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
「開到荼蘼花事了」這句,我想很多人都是通過《紅樓夢》知道的,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曹雪芹的原創。其實不然,這句話實是出自南宋詩人王淇之手。
開到荼蘼花事了。
王詩如下: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而王淇這句「開到荼蘼花事了」也並非獨創,實為化用,化用的是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的吳淑姬的《小重山·謝了荼蘼春事休》。
吳詞如下:
謝了荼蘼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一川菸草浪,襯雲浮。
不如歸去下簾鉤。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02二
「人生何處不相逢」這句,想必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古代小說了解到的,比如《西遊記》、《水滸傳》,或許也可能是通過當年一首陳慧嫻演唱的《人生何處不相逢》知道的。其實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宋代晏殊的《金柅園》。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晏詩如下:
臨川樓上柅園中,十五年前此會同。
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03三
「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句,大多數人都認為毛澤東所創,其實不然。此句出自清代詩人陳忠平。
陳詩如下(節選):
風物長宜放眼量,男兒俯仰自堂堂。
有時應景窮搜句,無事悲天枉斷腸。
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詩如下: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從上述三句話中,我們便可以看出自古以來在詩歌發展上的兩個特點:出處未必馳名,但有啟後之效;直引未必不可,只需有所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