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導組 ○編輯 馬婧妤
今年以來,券商業務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太大衝擊,這與網絡信息技術在證券業的廣泛應用密不可分。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日前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建議,應進一步提升證券業務線上化的水平。
加快推動證券業務線上化
其實表示,目前,由於相關政策要求,融資融券、股票期權、機構開戶等業務的權限開通或撤銷仍需要投資者到證券營業部辦理。線下證券營業部存在輻射範圍小、服務人群少等缺點,需要各家證券公司投入巨大成本布局大量營業網點。同時,辦理線下業務需要投資者在工作日,到線下證券營業部接受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並現場籤署風險揭示書等相關材料,會增加廣大投資者的業務辦理成本,辦理效率也不高。
其實建議,在金融科技的賦能下,應借鑑創業板和科創板交易權限線上開通的經驗,充分利用視頻認證、人臉識別、人工智慧等身份認證與電子存證技術,加快推動各類權限開通業務線上化辦理,最終實現證券業務全面線上化。
其實表示,我國證券行業目前面臨著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行業機構主要以擁有全牌照的綜合性券商為主,其業務結構類似,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也具有可替代性,很多券商沒有明確的業務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逐步擴大雙向開放的進程中,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便利性不斷提升,中資券商也面臨競爭壓力。其實表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加速落地,中國資本市場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全球投資者。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與深化改革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開放能夠促進改革,倒逼國內金融機構特別是證券公司加快轉型,提升服務水平和綜合實力。
其實建議,進一步深化證券行業改革,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適度放寬監管限制,鼓勵業務和服務創新,加大券商金融科技的應用、發展,支持和引導中小券商朝特色化、差異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創業板改革為資本市場提供新動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資本市場的工作部署,重點落在了改革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上。「創業板是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試驗田』設立的,在十多年發展歷程中,這個市場承擔了一系列制度探索的任務。」其實說,「科創板成功試點註冊制後,創業板啟動註冊制改革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實表示,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推出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它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有利於進一步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改革新動能,也能夠更好地幫助中國經濟應對全球疫情帶來的衝擊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