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劉德文老師【豐縣小營村】

2021-02-19 愚伯的自留地

文:吳登旭


我從小喜歡畫畫,當時農村條件差,沒有畫畫的書,又沒老師教,總是自已摸索著瞎畫。
            

一九八五年的夏天,經朋友介紹,有幸認識了退休回鄉的畫家劉德文老師。當時劉老師已是74歲高齡,孤自一人住在豐縣縣政府(今縣信用聯社大樓)對過,兩間簡陋的房子裡。

初到他那兒,發現劉老師的生活極其簡樸。屋裡除了一張老式八仙桌椅,一張小床,和用來招待來人坐的幾個小馬扎之外,整個空間都放滿了他各個時期繪畫作品,地上連插腳的空都沒有,給人一種被埋在畫堆裡的感覺。劉老師長相清瞿儒雅,個子很高,說話慢條斯理,使人覺得和藹又嚴肅。我第一次見到劉老師還有他這麼多的畫,當然很激動。

那時我也不懂畫,還冒昧的問了句:」這些畫哪幅最好」?劉老看了看我說:」只有不知羞恥的人,才認為自已的畫好」。聽了劉老師的回答,方悔自已的冒昧和無知。打那以後,我便經常帶著自已的畫去請教。當時歡口到豐縣沒有公交車,來去很不方便,我大都騎自行車去。劉老師沒有吸菸喝酒的嗜好。我有時給他帶點水果之類的東西,這樣劉老師卻很生氣,說以後來不要帶這些東西,掙個錢不容易,多帶畫來我最高興。其實二斤水果才幾個錢,從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他那為人師表的高尚品格。
         

劉老師那兒經常有來求教的學生,他總是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劉老師教學生,不喜歡就畫論畫,更討厭手把手教。往往通過談詩詞、文學,畫史,典故等方式進行引導,所謂功夫在畫外。有一次,他拿著掛曆上印有李可染畫的牧牛圖,搖了搖頭嘆道:」李可染的筆墨,是一流的,(說到這他還伸出大母指)但畫上題的:牧童弄短笛,牛兒閉目聽」這句詩,令人笑掉大牙,李不懂詩……」。李可染是當之無愧的國畫大師,我當時對劉老師話不以為然。後來在揚子晚報上,看到其女婿寫的一篇紀念李可染的文章裡透露出,他本人對自已詩詞修養也深感欠缺。由此可見劉老師的國學修養是很深厚的。

他還談到在南京與傅抱石、亞明等人一道工作時的趣聞,他很佩服傅抱石的人品和藝術。在談到徐悲鴻的名畫《愚公移山》時說:」徐悲鴻,畫達官貴人、小姐太太是好樣的,畫勞動人民不行,你看畫的那些個腆著大肚子的印度人,莊稼人哪有這樣的……他沒種過地,也不能怪他」。還談到他去吳作人家,並對這樣一位有名頭的大家,家中卻沒有幾幅畫,感到不可理解。

劉德文老師畫作

  

劉老師常說自已是個苦命人。幼年失怙、中年喪妻、老來喪子他都攤上了。的確讓人很難想像他的孤獨和痛苦。有一次,我們一塊吃過午飯,劉老師坐那沉默良久,突然對我說:」畫畫是個受苦、受窮的事,最好別熱這個東西。從前,我從南京回家,母親見到就說,你看看人家,大人小孩一窩窩,家裡不是瓦屋就是樓,再看看你,一個人去一個人來,背個破行李、幾本子爛書……當時聽了也很不是個滋味。法國有個叫米勒的畫家,是個光棍漢子,他以大自然為妻,把畫當成自己孩子,我也跟他差不多吧」。
          

劉老師除了講藝術之外,還講了很多他所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如抗日期間,他村子成了日偽踞點,他曾冒險著生命危險,用門板刻了豐縣第一幅毛主席、朱總司令像。他還被公推為中、小學校長。

漢奸董漢槎,王歪鼻子懷疑他通共,險些被抓,幸得一位鄉珅出面保釋。還有和八路軍幹部李貞乾、王文彬、梁步庭、劉導生等人與他交往的故事。這些不單單是動人的故事,而且還是無法複製的珍貴歷史資料。以上這些,並不是有意抬高劉德文老師。例如,梁步庭是劉老師的學生,八十年代曾任山東省委書記,並保持書信來往,我曾親眼見過劉老師桌子上,一封梁步庭的來信。但劉老師從未對外人說起,或炫耀,更不沾他們的光。建國前他曾為豐縣地區的革命做過一些有益的事,也不被外界所知,更不向政府邀功。
         

劉老師有個習慣,對學生不輕易表揚,可能是怕學生驕傲。但當看學生有所長進時,也是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說實話,劉老師對我還是有些厚愛的,曾鼓勵我說:」不要看不起你自已這點小本事,別人想做到這樣還不容易呢」,為此我高興了好幾天。

他還把自己珍藏的幾本書送給了我,一本是民國版本的,由徐悲鴻作序的瑞典畫家《佐恩素描集》、一本是劉老師用一個月的工資買的俄文版的《列賓油畫集》第三本是《德拉克羅瓦日記》,我看過以後,覺得版本珍貴就又還給劉老師了。 每當想起劉老師當年對我的這些鼓勵和教誨,我都非常激動,更覺得慚愧,我自已雖不懈堅持和努力,但終因學識和能力不行,如今已接近50歲了,卻一事無成,真是對不住他老人家!
          

劉老師後來搬到勝利小區居住,他兒子也已早他三年在北京去逝,九十多歲老人,身邊沒一位親人,晚景更加悽涼。錢,對於晚年的劉老師來說已沒任何意義了,他最大的心事,就是這麼多畫怎麼處理,他愛畫如命,且是一輩子的心血。據說徐州博物館和徐州師範大學這兩家準備收藏,不只是何原因沒能形成,後讓一位外來畫商一併收購走了,從此在我們這個地區便很難再見到劉老師的作品了。應該說這是我們徐州的一大損失。

我由於忙於生計,後來去看望的時侯少了。最後一次見到劉老師,是06年的冬天,這時的劉老師坐那兒自己已站不起來了,給他說了好幾遍才知道我是誰。桌子上的畫筆落滿了灰塵,有的掉在了地上,我看到眼前他這這風燭殘年的情形,想起與劉老師二十多年的交往,心裡不免很是傷感!2007年3月劉德文老師去逝,享年96歲。

          

劉德文老師,是真畫家、真文人,他性格孤岸、不慕名利,對自己不炒作、不包裝。平心而論,他名氣不大,就其繪畫水平而言,在他那個時代是絕對的皎皎者,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二代非常優秀油畫家。
           

最後借我的同好為劉老師寫的一幅輓聯來結束這篇對劉德文老師不成敬意的短文:

生不足喜,人生常來哭世界
死以何悲,畫魂猶可慰平生
  

…………………………

 

劉德文老師簡介
             

劉德文,(1911一2007)豐縣小營村人。畢業於蘇州藝專,師從顏文梁、周方白、呂霞光等人。    先後曾工作、執教於南京高等職業印刷學校、華東軍政大學文藝系、三野政治部文訓班、江蘇省美術工作室(今江蘇畫院)  西北工業大學、曲阜師大,1979年回鄉定居。              

相關焦點

  • 感念師恩——紀念我的老師劉德文先生
    我與劉德文老師的認識應該是在兩千年左右,當時劉老師已經九十多歲。劉德文的早期繪畫受到歐洲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油畫色彩語言擅長用純色表達。他追求揮灑自如的筆法和大膽的筆觸,不拘泥物象細節的真實,喜歡概括地去表現生活的本質。他的油畫《分糧》反映了1950年代中國農村分糧的場景,表達了軍民魚水情深。劉德文老師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繪製了大量的紅色題材作品,並深入延安地區寫生創作。
  • 【名品視界】劉德文先生作品欣賞
    劉德文先生作品欣賞    劉德文(1911-2007) 江蘇豐縣人
  • 「名師大講堂」——劉德文教授
    此次講座深入人心,劉德文教授旁徵博引,語言生動形象、幽默詼諧,臺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講座最後,劉德文教授與教師們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並對大家的提問一一做出了詳細的回答。通過劉德文教授精彩地講演,教師們受益匪淺,更加深刻、清晰地認識唯有奉獻,才能愛崗、敬業、樂業;唯有奉獻,才能書寫忠誠。
  • 19歲的世界武術冠軍,山東金牌小將劉德文
    在不久前舉辦的世界太極拳錦標賽比賽的第二天,山東小將劉德文代表中國隊出場。一套劍法打得輕靈柔和,綿綿不斷。他動作優美瀟灑,形神兼備,眉宇間已隱現大將之風。最終,劉德文憑藉自己的出色表現,在男子自選太極劍B組項目中以9.71分斬獲金牌。
  • 淺淺 ▏義人劉德文
    文/淺淺打開微信朋友圈,就看見劉德文君的更新。劉德文是誰?劉德文是個臺灣人。劉德文祖籍臺灣省屏東縣,現居住臺灣高雄,任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怎麼就和臺灣的一個的裡長扯上關係了呢?在此之前,我對他一無所知。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
  • 這個劉德文不簡單!
    我是臺灣劉德文裡長,十年一諾,義重情長,存好心,做好事,只為一句承諾,一個委託,送老兵落葉歸根。劉德文,一個平凡的人,發表了文字,大家紛紛轉載。劉記五金日雜 31分鐘前劉德文裡長「親自背著100位老兵的骨灰,幫助他們魂歸故裡",功德無量!回復0
  • 臺灣裡長劉德文17年不間斷運送2百餘位老兵遺骸歸根
    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2003年迄今,不間斷地背著200多位老兵遺骸跨海返回大陸與親人「團圓」。在劉眼中兩岸早已融為一體,過去因大時代所造成的骨肉分離是人間悲歌,但協助老兵落葉歸根則成為他此生最快樂的志業。 今年54歲的劉德文為屏東高樹人、中國國民黨黨員、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
  • 劉德文:努力打造一支有目標、有前途、有溫度、有流動的律師團隊
    10月27日晚,由LEX法律科技主辦的第八期「湘江夜話」在LXE會員中心順利進行,長沙市人大代表、湖南金凱華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德文律師作為本期沙龍的發起人嘉賓,為大家帶來了「如何成為律師團隊合格的成員——以成長之需與人身依附為視角」的沙龍主題。19時30分許,對話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序幕。
  • 實拍:豐縣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收徒儀式
    圖文:程守忠2020年4月10日,豐縣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在他的家鄉豐縣宋樓鎮黃樓村王橋,舉行了收徒儀式。徒弟劉容婷及她的家人、引進師、主持人、保舉人、見證與賀人等濟濟一堂,見證了舉行儀式的過程豐縣宋樓鎮黃樓村王橋,地處復新河畔,清流波光四時映照,屋宇地田靜謐安詳,是一處美麗而恬靜的聚落。豐縣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大鼓藝人黃啟光先生,就生活在此村。他家的院落前,春麥鋪展,綠樹成行。四月的鄉村,如詩如畫!
  • 豐縣政府引領電動三輪車行業發展
    在深圳打拼20多年的徐州豐縣人周亮,2009年回到豐縣,在家鄉投資15億建立「中國電動車城」。 「我要把深圳特區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帶回豐縣,促使家鄉整個經濟的轉變,我要在這裡打造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最全、服務最好的五星級電動車專業市場!我期待把豐縣電動車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 豐縣的傳奇人物——評書大師尹克理
    尹克理先生生前照片尹克理先生,豐縣華山鎮尹長莊村人。生1915年7月12日,歿於2008年農曆12月11日,享年94歲。他的父親尹道立具有愛國思想的一位有識之士,從小對他進行愛國思想教育,使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培養憂國憂民的心態。
  • 中華民間第一寺與豐縣佛事的興替
    中華民間第一寺與豐縣佛事的興替豐縣傳入佛教由來已久,佛事活動異常活躍和興盛,雖歷經朝代更替和兵燹水患的影響,但其佛事活動依舊是興替不歇,或明或暗,或張或弛,或眾或寡,或官倡或民辦,均是一直在活動中,直至今日。
  • 【厲害了】明代象牙笏板現身豐縣
    近日,豐縣歡口鎮董莊村村民董先生公開了從明朝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一塊笏板。有文史學者稱,古代官員笏板在徐州非常少見,明代官員笏板在豐縣僅此一塊。據豐縣文史學者許硯君介紹,這塊笏板的主人是明崇禎年間的董家第9代孫董令矩,官居鴻臚寺少卿,告老還鄉後居住在師寨鎮董寨村。少卿是什麼樣的官員?許硯君說,董令矩的父親也是明代朝廷官員,但沒到持有笏板級別,負責祭祀、招待等工作,董令矩官至少卿,也是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應該是五品或從五品的級別。據光緒《豐縣誌·董令矩傳》記載,「董令矩:由例貢任前鴻臚寺少卿。
  • 【高能】從臺灣到豐縣——看孫裔博的故鄉情懷!
    特別是豐縣城鄉無不拍手稱快,因為執行鋤奸行動的勇士就是豐縣人孫寶山、陳亨林。大漢奸侯本升也是豐縣人,由於他倒行逆施,認賊作父,禍害鄉裡,霸佔及姦淫良家少女無數,讓家鄉豐縣人早就恨的牙痒痒,所以他的死大快人心,當時豐縣城老百姓放鞭炮慶祝幾天。侯本升清光緒31年(1905年)出生於豐縣城東渠橋村一個貧窮農家中,字海鵬,乳名百領,人稱侯百領。他幼年家貧,沒有上過學。
  • 豐縣趙莊鎮張小樓、張土城那片,為何文化底蘊那麼深厚?
    圖文:張念柱豐縣趙莊鎮前、後張小樓、張土城自然村張氏文化人頗多,雖無大的建樹,但各級詩詞協會、作家協會都有他們的名字出現,各級各類報刊雜誌、媒體平臺時有他們的文章發表。學校命名為「豐縣張小樓學堂」。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每星期早晨,老師帶領學生背誦總理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汪精衛從孫中山先生的政治遺囑中提煉出來的)。後來學校規模擴大,佔地10餘畝,設有高年級(五六年級)學生達二三百人,學校更名為「豐縣張小樓完全學堂」。
  • 記憶深處的豐縣露天電影院…
    今年中秋期間在劉邦廣場南面的綠楊春酒店吃飯,得以有機會再次和當年的豐縣露天電影院進行零距離的接觸。由於多年在外,豐縣露天電影院極少有機會光顧,今日故地重遊突然發現它不知何時被廢棄了!徘徊於此,滿眼凋敝不堪,二樓的放映處蛛網瀰漫,一如當年劉邦母子躲避官府追捕的破廟。昔日的售票處變成了賣燒雞的店鋪,招牌還掛在那裡,但大門緊閉,大概關門了吧。
  • 吾悅廣場約50萬方城市綜合體正式落戶豐縣!
    2020年10月30日,豐縣吾悅廣場項目籤約儀式在金都藍海鈞華大飯店成功舉辦,意味著吾悅廣場正式落戶豐縣,項目總建面約50萬方,將填補豐縣體驗式綜合體空白,為豐縣增添一座集購物、休閒、文化娛樂、居住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 國網豐縣供電公司:電靚美麗豐縣 點亮美好生活
    近日,黃河故道大沙河溼地公園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從「無風三尺沙」到「梨花香如雪」,豐縣堅定踐行「兩山」理論和新發展理念,美麗豐縣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國網豐縣供電公司深入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持續加強電網建設,深入推進電能替代,積極服務鄉村振興,為美麗豐縣添動力,為美好生活增活力,為全縣高質量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推進電能替代 助力綠色發展  豐縣是一個多民族的人口大縣,縣城北關是自然形成的回民聚居區,侗、壯、蒙、布依、土家等族也散居在豐縣各地。
  • 江蘇豐縣:品牌」速利達」 三輪車送給英雄王傑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到來之際,7月25日,冒著高溫酷暑,江蘇速利達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廣運,豐縣擁軍協會主席劉永清,豐縣正能量公益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袁慶堂、理事長萬利忠帶領志願者一行30多人,行程100公裡來到駐徐州王傑部隊走訪慰問
  • 豐縣「鐵漢」民警王玉亭:「支架心」追嫌犯差點送命
    當時,正在河濱路和中陽大道路口等綠燈的豐縣公安局政治處主任呂凱趕了過來,「老王,你不要命了!」原來,王玉亭的心臟上搭著三個支架,他根本就不能進行這樣的劇烈運動。緩過氣來後,王玉亭輕聲說,「抓住嫌犯就好。」此時,戰友們已經將嫌疑人控制,經查此人不僅是「7.15」搶奪案件的嫌疑人,還是橫跨安徽碭山、山東單縣和江蘇豐縣等三省數縣的搶奪犯罪團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