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三國人物》江東四傑卷六:國士呂子明

2021-02-13 三國故事

導讀:呂蒙取荊州又叫「呂子明白衣渡江」,說的是呂蒙盡伏精兵於船艙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的故事。不過,僅僅從字面上來看,白衣勝雪,袖帶飄飄,卻恰好也是呂子明瀟灑國士之風的寫照。

《漫話三國人物》江東四傑卷

第六節:國士呂子明

少年時的呂蒙是屬於嗔目語難的猛人,十五、六歲就偷偷地混到姐夫鄧當的隊伍裡參與討伐山賊,鄧當怕他出事,不好向自己的老婆和嶽母交代,多次斥責阻止無用後,就向呂母告狀。


呂母責怪呂蒙的時候得到了這樣的回答:「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多半是依附姐夫鄧當的生活很傷害呂子明的自尊心,「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小人以有人可託庇為光榮,英雄以有託庇於別人的嫌疑為恥辱。大丈夫不願意依附他人,有骨氣的呂蒙寧願刀頭舔血也不願意當吃閒飯的小舅子。

當時有個軍吏譏笑呂蒙說:「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餵虎爾!」多次輕辱呂蒙。一千多年後法國的拿破崙對譏笑他矮小的將軍說:「如果你認為自己個子高是個差別的話,我會用我手中的劍砍下你的頭顱消除這個差別。」

呂蒙估計是因為全家託庇姐夫的緣故一向為人看不起,平時很是憤憤,就省下了一番恫嚇,用實際行動消除了「這個差別」,「引刀殺吏」,也夠兇悍的。同樣屬於兇悍之輩的孫策對此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他「引置左右」。

後來呂蒙無論是在西擊黃祖的戰鬥中「親梟就首」,臨陣斬殺黃祖的大將陳就,還是在皖城攻堅戰裡「手執桴鼓」,在箭雨中身先士卒,都是扮演勇猛的先鋒將的角色。

這不是因為呂蒙嗜血,呂蒙好殺,而是呂蒙不得已,他是小人物,沒有煊赫的家事,要奮鬥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就要去冒險。像周瑜和魯肅,甚至陸遜都是士族出身,可以不鋌而走險,只需要穩妥、持重就能夠「累官不失州郡」,就能夠有機會出人頭地。

呂蒙之輩則只能先靠拼命去取得一張入場券,去取得能夠展現國士之風機會的資格。呂蒙不入軍旅,可能一輩子都是小舅子;呂蒙不殺軍吏,可能一輩子都是懦夫豎子;呂蒙不臨陣好勇鬥狠,可能一輩子也沒有資格和孫權討論荊州的問題。

東吳是兵為將有的,兵是將的私產,也是將的財富和獲取權力的資本,而呂蒙為將後卻多次拒絕了把孫權別人的兵佔為己有的命令。

一次是在周瑜在南郡攻打曹仁的時候,益州無用人的屬下襲肅,舉軍降吳。周瑜上表,請將襲肅的兵配給呂蒙,讓襲肅掛閒職。孫權想著呂蒙前有斬陳就的武勇,近有解夷陵之圍的機智,就同意了周瑜的表章。但是呂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不因私廢公,拒絕了對自己來說的好事。

後來呂蒙的同僚成當、宋定、徐顧早死,子弟幼弱,孫權又一次把這三個人的兵配給呂蒙,心想這回可不關國家懷敵附遠的大計,想必呂蒙肯定會答應。不料呂蒙又一次以「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的理由上表拒絕,孫權開始以為呂蒙是在做樣子,沒有聽,直到呂蒙再三上表才改變初衷。呂蒙又為三人的子弟擇師,「使輔導之」。

呂蒙讓兵不全是顧全大局,更大程度上是他「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國士胸懷,理解襲肅帶兵的不易,理解三將後代早年喪父的苦楚。討滅廬江的山賊時,有生殺大權的呂子明採取的是「誅其首惡,餘皆釋放」的政策,攻心為上固然是原因,也說明了殘忍好殺不是他的本性。


說呂蒙離不開甘寧,甘寧是東吳第一流的勇將,水匪出身,在濡須口帥百人夜劫曹操的營寨,為了在黑暗中相互識別,每個騎兵都插一隻白翎,因此這次戰鬥又稱為百翎貫寨。在呂蒙攻皖城的時候也是甘寧手持鐵鏈,率先等城,是不可多得的先鋒將。

然而甘寧卻有著猛將們脾氣暴躁的通病。有一次,甘寧的廚師得罪了他,逃到呂蒙那裡,大約是因為呂蒙當初對甘寧有舉薦之恩,又好說話。呂蒙想當和事老,就在甘寧來拜望呂母的時候為這位廚師講情。甘寧當場答應,卻在回船後把廚師綁在桑樹上射殺。

呂蒙聞之自然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甘寧自知理虧,「故臥不起」,可能是等著呂蒙來殺。呂母勸呂蒙不能夠因私怒殺甘寧,呂蒙估計是想到了曾經對孫權說:「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的話,以大局為重,親自上船去請甘寧赴宴,事情以甘寧涕泣歔欷曰:「負卿」而結束。

江夏太守蔡遺曾經向孫權告呂蒙的狀,當豫章太守出缺的時候,呂蒙卻向孫權舉薦蔡遺是良吏。要知道,當時江夏在曹操的部將文聘手裡,蔡遺的江夏太守就和逃到臺灣的國民黨官員官銜為大陸某省的省長式的虛銜,而豫章太守是實缺,連孫權都讚賞呂蒙有祁奚的雅量高致。

看看呂蒙為將後的寬容克己,很難想像當初的呂子明會因為幾句話而殺人,也許後來的呂蒙才是真正的呂蒙。儒雅風流是一種奢侈,寬容大度也是一種奢侈,呂蒙骨子裡是國士,不是悍將,但是他不得不先去做悍將,只有先做悍將才能夠成為國士。

一種無可選擇的無奈,又何嘗不是一種悽涼。或者可以說,前期的呂蒙和後期的呂蒙是一個人,一個為自己尊嚴而奮鬥的人。所處的地位不同,決定了處事的方法不同,權傾一時,殺了人「至尊不問」的呂蒙原諒甘寧叫寬容;跟著姐夫後面混,被軍吏辱罵而沒有反抗就叫懦弱。國士是絕對的,而寬容是相對的。

下回:江東四傑卷 第七節 ——利害使人爭

提示:在微信號「三國故事」上的【漫話三國】專欄可查看所有漫話三國系列

相關焦點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那麼歷史上的「江東」是現在的哪裡呢?
    三國時,小霸王孫策在其父孫堅死後,率領其父的舊部過江襲取江東,擊敗劉繇、王朗、嚴白虎等人,兼併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建立霸業。甚至曹操在聽說孫策的驍勇後,稱讚「獅兒難與爭鋒」。在孫策死後,孫權上位,年紀輕輕的小將軍成了一方霸主。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那麼歷史上「江東」是現在的哪個地方呢?
    三國時期,小霸王孫策在父親孫堅死後,率舊部過江襲擊江東,擊敗劉繇、王朗、嚴白虎等人,吞併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建立了霸業。連曹操也聽聞孫策的驍勇,稱讚他為「獅兒難相爭」。孫策死後,孫權繼位,年幼的小將軍成為一方主帥。
  • 東吳以江東六郡作為根基,那麼歷史上的「江東」在現在的哪裡呢?
    關於江東,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東吳,東吳以江東六郡作為根基,最終與魏蜀形成鼎足之勢。那麼歷史上的「江東」在現在的哪裡呢?江東這一地理名稱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夫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兩人決戰於垓下,結果劉邦用四面楚歌瓦解了軍心,項羽帶著八百騎退往安徽和縣烏江的長江岸邊,因愧對江東父老,堅決不肯過江東,拔劍自刎於烏江邊。南宋大詩人李清照有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歷史上的「江東」是如今的什麼地方?
    所謂江東,大致上指的是長江從蕪湖到南京之間這一段河道以南以東的地區。而從古代上南下北右西左東的情況來看,所以也有江左這麼一個稱呼。當然了,古代歷史上的「江東」範圍並不是固定的。 說起江東,很大程度上會想起項羽。
  • 三國漫話第三十二回
    其孫王裒,至孝,為二十四孝人物之一)來,袁譚就把這個計謀告訴他。王修說:「兄弟者,左右手也。……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他說,這是貪婪奸邪之小人離間骨肉,千萬不要聽。但是袁譚不聽。之後袁氏兄弟自相殘殺,終為曹操所滅。三國中有不少親兄弟,或相殺,或相愛,其命運與其性情息息相關。袁紹與袁術是同父異母兄弟。
  • 孫策打下江東六郡,指的是現在啥地方?和項羽不肯過的江東一樣嗎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這些詩句裡所提到的江東,是項羽發家致富的地方。那麼它和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所佔領的江東六郡是否是一個地方呢?
  •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此江東,是彼江東嗎?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此江東,是彼江東嗎?三國時期的江東六郡與三國時代孫吳政權有關的語境裡,「江東」可以代指孫吳政權統治的地區,其範圍西自長江中遊的兩湖地區,北起長江下遊北岸,東至大海,南達嶺南兩廣。
  • 新書|藍水飛舟《三國風雲:三分天下》
    本書涵蓋了從公元184年—公元280年將近100年間發生的歷史故事,共分為四卷——《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三國鼎立》《三家歸晉》,以史料為基礎,以人物與事件為主線,以時間為順序,運用現代人喜歡閱讀的輕鬆活潑的語言,以小說的筆法和詼諧幽默的風格書寫一個精彩有料的三國。
  • 【三國殺武將列傳】江東絕色姐妹花·大喬小喬
    ————三國殺武將列傳————江東絕色姐妹花:大喬小喬之謎!
  • 棟梁 | 三國吳國的江東四英傑有何異同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主張用階級集團的觀念來分析歷史人物,從人物背景來分析歷史人物的政治思想,戰略主張,這樣才能比較科學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本著這個觀點,本文也姑且妄論四英傑思想理念的差異及形成原因。四傑中周瑜陸遜被稱為儒將,所謂儒將,當然是能識文斷字的,但卻並不是指具體能否作賦詠詩,而是指他身上的儒雅之氣,一種思想的境界,江東四傑中周瑜和陸遜擔得起儒將之名,那是和他們的出生有很大關係,首先把這兩人放在一起比較。在四英傑中,首先登上歷史舞臺的是周瑜,策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 【好書】翹首以盼史上最壕《幼三國》第二捲來襲!4年磨一書,3200幅水墨丹青國畫,每個孩子都愛看的的三國連環畫 !
    掐指一算,第二卷也應該出版了,然後就一直被粉絲們追著問:《幼三國》第二卷什麼時候可以開團?其實,一周前,《幼三國》第二卷就已經在各家公眾號平臺開團了。只是,樂爸比較軸,非得堅持拿到樣書,看過實物才能開團。雖然第一卷開團後,獲得100%好評,圈粉無數,大家翹首期盼,但第二卷是否品質如一呢?必須眼見為實!
  •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傑是指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在杜甫眼裡,初唐四傑之首應為王勃。因為杜甫詩《戲為六絕句》中有"王楊盧駱當時體"。而張說卻尊駱賓王為首。在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他們在初唐四傑以誰為首的意見不一致。
  • 三國之孫權繼位:保江東,圖荊州,卻比曹操慢了一步|三國史話連載09
    本篇系精編經典中國通史之《三國史話》連載09,歡迎收看。當袁紹在河北、曹操在河南擴充地盤的同時,孫策在江東也不斷發展勢力。但袁術用人偏私「故吏",看不起後輩新進人物,孫策得不到發展。孫策雖然年輕,卻有雄心壯志,決心擺脫袁術,另找出路。194年(興平元年),他藉口幫助袁術平定江東,開始向江東發展。孫策自壽春出發,沿途招募軍隊,到達歷陽(今安徽和縣) 時已有五六千人。這時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便領兵前來迎接他。孫策的力量又壯大了,開始向東南進軍。
  • 僅6年打下六郡八十一州,他可能是三國時期真正的軍神?
    ID:shuosanguo僅6年打下六郡八十一州,他可能是三國時期真正的軍神?熟讀三國的朋友,或許你們都比較喜歡諸葛亮,郭嘉這一類的謀臣,也有喜歡曹操,司馬懿的一類的梟雄,當然也有喜歡劉備這樣的從基層一步一步登上帝國之君,除此之外,還有一位人物也是非常讓人欣賞和喜愛的,那就是在演義之中有著「江東小霸王
  • 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十四)& 危境機器人資料介紹
    主角團:往期精彩推薦: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十三)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十二)>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十一)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十)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九)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八)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七)金花漫話:殺死X教授的101種方法(
  • 三國時期東吳著名人物
    孫權,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黃龍二年(230年),所派將軍衛溫、諸葛直抵達夷州(今臺灣)。周瑜,東漢末年名將,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 《三國異俠傳》玄龍幻劍卷十五:臥龍出山
    《三國異俠傳》玄龍幻劍卷第十五節:臥龍出山
  • 三國人物簡評
    點擊藍字關注    楓葉詩苑                三國人物簡評
  • 傳說中孫權曾經收藏過的六把寶劍,這是真的嗎
    孫權六劍孫權曾經收藏過六把寶劍。這六把寶劍都削鐵如泥,每一把的出現都能讓最有名的劍客陷入瘋狂。這六把寶劍的名字,都極古典。讓人一聽,就知道是難得的寶物。
  • 一位爸爸歷時四年,打造了一套孩子看見就不撒手的三國連環畫,3200幅水墨丹青,《幼三國》第五卷開搶了!
    全書將《三國演義》改編成8卷,一卷五本,統共40本書。包括「英雄出世」「壯志難酬」「官渡之戰」「火燒赤壁」「意圖西蜀」「鞠躬盡瘁」「三國歸晉」,順著這8卷,基本上給孩子呈現了三國的基本脈絡。更有甚者,索性在繪本中使用由電腦合成的插畫,這樣的人物辨識度低,孩子看過之後完全記不住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