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後,宋美齡親自趕來救蔣,這份自信從何而來?

2020-12-27 騰訊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聯合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逼蔣抗日。

事發時,張學良部下和蔣介石衛兵爆發搶戰,蔣的衛兵遭擊斃,蔣介石在逃跑時摔傷。

遭扣押後,蔣介石內心忐忑,恐被殺身,於是寫下三封遺書,一封給宋美齡,一封給蔣經國,一封致全體國民。

此事震驚全國。獲悉事件後,中共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趕到西安斡旋。另外,宋美齡也來到古城,要求張學良釋放蔣介石。

左起:張學良、于鳳至、宋美齡、蔣介石

軟禁中的蔣介石突然看到宋美齡出現在眼前,大吃一驚,說:「夫人為何冒險至此?」

宋美齡答:「我來救你。」

在陝西一地,有數十萬東北軍和西北軍駐紮,宋美齡為何有這個自信?

原來蔣介石不知道,宋美齡之所以敢來救他,是料定張學良不會為難她——在宋與蔣結婚前,宋美齡與張學良在上海曾有一段「交情」,兩人曾一起出入舞場、歌廳,宋美齡還曾教授張學良英文。

張學良果然沒有殺蔣。

當然,這有聯合抗日的原因,有蘇聯的原因,也有中共斡旋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宋美齡親自到西安與張學良面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張學良與蔣介石在事變前的合影

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為了「贖罪」,不顧部下勸阻,執意於12月25日陪蔣乘機返回南京,下機後便立即遭到拘捕。

12月31日,張學良被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別軍事法庭判處10年徒刑。

此後不久,國民政府當局又發布「特赦令」,聲稱將張學良「交軍委嚴加管束」——雖然解除了刑期,卻又變成了終身監禁。

左起:張學良、宋藹齡、于鳳至、宋美齡、蔣介石

張學良在南京遭囚後,宋美齡曾為其求情,但蔣介石不允。此後不斷有傳聞稱,國民黨內有人慾暗殺張學良,於是宋美齡向戴笠放話:

「誰要是敢動那個『小傢伙』,就是跟我宋美齡過不去!」

此後,再無人敢動張學良。

相關焦點

  • 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為什麼蔣後來不處罰他?
    這引起了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的不滿,於是他們扣押蔣校長,實行兵諫,最終導致了西安事變。這是蔣校長一生中比較狼狽的一次,所以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親自送他會南京的張學良遭到了軟禁,可以說張學良的後半生基本上是在軟禁中度過的。楊虎城被迫去職出國考察,全面抗戰爆發後,回國參戰被蔣校長給抓住,解放前夕遭到殺害。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送蔣回南京,並不是因為錯信宋氏兄妹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起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押了當時在西安巡視的蔣介石,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並沒有想過之後如何處理蔣介石,只是提出了「救國八項主張」,對於最終如何處理蔣介石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 張學良為何親自送蔣介石到南京去?他後悔發動西安事變了嗎?
    張學良個人對蔣介石是非常崇拜的,他認為,蔣介石乃當今中國第一人,只有他才能救中國。晚年張學良也談到這一點。四、鞏固西安事變取得的成果西安事變和談協議有宋子文籤字,蔣介石未籤字。蔣介石同意到南京後可以同中共開展和談,合作抗日。張學良陪同老蔣回南京,有鞏固西安事變成果,督促蔣介石履行其諾言的意思。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報復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那就是被他的「義弟」張學良給「坑」了一把,1934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軟禁了躁動的蔣介石,逼蔣抗日,讓當時的蔣介石顏面大失。西安事變最終和平解決,張學良也被蔣介石抓了起來。但是他還有很多「仇人」沒有來得及報復——比如何應欽。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少帥把蔣介石置於何地?
    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少帥張學良一生當中的是非功過,但對於張學良的評價,在他的人生歷程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那便是1936年爆發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就是因為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二人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介石發動的一次事變。
  • 《西安事變》宋美齡扮演者朱可心問好關心她的影迷,詳述出國隱衷
    而朱可心在參拍《西安事變》時,當時宋美齡在國內的定位還是帶有某種偏見的。 而《西安事變》大膽地扭轉了這種舊有觀念。後來宋美齡形象在中國影視中頻繁出現不足為奇,但開創之功的《西安事變》裡對宋美齡形象的設定無疑功不可沒。
  • 西安事變的主角到底是誰?楊虎城之孫,楊瀚揭曉了真相
    幾十年來,對「西安事變」主導者,大家一直都認為是張學良。由於楊虎城將軍已被害,主要內幕肯定就只有張學良清楚。作為參與西安事變的關鍵人物,張學良多次回憶西安事變,但認清對比就會發現不同時期,張學良回憶的西安事變都有較大的差異。這究竟是因為記憶不準確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呢?
  • 蔣介石的葬禮上,宋美齡遲到了一小時,原來她是為了等張學良
    因為在他的葬禮上本來應該早早到場的蔣夫人宋美齡卻遲到了足足一個小時,而本來不應該出現的張學良卻突然來到葬禮上。因為這個人在蔣介石生前就因為西安事變被蔣介石將他軟禁了,他怎麼會來哀悼蔣介石呢?然而事實卻十分地出人意外,張學良不僅來了,而且據說還是受蔣夫人的邀請來出席蔣介石的葬禮的。 並且宋美齡出席葬禮時,遲到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等張學良到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懲處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方向為之一變。今天,就是西安事變爆發的84年紀念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西安事變的主戰場就是在西安,最終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和平解決了這場事變。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就是在南京。
  • 還原西安事變當天:蔣介石最擔心紅軍發動襲擊
    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宋美齡,這些大人物經歷了什麼? 「西安事變」背景回放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夫人是我的保護神」這是張學良親口說的,夫人就是指宋美齡。1936年12月,在民族危亡的緊急時刻,張學良與楊虎城毅然發動了囚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本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轉眼間兩人就變成了敵人,張學良成為蔣介石眼中不可饒恕的罪人,背信棄義,漠視兄弟之情,背叛國民黨等等一系列的罪狀都扣在愛國將領張學良頭上。
  • 張學良去世時,宋美齡送去花圈,上面4個字道出兩人76年真實關係!
    宋美齡是富商千金,家族顯赫,年輕貌美。1925年,張學良率兵駐守上海時,和宋美齡在一場酒會上相識,少帥一見面,立刻為她出眾的氣質傾倒,稱她為「美若天仙」,兩人相談甚歡,而這時宋還未認識蔣 介石。
  • 曾不可一世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被"坑"垮,到底是誰之過錯?
    蔣對圍剿紅軍很是用心,並且決定在1936年12月份親自前往陝西監督作戰。一聽聞他要來監督"中國人打中國人",西安城裡的學生和工人都沉不住氣,紛紛走上街頭對此表示抗議。當年中原大戰時,就是因為張學良的投靠才讓蔣贏得了勝利。若是張學良沒有表態,或者倒戈另一方軍閥,那麼蔣的總統之位不可能坐的如此安穩。那麼,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且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隊伍,為何在抗戰戰爭中的名氣遠不及川軍還有桂軍等,它們去了哪裡,換句話說,是誰在"西安事變"後"坑"垮了東北軍?世人皆知雙十二事變,但緊接著發生的"二二事件"卻並無多少人知曉。
  • 「西安事變」蔣介石自覺必死,留下3封遺書,張學良拆開沉默良久
    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非常重要,這次事件促成了國共統一戰線,兩黨所帶領的部隊,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為後來的抗戰勝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策劃發動了"西安事變",直接扣押了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地位顯赫的蔣介石被屬下扣押,非常突然,他內心也無法接受。
  •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 首先得說說日軍入侵華北後,張學良和蔣介石的衝突。 面對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蔣介石置外敵於不顧,仍然要張學良「剿共」。但是,張學良要去抗日,蔣介石說要「安內攘外」,張學良要「攘外安內」。為此,他不願去打紅軍。 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自來到西安,逼張學良出兵進攻紅軍。
  • 西安事變後傳:東北軍、西北軍的結局
    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後,中央軍精銳沿著隴海線快速西進,佔領陝西東大門潼關,一場戰爭即將在關中打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國西部的陝西。後來,在各方斡旋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戰爭沒有打響,然而,擁有25萬將士的東北軍,和擁有6萬人的西北軍,成為中央軍的眼中釘。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託人用飛機送去花圈,僅6個字,卻字字扎心!
    在近代史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真摯友人關係,比如宋美齡和張學良。年輕時,張學良是東北的少帥,而宋美齡是財閥宋家的千金大小姐,如果兩人能夠走在一起,絕對是良才女貌。宋美齡對張學良也十分賞識,但是兩人認識的時候張學良已經有了妻子,所以兩人只能算紅顏知己。在西安事變登場的諸多人物中,宋美齡和張學良無疑是兩位主角。
  • 為什麼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實在是逼上梁山啊!」
    張、楊密電中共中央西安事變發生的當天,中共中央就收到張學良、楊虎城發來的捉蔣密電:「吾等為中華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計,不顧一切,今已將蔣等扣留,迫其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兄弟有何高見,速復。」接到張、楊的電報後,中共中央立即召集會議商討對策,分析了西安事變的性質,根據國內外的形勢,提出了和平解決、逼蔣抗日的方針。為了打消一些人的疑慮,毛澤東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陝北的毛驢很多,馱了許多東西就不願意上山。但是陝北老鄉讓毛驢上山很有辦法:一拉,二推,三打。我們就採取對付毛驢的辦法來促使蔣介石抗戰。當然囉,要拉得很緊,推得有力,打得得當,驢子就被趕上山了。
  • 齊世英口述:張學良說搞西安事變是我逼的
    我到漢口,住在德明飯店,第二天我到司令部去見張漢卿,這是郭松齡一役後第一次跟他見面。是日晚,沒有通知,也沒有請帖,張漢卿親自來請,猶坐他的車出去吃飯,到一個地方(以後聽說是端納的住處)吃西餐,沒有旁人在座。他先批評郭松齡,好壞皆有,我不置一詞。接著他說:「你跑到日本領事館是對的。」我說:「是啊!你到秦皇島的時候,我勸郭先生把你扣下,他不幹。」就這樣你來我往,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