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少年的你》刺痛無數人,被霸凌的時刻會過去但傷害不會

2020-09-22 左鬱

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後,「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一句話刷爆了朋友圈,電影也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這部電影之所以引起大家的關注,是因為它勾起了大家對校園霸凌事件的回憶和關注,讓我們意識到校園霸凌離我們並不遠。

電影中周冬雨飾演高三學生陳念,易烊千璽飾演社會混混小北,兩人的交集從陳念救了被毆打的小北開始。《少年的你》沒有空喊口號說校園霸凌帶給人的傷害有多大,而是讓觀眾代入陳念的角色觀影

陳念因目睹胡小蝶自殺,成了魏萊三人組的霸凌對象。陳念心中清楚,胡小蝶自殺與魏萊等人脫不了關係,可她只想安穩渡過高考。但事不如人願,胡小蝶消失後,陳念成了被欺凌的對象,影片就從陳念開始被欺負講起。

陳念被欺負之後,生活開始變得壓抑、痛苦、煎熬,只有在小北保護她,陪著她的時候才有安全感。她的經歷讓我們意識到校園霸凌帶給人的傷害是長久且無法抹掉的。

《少年的你》討論的是校園霸凌事件對經歷此事少年們的影響,但想表達的更深層次的內容是,受害者得不到保護,是因為人的從眾心理導致受害者被孤立,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孩子的三觀不健全。

一、受害者得不到保護,他們只想熬過去,逃進大人的世界

想長大的孩子是不幸福的,他們拼命的想長大,想逃進成年人的世界,卻沒有人告訴他們成長本身就是一條充滿坎坷的路。

影片裡的陳念就是一個拼命想長大的少年,因為她現在的生活不夠幸福,魏萊等人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她們往陳念凳子上倒紅墨水,體育課上孤立她、用球打她,陳念反抗她們,卻被魏萊推下樓梯,周圍都是圍觀看熱鬧的人,沒有人願意幫她。

陳念認為高考結束就是長大成人,不會再被欺負了,但長大的過程太煎熬了,沒有人能夠幫助她。

最初,陳念被欺負時,她向老師求助過,但魏萊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成績優異家境條件好,老師並沒有重視陳念反映的問題。之後她對警察說,胡小蝶自殺與魏萊對她的霸凌有關,但警察認為沒有直接證據,放了魏萊三人,使她們更加怨恨陳念,對陳念的霸凌一日比一日嚴重。

最後,陳念把自己藏進殼裡,不再信任其他人且充滿防備,只信任小北。

陳念不信警察會保護她,是因為鄭易說了保護她卻沒做到。她被魏萊圍堵時,她給鄭易打電話被拒接,她躲進垃圾箱後,又差點因為鄭易打來的電話被魏萊發現。

她信任小北,是因為小北說了要保護她,就一直保護她不受欺負,讓她過上了短暫的平靜生活。

現實中像陳念這樣受到校園霸凌的人不是少數。河南禹州7歲女孩眼睛被強塞小紙片;甘肅天水2位女生被罰跪扇耳光;澳洲15歲小女孩因汗毛太濃密遭到男同學欺凌,被推倒在地並吐口水。我們每隔幾個月就會看到這樣的校園霸凌事件爆出,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校園霸凌正在發生。

有些施暴者的家長會用「孩子還小」「孩子不懂事」作藉口;有些旁觀者會認為,這只是過去發生的「小事」;有些參與者會認為這只是一個「小玩笑」,但他們的行為卻嚴重傷害了他人。

對於受害者來說,他們的青春不美好,充滿痛苦的回憶,他們能做的就是熬過去,熬過這段痛苦的青春,渴望快些長大。

對於受過傷害且熬過去的人來說,事情會過去,未來可以期待,但傷害無法抹掉。對於走不出來的人說,生活沒有美好可言,讓人看不到希望,讓人絕望。

二、人的從眾心理導致受害者被孤立

心理學上對從眾心理的解釋是,個人受到外界群體行為的影響,不知不覺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隨大流」。

人之所以「隨大流」的原因是害怕被孤立。對於學生來說,他們也需要進入某一個團隊,就像是我們上學時會以成績好壞劃分團體,前排的好學生和後排的差生是兩個基本不會交流的群體。

同樣的,校園霸凌也會分群體,《少年的你》中魏萊和跟班是霸凌者團體,陳念的其他同學是旁觀者群體,而陳念就是被欺負的個體。霸凌事件發生時,只有受害者會被孤立尋求不到幫助。

影片中胡小蝶被欺負時,她是被孤立的那個人,沒有人為她說話,大家都在充當冷漠的旁觀者。胡小蝶無法再忍受魏萊的欺凌,她選擇用死亡結束痛苦的生活。之後,陳念成了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但等魏萊欺負不了陳念時,魏萊身邊的跟班就成了被欺負的對象。

跟班被欺負後,哭著對陳念說了一句話:「我以為我討好她們就不會被欺負,為什麼還會選我啊?」

因為她們需要聯合,有時被孤立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們需要有共同的目標聯合起來,所以才會孤立你,如果沒有你,那他們也會選擇另一個人。

想要博得關注,自己曾被欺負過,誤以為欺負別人的行為只是「小打小鬧」,這都是霸凌者出現的原因。當他們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家長的不重視,學校的忽視,旁觀者的沉默,導致了他們開始變本加厲。時間一久,他們更會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而一些旁觀者也會跟著做欺負別人的「小事」。

「小事」繼續發釀,變得嚴重成了大事,就出現了惡劣且影響不好的的霸凌事件,他們認為的「小事」就變成影響別人的一輩子的大事了。

這世上最大的惡就是作惡不自知,旁觀者還為其找藉口,小孩不懂事,他們是無心之舉,但惡就是惡,藉口只是讓別人不再追究的說辭,並不能成為你欺負別人的理由。

三、校園霸凌事件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孩子為什麼會做惡,那是大人的忽略和縱容。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忽視,才導致了孩子不能樹立正確的行為認知。

電影《少年的你》中父母這一身份是很少出現的,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放任不管,是深愛著卻不能陪伴,孩子是缺少愛和陪伴的。

魏萊之所以不害怕警察,作惡也不會愧疚,是因為家庭帶給她的觀念是,結果好就行,過程不重要,用錢就可以解決的事算不上大事。在整部影片中,魏萊只有過一次害怕,就是她們欺負陳念的視頻成了警察需要的證據,她害怕父親不和她說話的冷暴力懲罰方式。

在魏萊的成長過程中,她缺少父母的真心關愛,父母都把她當成工具,她渴望得到父親的愛,但她父親把她當成炫耀的工具,她母親把她當成討好丈夫的工具。這樣的家庭教育帶來的後果是,魏萊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他人眼中的惡魔。

陳念母親愛她,但為了賺錢不能陪在她身邊,她教會陳念的就是忍著,要考上北京啊。陳念母親為了躲債離開她,還對陳念說:「你是個小孩子,他們能夠拿你怎麼樣。」卻不知道她的行為導致女兒在學校被排擠,陳念母親的照片被追債的人貼在牆上,發在網上,同學帶有異樣的眼光看她。

但陳念的母親沒有察覺到女兒的痛苦,陳念不僅不能尋求母親的安慰,還要忍著哭強裝一切很好,反過來安慰母親。陳念母親的懦弱沒有擔當,逼著陳念必須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

小北是被母親拋棄的孩子,沒人能幫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但13歲的孩子,無親無故,要怎樣養活自己?他只能混社會,和別人一起討債,他只會以武力解決問題,用這樣的方式活下去。

魏萊、陳念、小北的父母都是失責的,他們愛孩子,但愛的方式不對或者說更愛自己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忽視、放縱,導致孩子三觀未樹立起來,使他們在歪路上越走越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言行舉止、處事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不是玩具或寵物,不是想起來看幾眼關心一下就成的。孩子沒有權利選擇父母,但父母若沒做好當父母的心理準備,有權利選擇暫時不生孩子。

影片中的他們,無論是受害者陳念還是欺凌者魏萊,他們的父母都沒盡到應盡的責任,好好保護教育他們,他們的不幸與父母脫不了關係。

現實中,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傷害與被傷害一直都有,但最令孩子傷心和失望的不是被欺負,而是成年人的忽視,事後也許還會有人說,你要感謝那些傷害你的人。

但只有受過傷害的人才懂,我們並不想感謝他們,我們要感謝的是那個堅強熬過來的自己,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那時有多痛苦多難過。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不要成為冷漠的旁觀者,有時沉默的旁觀也會成為一種縱容和罪過。

相關焦點

  • 從《少年的你》看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
    (圖片來源:微博)《少年的你》上映4天,票房已超過六億。這部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歷經6月份定檔、臨時撤檔、10月份再次定檔幾番波折,終於順利播出,並且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作為一部關注校園霸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觀眾反饋,亦或是業界評價,都反映了《少年的你》對於良心電影的詮釋。
  • 這部豆瓣高分電影火了!但背後的校園霸凌,卻是千萬人青蔥歲月不能...
    一部《少年的你》,在上映的半個多月中,收割了近15億票房,豆瓣電影8.4的高分,以及無數青春的眼淚。 作為一部嚴肅主義題材的悲劇,這匹國產電影黑馬,票房口碑雙豐收。 除了關於電影本身的討論,校園霸凌這一敏感題材,再次喚起了全社會對這一現象的關注反思。
  • 《少年的你》刺痛無數父母:孩子,如果有人欺負你.....
    還有人說: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聚焦和探討校園霸凌的電影,讓我們避無可避。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見過一部像《少年的你》那麼真實和殘酷的校園電影。因為媽媽一直告訴她,忍一忍就過去了。可她放過了那些校園霸凌的人,那些人卻沒有放過她。因為「多管閒事、和警察交流」,她成了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她的座位,被人弄髒,她孤零零地環視周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她。
  • 校園霸凌不止是《少年的你》《嘉年華》,是時候看看這部「神作」
    電影也非常的切合它的名字——《少年的你》。講述的不是童年的你,而是年少時期。在高中時期遭受的一些校園霸凌事件。既然說起「少年」和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了,小編就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吧。當然純屬個人看法,也許校園霸凌在高中也是有《少年的你》陳念的這種類型的吧。因為《少年的你》獲獎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小編也想就著這個熱度跟大家分享一個之前看過的講述校園霸凌特別好的電視劇。也可以當成是小型電影來看了,製作也確實是不錯。
  • 豆瓣9.5,霸凌的千瘡百孔,是所有人的合謀!
    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當時的王勝男因為霸凌輟學,性格大變,那些造成直接傷害的人,從始至終,都沒有向她道歉。《四重奏》中的家庭主婦曾說過這樣一句臺詞:從家庭過度到學校,霸凌事件中,很多受害者都不會想到,也不是做錯事,會受到了懲罰的。
  • 《少年的你》沒有拍出來的內容更重要: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年少的你」
    口碑同樣炸裂,豆瓣評分高達8.7。人民日報轉發呼籲全社會關注校園霸凌,保護「少年的你」。這是中國少有的直面校園暴力的現實題材電影,把家庭教育、高考、青春話題融合在一起,為我們呈現了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愛與痛。高三優等生陳念和社會青年小北,兩個同樣未曾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孩子,因為抵禦校園暴力互相取暖。
  • 除了《少年的你》,還有這些校園霸凌電影
    資源在文末最近幾天,不管地鐵上還是辦公室裡大家都在討論一部電影就是《少年的你
  • 《少年的你》:掙扎在校園霸凌陰影中的孩子們該何去何從?
    自從去年看過電影《少年的你》之後,我被其中有關校園暴力的場景深深刺痛,本不打算再看第二遍了。但今天看到該片在本屆金像獎中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大獎後,我竟情不自禁地重溫了這部電影。第一次看該片時,我更關注影片情節的發展,回顧之時卻更多地會注意演員的演技、體會臺詞的內涵等。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豆瓣9.5,霸凌的千瘡百孔,是所有人的合謀!
    ,和她關係要好的一個女孩對她說:「對不起,我以後不能和你一起吃飯了。」當時的王勝男因為霸凌輟學,性格大變,那些造成直接傷害的人,從始至終,都沒有向她道歉。從家庭過度到學校,霸凌事件中,很多受害者都不會想到,也不是做錯事,會受到了懲罰的。
  • 三分之一學生都曾遭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少年的你》更殘忍!
    自從《少年的你》上映之後,收穫了如潮般的好評。不同於以往的青春題材的電影,整部影片壓抑、窒息,雖然結局暖心,卻掩蓋不住影片略帶暗黑屬性的主題——校園霸凌。而隨著影片的火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也被一次次搬上檯面,佔據了大眾的視野。電影把鏡頭對準了一個高復班,而故事則起始於高考前夕的一個跳樓事件。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小孩子無知無畏,社會不能聽之任之。
  • 金像獎大滿貫《少年的你》編劇:霸凌就像是一場接棒遊戲
    世界的理想模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電影專注、堅定地站在少年視角,把他們的情緒用特寫鏡頭直接延伸給觀眾。看守所對視戲點燃感性的火信:喜悅、悲傷以及釋放的情緒裝在一組正反打鏡頭裡,玻璃上相互重疊的鏡像讓你徹底相信他們共生的感情。影片的落點與文晏導演的《嘉年華》相似,是少年能否出逃。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但霸凌者在選擇霸凌對象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後果,比如會不會遭遇報復?對方有沒有背景?朋友多不多?好不好惹?不好惹就換一個人。沒有後臺的人,難以找到幫手,霸凌者不用擔心會被別人收拾。對於這部分人下手代價小,所以霸凌行為也就肆無忌憚。
  • 《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看看歐美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緊接著,《少年的你》幾乎毫不費吹灰之力就立刻上位,借著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精湛演出,把這個話題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它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背後罪行的實施者是未成年人,很多施暴者在對他人施暴的時候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很多被施暴者,可能要很多年之後,才知道自己當年遭遇了校園霸凌,或者在當時已經意識到自己被欺負了,卻不知道跟誰求助。這些霸凌行為往往不止一次,會重複出現,常常是以多對一。校園霸凌的形式,也絕不僅僅是肢體的碰撞,還有言語的辱罵和嘲諷,對被施暴者來說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創傷。
  • 《少年的你》:你的年少,我來保護
    淺評2019年國產劇情片《少年的你》《少年的你》是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入圍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於2019年10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根據玖月晞所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講述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陳念偶遇混混少年小北
  • 豆瓣8.4,性侵、虐童、霸凌......這劇一集一個社會熱點!
    第二天,健太的屍體被人發現。肋骨骨折,內臟破裂,死前曾經痛苦掙扎。因為被打成重傷後沒及時送醫,一個懂事善良的少年在絕望中、孤獨地死去了。他一輩子都不會原諒這個害死親弟弟的女人!卻又親口告訴紀子:你肚子裡的孩子,是弟弟的轉世。這次,你要好好疼愛他。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封 閉▲蔡仁偉                      (寫給校園霸凌事件)來源:《偽詩集》,黑眼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其實,並不太想從《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開篇,畢竟講述校園霸凌故事的早在它之前,就不勝枚舉,如《本X》《告白》……不過,《少年的你》正在上映,口碑不錯,所以就以它開篇來說說老話題
  • 《少年的你》:真正的校園霸凌,悲傷不只是「逆流成河」
    《少年的你》意想不到的大火。《少年的你》上映之後,收穫了如潮般的好評。「口碑炸裂、爆棚」,「周冬雨又貢獻了影后級的表演」,「易烊千璽神演技」等等評論,不絕於耳。首日票房破2億,豆瓣評分8.6,貓眼評分9.7。數據給出了最直觀的市場反應。而關於影片本身,媒體也給出了較為統一的定性:國內首部深度直觀展現校園霸凌的電影。
  • 《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 思想界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電影《少年的你》和《雙子殺手》。《少年的你》:如果沒有狗血結局,校園霸凌的出路何在?今年6月遭遇撤檔風波的影片《少年的你》在10月25日正式上映,這部影片由於其反映校園霸凌的現實題材,又是易烊千璽的銀幕首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但上映的過程一波三折。
  • 《少年的你》:作為言情外衣的校園霸凌,和女生墮胎沒有本質區別
    《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就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其獲得的觀眾讚譽也是數不勝數,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3,有超過百萬網友給予評價,其中4星評分超過46%,5星評分超過35%,堪稱近些年來的重大現象級作品。少年的你劇照觀眾們的眼睛向來是雪亮的,豆瓣的觀眾尤其雪亮,絕大多數的影片,豆瓣都給出了相當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