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越來越不好混了。
若非是漫威DC、速度與激情這樣有粉絲基礎的大IP電影,或者有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這樣的大導演撐場面,與國內本土電影的競爭,往往要處於下風。
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危機,迫使中國電影市場進行了新一輪洗牌。這給了好萊塢電影一次突圍的機會。
內地影院宣布復工後,5部好萊塢商業新片定下了檔期。
《喋血戰士》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確定7月24日首映;
暫列全球年度票房第二的《刺蝟索尼克》則在7月31日挑戰兩部國產新片。
然後,奧斯卡熱門電影 《1917》8月7日上映;
暫列全球年度票房首位的《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攜手重映舊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版一同在8月14日上映。
對於現在剛剛復甦的中國影市來說,任何一部新片都是彌足珍貴的。
更何況是擁有超強特效和頂級巨星的片子。
如今的情況就好像是倒退到了2000年代的時候,總票房能過1億就算是爆款了。
2007年到2011年,5年間好萊塢電影包辦了其中4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那時候還沒有春節檔,即便在本土市場,國產電影也只有賀歲檔的時候能與好萊塢大片掰掰手腕。
對於《喋血戰士》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來說,他們就好像是回到了10多年前的中國市場。
即便口碑糟糕,也有著雄霸市場的能力。畢竟和他們同一天上映的,沒有本土新片。
兩部電影都是2020年初的失敗之作。
《喋血戰士》成本4500萬美元,全球累計票房僅為2940萬美元,連成本線都達不到。就算中國市場有10億人民幣,片方索尼哥倫比亞也還是虧本的。
《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成本1.75億美元,全球累計票房2.24億美元,雖然能暫時殺進全球年度票房前三,但已經無望到達5億的回本線。
所以,就算有著上座率和排片場次的限制,影院復工率僅僅達到20%,而且不少中國觀眾已經通過網絡渠道看過了全片,這對「難兄難弟」也完全沒有壓力。
也難怪片方也不想花錢做宣發了,物料投放量遠不及其他商業片。貓眼熱度顯示,上映前一天的熱度還不及復映的《哪吒》和文藝片《第一次的離別》。
哪怕很丟臉地不敵老片,能多賺一塊錢,他們都已經贏了。
《刺蝟索尼克》看起來能比《喋血戰士》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賺得更多。
首先是口碑方面不算太差,其次是去年取得過6億票房的《大偵探皮卡丘》為遊戲改編題材開了路,又有久違的金·凱瑞不知時隔多少年來到中國的大銀幕,如果能正常上映,幾個億票房是可以有的。
然而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刺蝟索尼克》遭遇到了《妙先生》和《抵達之謎》兩部本土新片,豆瓣上的「想看人數」哪部比不過,熱度是要遜色不少的。
如果《妙先生》和《抵達之謎》口碑走高,《刺蝟索尼克》就會和近年的好萊塢大片一樣,非常不好混。
再說,兩部國產新片都是觀眾無法在網絡上得到片源的,這更加讓後者的票房前景堪憂。
同樣被不少觀眾提前看過的《1917》和《絕地戰警:疾速追擊》,兩者的檔期暫時都還沒有國產片來競爭,再加上8月正需要新電影入市,以更換7月正在放映的老片。
或許,這兩部電影能夠和哈利·波特一起,短暫地重現好萊塢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歲月。
令到中國觀眾想起,一度被美國大片所支配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