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諸芳的命運,我們主要是根據判詞、曲子和佔花名裡的籤來推斷。別的都很好理解,可是麝月的籤卻讓人不解,為什麼說她「開到荼蘼花事了」?
這句籤詞的字面意思很簡單,荼蘼花是夏季的花,等到它開花,夏季就差不多要結束了,它是絢爛的花季裡最後盛開的花。因此用荼蘼比麝月,就是說麝月現在雖然低調,但會有主場的一天。而當她「登上大舞臺」,就意味著賈府的末日要來了,是諸芳流散的日子了。這個兆頭不怎麼吉利,所以寶玉看一眼就收起來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麝月為什麼能陪寶玉到最後?這樣的籤為什麼會被麝月抽中?
麝月能陪寶玉到最後,和她的性格分不開。她是襲人與晴雯的綜合體,有襲人的穩重,也有晴雯的直爽伶俐。前八十回對她著墨不多,但她每次出現,表現都很精彩。比如襲人不在,大家都去玩,寶玉問她怎麼不去,她說要看屋子,那些老婆子小丫頭都很累,應該給她們放個假。這樣細心周到,在上上下下都得歡心。
和芳官乾娘拌嘴那次,麝月說得有理有據,用規矩來壓她,讓她辯無可辯,後來夏婆子惹了鶯兒,春燕娘打春燕,麝月再次用規矩堵她,還打發人叫平兒,作勢要趕她出去。在這一節裡,麝月表現出了充分的領導才能,婆子無禮,寶玉不滿,襲人的息事寧人無法調停,晴雯的牙尖嘴利只會讓事情鬧得更大,只有麝月的有理有據壓得住。因為她每句都在理,是用規矩說婆子做得不對,而不是用大丫鬟的身份壓她,不會讓婆子對她心懷怨恨,她把事情圓滿解決,在寶玉那裡也得了個好分數,可以說是聰明至極了。
一個人一直理性,會讓人覺得冷酷。一個人一直感性,會讓人覺得靠不住。麝月在理性和感性之間拿捏得很好,上面體現的都是她理性周全識大體的一面,她同時也有俏皮感性的時候。比如寶玉搶她的扇子給晴雯撕,她委屈得捂臉跺腳,嬌態可愛極了。比如她和晴雯一起守夜,和晴雯拌嘴時,也像我們和好朋友說話時一樣親密互懟。
她甚至還做過不講分寸的事。比如讓寶玉給她梳頭,晴雯襲人都不敢這麼做好嗎?她們最多讓寶玉哄她們玩,襲人有一次叫寶玉剝慄子,自己手頭也在幹活呢。哪像麝月,就舒舒服服坐著,讓寶玉給自己梳頭了。但這種不講分寸,都在內部,除了怡紅院的人,誰都不知道,所以沒什麼大礙。她們敢這樣,還不是被寶玉好脾氣慣出來的?不妨礙大的體統,就沒什麼要緊了。
像麝月這種丫頭,很容易被忽視。當她和襲人晴雯站在一起,她不像襲人那樣細心妥帖到眾人皆知,不像晴雯那般鋒芒畢露,她就站在幕後,需要她的時候她便出場,其他時候都安分地做自己的事,給襲人晴雯打打輔助。她好嗎?當然好。但她不爭不搶,所以沒有特殊情況,便出不了彩。只有襲人晴雯都不在了,屬於麝月的時代才真正到來了。
但能讓襲人晴雯不在,得是多大的變故啊!誰都知道,和寶玉關係最好的丫頭就是這兩個,寶玉未來的姨娘人選也是她兩個,她們都不在了,就說明賈府發生了極大的動蕩,波及到她們。事實就是如此,當晴雯被逐,襲人出嫁,賈府差不多就到了盡頭。這時那些姑娘們,都已經各自遠去,各自飄零。
紅樓一夢,就像一齣戲。麝月在幕後見證著一切,前期跑跑龍套,當主角依次唱罷,才輪到她登場,這齣戲便到了尾聲。荼蘼花開,夏天已過,蕭瑟的秋風要來了。麝月能享受到的最絢爛的時光,終究也只是一瞬間,一晃眼,什麼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