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傳》說明了這些道理

2020-12-25 歷史這邊讀好

蘇東坡是北宋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傳奇人物,近乎於神一樣,有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留下了大量經典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可以說蘇東坡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沒有人能超越他。蘇東坡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很多人。

在後人的心目中,蘇東坡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 著名作家林語堂是這樣評價蘇東坡的:「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

蘇東坡本人心智上才華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寫的每一行詩上。這是天地間一大奇蹟,在莎士比亞的創作上,亦復如此。莎翁詩句的遒健,是來自詩人敏感的天性與開闊豁達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蘇東坡的作品,閃耀著靈性的光芒,讀蘇東坡的詩詞,讓人深思,觸動人們內心。

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我認為第一是蘇東坡的高尚人格,蘇東坡具有自己的原則,他從來不隨波逐流,他 有自己的主張,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就是有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第二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如果有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多麼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孝宗賜予《蘇東坡集》的序言就盛讚他浩然正氣的偉大,這種正氣就使他的作品不同於那些華麗柔靡之作,並且使他的名氣屹立如山,不可動搖。

蘇東坡的詩文中有一種特質,實在難以言喻。傑作之所以成為傑作,就因為歷代的讀者都認為「好作品」就是那個樣子。歸根結底來說,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於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快樂上,但誰又能說究竟怎樣才可以取悅讀者呢?使文學作品有別於一般作品,就在於在精神上取悅於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而已。傑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所掩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乎肺腑的「真純」,就猶如寶石之不怕試驗,真金之不怕火煉。

題西林壁

[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領巾絕句

[ 宋 ] 蘇軾

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

吟看屢曾驚太傅,斷弦何必試中郎。

一個人做一件快樂的事情,一定能夠做出成績。蘇東坡最快樂就是寫作之時。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複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

歐陽修說每逢他收到蘇東坡新寫的一篇文章,他就歡樂終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著不食時,必然是正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之面感嘆讚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讚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當今社會的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人們都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寧靜,都在追求快樂與幸福。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內心踏實下來,如何讓自己找準人生前進的方向。我認為就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開卷有益,我們要給自己增加精神養分,給自己加油,讓自己更有力量。

讀一本好書,就是認識了一位好朋友。關於蘇東坡的書籍就值得人們去細細品讀,尤其是《蘇東坡傳》是我最喜歡的書籍,讀這本書成為了我每天的必修課。蘇東坡具有閃光的靈魂,蘇東坡就是一座寶藏,如我我們去品讀,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得到更大的成長。

相關焦點

  • 蘇東坡,極致的樂天派
    如果要給他貼上一些標籤,那可就太多了:政治家、思想家(儒教、道教、佛教)、詩人、畫家、書法家、美食家、旅行家、農夫、工程師、釀酒師、醫生、手工達人(如:東坡鬥帽)、健身教練(瑜伽&養生)...從這些標籤可以看出,蘇東坡是一個極其熱愛生活的人,把自己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蘇東坡傳》樂天派東坡居士
    昨天我們介紹了蘇東坡在處世方面的原則態度,今天我們繼續和各位朋友聊一聊逆境中的樂觀豁達,看看東坡先生在一生大大小小的的磨難中,是如何保持他那幽默樂觀,豁達開朗的心境的。好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位「樂天派」帶給我們關於樂觀豁達的啟示吧。 北宋後期政壇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黨爭——新黨和舊黨之爭。
  • 樂天派蘇東坡的養成
    在中華大地的角角落落,說起蘇東坡或者蘇軾,無人不曉,就是那口「東坡肉」即使未嘗也先知。但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他的「樂天秉性」總是難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憂患來臨,一笑置之」,正是今人所嚮往的「將一地雞毛的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他的一生給後人留下的不僅僅是膾炙人口的名文佳作,更多的是無法衡量的精神財富。那麼,樂天派的蘇東坡是怎樣養成的呢?那就先從他的家庭看起吧。我們知道唐宋八大家,蘇軾(號東坡)一家便佔了三人,即「三蘇」。
  • 《蘇東坡傳》| 林語堂傾心之作,你也會愛上的蘇東坡
    《蘇東坡傳》
  • 《蘇東坡傳》書評:蘇東坡,一個永遠值得你去了解的中國士大夫
    在讀《蘇東坡傳》之前,我對他的了解僅僅來自於課文教材裡的詩詞及相關的介紹,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他是一個豪放派詩人,一生著作頗多,筆耕不綴。這種有限的材料展示出的蘇東坡是割裂的,而非飽滿的、有血有肉的,那麼蘇東坡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做官的?他的生活方式以及待人處事是怎樣的呢?
  • 蘇東坡傳好詞好句摘抄
    、十分融洽、王佐之才、迢迢萬裡、夢寐之望、熱誠接待、雄偉壯麗、聲色之美、精心設計、熙來攘往、川流不息、患得患失、俯首據案、詩詞巨擘、和睦相處、滔滔不絕、英俊挺拔、險象環生、懸崖峭壁、鳥鳴猿啼、俯首膜拜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摘抄好句及感悟賞析:  1、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麼。
  • 蘇軾: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林語堂說:「蘇東坡一生的幾個女人之中,朝雲最稱知己。她愛慕蘇東坡這個詩人,自己也很嚮往他那等精神境界。蘇東坡對朝雲在他老年隨同他流離顛沛,不但把感激之情記之以文字,並且寫詩讚美她,這些詩使他們的熱情化為共同追尋仙道生活的高尚友誼。」蘇軾是如何讚美王朝雲的呢?有詞為證:「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朱唇著點,更夏文生採。
  • 《蘇東坡傳》讀後感優秀範文5篇
    且丟開這些小破綻不說。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而這些苦、這些坑來得越早越好,因為年輕人畢竟有體力,可以很快地爬出來、站起來。在人生的低谷期,年輕人甚至能以苦為樂,活出生命的情趣。經歷了金榜題名,但快速地跌落凡間;經歷了洞房花燭,卻幾年後就失去愛妻;經歷了官場新職,在鳳翔擔任判官,卻與地方官陳太守不和,年輕氣盛寫文譏諷。這些大喜大悲也在磨礪著蘇東坡,讓他迅速度過三十而立,進入四十不惑。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文章來源:早安新東方 第396期作者:新東方西安學校 張龍這一次應該是第二次讀完了《蘇東坡傳》,但是在下筆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卻不知寫些什麼,因為在蘇軾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並非一個完人,一生三起三落。起時最高官至兵部尚書,落時乃至連吃住都成問題的一介平民,一生起起伏伏飽經苦難風霜。就是這麼一個人,千古以來,受到無數人的喜歡和敬仰。
  • 《蘇東坡傳》千古流芳的「斜槓」者
    尤其喜歡被稱為20世紀五大傳記之一的《蘇東坡傳》,這部書共分為四卷、28章。掩卷沉思時依然讓人心潮激蕩、久久回味……藉此機會把這本我喜歡的書《蘇東坡傳》推薦給大家。鄭重推薦——傳記中的主人公蘇軾(1037—1101),字子瞻,眉山人,因公元1079年被流放黃州為維持生計在東坡種田而號東坡居士,在世64年卻流芳百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所有世人的共識。
  • 只因未讀蘇東坡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少年得志,頭角崢嶸,中年之後卻命途坎坷,幾番貶謫,飽受牢獄之苦。可他性格中溫暖的底色是如此動人,穿透千年,撫慰著今人的創口。更讓無數失意愁苦之人,不斷從中汲取迎面生活的氣力。
  • 人見人愛蘇東坡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余光中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蘇東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全世界一共評出12位,蘇東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選的亞洲人,大家都感到震驚。
  • 蘇東坡: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蘇東坡傳(十九)
    在蘇東坡時代,四個皇后當政,都極賢德,並且有的十分出色。也許她們是女人,所以能明辨是非,在朝中能判別善惡。因為她們生長在宮廷之中,並不能常聽到儒臣們論辯國家的政策,聽得繁亂到得失難分莫知所從的地步,但是所聞所見,正足以判別清議所趨的主要方向。現代普選的民主制度就是根據一般常人的判斷,這些人連《紐約時報》的社論還看不懂。皇太后的判斷也就是一般常人的判斷。
  • 林語堂《蘇東坡傳》 第十二章
    在這些長詩裡,他必須押前面字句的韻,而思想也自然要順著那些同韻的字發展。這詩裡有兩個要押的韻腳,一個是「道」,一個是「摹」。在一首詩裡他說:「作詩火急迫亡速,」在另外詩裡自然寫出「歲荒無街歸亡速」。在押「摹」 字韻時, 他寫出「孤煙落日不可摹」;但在另一首詩寫囚犯時,他又說「鵲則易畫虎難摹」——這分明是指暴政了。蘇東坡這個人,快樂時很難說不快樂,不快樂時也難做快樂狀。
  • 林語堂《蘇東坡傳》-文忠公
    此等小簡偶記,人皆珍藏,傳之子孫後代,有時也以高價賣出。這些偶記題跋中,往往有蘇東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書簡約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跡題跋約六百件。實際上,是由於蘇東坡受到廣泛的喜愛,後來才有搜集別的名人書札題跋文字印行的時尚,如黃山谷便是其一。當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蘇東坡去世之後,立即開始搜集蘇東坡的墨跡書簡等,刻之於石、拓下榻片出賣,供人做臨摹書法之用。
  • 《蘇東坡傳》: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他
    蘇東坡失去了他的守護神,皇太后的去世也就意味著蘇東坡的仕途又將走向沒落。年輕的皇帝輕率魯莽,脾氣暴躁,極其好色,所以易被奸佞之臣利用和玩弄。並且因為元佑年間的士大夫給太后和幼主上表進諫,勸幼主不應當沉溺於女色,應當研求治道,好學深思,因此小皇帝對這些儒臣早存厭恨之心。
  • 《蘇東坡傳》卷四.感悟交流一
    4.蘇東坡被遠謫域外的主要事件和晚年形象特點?5.蘇東坡與世長辭的基本情況?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大多數人不過是浪花一朵,生命是平凡普通的;有的人卻猶如滔天巨浪,整個人生都在跌宕起伏。蘇東坡就是這樣的命運,他的一生起起落落、顛沛流離,歷經繁華與坎坷,甚至於晚年生活都是在流放中度過的。《蘇東坡傳》最後一卷——卷四的主題,就是「流放歲月」。
  • 《蘇東坡傳》第一章 文忠公
    此等小簡偶記,人皆珍藏,傳之子孫後代,有時也以高價賣出。這些偶記題跋中,往往有蘇東坡精妙之作。如今所保存者,他的書簡約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跡題跋約六百件。實際上,是由於蘇東坡受到廣泛的喜愛,後來才有搜集別的名人書札題跋文字印行的時尚,如黃山谷便是其一。當年成都有一位收藏家,在蘇東坡去世之後,立即開始搜集蘇東坡的墨跡書簡等,刻之於石、拓下榻片出賣,供人做臨摹書法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