜坐中我不止一次的想每天這樣傻坐究竟會有什麼意義,觀察呼吸,這再簡單不過了吧?

可意想不到的是觀察自己的呼吸居然如此艱難,呼吸自然流動而意識卻總會心猿意馬——過去的愛恨、經歷、是非、委屈,回憶傾瀉而出,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隔了好久我才回過神原來我要做的僅僅是觀察呼吸而已。

真正的內觀修行開始後更是一種煎熬,我將注意力集中,一寸寸在全身掃描,觀察身體每一個部位細微的感受…感知感受的無常,感知感受升起滅去…可久坐腿部粗重的疼痛感卻似乎是恆常的,為了稍稍疏解疼痛,維持坐姿不變的我只得像不倒翁似的前後搖擺。

「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升起就會滅去,抱著完全的平等心去觀察它們。」

終於在第8天的某一刻,在經歷長期陣痛後的某一瞬間,粗重的疼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湧遍全身的暖流。感受是無常的,升起就會滅去,我第一次在身體層面切實感知到了這一點。

「觀察感受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想要的樣子。」

愉悅的感受會逝去,痛苦也同樣如此,完全客觀地面對他們,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感受升升滅滅,每時每刻,無常無常無常…

==========

人為什麼會痛苦呢?葛印卡老師這樣說道:「痛苦的來源,是我們自身的貪求和厭惡。」

「我們貪求什麼呢?是貪求外界的物質嗎?美麗的景色?所愛的人?穩定的工作?令人豔羨的財富?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些都不是。我們真正執著的東西永遠不是外在的。」

「我們貪求或厭惡的,是自己身體內在的各種感知。」

可感知是什麼,我們又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身體的感覺呢?答案也許是否定的。最開始,我連呼吸經過哪個鼻孔都察覺不了。

培養出對身體敏銳的覺知,又有了對世事無常的了知,就能以一顆平等心去坦然面對當下,無論痛苦愉快都去全然接受,就能解除貪愛和嗔恨,獲得一種難以置信的平靜的力量。

===========

最後一天的清晨,凌晨4點半,禪房外暴雨傾盆,我在禪房內卻覺得內心無比寧靜。

這短短的十天時間,我收穫了什麼?

身體各方面的感知注意力都清晰了許多,能敏銳覺察自己情緒狀態;做到了吃素斷網禁語早睡早起等等這些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瘦了8斤,這個能算收穫嘛?

過去只能回憶,未來依靠想像,這些都不真實,只是腦海中加工的幻像,我們唯一能感知把握的只有當下而已。

活在當下並不是一味貪求無拘無束的快樂與自由,而是對當下的痛苦與未知的迷茫一併接納,抱有平等心去面對每一個瞬間。

願安詳、快樂。

相關焦點

  • 內觀十日
    我初以為,在這個節點談內觀,談減少貪愛與嗔恨,似乎和遠大理想甚至改變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但讀完這篇文章,我開始了解——所謂「平靜喜樂」看似簡單的四字,實在是一種難得的能力。這是一種來自內心的張力,讓人習得如何無限平衡自己的情緒,讓心境平穩深邃。而內觀的目的,也並不應是功能性、工具性的。
  • 內觀禪修十日體驗
    內觀禪修是自己成年之後最奇妙的體驗之一了,我會推薦身邊一些內心總是為難自己的朋友有機會去試試,因為冥想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和自己對話,聽自己心裡聲音的過程。眾生的不幸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像祥林嫂,明白了世事的無常,即使作為凡人很難擺脫情緒的影響,但是在下意識做出一些反應的時候,能夠在那之前提醒自己一下,也算是進步了。先說引子,我是一個對未知充滿極大興趣的人。
  • 滇悟禪師答疑開示系列(81)| 四念處內觀禪法
    2012年於九華山指導密集禪修2015年於青島指導密集禪修2017年春節於福建平潭指導十日密集內觀禪修2017年端午於福鼎資國寺指導十日密集內觀禪修2018年春節於北京指導十日密集內觀禪修2018年九月於吉林敦化六鼎山正覺寺指導十日密集內觀禪修
  • 願一切眾生都平靜快樂 《內觀文集》節選
    願我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我能體驗內心的平靜。這種情操不是靠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有透過修習內觀,開始消除不淨雜染之後,才能夠修習慈悲觀(慈悲的禪修)。心中自然會希望所有其它人 —— 不管是朋友,親戚,或不認識的人,(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都能夠擺脫不淨雜染,變得快樂與平靜。
  • 佛陀的兩種主要禪修方法:內觀與慈悲觀
    願我的母親與父親,老師,鄰居,都能夠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如此清除所有不淨雜染,享受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內觀禪修者祝願一切眾生都平靜快樂。當一個人參加嚴格的十日內觀課程或更長的課程,清除心中的貪愛與瞋惡,他就可以在課程的最後一天,以歡喜愉悅的心來修習慈悲觀。
  • 兩次掩關內觀禪修日誌
    何況無常隨時驟至,我突然死了,地球仍然會轉,但我又會往何方去呢?當時馬上心中一凜,立即驚覺生死事大,也就即時回答:「好吧!我報名參加。我提早把一切票務、宣傳、節目等事先安排好。然後放下,好好的掩關十天,接受內觀課程的訓練。」當下了決心之後,一切便理所當然了。在我們中國傳統的大乘佛教法門裡,內觀法門並不普遍,因為這畢竟是南傳佛教所教的。
  • 《終身學習》:「即興表演」「內觀禪修」,雙管齊下助你平復情緒
    黃徵宇的書《終身學習》第三章中,提到兩種特別有效的平復情緒的方法,一是「即興表演」,一是「內觀禪修」。堅持練習兩年後,他有了兩點收穫。收穫一是有助於突破固有思維。由於在心裡真正打破了自己,所以可以隨時隨地投入角色,跳出思維的盒子。收穫二是有利於心態放鬆,就算實際情況與我們的預設不一樣,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整。想通這點之後,他遇到事情不再像之前那麼緊張、焦慮,而是冷靜思考解決辦法,工作效率有所提供,做事更加遊刃有餘。
  • 內觀--m萌推薦音樂17
    如果你對人生有所期待,想快樂地活著,那麼就要不斷的向內觀,不要向外看。
  • 三年,三百萬,收穫三份愛
    沒想到,一折騰,三年,傷痛多多,收穫也多多。當然,傷痛,心裡藏,收穫,都展示給了大家。即將進入第三年的秋季,田裡,水稻抽穗,菜園落籽,花生,地瓜挖起,園子裡,又一季的草色蒼茫,金光灑落。初見這塊地,是建好庵裡的景觀後,有一位師兄,告訴我,他手裡有塊地,如中意,就給我。我想,肯定是菩薩看我找了那麼多地,都不是很合適,看我悶頭悶腦的,指引我一下得了。
  • 沒錯,她就是內觀流
    疫情期間,瑜伽館紛紛轉上線上,但是經小編觀察總結,從參與者數量來看,相比於以上流派的冷清,內觀流可謂是一匹黑馬,火到不行。那麼,什麼是內觀流呢?這是一種讓人練到淚流滿面的新物種。內觀流是由德國著名的瑜伽大師young ho kim金永虎創立。
  • 紫宸道:《太上老君內觀經》,一念悟天道解千愁!
    《太上老君內觀經》簡稱《內觀經》又稱《內視經》,撰人不詳。約出於魏晉朝。陶弘景曾引過此經,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太上老君內觀經》繼承發展戰國道家祖師列子的養生思想,義理通明,文字優美通暢,韻古義幽,言簡意深。若以傳統經典來修持,對精神靈性修持上的提升,將會有所極大收穫。若當古文來細細欣賞品讀,可謂中華文字組合上的極致美感體現。
  • 《太上老君內觀經》原文及譯文
    《太上老君內觀經》又稱《內觀經》。陶弘景曾引此經,乃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繼承發展道家祖師列子的養生思想,義理通明,文字優美通暢,韻古義幽,言簡意深。內視作為養生方法,在先秦被道家發展的很豐富,《列子》就說:「務外遊者不知務內觀,外遊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幹金要方》也云:「常當習黃帝內視法,存想思念,令見五臟如懸磬。
  • 《十日遊戲》:我願意配合你,綁架遊戲,現在開始
    《十日遊戲》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綁架遊戲》,由五百監製,臧溪川導演,朱亞文、金晨、耿樂、劉奕君等人主演的懸疑劇《十日遊戲》,是國內首部根據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劇集。目前《十日遊戲》作為「迷霧劇場」首發作品正在愛奇藝獨家熱播,憑藉雙線並行的敘事手法和高能反轉的劇情收穫好評,引發用戶對劇場後續作品的強烈期待。
  • 一個可以讓你快速平靜下來的方法:內觀禪修(第48更)
    在《終身學習》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章節特別吸引我,它叫「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內觀禪修」。內觀禪修是釋迦牟尼佛所發現的,但又不是一種佛教,它只是一種通過冥想來修煉人生的方式。在內觀禪修中它就講到了這種方法。通過一定的訓練,能夠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足夠敏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覺察到自己在情緒上的變化,同時也保持平等心,讓自己獲得安靜平和的強大力量。那麼,內觀禪修是怎麼樣的一種修法呢?作者在文中詳細描述了他在臺灣內觀禪修中心禪修的過程。
  • 6月爆款《十日遊戲》的背後,我發現了這幾個趨勢
    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十日遊戲》成為6月的爆款,估計大家都始料未及。這部在上線之前基本沒什麼大的宣傳預熱情況下毅然選擇「裸播」的網劇,卻一舉拿下豆瓣7.7分的口碑評價。12集的網劇,《十日遊戲》不是第一個。2個月前的《我是餘歡水》,年初的《唐人街探案》都已經在探索網劇的小體量精品化了。只是《十日遊戲》的出品方更加大膽前衛,6月2日上線,每周二到周四各更新2集。
  • 關於《十日遊戲》,我有一些話想說
    剛開始看第一集的時候,我沒有發現這部劇有什麼異常的表現,直到藍山女屍案的發生和路婕的出現我才意識到劇情的發展有些不一樣。加上女屍一直沒有露出面容,我更加確定路婕和女屍有著微弱的聯繫。但是,她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入靜之門,求道之階|《太上老君內觀經》淺釋
    內觀:道教內煉術語。《長生詮經》引《衝虛經》:「務外遊不如務內觀,外遊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又,《洞玄靈寶定觀經》:「慧心內照名曰內觀」。《定觀經》與《內觀經》在理論上近乎表裡關係,可相互對參。
  • 陶身體劇場新作《10》滬上獻演,修心內觀打破外境
    內觀,是通向自我的另一面鏡子。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中段,無限自觀,身體是一座廟宇。」陶冶說。作為舞者,傳統的訓練方式,就是對著鏡子去練習,你看到的永遠是鏡子裡的自己。陶冶提出了「內觀」的概念,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喚醒自己的能力,當你一步步內觀時,舞者就剝離了外境,開始清楚感知自己的身體,「你知道身體去哪了,手、腿抬到什麼位置,可以喚起多少角度,你的後腦勺、脊椎、腳後跟都可以跳舞,你知道它在那個空間,去連接了哪些外部的位置,而內部你知道有多少勁,能發多少力。」
  • 新劇《你是我的榮耀》將映,楊洋一份耕耘,一分收穫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因為付出,所以收穫。換句話說,唯有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換回來之不易的收穫。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人生之路猶如海上行舟並不會一帆風順,時而遇到狂風暴雨,又或者遇到大霧瀰漫。時而遇到泥沙擱淺,又或者遇到海浪翻騰。
  • 經典愛情喜劇:《十日拍拖手冊》
    經典愛情喜劇《拍拖十日手冊》的男主角是著名的大帥鍋—馬修麥康納,他憑藉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自毀形象的表演,成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脫離了男性花瓶的範疇,但在以前,他在電影中所飾演的大多數角色,都是迷死人不償命的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