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趙本山《賣拐》和《宋定伯賣鬼》

2021-02-14 王開東

一個靠耍陰謀詭計的文化,不可能是健康的文化。一個把宮鬥戲劇作為主流品牌的文化,是沒出息的文化,不可能培養出錚錚鐵骨的英雄,只能培養出漢奸和侏儒。

這些年,小品《賣拐》很是火了一把,趙本山的「忽悠術」實在高明,恁把一個健步如飛的夥夫,給忽悠瘸了,買了一副破拐,被人「坑」了,「賣」了,還謝天謝地。《賣拐》把觀眾的心氣吊得很高,本山也樂此不疲,賣完拐,就賣車,賣完車再賣擔架。 我在想,一個東西「火」,肯定有「火」的理由,一個東西風行,肯定有風行的土壤。「賣」系列的長盛不衰,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是沒有哪個人不怕上當受騙;其二是沒有哪個人不巴望著別人「上當受騙」,並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撫慰和幸災樂禍的快感。中國人的不長進就在這裡。本山的「賣」人,讓我又想起了《搜神記》中的「定伯賣鬼」。
前人評宋定伯曰:「不怕鬼,已夠人欽佩;進而捉鬼,又讓人頓生敬慕之意;至於賣鬼,聞所未聞,更令人擊節讚嘆,拍案叫絕。」然而,且慢!我卻從鬼的身上看出了嫵媚,從人的身上我只看到惡俗。
見面伊始,定伯問「誰?」鬼云:「鬼也」。面對陌生之人,鬼把自己的身份和盤託出,赤誠之心,蒼天可鑑。
又因同道,鬼對定伯更增了幾分好感,於是提出,「步行太疲倦,可輪流背對方」,定伯背鬼,「略無重」;鬼背定伯,卻有「卿太重」之嘆,然而鬼卻並沒有撂下挑子不幹,反而自認倒黴,信守諾言,背著定伯,「如其再三」並不因其重而失「信」於人。
鬼對定伯並非沒有疑心,然而,兩次懷疑,都因其「善」而被定伯騙過,「以小鬼之心度大人之腹,不亦惑乎?」定伯執鬼之時,鬼伏在定伯身上,本可一擊致命,卻又因其「善」而「大呼索下」,寄希望於人類的善心。鬼哪裡知道「狼啊,千萬不要墮落成為人啊!」這句名言,否則,也不會一錯再錯!
直到落地之後,「化為一羊」,又被「唾上口水」,終於成為囊中之物,可「憐」矣!
反觀定伯,卻「欺」、「蒙」、「誘」、「拐」、「賣」,無所不用其極。 當鬼自稱「鬼也」,定伯「欺」之曰:「我亦鬼也」,取得鬼的信任——騙你沒商量!
鬼有疑心:「卿太重,將非鬼也?」,定伯說謊不打草稿,「蒙」鬼說,「我新死,故重耳!」
定伯渡水有聲,鬼復問:「何以作聲?」,定伯更是對答如流,「新死,不習渡水耳!」,讓鬼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弄不清事實的真相。
接著,定伯又「誘」鬼道:「我新死,不知鬼有何畏忌?」,鬼於是語重心長的教導他說:「惟不喜唾」,這鬼真單純得可愛!他哪裡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啊!」
定伯得到了「降鬼法」,成竹在胸,他不生歹意才真的「見鬼」呢!
行欲至宛市,定伯忽擔鬼於頭上,急執之狂奔,是為「拐」。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時,定伯由於捉鬼心切,並未唾之。倘使鬼學學人類,翻臉無情,用「九陰白骨爪」殺死定伯,亦不為過;然而,鬼的不忍,終究鑄成大錯。
鬼被放下之時,化為一隻羊羔,寓意可謂大矣!可憐的鬼哪裡知道,在弱肉強食的人類眼裡,只有惡狼才最安全。倘使鬼化為一頭惡狼,包準宋定伯連褲衩都要跑掉。可是鬼卻選擇了化為一隻溫順的綿羊,定伯不賣你賣誰?此時的定伯心平氣和的給羊唾上口水,賣了五百錢,笑眯眯的去了。
嗚呼!無論是本山《賣拐》,還是《定伯賣鬼》,常使我不寒而慄。「狼啊,千萬不要墮落成人啊!」並非危言聳聽,想一想,宋定伯那廝們,連鬼都賣,什麼人不能賣啊?!

相關焦點

  • 宋定伯賣鬼
    點擊藍字^加關注哦南陽縣有個叫宋定伯的人,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走夜路,碰到一個鬼,就問它:「你是誰?」於是就一起走,走了有一裡多的路程吧,鬼說:「這樣太慢了,要不我們互相背著對方走,怎麼樣?」定伯說:「太好了,同意!」於是鬼就背著定伯走了幾裡路,鬼說:「你也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定伯說:「我才死的,是個新鬼,所以有點重。」
  • 《賣拐》有了姊妹篇 《賣貓》缺了趙本山(附圖)
    在去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上,由趙本山、範偉、高秀敏合演的小品《賣拐》一夜間叫響神州大地,並在「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中獲得一等獎,這個小品也成了半年來各地電視臺觀眾點播率最高的一個節目。記者近日在採訪範偉時,意外得知《賣拐》有了「姊妹篇」——《賣貓》。
  • 1《宋定伯捉鬼》
    鬼大呼,聲咋(zǎ)咋然,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市中下著地,化為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於時石崇言:「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文。」                                          ——《搜神記》注釋1.
  • 《搜神記·宋定伯捉鬼》釋文
    【釋文】南陽人士宋定伯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走夜路遇到鬼,就問:「你誰啊?」鬼告訴他:「我是鬼。」然後鬼反問宋定伯:「你是誰呢?」宋定伯騙他說:「我也是鬼。」鬼問:「你準備去哪?」宋定伯回答:「準備去宛市。」鬼說:「我也準備去宛市。」於是,結伴同行,一起走了幾裡路。按:宋定伯其人,另見於《列異傳》,故事相同,未必是歷史人物。
  • 清明說鬼 揭開《宋定伯捉鬼》的五重面紗(一)
    承擔責任之後,發現自己吃虧了,(宋定伯身體重,鬼的身體輕,鬼可能有點吃不消)還是繼續履行諾言,跟宋定伯交換背著走,在懷疑宋定伯是人以後,還尊稱他為「卿」,還很信任宋定伯,將關係到「鬼」族命運的大秘密無私地告訴了宋定伯,結果,沒想到宋定伯把鬼都騙了。總而言之,很多人認為宋定伯捉這個鬼,不道德,賣這個鬼,更加不道德。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人們對宋定伯的誤解。
  • 【小學生必讀小古文100篇】第九十五篇:《宋定伯捉鬼》
    南陽地方的宋定伯年輕的時候,(有一天)夜裡走路遇見了鬼,問道:「誰?」鬼說:「(我)是鬼。」鬼問道:「你又是誰?」宋定伯欺騙他說:「我也是鬼。」鬼問道:「(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說:「要到宛市。」鬼說:「我也要到宛市。」(他們)一同走了幾裡路。鬼說:「步行太勞累,可以輪流相互背負。」宋定伯說:「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幾裡路。
  • 文言文每日一讀:《宋定伯捉鬼》
    譯文南陽宋定伯年輕的時候,夜裡行走遇見了鬼。宋定伯問他是誰,鬼說:「我是鬼。」鬼問道:「你又是誰?」宋定伯欺騙他,說:「我也是鬼。」鬼問道:「你想到什麼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說:「我想到宛縣的集市上去。」鬼說:「我也想到宛縣的集市上去。」(他們)一同走了幾裡路。
  • 《賣拐》給範偉留一生陰影,趙本山:我平不了那個坑
    大家都知道,春晚是以直播的形式和大家見面的,許多人在登上春晚舞臺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緊張,在緊張之下,就會出現一些小失誤。所以在這個時候,臨場應變能力,就能檢驗出一個演員的基本功是否紮實了。範偉和趙本山兩人,合作了許多年,在範偉成名之前,就一直和趙本山合作。
  • 2001年春晚《賣拐》,一個失誤趙本山也平不了,範偉留一生陰影
    《賣拐》對於廣大觀眾來說是經典,可對於主人公範偉而言卻是一個困擾一生的陰影,以至於他再也沒上過春晚。兩年後,趙本山帶著範偉走上了春晚舞臺,和這三人帶來的作品都深受觀眾喜愛,而《賣拐》更是無數人心中的經典。
  • 賣拐:只因20萬出場費!高秀敏至死「不原諒」趙本山,抱憾終身
    導語:提到趙本山就會想到春晚就會想到小品,在趙本山最經典的小品裡有一個,只要我說出它的名字你的腦海裡就會有聲音,那就是趙本山的《賣拐》。《賣拐》由趙本山和高秀敏、範偉一起出演,不知道你還有印象嗎?2005年高秀敏去世了,和趙本山的矛盾也未曾解開過,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了解高秀敏至死不原諒趙本山的事情經過。
  • 春晚《賣拐》1個失誤,範偉留一生陰影,趙本山:我平不了那坑
    剛剛在電影院看完《我和我的家鄉》之後,我再次確定範偉就是一個被小品耽誤的金馬獎影帝!事實證明,趙本山的選人眼光非常獨到,1995年是範偉第一次跟趙本山登臺,他們一起表演了《牛大叔提幹》,收穫滿堂喝彩,但是不搶戲的範偉並沒有給大家留下很多印象。
  • 《山西話》|《賣拐》三部曲
    《山西話》春節特別節目【春晚裡的聲音】,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賣拐》三部曲。趙本山在《賣拐》中成功扮演了「大忽悠」這一反面角色之後,很多人便將趙本山同「大忽悠」這個人物畫上了等號。更有甚者,將小品曲解成提倡忽悠,說趙本山成功也是因為忽悠,這實在是一種欲加之罪。
  • 趙本山春晚《賣拐》失誤是為成全她
    閆學晶的成名路離不開趙本山,趙本山的不少徒弟都是從閆學晶的劇場中出來的。網傳兩人因為競爭關係交惡,其實閆學晶一直記著趙本山的知遇之恩,最近開機的《劉老根4》中兩人又有合作,關係還是不錯的。,閆學晶得了第一名,給趙本山唱的眼淚汪汪。
  • 《賣鬼狂想》破格醜戲,戲謔古今!
    說起來,定伯賣鬼的故事大概是中學課本中最有趣味的故事之一,有志怪故事的傳奇色彩,又諧趣得很。晉朝少年宋定伯夜路遇鬼,情急之間便謊稱自己也是鬼,與鬼結伴趕路。途中,鬼發現定伯身子沉重,又渡河有聲,幾次起了疑心,定伯都以自己是新鬼為由搪塞過去,更引得鬼說出忌諱人吐口水的秘密。
  • 唯一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鬼怪故事,都知道鬼嚇人,但此人嚇了鬼!
    當宋定伯得知他的身份之後,表示自己和他一樣同樣是鬼。這時候隨機應變的他心想應該逃過此劫了吧,但是沒想到鬼去問他要去哪裡,當宋定伯說完之後鬼說那咱們同路可以一起走。非常無奈宋定伯只能和鬼結伴同行一起去那個集市上。
  • ​春晚常客範偉,自爆不上春晚原因,講述《賣拐》背後故事
    尤其是他和趙本山和高秀敏表演的《賣拐》,可以說是小品中的經典。而他們三個人也被觀眾稱之為小品的「鐵三角」。然而近些年來,趙本山和範偉卻很少有合作但是他卻說出了不上春晚的原因只是個人原因,和趙本山沒有任何的關係。
  • 範偉自曝不上春晚原因,講述《賣拐》背後故事:直播太嚇人了
    說起範偉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跟小編一樣首先想起的就是當年和趙本山、高秀敏一起表演的小品《賣拐》,當年的範偉和趙本山可以說是一對完美的搭檔了,但是在近些年來,兩人基本沒有任何的合作,不少網友猜測是不是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什麼問題,但在前兩天對於範偉的一則採訪視頻來看,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 趙本山看望養母,10年前的一碗飯,10年後要山珍海味的回報!
    大家都知道趙本山很出名,很火,卻不知道趙本山從小就沒了父母,從小一直跟著盲二叔在一起,吃不飽,穿不暖,心疼趙本山的周玉梅便邀請趙本山到自己家吃飯,這一吃就是5年,周玉梅也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為他做這做那從來沒有後悔
  • 範偉:離開趙本山的日子
    下了舞臺,範偉就和同事比誰吃的蚊子多。在這部小品中,趙本山對範偉說:我不光賣你拐,賣你車,還要賣你擔架。賣擔架》,這名字不響亮,便取名《功夫》。在這部小品中範偉再也不是一個被忽悠的大老粗,而是和趙本山鬥智鬥勇,最終他技高一籌勝了趙本山。
  • 這部作品,基本是趙本山小品裡最後一個還具備趙本山效果的了
    有諷刺性質的牛大叔提幹,涉及特殊人群的賣拐都不可能給你上了。你見過趙本山的小品什麼時候需要才藝來潤色了嗎?趙本山的小品不和宋丹丹合作,什麼時候開始需要捧徒弟了?小品中趙本山經常咳嗽,是真的在咳嗽。他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