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會中學:和想像的不一樣

2020-12-23 自主學習自在成長

前一陣,一位留學生家長在群裡說,她兒子所在的德國文理中學,今年高校錄取情況非常好。四名中國學生從該校畢業,其中兩個如願進入慕尼黑工業大學,一個考取蘇黎世聯邦理工,一個被亞琛工業大學錄取。

這個消息很令人振奮。無論國內國外,十年寒窗,學生們都希望金榜題名,考上理想的大學。這幾所學校在德國乃至國際上的口碑都很好,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國家長的名校情結。

與一般文理中學不同的是,朋友家男孩的學校位於巴登符騰堡,屬於教會基金會管理,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一所典型的教會學校。

以前曾有人擔心教會學校的教育質量,現在看來實屬多慮。也有很多人認為教會學校設施古舊,戒律森嚴,宗教氛圍濃鬱,不利於身心發展,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所教會中學什麼樣。

開放包容的場所

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包容性的社會,主張宗教信仰自由,教會學校也對學生的不同信仰持包容態度,絕不會強制要求學生改變信仰,或者形成某種特定信仰。

絕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是無神論者,但尊重所有宗教,遵守學校規章,保持敬畏之心是在教會學校立身的最好做法。

教會學校內設有小教堂和禮堂。這裡是學校集會的重要場所。每日集會一般很短,也無場景裝飾,大約10-20分鐘,由校長或其他管理人員發布一些相關信息。

重大活動如新生歡迎、畢業典禮、節日慶祝等則伴有燈光布置、樂隊表演,以示神聖和莊重。這種滿滿的儀式感,更多體現的是與宗教無關的、人性化的循循誘導和殷切勉勵。

學校所在的小鎮上有古老的大教堂,每年聖誕節都會舉行盛大集會。學生們會提前進行慈善義賣,向教堂提供捐贈並參與樂隊演奏等活動。

友善嚴格的教育方式

教會學校氛圍更像大家庭。這裡除了強調對學生治學能力的培養,還將宗教理念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人人平等、團結協力、互相尊重,把宗教作為培養學生品德和操行的途徑,用來豐富和強化學生的精神世界。

這種氛圍對於國際學生是很友好的,不用擔心種族或階層歧視行為。留學生們的寄宿部也實行家庭式管理,宿舍管理員既是「家長」,也是學校裡的任課教師,除了生活上的照料、學習上的輔導,更有心理上的溝通和疏導,以及道德行為的約束。因此,家長對於學生的寄宿安全和健康問題頗為放心,免除很多後顧之憂。

以現代手法講授宗教知識

儘管宗教信仰並不是教會學校入學的篩選條件之一,但在教會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宗教課是必不可少的。

曾有從該校畢業的女生表示,宗教內容並不似想像的那樣枯燥乏味,老師在講解的時候融合了倫理、哲學、藝術、社會的內容,如同文學故事,比較有趣。

另外,學習宗教對於國際學生理解西方以及德國的文化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西方的歷史本身就是宗教發展史。了解宗教,有利於從根源認識德國文化,融入當地社會氛圍。

很多中國同學擔心聽不懂《聖經》課程會拿不到學分,其實,大可不必過慮,建議把《聖經》當成一本文學書去學。與此同時,這些課程不要求死記硬背,作業也以寫作、演講為主,重在個人思想的表達。學生的自信、創意和獨立思考能力更受重視。

現代化的綜合學制

與宗教信仰的包容度類似,很多教會學校都是綜合學制學校,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巴登州的這所教會學校主張「教育不是人才的複製」,既包括文理中學,也包括普通中學、職業中學、高等技術學校,意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人生方向。這裡的文理中學還細分為12年制和13年制兩種,前者適合學習進度快、希望早點上大學的學生;後者則考慮到慢節奏少年的需求,讓快樂的中學時光再延長一年。

中國學生對時間成本非常看重,所有人都選擇12年制文理高中。此前曾有同學因花費一年學德語,已比同齡人晚畢業,立志大學期間奮起直追,力爭把本科時間壓縮在2年半到3年之間。從該校往屆留學生的本科就讀經驗來看,如果足夠努力並且有悟性,能夠順利通過考試,修滿學分,達成這個目標並不難。

與時俱進的收費標準

德國的教會財大氣粗,但並不表明教會學校收費低廉,服務低質。對國際學生而言,每年3-4萬歐元學費屬於主流水平。而巴登州的這家老牌教會學校每年一次性收取4.8萬歐元,包括寄宿費、餐費、書本材料費、保險費、語言補習、班級旅行、短假期在校居住費等等。

當然,與高收費對應的是學校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的跟進。這所學校位於黑森林地區的小鎮,環境優美,幾乎每個宿舍都是景觀房。11、12年級的學生可以申請單人房間,學習的自由度更大。校園信息化程度很高,提供豐富的社團活動,學生的日程安排很充實。另外,學校還提供國際交換學習機會(包括英國、法國、西班牙等),以培養學生的世界眼光。

總之,當今德國教會學校的宗教色彩並不濃厚,學校對於不同信仰和無神論者都持有包容和開放的態度。與此同時,教會學校秉承了一貫的嚴謹校風,對於學生的操行和學業都有較高的要求,中國學生在教會學校讀書完全不用擔心,相反還能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德國公立中學的幾大特點!和中國太不一樣了
    德國中學如今在中國越來越熱門了! 眾所周知,德國中學非常好,含金量也很高,但是德國和中國的中學具體的差別在哪裡呢?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德國學生的課堂表現,是學生升級的重要評判標準!德國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表現甚至比學生的筆試成績還要重要很多。這是因為德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可以與人交往,與人溝通的優秀學生,可以把自己課內外了解學習到的知識在與人溝通和交往中表達出來。2. 德國高分分數,平時分佔一半。而不是一考定勝負!
  • 信任危機,德國去年43萬人退出基督教,和教會虐待與性侵有關
    德國天主教、新教這兩大教會每年教徒人數都在減少,這並非新鮮事。但過去一年,退教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引發了教會的警覺。2018年德國有21.6萬人正式退出天主教,下降幅度同比增加了29%。目前德國的天主教徒人數為2300萬。
  • 德國MGG馬提亞斯文理中學,德國人都望之莫及的精英中學
    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德語名:Matthias-Grünewald-Gymnasium Würzburg)位於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的公立高級文理中學,是當地唯一的文理中學和寄宿學校,也是巴伐利亞州的聯邦州重點院校,與許多基金會、教育組織都有相關合作。
  • 德國學生都想上的德國頂級公立中學——MGG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一所德國非常頂尖的公立高級文理中學——MGG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大家是不是有所耳聞呢?想了解更多的盆友一定要接著看下去喲~馬提亞斯高級文理中學(Matthias-Grünewald-Gymnasium Würzburg)坐落於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是一所頂尖公立中學,也是該市唯一的文理中學和寄宿學校。這所聯邦州重點院校與很多教育組織和基金會有著深度合作。
  • 德國:有30%的天主教教徒正在考慮脫離教會
    就在這個消息公布兩周後的7月9日,有一項新調查顯示,在德國天主教教會超2200萬成員之中,有約30%的人正在考慮採取類似行動。有約54%的天主教教徒不同意這一聲明,有9%的受訪者表示還不知道,另有7%的教徒沒有對此做出答覆。德國人口不足8400萬。根據官方統計,在這一數字中,有22600371人或27.2%為天主教教徒。
  • 德國:疫情緩和之下,允許教會重新開放
    5月3日主日,很多教會都舉行了實體聚會,但出於對散播新冠狀病毒的擔憂,他們對接觸進行了各種限制。根據英媒《獨立報》(Independent)的報導,這些限制舉措包括不允許握手和唱歌,因為據信兩者都有助於病毒傳播。
  • 對比英國滯留的小留學生,德國中學怎麼做?
    德國這邊的狀況也令人憂心,截至24日中午,累計確診人數即將突破3萬。所有中小學校全部關閉,德國本土的學生們各自回家。由於航班取消,Mx和其他幾個中國孩子沒法回家,況且回來也是增加國內防疫壓力;政府規定所有的酒店、賓館和寄宿家庭不得接收外來人員,他們無處可去,只能待在學校。
  • 從國教化到納粹化:德國教會20世紀上半葉的墮落軌跡及其原因(上)
    可以這麼說,朋霍費爾跌宕起伏的一生見證了德國教會的歷史沉浮和風雨滄桑。查考朋霍費爾的一生,也是在查考德國教會的歷史,最後回到對基督信仰的反思。德國三分之二的國民是新教徒(其中絕大多數屬於路德宗教會),三分之一的國民是天主教徒。教會在德國的國家布局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位,和國家有著糾纏不清的政教聯姻淵源,基督教實際上相當於德國的「國教」,教會則享受著「國家教會」的待遇,深受國家的「寵愛」。國家是教會的靠山和支柱,教會神職人員領受國家俸祿,享受公務員待遇,擁有諸多特權。
  • 撥開歷史的藤蔓——從明德到崇德 青島一所中學的變遷
    最初,東門是主門,有傳達室,便於學生的出入管理,後來又改用南門,西門只有做禮拜和到小教堂上音樂課時使用。西門內兩旁有小花園,栽有古楓和花卉,最早西花園只供牧師使用,學生不得入內,後來才開放。學校最初的在職教員只有五人,後來逐漸增加,教職員多為教徒,有小部分人才為名牌大學畢業,可以不信教。這是《山東省青島第十一中學校志》中描述的明德中學最初的規模。而學校的第一棟校舍,便是思聶樓。
  • 在香港,這些教會不簡單
    在這些群體中,有一個因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常常被人們忽略,但它們對香港的危害一點都不小——香港有關教會。香港舉行遊行集會需要獲得批准,但是宗教集會不需要審批。各種基督教會小學、中學、大學在香港數量佔比很大,香港現在有285所基督教和天主教小學、235所基督教和天主教中學,佔到香港中小學總數的50%以上。相當一部分教會學校竭力對中小學生進行洗腦,通過學校教育灌輸分裂國家、仇視內地的思想,使這些被蠱惑的「黃皮白心人」成為了反中亂港勢力的炮灰。
  • 在香港,這些教會「不簡單」!
    在這些群體中,有一個因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常常被人們忽略,但它們對香港的危害一點都不小——香港有關教會。香港舉行遊行集會需要獲得批准,但是宗教集會不需要審批。各種基督教會小學、中學、大學在香港數量佔比很大,香港現在有285所基督教和天主教小學、235所基督教和天主教中學,佔到香港中小學總數的50%以上。相當一部分教會學校竭力對中小學生進行洗腦,通過學校教育灌輸分裂國家、仇視內地的思想,使這些被蠱惑的「黃皮白心人」成為了反中亂港勢力的炮灰。
  • 世界女校的標杆—德國馬克斯-約瑟夫-史蒂夫特文理中學
    如果說諾蘭學院是英國女子中學屆的牛津劍橋,那麼馬克斯-約瑟夫-史蒂夫特女子高級文理中學就是德國女子中學的最強標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這所著名文理中學。馬克斯-約瑟夫-史蒂夫特女子高級文理中學是一所現代化公立女子中學,學校設有語言重點和音樂重點兩個培養分支,同時也是運動藝術重點學校,目前有約570名在讀生。
  • 德國又爆食人虐殺案,食人魔居然還是個中學老師
    而嫌疑犯則是柏林的一個中學老師。Stefan T.(44歲)Stefan T.於9月5日午夜前不久離開了位於柏林利希滕貝格(Lichtenberg)區Harnackstrasse的共享公寓(WG),聲稱要去潘科(Pankow)的Parkstrasse約會。
  • 朱貴金牧師上海講座分享(一):當代教會聖樂路向與對中國教會當下...
    2017年11月21日(周二)晚7:00,朱貴金牧師在上海國際禮拜堂準時開講聖樂講座,首場講座主題為「當代教會聖樂路向探討」,在為時一個半小時的講解中,朱牧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豐富翔實的例證,根據時代背景、歷史事實,向在場聽眾分析了當代教會聖樂在不斷發展的文化潮流中應該走的方向和目前存在的問題。
  • 德國究竟「開放」到什麼程度?簡直難以想像,男人的天堂
    在這個世界上那麼的國家中,每一個國家都是存在著非常多的差異,比如是基本上每一個國家的語言都是不一樣的,還有著一些飲食和性格的差異,那麼德國究竟開放到什麼程度?簡直難以想像,男人想做的都可以。德國的文化是我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而如果要說到開放的程度,兩國之間不用想都知道是德國,因為在德國有著非常多的事情是我國禁止的,但是德國就可以,像是在德國「嫖」和「賭」,在德國的法律上是被允許的,但是在中國就是禁止的。
  • 不一樣的德國軍服
    特別是在軍服迷眼裡,德國二戰軍服更被譽為實用與美觀最完美的結合,既擁有古典軍裝的形式美感又符合實際戰鬥的需要。綜觀整個二戰期間,再沒有一個國家的軍裝能做到如此。 從設計、製版、裁版、縫製、打孔、釘扣、擠壓、熨燙到檢驗後送入成衣部,每一件德國軍裝都要經歷數道精密工序才能送發至士兵手中。軍官級別的軍服,更是由裁縫親自上門測量尺寸。合身的剪裁、硬朗而寬闊的肩線、精工細作的細節,共同塑造出德軍男性英挺的氣質和古希臘雕塑般的美感,這是德國軍裝讓世人贊聲不絕的原因之一。更內在的,還是軍隊本身。
  • 弘揚傳統文化 宏德國學社課程走進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
    南京著名書法家馮奎老師講授《書法與心性修養》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浦瓊月)10月10日,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開始了第一堂宏德國學社的課程——《書法與心性修養》,由南京著名書法家馮奎老師講授;漢字的起源與書法字體的種類等精彩內容,深深吸引了臺下每一位學生,他們紛紛記錄筆記並時不時回答老師的提問
  • 德國盧修斯中學,黑森州名校,教育世家,當地中產首選,精英學子的搖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所位於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附近非常有聲望的文理中學,盧修斯高級文理中學(Internatsschule Institut Lucius)!
  • 這些中學的名字太霸氣了,一定超出你的想像!
    2020年8月20日,教育部對高校的命名做出了規範,明確指出:(高校)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 改教運動丨撒狄教會在神面前,竟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啟示錄3章1至5節,主吩咐使徒約翰:「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死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