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察像
清朝著名將領海蘭察,全名為多拉爾·海蘭察,滿洲鑲黃旗人,祖籍布特哈阿倫河鄂溫克部依拉達屯(今屬黑龍江),出生於呼倫貝爾阿榮旗霍爾奇鎮,生年不詳,「面鐵色,生有神力」。
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蘭察隨軍徵討準噶爾部,因驍勇善戰,一戰成名。
後來在徵伐大小金川、回部叛亂、林爽文起義、洛爾喀叛亂等大小戰鬥中,屢立奇功,受封一等公「超勇公」,號稱紫光閣功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海蘭察病逝,朝廷追諡為「武壯」,原本規定陣亡者才能供奉在昭忠祠,乾隆帝加恩特詔,準許海蘭察入祀昭忠祠。
《郎潛紀聞》記載:海蘭察在乾隆朝堪稱眾將之冠,每次出徵仿佛有天神幫助一樣,他常常不穿戴盔甲,率領數十騎兵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砍殺敵軍如同切瓜砍菜。
海蘭察能巧妙地繞到敵軍的背後,找到敵軍軟肋痛擊,「左右疾射」,致使敵軍陣腳大亂,頃刻間紛紛潰散。海蘭察還具有「望雲氣」的本領,可斷定敵軍的多寡、戰鬥的勝負。
海蘭察還有諸多神奇的本領,通過觀察山川的脈絡,能找到汲水方便的駐地;在地窖中傾聽遠處的聲音,可以知道敵軍的數量;檢驗馬蹄印,可知敵軍逃離多久;倉猝間手彈弓弦,可判斷出箭的利鈍。
海蘭察還有很多怪癖,生吃毒蛇、蜘蛛等,還是個重口味患者。
《清代名人軼事》記載:海蘭察出徵的時候,經常派一位心腹將領某甲打前站,為大軍準備軍需物資,某甲對海蘭察的嗜好了如指掌。
海蘭察影視形象
某甲的安排令海蘭察非常滿意,每到一處驛站,海蘭察下馬之後,就會問某甲軍需各種物資是否籌備好了,某甲會說:「諾!」海蘭察誇讚某甲:「好孩子,很會辦事。」
海蘭察進了門,就會發現某甲早就備好的一個紅色的漆盒,裡面裝著數百個大蜘蛛、「螂蛆、蠑螈、蠆蠍等物」,海蘭察慢條斯理扯下鉗爪之類的東西,而後放進嘴裡,嘎嘣嘎嘣如同吃糖豆一般。
某甲侍奉海蘭察進入大堂,發現房梁上懸著兩條一丈多長的巨蛇,海蘭察看到之後,一臉壞笑,抽出金錯刀將巨蛇斬為數段,拾起來像嚼甘蔗一樣大吃特嚼。
吃飽喝足了,某甲就會告退,海蘭察就獨自進入後室。以下內容原文奉上,請讀者閣下自行腦補——「內有蠢胖村婦八人,年皆二十以來……公一一遞接……」
事畢,海蘭察招呼隨從伺候自己洗浴,而後才出門接待來訪的客人,客人走後,海蘭察叫來某甲,誇讚一句:「好孩子,很會辦事。」
海蘭察每次行軍,手下都得這樣安排,否則就會「竟日忽忽不樂」,怒斥鞭打手下的將士。
某一次,大軍行至「戈壁瀚海」,數百裡沒有人煙,找不到村婦,部下就「以肥壯水牛代之,故出徵必多帶水牛聽用……牛輒不能與公敵。公恨其不能勝任,則手刃剮而生饗之。」
這麼一個猛人,難怪敵人見了都被嚇得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