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
1979年4月4日-2008年1月22日
希斯·萊傑1979年生於澳大利亞,父母在他10歲那年就離婚了,他對戲劇熱情來源於姐姐凱特的幫助。憑著對表演的一腔熱愛,讓他不斷地在戲劇表演道路上付出、摸索。
2008年,希斯·萊傑因出演諾蘭導演的超英題材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一角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化身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拍攝前夕,希斯•萊傑為了完美演繹小丑這個角色,曾把自己鎖在倫敦的一間酒店房整整一個月,他觀看了所有關於小丑的漫畫,還嘗試以小丑的口吻和想法去寫日記。
▲本圖選自《蝙蝠俠:致命玩笑》世圖北京公司2014年11月版
因為小丑長相奇特,希斯並沒有太過於誇張的表演聯繫,而是注重表情的豐富和臺詞的張力。不過一開始希斯仍會不自覺模仿尼科爾森版小丑的語調,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嘗試了不同的狂笑聲,他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丑的聲音。他打造的小丑張力十足,說話音調起伏很大,隨時從低八度到高八度。
▲本圖選自《小丑》世圖北京公司2016年4月版
希斯•萊傑曾在採訪時表示,表演小丑的靈感來自於庫布裡克的《發條橙》和著名龐克歌手西德•維希斯,特別是維希斯所代表龐克藝術中的無政府主義、極端暴力、仇恨社會、質疑和自毀,都為希斯塑造「小丑」打下了靈魂基礎。憑藉著不斷地揣摩,希斯最終令自己進入精神病患者的狀態,變成了一位「冷血狂人」。
希斯•萊傑的小丑造型邋遢破舊,但又不會給人流浪漢的感覺。為了表現小丑急躁的性格,他加入了走路駝背、不時抽搐的神經質動作,這些細節都加深了小丑給人的瘋狂印象,同時也告訴觀眾他什麼都不在乎,包括他自己在內。化身為小丑的希斯•萊傑不僅具有歹毒的黑暗本質,同時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
他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寫下:再見
飾演小丑也對希斯•萊傑產生了很大負面的影響,因為思維始終處於亢奮狀態,他晚上很難入睡,接受媒體訪問時,希斯就提到拍攝《黑暗騎士》時,一段時間內晚上只睡兩個小時,因為無法停止思考和想像,雖然身體極端疲憊,但他的大腦卻一直工作。正是憑藉這份近乎瘋狂、無畏的表演,拍片過程中,屢傳希斯因入戲太深不可自拔的傳聞,同時也讓更多人開始期待他的表現。在影片拍攝結束前,他在日記的最後一頁寫下:再見……
為了睡眠,他不得不藉助藥物,最終於2008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前期,因服用藥物過量逝世於美國紐約,年僅28歲。
如此的情勢不免使人扼腕嘆息,感嘆他的英年早逝。隨後的許多電影頒獎禮,包括奧斯卡,都把最佳男配角的獎盃送給了遠在天堂之上的希斯,表彰他那無與倫比的表演……
ி 諾蘭:「他的演出近乎瘋狂的無畏。」
ி 克裡斯蒂安•貝爾:「他奉獻了一場劇烈的、華麗的演出。」
ி 摩根•弗裡曼:「非凡!」
ி IGN:「他對「小丑」的演繹絕非「超凡」二字可以形容。萊傑在他最後尋找角色的歲月中,挖掘大師般的潛力。他扮演了電影世界裡最權威的『小丑』。」
*IGN:Imagine Games Network全球規模最大的遊戲娛樂媒體。
戲劇性的謝幕
就算沒有希斯•萊傑的離去,這部影片上映前後的最大話題也依然會是他,他的臉照樣會登上各大雜誌封面和電視臺,因為他的表演足夠精彩。如果沒有他的離去,我們可以聽到他自己去解說究竟如何揣摩小丑這個角色,為角色付出了多少,會不會做噩夢,第一次穿護士裝的感受是什麼,一直用假音說話累不累……但是他過早地退場,影迷們為此惋惜不已。
如果說希斯的離去是偶然,影迷則更願意相信希斯是用他的生命完成了「小丑」這個獨特的、載入影史的角色,也許只有這樣,觀眾的心裡才會對這位正值事業起步、擁有無限光輝未來的影壇新秀的離去感到好受些。
「Why so serious?(何必這麼認真?)」
這是小丑在戲中最經典的話。
當觀眾把焦點放在小丑這個角色的時候,從感情上便可以接受希斯戲劇性的謝幕了;當粉絲不惜讚美之詞給希斯所扮演的角色時,也接受了他以這種方式和大家道別。也許大家的稱讚蓋過了對希斯的悼念,可小丑也一點也不像希斯本人,而成為了一個獨特的角色。
但當看到小丑擦掉濃妝混入警察局的劇照時,影迷才突然感到那個清秀的澳洲新星希斯.萊傑真的隕落了,真的在完成謝幕演出後,悄然離我們而去了,這種由衷的哀悼和尊敬,來自於那個活生生的,曾經生活在我們中間的,為演繹夢想而不斷努力的澳洲青年,而不僅僅是小丑這個角色本身。
紀念「小丑」,致敬完美的希斯•萊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