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軍師聯盟》這部熱播劇中出現了這麼一個情節:劇中的司馬懿為了找藉口逃避曹操的徵辟而把自己的雙腿放在馬車下,當馬車碾過之後他的雙腿也因此而斷了。就這樣他烙下了殘疾,並且也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拒絕曹操的理由。
這樣的情節乍一看起來的確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而且也與這個人物的性格非常相符。司馬懿作為如此老謀深算的謀士,敢於如此殘酷的對待自己也的確是像他的風格。然而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可就出乎了很多人意料。
身患殘疾的司馬懿,自然是不會被曹操所用了,然而當他的兒子曹丕再次來到了司馬府之後,司馬懿竟然奇蹟般地站了起來,也就是說在此之前他完全就是在裝病。這樣的劇情發展可是出乎了很多觀眾的意料,明明都已經殘疾了,怎麼還能站得起來?
最關鍵的是,大家清清楚楚的看到他的腿被馬車壓了過去,怎麼可能還能夠相安無事呢?這究竟是司馬懿太過於高深莫測還是說其中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別著急,我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閉合性骨折
首先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電視劇當中他的腿被馬車軋過的那個鏡頭,由此來看看司馬懿究竟被壓斷的是什麼部位?從影視劇當中的情節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當時是把自己的小腿放到了馬車底下,而這一段在醫學上主要指的就是脛腓骨部分。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測出司馬懿的受傷情況應該是屬於雙下肢脛腓骨橫斷骨折。而從造成傷害的類型來看,這屬於是直接暴力所造成的。由於脛骨前面的皮膚很薄,所以骨頭折斷之後會刺破軟組織,造成骨質裸露。相比起沒有皮膚破損的閉合性骨折來說,這種開放性的骨折比較麻煩。
當然麻煩歸麻煩,既然他屬於是骨折的異類,那麼也就說明是可以被治癒的。而我們也從司馬懿能重新站起來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這種程度的傷也的確造不成永久性的殘疾。不過人們比較疑惑的一點是,在三國時期真的能有如此強大的醫術嗎?
如果是這種程度的傷,放到現在來說,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雖然過程比較麻煩,但是現階段已經有非常多的方法和設施去妥善處理了,比如用保守治療或是手術鋼板固定外固定這些方法。那麼在那個時候,究竟他們要怎麼去處理這樣的傷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醫術其實是沒有那麼發達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做手術這種需要高技術以及發達科技的治療過程就很難做到。其實手術考驗的不僅僅是醫生本身的技術,也對於科技有著極高的要求,比如麻醉、止血乃至於做手術所需要的無菌環境等等一系列條件,這都是古代不可能提供的。
所以在古代要想通過手術來處理骨折那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辦法能在不動手術的情況下治癒呢?其實辦法是有的。一般來說,對於骨折的非手術處理主要包括骨折復位妥善固定以及後續的康復過程。
如果只是一般的閉合性的骨折,其實只要通過適當的手法對於折斷處進行牽引使其接合,那麼就能夠把骨頭給接上了。等到復位以後,只要用一些外部的設施對於骨頭的斷裂處進行固定就好了。現在我們通常用的是石膏,而在沒有石膏的情況下,其實用木板也是可以的。
只要做好了以上的這些步驟,那麼一般來說三個月左右骨折就能夠癒合了,當然這裡提出的解決辦法主要針對的是閉合性骨折。如果是開放性骨折的話,那麼在古代幾乎是不可能能夠治好的。
眾所周知的一點是,人體在受傷之後會因為皮膚產生創口而與外界的各種各樣的病菌和髒物所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是非常容易發生感染的。而在古代要想創造一個無菌環境,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古人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無菌概念。
因此如果把開放性骨折當作閉合性骨折那樣去處理,那麼就很有可能會造成傷口內的感染,從而形成骨髓炎甚至於骨頭無法正常癒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腿部是很難恢復到像從前那樣的這樣子。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很可能在骨頭斷裂處還會存在畸形,這樣一來腿骨的形狀都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哪怕僥倖能夠讓腿骨接合,但小腿應該也已經不直了。那麼既然司馬懿能夠站立起來還如此健康,說明他的骨折應該屬於閉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