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一下,好友李驍晟剛剛結束他505天50個國家的環球旅行,公眾號Lee的世界隨筆,或者搜索seize-day。
話說他是在我朋友圈裡看到報名信息之後才知道國內也可以內觀而去報名的,沒想到還比我早參加內觀~~
以下是他發在朋友圈的一個總結(已獲本人授權)
一年前我問蘇媚姐:「我想學習下十日禪修,可又知道自己終究只是體驗未必會深入,那對普通人而言,禪修最大的意義在哪兒呢?」 蘇媚姐姐回答我:「禪修和時間長度無關,能體驗就已經很好了。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一生能窮盡做的事也就一兩件,去覺知並且體驗平靜的力量。」
作為間隔年To do list的重要環節,回國後我報名了國慶期間甘肅慶陽的十日禪修課程。
具體的課程遠比我想像中要艱難的多,早起齋戒禁語修行…每天凌晨4點起床,穿過刺骨的冷風到禪堂靜坐,觀察呼吸,觀察感受…在每天超過10個小時的靜坐中我不止一次的想每天這樣傻坐究竟會有什麼意義,觀察呼吸,這再簡單不過了吧?
可意想不到的是觀察自己的呼吸居然如此艱難,呼吸自然流動而意識卻總會心猿意馬——過去的愛恨、經歷、是非、委屈,回憶傾瀉而出,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隔了好久我才回過神原來我要做的僅僅是觀察呼吸而已。
真正的內觀修行開始後更是一種煎熬,我將注意力集中,一寸寸在全身掃描,觀察身體每一個部位細微的感受…感知感受的無常,感知感受升起滅去…可久坐腿部粗重的疼痛感卻似乎是恆常的,為了稍稍疏解疼痛,維持坐姿不變的我只得像不倒翁似的前後搖擺。
「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升起就會滅去,抱著完全的平等心去觀察它們。」
終於在第8天的某一刻,在經歷長期陣痛後的某一瞬間,粗重的疼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湧遍全身的暖流。感受是無常的,升起就會滅去,我第一次在身體層面切實感知到了這一點。
「觀察感受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想要的樣子。」
愉悅的感受會逝去,痛苦也同樣如此,完全客觀地面對他們,不起任何習性反應。感受升升滅滅,每時每刻,無常無常無常…
==========
人為什麼會痛苦呢?葛印卡老師這樣說道:「痛苦的來源,是我們自身的貪求和厭惡。」
「我們貪求什麼呢?是貪求外界的物質嗎?美麗的景色?所愛的人?穩定的工作?令人豔羨的財富?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些都不是。我們真正執著的東西永遠不是外在的。」
「我們貪求或厭惡的,是自己身體內在的各種感知。」
可感知是什麼,我們又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身體的感覺呢?答案也許是否定的。最開始,我連呼吸經過哪個鼻孔都察覺不了。
培養出對身體敏銳的覺知,又有了對世事無常的了知,就能以一顆平等心去坦然面對當下,無論痛苦愉快都去全然接受,就能解除貪愛和嗔恨,獲得一種難以置信的平靜的力量。
===========
最後一天的清晨,凌晨4點半,禪房外暴雨傾盆,我在禪房內卻覺得內心無比寧靜。
這短短的十天時間,我收穫了什麼?
身體各方面的感知注意力都清晰了許多,能敏銳覺察自己情緒狀態;做到了吃素斷網禁語早睡早起等等這些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瘦了8斤,這個能算收穫嘛?
過去只能回憶,未來依靠想像,這些都不真實,只是腦海中加工的幻像,我們唯一能感知把握的只有當下而已。
活在當下並不是一味貪求無拘無束的快樂與自由,而是對當下的痛苦與未知的迷茫一併接納,抱有平等心去面對每一個瞬間。
願安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