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車壓斷腿的司馬懿,曾一度殘疾,等曹丕再見他卻毫髮無傷

2020-12-25 餘正配

前段時間,在《軍師聯盟》這部熱播劇中出現了這麼一個情節:劇中的司馬懿為了找藉口逃避曹操的徵辟而把自己的雙腿放在馬車下,當馬車碾過之後他的雙腿也因此而斷了。就這樣他烙下了殘疾,並且也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拒絕曹操的理由。

這樣的情節乍一看起來的確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而且也與這個人物的性格非常相符。司馬懿作為如此老謀深算的謀士,敢於如此殘酷的對待自己也的確是像他的風格。然而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可就出乎了很多人意料。

身患殘疾的司馬懿,自然是不會被曹操所用了,然而當他的兒子曹丕再次來到了司馬府之後,司馬懿竟然奇蹟般地站了起來,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他完全就是在裝病。這樣的劇情發展可是出乎了很多觀眾的意料,明明都已經殘疾了,怎麼還能站得起來?

最關鍵的是,大家清清楚楚的看到他的腿被馬車壓了過去,怎麼可能還能夠相安無事呢?這究竟是司馬懿太過於高深莫測還是說其中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別著急,我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閉合性骨折

首先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電視劇當中他的腿被馬車軋過的那個鏡頭,由此來看看司馬懿究竟被壓斷的是什麼部位?從影視劇當中的情節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當時是把自己的小腿放到了馬車底下,而這一段在醫學上主要指的就是脛腓骨部分。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測出司馬懿的受傷情況應該是屬於雙下肢脛腓骨橫斷骨折。而從造成傷害的類型來看,這屬於是直接暴力所造成的。由於脛骨前面的皮膚很薄,所以骨頭折斷之後會刺破軟組織,造成骨質裸露。相比起沒有皮膚破損的閉合性骨折來說,這種開放性的骨折比較麻煩。

當然麻煩歸麻煩,既然他屬於是骨折的異類,那麼也就說明是可以被治癒的。而我們也從司馬懿能重新站起來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這種程度的傷也的確造不成永久性的殘疾。不過人們比較疑惑的一點是,在三國時期真的能有如此強大的醫術嗎?

如果是這種程度的傷,放到現在來說,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雖然過程比較麻煩,但是現階段已經有非常多的方法和設施去妥善處理了,比如用保守治療或是手術鋼板固定外固定這些方法。那麼在那個時候,究竟他們要怎麼去處理這樣的傷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醫術其實是沒有那麼發達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做手術這種需要高技術以及發達科技的治療過程就很難做到。其實手術考驗的不僅僅是醫生本身的技術,也對於科技有著極高的要求,比如麻醉、止血乃至於做手術所需要的無菌環境等等一系列條件,這都是古代不可能提供的。

所以在古代要想通過手術來處理骨折那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辦法能在不動手術的情況下治癒呢?其實辦法是有的。一般來說,對於骨折的非手術處理主要包括骨折復位妥善固定以及後續的康復過程。

如果只是一般的閉合性的骨折,其實只要通過適當的手法對於折斷處進行牽引使其接合,那麼就能夠把骨頭給接上了。等到復位以後,只要用一些外部的設施對於骨頭的斷裂處進行固定就好了。現在我們通常用的是石膏,而在沒有石膏的情況下,其實用木板也是可以的。

只要做好了以上的這些步驟,那麼一般來說三個月左右骨折就能夠癒合了,當然這裡提出的解決辦法主要針對的是閉合性骨折。如果是開放性骨折的話,那麼在古代幾乎是不可能能夠治好的。

眾所周知的一點是,人體在受傷之後會因為皮膚產生創口而與外界的各種各樣的病菌和髒物所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是非常容易發生感染的。而在古代要想創造一個無菌環境,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古人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無菌概念。

因此如果把開放性骨折當作閉合性骨折那樣去處理,那麼就很有可能會造成傷口內的感染,從而形成骨髓炎甚至於骨頭無法正常癒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腿部是很難恢復到像從前那樣的這樣子。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很可能在骨頭斷裂處還會存在畸形,這樣一來腿骨的形狀都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哪怕僥倖能夠讓腿骨接合,但小腿應該也已經不直了。那麼既然司馬懿能夠站立起來還如此健康,說明他的骨折應該屬於閉合性。

相關焦點

  • 司馬懿為何能奪取曹魏政權?都是曹丕和曹叡惹的禍
    眾所周知,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控制了曹魏政權,為將來西晉取代曹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其中自然有司馬懿政治才幹出眾和其政敵曹爽兄弟懦弱無能、貪圖苟安等因素,但曹魏在權力格局上的安排也有其致命傷。他是曹彰的兒子,曹彰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弟弟。也就是按輩分來講,曹芳是曹操的重孫,是曹魏的第四代帝王。之前的三位分別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曹芳當時繼位時,周歲七歲。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曹芳周歲只有十七歲。在皇位世襲的體制下,會產生這樣一種現象:開國皇帝往往是在殘酷的政治、軍事鬥爭中磨練出來的,再往後傳,其總體能力一般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 司馬懿「斷腿」與「風痺」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青年司馬懿為了躲避曹操的徵辟詔書,狠心讓馬車軋斷雙腿,曹操派楊修試探傷勢,即使被針扎雙腿,司馬懿也沒有反應,曹操只好說:「殺了他,,天下倒要笑我殺一廢人,我倒想看看他能忍到幾時。」
  •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曹丕13周歲,司馬懿21周歲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也從這一年作為故事的開始,以董承之亂引出曹家、司馬家和楊家,曹操、曹丕、司馬懿、楊修紛紛登場,一時眼花繚亂,頗有《人民的名義》首集的「理還亂」的感覺。戲中曹操懲治反叛大臣後,故事旋即高潮迭起,司馬懿上下鑽營,重要救得父親司馬防。然後故事進入略寫,曹操率軍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官渡之戰勝利後,曹操徵辟司馬懿為司空府服務,結果司馬懿下苦肉計,以馬車軋腿,託詞拒絕曹操的徵辟。
  •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
    司馬懿也是曹魏三朝託孤輔政大臣,早年被曹操強徵為文學椽,因盡職盡責,能力非凡被曹操器重,但司馬懿因由狼顧之相,深受曹氏的猜忌。曹操死前,曾告訴曹丕,要用司馬懿,但需要永遠防著他。曹丕在位期間,司馬懿成了他對抗曹氏宗親的工具,被沒有實權。曹丕死前又曾告訴曹睿,讓司馬懿成為權衡宗親和新政的工具,但要一直放著他。曹睿在位期間,司馬懿一直唯唯諾諾,一副忠誠奴才的樣子,可以說司馬懿也是非常害怕曹睿,這究竟是為何?
  • 曹丕壓制住了司馬懿,也知道他的野心,但是為什麼一開始不殺了他呢?
    洽洽相反,曹丕跟他父親曹操一樣,是比較信任司馬懿的,因為司馬懿的確是一個人才,他文武雙全,其實他內心是瞧不超曹操的,認為曹操出身低微,但自從曹操請他參與曹魏政權後,便深受曹操器重,他還是立過不少功勞的,諸葛亮六出祁山曹丕就是派司馬懿帶兵對陣的,他始終不出兵決戰。當他捉住諸葛亮的一個戰俘後,便問承相的生活起居情況,當得知諸葛亮在軍中事無論巨細都要過問,並且吃飯很少。
  • 曹丕留下3人防止司馬懿造反,本來萬無一失,可惜都死在了他前面
    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說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雖然司馬懿一度拒絕,不過還是被曹操強行徵召到手下了。見到司馬懿之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 司馬懿「自斷雙腿」後,怎麼那麼快就站起來了?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君《軍師聯盟》裡有這樣一個橋段,司馬懿為了逃避曹操司空府的徵辟,把自己的雙腿放在馬車下壓斷,以殘疾為理由,抗拒出仕輔佐曹操,展現了司馬懿隱忍的一面。
  • 託孤司馬懿 曹丕和曹睿做錯了嗎?
    而且曹丕和曹睿還是很信任司馬懿的,臨死前還任命其為輔政大臣,就像劉備託孤給諸葛亮一樣,這司馬懿就相當於是託孤大臣了,試問曹丕託孤司馬懿還是情有可原的,這曹睿怎麼又託孤司馬懿,而恰恰是曹睿的託孤,才讓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曹魏才最終改姓司馬了。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其二背景硬,出於門閥士族之家,這就決定了他起點很高。對比草根出身的張郃就清楚了。徵戰一生,立功無數的張郃,卻成了一直擔任文官的司馬懿的副手,最終還被司馬懿逼著追擊諸葛亮時被射死,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若非司馬懿出身門閥士族,他豈能這麼輕鬆壓過張郃?其三就是對手太強悍。跟曹操、曹丕、曹叡、劉備、諸葛亮、陸遜等多位三國時期的頂級大牛都鬥過法。
  • 曹操留給曹丕的這些大將,為何司馬懿笑到最後,曹丕對他們怎樣?
    他繼位之前,曾發生與弟弟曹植爭位的事,並因此在這兩兄弟身邊還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互相以對方為政敵。再加上曹丕的心胸遠不如曹操寬廣,所以他對當初支持曹植的人都不會重用。除了爭奪儲位使曹魏內部人才分化,還有一些因為其他原因,所以,到曹丕繼位時,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力量已大不如曹操時期。曹操給曹丕留下的能獨當一面的武將:
  • 《軍師聯盟》中司馬懿斷腿到底能不能站起來,關於骨折的幾個問題
    比如司馬懿為了逃避曹操的徵辟,用裝滿貨物的馬車軋斷腿的情節尤其精彩,正史以及民間演繹對於司馬懿到底是不是裝腿折一直都有爭議,腿軋的那麼嚴重,最終真的能完好無損的站起來嗎?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關於粉碎性骨折的幾個問題。
  •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怕曹丕,卻懼怕曹睿?原因很簡單!
    但是曹操終其一生都還沒有稱帝,所以在三國演義故事的後期,司馬懿還幫助了曹操的兒子曹丕奪得了皇位。但是曹家能夠有這般成就,司馬懿可以說是傾其所有。自然,司馬懿為魏國做了這麼多,他在魏國的影響力相比也是非常大的。作為魏國的一名老臣,而且在曹操的麾下盡心盡力,相比曹操的部下都會對這位老功臣信服,而不是會對曹丕盡心盡力。對此,作為皇帝的曹丕也是選擇任由司馬懿自己發展,畢竟曹家的江山也是靠著司馬懿才能夠打下來的。
  • 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魏失國,根源就在曹操對司馬懿的徵辟和曹丕對司馬懿的重用,為什麼明知司馬懿不願屈就於自己,曹操還是執意要招攬司馬懿?曹丕又為什麼沒能延續曹操的態度冷藏司馬懿呢?曹操徵用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司馬懿的才能在當時屬實出眾,為司馬家族的"八達"之首。曹操此時急需人才,通過徵辟的手段,可以將天下的人才都招攬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過"挾天子"吸引的擁漢的士人,為建立曹氏王朝儲備人才。
  • 權利的遊戲-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們 1
    魏晉的官方正史,被刪的七零八落,而之後三百年你來我往,洛陽的史料,太半毀於刀兵和烈火。所以魏末晉初的故事,藏於黯淡幽微的歷史石洞中,智慧弱小得如同五丈原秋風裡的孤燈,須得像拼圖一般,摸索成型。3.諸葛一生唯謹慎?說這句話的,把司馬懿放到了哪裡?縱觀歷史,我從未見過,一生過得比司馬懿還謹慎的人。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這答案一定是曹丕。好多人覺得司馬懿和曹丕關係好,亦師亦友。這才可怕。伴君如伴虎。 曹操時代身邊文臣武將眾多,曹老闆也壓根不信任這些世族。曹操萬年連荀彧都不信任。司馬懿壓根就沒放眼裡。這就好比上班,董事會開會,你都沒資格參加。
  • 曹丕臨終前,留了幾個人防備司馬懿,他們為何沒有阻止司馬奪權?
    黃初七年,僅在位七年的魏文帝曹丕逝世於洛陽,年僅四十歲。在臨死之際,曹丕緊急召曹真、陳群,以及司馬懿等三人前來受領遺詔。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曹丕是打算讓這三人作為輔政大臣來輔佐曹叡的。而就在這時,徵東大將軍曹休來到曹丕的寢宮前問安。而曹丕得知是曹休後,才臨時把三人變為四人。
  • 曹操、曹丕、曹叡都很聰明,為何不除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司馬懿的心思自然瞞不過曹操,曹操也不點破,而是派遣刺客並以司馬懿全家人的性命要挾,司馬懿無奈只能乖乖赴任。當時曹操麾下謀臣如雲武將如雨,司馬懿這樣的後輩只是曹操的儲備人才,於是曹操把他分配給兒子曹丕做幕僚,然後把同樣是青年才俊的楊修分給另一個兒子曹植做幕僚。因為曹操也想知道,曹丕和曹植兩人到底誰能勝出,自己好立他為繼承人。
  • 《軍師聯盟》:曹丕為什麼拼不過司馬懿?
    那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主演于和偉、吳秀波、翟天臨……等人,都是演技炸裂的。劇中于和偉老師扮演的「狼爸」曹操,更是像一部行走的育兒經。為人君父的野性和柔情在劇中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他不僅是威嚴的君王,更是孩子心中權威的父親。他的教育方式,跟他的人一樣充滿著爭議。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
    曹操是留下了一筆優秀人才遺產來輔助曹丕的,這些人才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用以對付司馬懿。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協助曹丕治國,因為這些人才中就包含著司馬懿。至於在三十年之後,年近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是曹魏政局變化所導致而已。那讓我們看看,曹操在死後給曹丕留下了哪些優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為何又無法在30年後阻止司馬懿的政變行動呢?
  • 曹操死後有幾人鎮得住司馬懿?除了曹丕和曹叡,至少還有五個人
    其實並非如此,除了曹丕和曹叡之外,至少還有五個人能鎮得住司馬懿,可惜卻無一人比他活得久,這才使得司馬懿最終一擊得手。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很顯然,曹魏第一和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曹丕和曹叡父子無疑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丕和曹叡在位時司馬懿不敢有二心,那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魏的重臣,同時也是曹魏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