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男孩越來越娘?父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男孩究竟該怎麼養

2021-01-12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不得不感慨:現在的男孩越來越「精緻」了,不僅性格偏「靜」、脾氣偏「軟」、愛好偏「宅」,連穿衣打扮也追求起「花樣美男」的效果。而在傳統認知中,男孩不就該大大咧咧、風風火火,渾身充滿「小小男子漢」的氣概嗎?為何這種「娘氣文化」愈演愈烈呢?

3個男孩打不過1個女孩

一天,媽媽接涵涵放學,在路上就看到孩子的臉上一道抓痕。媽媽知道孩子調皮,就沒有往心裡去。恰好這時偶遇到了接孫子放學的鄰居張奶奶,張奶奶一見面就很生氣的和涵涵媽媽吐槽:「仔仔臉上被人抓了,我問他,他就是不肯說,他平時可是很乖巧的孩子。」

媽媽見狀覺得這事不對啊,因為涵涵臉上也有抓痕,應該不是這麼湊巧的事情,於是雙方家長就懷疑是不是他們倆在學校打架了。

經不住媽媽和奶奶的責備,涵涵和仔仔這才道出實情。

原來是涵涵和仔仔在座位上玩芭比娃娃時,小女孩萱萱過來了,大放厥詞的說:「芭比娃娃女孩子才可以玩。」並順勢一手奪了過去,兩小夥為了搶回玩具,於是就和萱萱打起來了,可是呢?萱萱的「九陰白骨爪」一抓一個準,於是兩男孩敗下陣來。此時另一個小男孩豪豪為了幫好兄弟也加入了「戰爭」,可是還是屢戰屢敗,最終萱萱拿著戰利品高興的回到了座位上。

所以這個故事的結局就是:四個孩子發生了衝突,三個男孩受傷了。

為何男孩力量比女孩強大,最後還是被欺負了?究竟是女孩子太強悍,還是男孩子太弱?

娘氣文化為何盛行

1、偶像影響

「娘氣文化」來源於時下一些「小鮮肉」明星,他們膚白、唇紅、皓齒、明眸,在中小學生中有大把的「粉絲」,有些甚至已經開始模仿。

這種偶像影響力直接導致了小男生畸形的審美:日漸陰柔,娘裡娘氣。這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感染力極大。

2、父愛缺席

曾有一份針對北京3~6歲幼兒父親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另一項對天津市1054人的調查顯示:在子女教育的問題上,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父親「缺席」,母親成為了絕對主角。

因此在生活中孩子缺少了父親陽剛之氣的感染,反而受母親的言行舉止所影響,因此很容易讓男孩子變得「娘氣」。

3、教育現狀

當前,教育系統中,很多的幼師乃至中小學教師都以女教師為主。

而女教師大多好靜,要求孩子懂事聽話,按部就班的完成一些事情。其實這對於天性好動的男孩子來說,是一種打壓,無形之中也是泯滅掉了孩子的陽剛之氣。

4、手機橫行

現在太多孩子受電子設備的影響,寧願臥在家裡打遊戲看視頻都不願意出去運動。其實這種「宅男」氣質最不利於陽光大男孩形象的建立。

男孩究竟怎麼養

1、言傳身教靠父親

男孩的性別認同和父親的榜樣效益分不開。

幼兒時期的男孩需要從媽媽的依戀中走出來,逐漸接納爸爸及其他人。如果此時爸爸疏遠,只會讓孩子更加依戀媽媽。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父親越來越成為男孩的典範。

據研究表明: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小時的男孩,和那些一周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相比,人際關係更為融洽,更有進取精神和男子漢氣概。

2、學會放手促獨立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

旅美教育專家黃全愈在《怎樣培養後勁十足的孩子》中說道:「最理想的狀態是家長本身不墨守成規,家庭內部有支持創新、鼓勵創新的氛圍。如果家長沒有創新精神,也應凡事想得開,心胸寬廣,不過分管教孩子。」因此父母給男孩的教育最好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學會放手。

3、挫折教育變堅強

一項調查顯示:70%的未婚女性覺得男友「性格軟弱」、「沒有擔當」,被稱之為「奶嘴男」。這主要是因為父母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不讓他們受一點委屈,在成長的道路上為其建立安全保障,因此就導致男孩子變得軟弱、不健康的成長,受一點委屈和打擊就只知道逃避、退讓或放棄。

4、探索好動別幹涉

喜歡冒險的人,才是有勇氣的人,才能稱得上男子漢。很多父母都覺得安全第一,什麼都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爬高了,會阻止;孩子跑快了,會叫停;孩子玩剪刀,會奪過來……然而父母卻不知道,這些強制性的抑制,只會讓男孩越來越文靜。

5、鼓勵多和男孩玩

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多和模仿有關係,如果總是和女孩玩,就容易變得陰柔。從今天起,多讓孩子找同性夥伴玩,男孩子和男孩子一起玩,會彼此模仿身上的男子氣概,會更勇敢、更強悍、更有擔當。(Jpp)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男孩越來越「娘」?多半與家庭教育有關,3種父母害了他
    而男孩這樣的改變,也逼得女性不得不強大起來,現如今很多男孩和女孩,仿佛性別反了一樣,這種反差看得人內心複雜。因此現在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問,為何現在的男孩越來越「娘」?如果人們仔細剖析的話,相信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多半與家庭教育有關,3種父母害了他。
  • 越來越娘的上海男孩們 拿什麼來拯救?
    上海的男孩們為什麼越來越娘?越來越多的朋友抱怨上海的男孩子們越來越沒有男子氣,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班裡表現最搶眼的總是上海的小女生們,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仿佛已經統治了整個上海灘。我的一些朋友以及一些諮客家長也時常和我說道這個問題。
  • 中國男生越來越「娘」!男孩究竟該如何培養,隔壁甲子園給我們上了一課
    「女性化」男性越來越受歡迎韓劇、日劇裡那些皮膚白皙、線條柔美、聲線溫軟的男主,把追劇的萬千妹紙們迷得沉浸在被「老公」包圍著的YY裡不可自拔。「好男」「快男」等男性選秀火爆登場,小瀋陽穿著裙子上春晚,「偽娘」漸成風潮。在韓國女性越來越嫌棄「女性化」時,那些標榜「柔弱美」的小鮮肉卻在中國越來越吃香。
  • 男孩未完成作業離家出走:挨凍受餓也不願回家,父母應該反思了!
    這不,曦曦媽剛剛刷今日頭條,頁面中又彈出這樣一個報導——「10歲男孩離家出走三天三夜後續:孩子在渝中區找到了」。原來,重慶高新區一名十歲男孩因未完成作業,害怕父母責備,便於13日傍晚偷偷離家出走。孩子這三天三夜只吃了兩頓飯,第一天主要活動於沙坪垻小龍坎附近,後面兩天便到了渝中區多個地方遊蕩,每天風餐露宿,還好被好心人看到後聯繫了其父母,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 中國男性為何越來越娘?原因值得人們反思
    可怕而又真實的現實,中國的男性為何會越來越娘呢?真實的原因值得人們反思啊!在以往當一個男孩子擦寶寶霜時,往往都讓人覺得這孩子是娘娘腔。
  • 中國男孩「娘化」?!不存在的
    導言:今天的熒幕上充斥著各種」小鮮肉「; 身邊愛打扮的男孩子也越來越多,化妝護膚美容保養也不是女生的特權。這些現象讓一些人開始擔憂,認為今天中國的男孩子在」娘化「, 甚至更進一步,把這種擔憂放大到對國家社會的前途的層面上,說「少年娘則國家娘」 。 那麼「娘化」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該擔心的又是什麼呢?
  • 男孩愛哭很「娘」?從這幾個方面了解,男孩小時候愛哭反而是好事
    ,不可以隨意地哭鬧,認為男孩哭鬧是一件很「娘」的事情。小強媽媽已經非常多次教育小強要做個勇敢的男孩,不能隨隨便便的就哭鼻子,小強每次都能很好地答應媽媽,但是當他遇到讓他無法承受的事情的時候,他就忍不住的掉眼淚。小強媽媽對此非常煩惱,不懂得該如何教育小強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 男孩被欺凌7年為何反而獲刑十年?背後真相讓父母反思
    有一個叫小陶的男孩,在六月一日,這個本該屬於孩子的節日,自殺了,原因是長期被6名同學欺凌。他留下了三份血跡斑斑的遺書,詳細記錄了各種被欺凌的細節。無論是因欺凌事件殺人的王魯青,還是自殺的小陶,都是不該發生的悲劇,但卻真真切切發生了。而且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案:2015年4月23日,山西運城絳縣15歲的張超凡在網吧被6名同學毆打長達4小時後致死。直到兒子去世,張超凡的媽媽才知道兒子在學校竟然「幾乎天天被打」。
  • 這幾種媽媽影響男孩「陽剛之氣」,孩子長大後,性格容易變「娘」
    尤其是媽媽對男孩的影響,由於性別不同媽媽對男孩的影響可能更大,尤其是媽媽的幾種行為很容易影響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性格變娘。家裡有這樣的媽媽對孩子的控制強,壓制男孩的天性和選擇,男孩就沒有機會自己做決定,性格上更為膽小懦弱,隨著年齡的增長,陽剛之氣也越來越弱。
  • 教育男孩,不想讓孩子變「娘」,這3句話要少說,引以為戒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部分人對於男生的審美變的複雜了起來,充滿陽剛之氣被叫「村夫」,滿身的中性裝扮,身體看著柔弱竟然被人追捧。不想讓孩子變「娘」,這3句話要少說一、男孩不能哭,給我憋回去很多人對於男孩的印象以及標準評判還是老的規矩,覺得男孩子就是應該流血流汗不流淚,其實這種話說白了也只是場面話,男孩男孩,說白了也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你越是要求得越多,他可能就越是達不到
  • 服用「轉胎丸」求「女翻男」,有些父母這輩子最錯誤的是生了男孩
    先來看一下某醫學博主在網上分享的病例。一個小患者,看起來就是男孩模樣,家人也一直把他當兒子養。後面,經過醫生檢查,從染色體的情況來看,這個小患者就是一個小女孩。其實,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盼生男孩這個群體在中國社會好像從來就沒有消失過。過去存在,現在依然。「轉胎丸」,又名「換胎藥」,這是一種自稱能將孕婦腹中胎兒性別轉換的「神藥」。
  • 12歲男孩網課後跳樓:什麼樣的父母,能養出優秀健康的孩子?
    3月3日,在河北石家莊某小區,五年級男孩早上僅僅沒有準時起來上網課,遭到家長訓斥,「在家不好好學習,上網課不積極……」誰想到孩子便不顧一切跳下了樓。一切都為時已晚,看著已經倒地的孩子,父母崩潰大哭,「我不該罵你,不該逼你做作業,我再也不逼你學習了……」可惜,這對父母,再也沒有了機會。在這之前,他一定背負了太多太多,但他的父母卻毫無察覺。
  • 泰國13歲男孩火了,依靠「娘化」為父母買別墅,網友:不會羨慕
    01泰國13歲男孩走紅,靠「男扮女裝」為父母買別墅,網友:挺好的這類似男扮女裝的風格,突顯得他尤為「娘化」,但卻帶來了很多流量、市場。不久他憑藉「娘」這一風格,賺到了不少錢財,更是為父母買了別墅,網友們對此事爭議不絕,有網友認為:「憑自己本身掙錢,挺好的!」但也有網友反對:「這樣的掙錢方式會影響孩子成長,不會羨慕。」
  • 當男孩進入青春期時,父母應該注意這些時刻
    我認為所有父母都知道,女孩的教育與男孩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孩子的長大,這種差距變得更加明顯。對青春期男孩的教育要困難一些,因為他們變得叛逆。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幫助家裡有男孩子家長的。男孩子進入青春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 男孩「娘」女孩「虎」,都是性別偏差惹的禍,父母要從兩方面引導
    男孩「娘」女孩「虎」,都是性別偏差惹的禍,父母要從兩方面引導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社會角色具有一定的定位。不少人將自己定位為一位辣媽,或者是一位家庭主婦。許多年紀大的男生將自己定位為油膩大叔,或者是成功的社會人士。
  • 為何男孩子越來越「娘」?家長審視教育方法,別毀掉他的男子氣概
    再加上受到網際網路的不良風氣之後,很多小男孩變得越來越「娘」,這種失去了男子漢的氣概,怎麼能夠成為爸爸媽媽以後的靠山呢? 為什麼男孩們都向著這種趨勢在發展呢?其實跟網絡有分不開的關係。
  • 奶奶關愛、爸爸培養、媽媽恐嚇,男孩懇求父母:再生一個吧放棄我
    我有時候希望父母出意外死掉,但每次想到這些又很內疚自責,我為什麼這麼沒良心。」來自一個心煩意亂、學習成績日漸下滑的初中男孩。乍一看,所有人都在為對方考慮,即使是被支配著靈魂的男孩,但究竟是哪一步出了問題呢?
  • 何炅自曝童年陰影:那些被「娘」綁架的中國男孩
    在節目裡,做主持的易烊千璽就收到了這麼一條男聽眾的困擾:我是一名男生,因為喜歡織毛衣而被他人嘲笑,說織毛衣是女人活,這個行為特別「娘」。他問:男生織毛衣真的很「娘」嗎?何炅驚訝了:「娘」什麼時候成為了一個貶義詞?
  • 男孩從小「娘娘腔」,父母該接受還是糾正?這裡會告訴你答案
    所以我想在此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其中的原因。一、造成男孩子"娘娘腔"的原因有哪些?三、孩子如果表現娘娘腔家長應該怎麼辦?1.父親要負擔起責任,多多陪伴孩子由於"父愛的缺失"造成的孩子娘娘腔,父親應該表現出對孩子多一些關注,平時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孩子性格的養成關乎他們的一生,別的事情再怎樣都沒有這個重要。
  • 家有男孩,父母這樣做,孩子秒變「小棉襖」
    建議媽媽調整一下自己非打即罵的教育方式,嘗試著理解孩子惹事的動機,用接受的心態,讓孩子感受媽媽的包容和關愛。哪怕孩子第一次不願意開口表達也沒有關係,只要媽媽能夠儘量保持耐心的態度進行溝通和引導,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