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狗狗,絕對是很多人的喜愛對象了,大多數人對狗狗的印象應該就是忠誠的象徵,是人類的朋友。當然,除了在城市中經常能夠見到的哈士奇、薩摩耶,泰迪犬這類的寵物犬外,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犬種,是被城市禁養的。這類犬體型壯碩,力氣大,性情兇猛,主要是被用來作為鬥犬或者工作犬來飼養的。
不過說到底,這些猛犬即使是性情再兇猛,也是能夠被人類馴養的,而有一類犬卻至今未被馴養。如果說到非洲草原上的猛獸,那麼獅子、豹應該都是首當其衝的王者,但其實有一種犬,也是非洲草原上的頂級掠食者,那就是非洲野犬。對於不熟悉非洲野犬的人,很容易將它們和鬣狗混為一談,但其實,它們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動物群體。
在非洲草原,非洲野犬和鬣狗二者堪稱死敵,往往非洲野犬在遇到落單的鬣狗時,都會群起攻之,而鬣狗對待非洲野狗也同樣如此。非洲野犬是一種群居性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草原以及周圍的灌木叢和稀疏林地地區,可以通過群體狩獵來捕殺一些中大型的獵物。非洲野犬的毛色比較斑駁,多為黑、黃、白等色,不過看起來也有獨特的美感,因此有個別樣的稱呼,叫做「星辰之子」。
非洲野犬的四肢看起來比較細長,身材削瘦,但其實全身基本都是肌肉,能夠爆發很強大的力量,所以奔跑速度非常快,短時間內最高可達70千米每小時,讓它們能夠很容易的追上自己的獵物。在犬類之中,非洲野犬的捕獵能力僅排在狼和豺之後,位列第三。
除了精壯的四肢和一騎絕塵的速度,它們的牙齒也堪稱死亡預告——上下牙齦共有42顆牙齒,前臼齒比其他犬科動物要大,這令它們擁有極強的咬合力。連肉帶骨的獵物肢體一旦入口,上下共四臺研磨機全力發動,只聽「嘎吱嘎吱」幾聲,骨骼變成了骨粉,肌肉變成了磨肉。非洲野狗的牙齒和鬣狗相似,被它們咬上一口可絕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
非洲野犬還有著獨特的蝴蝶耳和蝙蝠耳,這樣特殊的耳部結構讓它們的聽覺更加敏銳,能夠幫助它們更好的發現獵物和危險。非洲野犬的耳朵比一般的狗都要寬大許多,豎起來的時候就像是一個雷達,能夠讓它們充分的感知周圍環境的情況。雖說非洲野犬在面對敵人和獵物時野性十足,但因為是群居性的動物,所以對待自己的族群夥伴,是屬於很溫情的那種,雌性非洲野犬都是輪流看護新生幼犬,對於族群中的老弱野犬也都會很照顧。
而如今由於活動區域的縮小,加之其他大型食肉動物(例如獵豹、鬣狗、獅子等)對獵物的爭奪,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在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非洲野犬被評級為EN(瀕危),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會在不久之後的未來面臨絕滅。
十多年來,非洲野犬的種群數量一直處在不斷下降的趨勢內,現今,在非洲的39個國家裡,它們只有25個種群,共計3000隻左右存活於世。
曾經光耀整個非洲的「星辰之子」,現在竟然落入了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的悲慘境地。讓人不禁唏噓:難道點點星辰最後都將走向不可逆轉的墜落嗎?
如果您也有精彩的關於非洲的故事,可以給我們投稿。郵箱:info@cawp.vip
本公眾號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可任意轉載,違者必究,需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