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男孩們為什麼越來越娘?
越來越多的朋友抱怨上海的男孩子們越來越沒有男子氣,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班裡表現最搶眼的總是上海的小女生們,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仿佛已經統治了整個上海灘。我的一些朋友以及一些諮客家長也時常和我說道這個問題。她們是這樣描述的:「上海的小女生們真厲害,你看在班級裡從班長、學習委員、物理課代表、語文課代表、數學課代表、大隊長、小隊長,就連勞動委員都是小女生們全權掌控了!」這個還沒說完那個又說道:「是哦!是哦,我兒子那個班上,老師一提問,爭先恐後回答問題的都是女生,就連搞活動積極在前的都是女生們,男孩們好像都非常謙虛害羞的一樣,真是很奇怪的現象!」有些諮客家長也會非常擔憂的問我:「老師,我家的孩子以後會不會真的越來越娘呢?你看他都15歲了,一點不像我們那個時代,男孩子就有男孩子樣!」的確家長的擔心是非常必要的,總體上來看上海的男孩們正在走向去雄性化的路途中,為什麼會這樣?
劉老師提出以下幾點認知方向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批評和指正不足之處。
心理學中的認同、內射和合併理論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有其父必有子」,或者「有其母必有其女」。
同樣非常適合用來解釋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中的認同、內射和合併理論,佛洛依德說道:「仔細觀察學齡前兒童,都會發現兒童在說話的語調及姿勢上與其父母中的一位驚人的相似。一些認同,尤其是在年幼的孩童身上所表現的認同,似乎是對父母的亦步亦趨。即使在稍微年長的人中,如一位大學生開始喜歡一位特定的學長、老師,或者是一位教徒追隨敬重的教長,在獲得追隨者、仿效者心理的認同後,認同對象的客體形象、言行舉止會內射到這些追隨或仿效者的內心深處,最終在會變為對認同對象的完全效仿(Wholesale incorprationg,又成為合併)」。
另外,美國精神分析協會高級分析師南希.麥克威廉士(Nancy McWilliams)也說道:「內射,包含了人格成長過程中不假思索或潛移默化的人格效仿,而這其中父母性格的特點會成為孩子某些人格特徵的潛移默化或主動效仿的對象。」
從兩位心理學專家的表述中不難看出,你是什麼樣的母親或父親將會塑就什麼樣的女孩或男孩。當然,也會有例外的可能,但絕大多數都在其中。
上海女人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養育了不同性格特質的人群,就拿娶媳婦來說,每個地方的女子都非常的不同,所以有人就這樣說:「娶湘女多情亦多才,娶川妹子辣而有味,娶西湖美女身姿翩躚,娶客家女人任勞任怨,娶廣東女子有福氣,娶北京小妞夠刺激,娶上海美女沒了脾氣……」
上海一直是整個中國時尚文化的象徵。上海這個一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產業城市,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紙醉金迷的不夜城,到五十年代飄著香風的南京東路,再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流行文化之都,上海和上海的女人一直都是潮流的引導者,更是時尚的締造者,因此而形成了優越而特殊的上海女人文化。
上海女人,引以為榮的,或讓人尤其嫉妒的,不是張家長李家短的閒言碎語,並不是嬌美的面容和誘人的身段(當然這些她們也有),而是她們對男人善於巧布心計,逢迎或掌控渾然自如的本事。在她們的價值觀中,她們相信擺平身邊的男人,世界就會被擺平。而上海也儼然是整個中國女人文化進化最快、最精緻和最強勢的地方。
當然,上海女人的強勢文化形成的原因,還和江南歷史男子文士傳統中的文職形象有很大的關係,男人的謙讓和對女性的尊重,增大了上海女性的家庭地位。
上海女人也因此借勢奪取了家庭管理的話語權甚至是統治權。
媽媽越強勢 兒子越懦弱
曾經一本書《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中專門用一章論述過,家庭裡女人過於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於權威性,整天對著家裡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迎合和恭順。」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最終會在認同、內射和合併的心理作用下成為了越來越擁有主動、強勢和權威性的女朋友、一家之主甚至是全家專制的掌控者!最重要的上海的女人文化正在大批量的生產和造就這樣的趨勢,所以也就見到了本文開頭那段話:越來越多的朋友抱怨上海的男孩子們越來越沒有男子氣......
最最可怕和可悲的是:上海的男孩們正在被這種強勢的母親力量和弱勢的父親形象一點點的侵蝕和消磨!
我們該做些什麼?
心理學專家知道,父母性格特質會對孩子造成典型的複製作用,如:暴虐的父親必然有個暴虐的兒子,愛嘮叨的母親必然會培養出愛嘮叨的女兒,大多數人總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充當兒女的榜樣,塑造著兒女的性格,並影響著兒女的心理成長。
從心理學上講,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男性的高大「父親」形象,(其實爺爺的高大男人形象也行)當家庭中「父親」高大形象缺失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男孩會認為這樣的男性形象就是像父親該有的形象,女性也就應該像母親一樣,管理父親、管理家庭。
上海的女人文化最終使男孩對男性力量認識較少,男孩難於男性化,缺乏陽剛之氣,在體重、身高、動作等身體發育方面都會受影響,同時在性格成長中會出現懦弱、膽小、孤僻、自卑的心理特質,以及較易出現自控能力弱、焦慮抑鬱等情感障礙,同時更會缺乏男子的擔當責任氣概,當這些所有的特質集合後男孩最終在未來進入社會後,還會按照他認同的女人強勢的模式發展,無法按自己性別角色規範行事,喜歡找強勢的女人結婚......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於批評現在的某些文化現象,只是希望能看到這篇文章的男人和女人們如果你們的家庭有男孩正在成長,那麼請你們仔細的思考一下,我們的男孩子們正在成長,我們是否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言行和舉止,給他們塑造或打造一個可以學習如何成為擁有陽剛之氣的男子漢良性的家庭氛圍!
我的悄悄話
另外我悄悄的告訴大家,看到這篇文章並轉發的朋友,家裡的男孩最終都成了正在的男子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