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江湖道義武俠精神,張一山版韋小寶的油膩庸俗化了金庸劇

2020-11-19 北晚新視覺網

要說最近哪部劇在風口浪尖上,莫過於剛剛才在央視開播的《鹿鼎記》。開播還不足一周,該劇在豆瓣的打分人數就超過了三萬人,而分數也直逼年度最低——2.6分。

這部由張一山、唐藝昕、張天陽等主演的翻拍版《鹿鼎記》,在正式開播前被寄予厚望。從小演過經典角色劉星的張一山,其實路人緣和觀眾緣都不錯。張一山本人幾度塑造過類似調皮抑或匪氣的角色,也被大家認為是韋小寶的合適人選。但是劇一開播,很少在演技上翻車的張一山,卻貢獻了自己演藝事業上最為油膩的表現。

不管是開篇處引入人物的評書片段,還是正式劇集裡無時不刻都在抓耳撓腮、擠眉弄眼,張一山塑造的韋小寶並沒有演出原著中的靈氣,過於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讓整個人物成了一個典型的丑角。在金庸愛好者六神磊磊看來,該劇最大的問題在於整個創作團隊對於韋小寶人物的理解偏差,「他們把韋小寶理解為滑稽小丑,隨時要咯吱人,這是錯的,韋小寶會作弄別人,但恰恰自己最不肯平白扮小丑的,除非他別有目的。」六神磊磊認為,該劇試圖將幽默注入翻拍版本,但卻讓幽默「成了整個主創團隊身上沉重的負擔」。

這一點貫穿全劇,劇中除了韋小寶的擠眉弄眼,連皇帝康熙的行為舉止也時常超出常規,而素來飛揚跋扈的建寧公主就更是行事無常。在被韋小寶無意戳中心事後,建寧公主居然作出了在地上連續打滾的舉動,這個鏡頭之長讓人懷疑導演的幽默感用錯了地方。而觀眾吐槽的表演細節,如康熙突如其來的天津口音,作為揚州人的韋小寶莫名其妙的東北話,以及桃紅柳綠的置景、服裝和道具,都讓這部劇呈現出一種荒謬的舞臺劇感。

而對於熱衷金庸文學作品的觀眾來說,這次的翻拍更為根本的錯誤,在於完全丟掉了金庸故事裡核心的江湖氣。從《鹿鼎記》最早的翻拍版本算來,不管演員的表演和整體拍攝水平如何,《鹿鼎記》的故事從來都帶著天然的武俠意味。韋小寶從一個無名人物誤打誤撞,成為康熙跟前的重要輔佐,後期又與神龍教、天地會產生關聯,他行走江湖的根本不光是偷奸耍滑的機靈勁兒,更多的還是他身上遵守道義的俠義精神。這本來就是《鹿鼎記》背後深層次的人文表達,一旦變成了刻意消解深度的荒誕劇,就完全喪失了金庸武俠故事真正引人入勝的核心氣質。

在六神磊磊看來,這也是這些年武俠劇翻拍常常「翻車」的關鍵所在。「除了底層氣,新的《鹿鼎記》以及近些年來所有崩掉的武俠劇,都共同失去了一樣的東西,一樣關鍵的、靈魂的東西,就是江湖氣。名義上是武俠劇,但是江湖沒有了。」新版《鹿鼎記》中缺乏真實感的造景未能如實還原江湖的人聲鼎沸,也讓故事的場景似乎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房間裡發生。這讓那些熟悉的故事似乎依靠一個個小品在完成,毫無人情往來的臺詞,似乎趕進度一般在推動劇情,活生生的人物不見了。

還有觀眾直言,原劇裡本來需要好幾集才能完成的劇情,在新版《鹿鼎記》裡15分鐘就完成了。在第一集,韋小寶就完成了從揚州進京、認識康熙、遇見建寧公主等一眾戲碼,刺殺鰲拜、抄家獲得《四十二章經》,乃至海公公對戰皇太后,過去至少十幾集的劇情,在不到五集處都一併完成。如果不是原版故事過於深入人心,有些人物的動機都無法理解,韋小寶像足了一個著急打怪升級的工具人,整個故事裡都在跑進度,捎帶手抖一抖機靈,全然不講人物背後的心理變化和行為邏輯。據了解,該劇原本是按照60集拍攝的,但播出時剪到了45集。不管背後原因為何,這種匆匆刪改就開播的故事顯然無法還原經典,更是難以打破經典的「金庸濾鏡」。

(原標題:喪失江湖道義武俠精神,張一山的油膩庸俗化了金庸劇)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翻拍版《鹿鼎記》「翻車」,張一山的油膩庸俗化了金庸劇
    這部由張一山、唐藝昕、張天陽等主演的翻拍版《鹿鼎記》,在正式開播前被寄予厚望。從小演過經典角色劉星的張一山,其實路人緣和觀眾緣都不錯。張一山本人幾度塑造過類似調皮抑或匪氣的角色,也被大家認為是韋小寶的合適人選。但是劇一開播,很少在演技上「翻車」的張一山,卻貢獻了自己演藝事業上最為油膩的表現。
  • 張一山版韋小寶撲街:那麼多版鹿鼎記,他才是金庸心中的韋小寶
    #張一山版鹿鼎記#畢竟在新一代演員中,張一山演韋小寶的呼聲是最高的,《家有兒女》中劉星的機靈勁兒,加上《餘罪》裡餘罪的痞勁兒,還蠻像韋小寶的。可是,新版的《鹿鼎記》一出來,就被群嘲了。在這部小說裡,金庸以勇於自我否定的勇氣,徹底顛覆了此前構造的江湖。
  • 「猴版」韋小寶再毀經典,金庸武俠正在離我們而去嗎?
    最近啊,又有一部「爛劇」因為它的「爛」而火遍全網,那就是由張一山主演韋小寶的2020新版鹿鼎記。這部劇到底爛得有多離譜,爛到豆瓣評分跌破2.5,這部劇拍得有多扯淡,吐槽這片子的視頻播放量輕鬆破百萬。我抱著學習的態度打開了這部憑藉罵名在各大平臺搜索量名列前茅的劇,看著張一山如同面部痙攣一般的誇張表情和突破人類常識的行為邏輯,我只有一句話:「介猴賣不?」
  • 新之說:「猴版」韋小寶再毀經典,金庸武俠正在離我們而去嗎?
    最近啊,又有一部「爛劇」因為它的「爛」而火遍全網,那就是由張一山主演韋小寶的2020新版鹿鼎記。這部劇到底爛得有多離譜,爛到豆瓣評分跌破2.5,這部劇拍得有多扯淡,吐槽這片子的視頻播放量輕鬆破百萬。我抱著學習的態度打開了這部憑藉罵名在各大平臺搜索量名列前茅的劇,看著張一山如同面部痙攣一般的誇張表情和突破人類常識的行為邏輯,我只有一句話:「介猴賣不?」
  • 《鹿鼎記》翻車,金庸江湖已遠
    但是近年來,明顯感覺到金庸劇的「疲軟」,無論是在製作規模上還是市場表現上都大不如前,此前,金庸劇是一線演員爭相奪取的「優質資源」,是造星工廠,但在2017年之後,金庸劇中的男女主角逐漸成為「新人培養皿」。
  • 張一山版韋小寶被群嘲,能不能放過金庸小說?
    這兩天,小夥伴們是不是被張一山版的韋小寶辣到眼睛了? 微博都在說,黃曉明最感謝的人一定是張一山。可見觀眾被翻拍劇「荼毒」久矣。
  • 戴綠帽子的韋小寶,崩壞了的張一山
    文 | 清晏 編輯 | 王卓嬌金庸可能也沒想到,他筆下的人生贏家韋小寶,會被戴上「綠帽子」。張一山版《鹿鼎記》甫一開場,就震得人眼瞎肝顫;第一集結束,甚至覺得這種改編,根本就不該掛上金庸的名字。作為金庸迷,尤其是《鹿鼎記》的書迷,向來都覺得:無論較早的梁朝偉版,或是個人最愛的星爺的電影版,以及眾人誇讚的陳小春版,和油膩難耐的黃曉明版,所有這些關於的影視化,都越發痴迷於娛樂性,卻避開了金庸最想表達的內核:向世俗人情投誠,徹底放棄英雄主義。也就是說:沒有一次改編,真得金庸精髓。
  • 張一山版韋小寶被群嘲
    最近,金庸武俠名作《鹿鼎記》迎來了最新版翻拍電視劇,沒想到卻遭到網友一致群嘲。這次,由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因表情誇張、演技過火被吐槽為「猴版」韋小寶。演技浮誇、節奏失當、製作粗糙、喜劇拍成鬧劇等諸多問題讓該劇成為目前口碑最低的金庸翻拍劇之一。
  • 2.7分爛劇!看了張一山版《鹿鼎記》,更想念周星馳與陳小春
    著名武俠IP,加上主演張一山的人氣,這部劇自然也是備受期待。該劇由當時的著名武俠劇製作人蕭笙監製,該劇長達50集,放在當時的古裝武俠劇市場屬於絕對的大製作。當時的臺灣武俠劇大多存在劇情魔改的問題,本劇相較於同時期其他的臺灣翻拍的金庸武俠劇已經顯得正常的多,基本是按照小說故事線拍,只不過韋小寶七個老婆去掉了曾柔,只剩下六個。
  • 為何周星馳版韋小寶浮誇被稱讚,而張一山版韋小寶卻惡評如潮?
    《鹿鼎記》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一直都是IP改編的熱門題材,從最早的文雪兒女扮男裝版本,到周星馳的無釐頭搞笑版本,再到如今的張一山版,單是對這部作品的翻拍,就要突破十次,足見《鹿鼎記》是一部歷久彌新,值得反覆回味的作品。
  • 張一山從國民兒子到最油膩韋小寶?
    新《鹿鼎記》差評如潮本來是不太想看的,但是今天在微博上又刷到了張一山這段自我介紹,剛點開的三秒鐘氧叔的表情是「地鐵老人看手機」,勉強看完以後,想起來黃曉明也演過韋小寶,突然就覺得黃曉明和張一山比起來,還真不算油了。
  • 2.7分爛劇!看了張一山版《鹿鼎記》,我更想念周星馳與陳小春張衛健!
    著名武俠IP,加上主演張一山的人氣,這部劇自然也是備受期待。 然而該劇從開拍起就非常神秘,甚至連播出都異常低調。越看張一山版,越讓人懷念其他版本。當時的臺灣武俠劇大多存在劇情魔改的問題,本劇相較於同時期的金庸武俠劇已經顯得正常的多,基本是按照小說故事線拍,只不過韋小寶七個老婆去掉了曾柔,只剩下六個。
  • 《鹿鼎記》張一山版「韋小寶」開啟全新喜劇畫風
    昨日,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由申捷擔任編劇,馬進執導,張一山、唐藝昕領銜主演,張天陽、朱珠、楊祺如、郭泱、關芯、王祉萱、鍾麗麗主演,田雨、王陽、于榮光友情出演,劉天佐特別出演的古裝武俠輕喜劇《鹿鼎記》在CCTV-8經典劇場重磅開播,憑藉輕鬆明快的節奏、奇巧喜感的情節設計,為觀眾呈現了一段新奇逗趣、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
  • 張一山版《鹿鼎記》引全網熱嘲 盤點那些翻拍過的金庸武俠劇
    近日,又一部金庸翻拍劇《鹿鼎記》跟觀眾見面了。這部劇由張一山和唐藝昕等主演,一經播出便難逃觀眾吐槽,豆瓣首播評分只得到2.7分,目前已低至2.5。有關張一山的演技更是被嘲上了熱搜,隨後張一山發文: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 盤點6版「韋小寶」!韓棟版最「豁得出去」,周星馳最受金庸認可
    對於觀眾來說,金庸小說不僅僅是一部部百讀不厭的文學佳作,更是讓人心嚮往之的快意江湖。因此,將金庸小說拍攝成影視作品就成為將大家嚮往的江湖世界具象化的最佳途徑,這幾十年來的翻拍之作可謂是層出不窮。比如11月15日剛剛首播的張一山版《鹿鼎記》,雖說是無宣傳營銷式地上檔,但是激起的水花卻一點也不小。早在拍攝之初,網友就對演技發揮比較穩定的張一山版韋小寶充滿期待,但是當初期待有多高如今打臉就有多痛。
  • 盤點6版「韋小寶」!韓棟版最「豁得出去」,周星馳最受金庸認可
    對於觀眾來說,金庸小說不僅僅是一部部百讀不厭的文學佳作,更是讓人心嚮往之的快意江湖。因此,將金庸小說拍攝成影視作品就成為將大家嚮往的江湖世界具象化的最佳途徑,這幾十年來的翻拍之作可謂是層出不窮。因此,這部劇沒有再刻畫小寶的成長經歷,而是更多地放在塑造一個平時嫉惡如仇、在官場中遊刃有餘、對江湖兄弟有情有義,同時又憑藉自己的機智獲取利益的聰明人物。此外,這一版小寶也不再脫口而出那些粗俗不堪的言語,旁人對他的評價從一開始也都是偏正面的。
  • 韋小寶:金庸筆下一位「阿Q式」的男主角
    更核心的地方,在於新劇所營造的氛圍,和原著中韋小寶形象的呼應程度。很多人說張一山的演技浮誇,沒有演出韋小寶人物性格的精髓,在這點上週遊君既不反對,也不肯定。因為韋小寶本身就是一個文藝形象,他並不存在於這個真實的世界之上。金庸當年寫《鹿鼎記》雖然有其現實意義的追求,但是純粹的說韋小寶應該是什麼樣的性格、形象。
  • 《鹿鼎記》開播 張一山版「韋小寶」開啟全新喜劇畫風
    ,田雨、王陽、于榮光友情出演,劉天佐特別出演的古裝武俠輕喜劇《鹿鼎記》在CCTV-8經典劇場和愛奇藝、優酷平臺重磅開播,憑藉輕鬆明快的節奏、奇巧喜感的情節設計,為觀眾呈現了一段新奇逗趣、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01一代人的一代金庸很久之前就曾有過一句定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從上世紀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開始逐漸影視化。對於8090後來說,童年裡總有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細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已經被翻拍了8次之多,《射鵰英雄傳》也被翻拍了7次。
  • 被泛濫毀掉的金庸武俠,《天龍八部》來襲,張一山《鹿鼎記》將映
    作為金庸老先生的集大成之作,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在國人的心目中,最具武俠情懷畢竟金庸的作品太有賣點,而《天龍八部》又最具看點。國內,能夠算得上改編成功的《天龍八部》,屬於多年以前的張紀中版。隨著網絡小說改編潮的興起,再加上無良導演們對金庸武俠劇的粗製濫造,如今的武俠市場越來越式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