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湖南衛視《巧手神探》推出後,蠟像、分子料理、微縮、麵塑、科學空間、翻糖等獨具特色的手工匠人徵服了廣大觀眾。記者今日從導演組獲悉,《巧手神探》將加強線上線下聯動,積極與長沙中小學開展「巧手進校園」的互動,並計劃於6月1日開放錄製場地。
5月16日播出的第五期《巧手神探》中,將有蛋雕非遺傳承人楊星國登場。蛋雕是在蛋殼上刻琢成畫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這期節目的最大亮點是用鴕鳥蛋做的手提包亮相。一般人印象中,蛋殼是十分易碎的。把鴕鳥蛋劈成兩半裝上拉鏈已經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用它來裝東西更是不可思議。正因為它如此神奇,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才得到Angelababy、譚卓、張萌等幾位女嘉賓的青睞,大家都希望要一款定製的鴕鳥蛋手提包。
在今日舉行的第五期看片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的專家冷淞高度稱讚了這檔節目的匠心精神。「我們過去用『五行八作』稱呼各行各業,八作即金銀銅鐵錫木瓦石,這就是古代的匠人。」冷淞說,「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期製作蠟像的周雪蓉、第三期製作巧克力藝術品的韓磊。周老師製作了親人的蠟像,一邊做一邊哭,她說的一句話很打動我,就是『帶著情感做的作品會給你帶來不同的感動』。韓老師的巧克力創作也是發自內心的,不同於工業化生產,不是為生計求生活,而是真的熱愛它。」
對此,總導演徐晴有著更深刻的認知,節目背後其實有著更為宏大的立意——關注勞動教育、職業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做這個節目,除了關注匠心外,也有教育方面的探索。世界越發達,分工就越明細,技能就更完善,每個人都能憑一己之力,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而不要都去擠少數行業的獨木橋。」徐晴說,今年3月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及加強勞動教育,她也在思考,不想只是做一檔節目,而是能落地生根,藉此機會將做手工的勞動課推廣到中小學去。「我希望至少在長沙的中小學當中,做到『巧手進校園』,起到手工DIY的示範和帶動。長沙再將這些做成網課,推廣到我們去不了的其他地方。」
此外,徐晴還計劃於6月1日兒童節當天開放錄製場地「巧手之城」,為中小學生提供手工製作的體驗活動。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