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與歐亞各國的重要陸地交通路線,主要從長安經甘肅涼州抵達對外通商的敦煌。
由敦煌出發通往歐亞各國的商路有兩條:一條沿崑崙山北麓,經今新疆境內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南部,途經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內)、安息(今伊朗)諸國,抵達地中海,或南行至身毒(今印度),此為南道;一條沿天山南麓西行,經今新疆境內翻越蔥嶺北部,途經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諸國,再西行抵達大秦(羅馬),此為北道。
北道和南道都在高山、沙漠和高原之間,使節、駝商隊伍往來其間,交易貨物主要是絲織品,也有寶石、香料和玻璃器具等。這兩條貿易路線因運銷中國的絲織品聞名於世,被中外歷史學家譽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推動了東西方物質、文化的交流,對於促進中國各族人民和中國與歐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