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一切眾生快樂…… 快樂…… 快樂!
願大家都快樂!
願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眾生都幸福!
願大海,陸地,空中一切的生物都快樂!
願十方眾生都快樂!
願一切眾生都遠離恐懼,遠離敵意,遠離痛苦!
當人修習慈悲善念時,會得到很多益處:
1.睡得很滿足
2.醒來很快樂
3.不會做惡夢
4.臉上帶光芒(表情充滿愉悅)
5.受到眾人喜愛
6.死亡時意識清明,充滿平靜與快樂
7.從輪迴解脫
「放棄虛假的幻想,邁向真理, 願我們繼續一步一步地走,向真實的目標前進。」
佛陀的教誨不是空中閣樓。不提供虛假的希望。佛陀教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尋求體驗自身內在的實相。禪修者從自己內在去直接體悟,每當他對其他人產生敵意或怨恨時,在這個時刻,他都會變得激動不安。他失去了內心的平靜。
Ashantasya kuto sukham.
失去內心平靜的人,就不會快樂。
他自己觀察到正法的運作:當他失去內心平靜時,他是如何遠離快樂。他清楚了解,每當他產生憤怒或怨恨或敵意時,他自己是不淨雜染的第一個受害者。在這個時刻,他會變得激動不安。他也會體驗到,當他消除這些雜染後,他是多麼快樂與平靜。因此,他一再地思惟著:
Aham avero homi, abyapajjo homi, anigho homi, 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願我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我能體驗內心的平靜。
這種情操不是靠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有透過修習內觀,開始消除不淨雜染之後,才能夠修習慈悲觀(慈悲的禪修)。心中自然會希望所有其它人 —— 不管是朋友,親戚,或不認識的人,(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都能夠擺脫不淨雜染,變得快樂與平靜。
Matapitu acariya natisamuh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我的母親與父親,老師,鄰居,都能夠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Arakkhadevata, bhumatthadevata, rukkhatthadevata, akasatthadevat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守護神,樹神,天空之神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Puratthimaya disaya, pacchimaya disaya,
Uttaraya disaya, dakkhinaya disaya,
Hetthimaya disaya, uparimaya disaya,
Puratthimaya anudisaya, pacchimaya anudisaya,
Uttaraya anudisaya, dakkhinaya anudisaya,
東,西,北,南,上,下,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十方眾生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sabba itthiyo sabbe purisa,
Sabbe ariya, sabbe anariya, sabbe deva, sabbe manussa,
Sabbe amanussa, sabbe vinipatika.
一切有情,所有動物、生物,一切已出生的眾生,無論男女、賢聖、凡俗,人與非人,及所有惡道的眾生,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如此清除所有不淨雜染,享受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內觀禪修者祝願一切眾生都平靜快樂。
當一個人參加嚴格的十日內觀課程或更長的課程,清除心中的貪愛與瞋惡,他就可以在課程的最後一天,以歡喜愉悅的心來修習慈悲觀。
許多人都讀過Gita(印度史詩)上的這段話:
Advesta sarvabhutanam maitrah karuna eva ca.
對眾生沒有怨恨,而是帶著慈悲。
現在他們學到了實際的方法,消除了對一切眾生的怨恨,因此得到真正的福祉,對一切眾生產生慈悲。
當他們有機會成為 nirvairah sarvabhutesu —— 對一切眾生都沒有敵意,並且實踐 sarvabhutahite ratah─致力於眾生的幸福,他們都無比的喜悅。充滿感恩與愉悅的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這種平靜與快樂(Mere sukha mem shanti mem, bhaga sabhi ka hoya.)。
sukhino va khemino hontu!
願一切眾生都快樂,安祥!
Ye keci panabhutatthi, tasa va thavara anavasesa;
Digha va yeva mahanta va, majjhima rassaka anukathula.
Dittha va yeva adittha, ye ca dure vasanti avidure;
Bhuta va sambhavesi va, sabbe 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
無論他們是靜是動,大、中或小,粗顯或細微,可見或不可見,是近是遠,是已出生或將出生─願他們都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願一切眾生安祥!願一切眾生解脫!
禪修中心的整個氛圍都充滿了慈悲善念的波動:
願一切眾生快樂…… 快樂…… 快樂!
願大家都快樂!
願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眾生都幸福!
願大海,陸地,空中一切的生物都快樂!
願十方眾生都快樂!
願一切眾生都遠離恐懼,遠離敵意,遠離痛苦!
當人修習慈悲善念時,會得到很多益處:
1.睡得很滿足
2.醒來很快樂
3.不會做惡夢
4.臉上帶光芒(表情充滿愉悅)
5.受到眾人喜愛
6.死亡時意識清明,充滿平靜與快樂
7.從輪迴解脫
Dittham va anupagamma -
因為他不會陷入虛假的信仰。
Silava dassanena sampanno -
得到正直的品德與智能,也就是內觀。
Kamesu vineyyagedham -
根除了對感官享受的貪愛,能夠過著禁慾 (brahmacarya) 的生活,在死後可以往生梵界;借著修習內觀,他可從梵界解脫,體驗到超越所有境界的無上快樂。
Na hi jatu gabbhaseyyam punareti -
因為他已經從輪迴解脫,
punarapi janani jathare shayanam -
他也從一再誕生於子宮的痛苦中解脫。
問與答
問:當我沒有禪坐時,我很難時時徹知無常。你能不能說明不是禪坐時,該如何用功?
葛印卡老師:根據佛陀的教誨,必須要在身體的範疇內持續地了知無常。
在走路,坐下,進食,飲水都要保持覺知;
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姿勢。你必須保持時時覺知。
這樣才能深入內心,幫助你根除很深的不淨雜染。
就算在家中,每天的早晚靜坐,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nna)也很重要。
但是當你從事日常的責任時,就不需要時時徹知無常。當時你並不是在禪修,如果你把一半的注意力放在感受上,另一半放在工作上,你在兩邊都不會圓滿。
本文節選自「佛陀的兩種主要禪修方法」一文,編譯自"Kya Buddha Dukkhavadi The?",2000年5月於尼泊爾出版,葛印卡老師希望能澄清大家對於佛陀教誨的普遍誤解。
文章來源:中國內觀網 vipassana.sutta.org
原文全文:佛陀的兩種主要禪修方法
更多文章:中國內觀網 vipassana.sutta.org 「法的開示」一欄
點擊瀏覽更多相關閱讀:
《內觀》
作者:[美]威廉·哈特
譯者:臺灣內觀禪修基金會翻譯小組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15.3
遵照烏巴慶尊者的傳承,及葛印卡老師的教導
內觀(V i p a s s a n a)是印度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只是介紹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方法的梗概,希望藉此增廣對佛陀教導的了解,以及對佛陀教導的精華 —— 內觀方法 —— 的了解。
Metta
上海內觀舊生微信公眾號
內觀介紹
遵循烏巴慶老師的傳承,及葛印卡老師與其助理的教導
內觀(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
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
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
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
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了解更多關於內觀禪修
·點擊這裡·
中國內觀報名網 http://ng.81355.net
國際內觀中文網 http://www.dhamma.org
國內少兒觀息報名網 http://ctc.81355.net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中國內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