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是北宋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傳奇人物,近乎於神一樣,有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留下了大量經典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可以說蘇東坡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沒有人能超越他。蘇東坡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很多人。
在後人的心目中,蘇東坡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 著名作家林語堂是這樣評價蘇東坡的:「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
蘇東坡本人心智上才華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寫的每一行詩上。這是天地間一大奇蹟,在莎士比亞的創作上,亦復如此。莎翁詩句的遒健,是來自詩人敏感的天性與開闊豁達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蘇東坡的作品,閃耀著靈性的光芒,讀蘇東坡的詩詞,讓人深思,觸動人們內心。
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我認為第一是蘇東坡的高尚人格,蘇東坡具有自己的原則,他從來不隨波逐流,他 有自己的主張,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就是有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第二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如果有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多麼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孝宗賜予《蘇東坡集》的序言就盛讚他浩然正氣的偉大,這種正氣就使他的作品不同於那些華麗柔靡之作,並且使他的名氣屹立如山,不可動搖。
蘇東坡的詩文中有一種特質,實在難以言喻。傑作之所以成為傑作,就因為歷代的讀者都認為「好作品」就是那個樣子。歸根結底來說,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於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快樂上,但誰又能說究竟怎樣才可以取悅讀者呢?使文學作品有別於一般作品,就在於在精神上取悅於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而已。傑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所掩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乎肺腑的「真純」,就猶如寶石之不怕試驗,真金之不怕火煉。
題西林壁
[ 宋 ]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題領巾絕句
[ 宋 ] 蘇軾
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
吟看屢曾驚太傅,斷弦何必試中郎。
一個人做一件快樂的事情,一定能夠做出成績。蘇東坡最快樂就是寫作之時。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複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
歐陽修說每逢他收到蘇東坡新寫的一篇文章,他就歡樂終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著不食時,必然是正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之面感嘆讚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讚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當今社會的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人們都在追求精神世界的寧靜,都在追求快樂與幸福。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內心踏實下來,如何讓自己找準人生前進的方向。我認為就要多學習,多充實自己,開卷有益,我們要給自己增加精神養分,給自己加油,讓自己更有力量。
讀一本好書,就是認識了一位好朋友。關於蘇東坡的書籍就值得人們去細細品讀,尤其是《蘇東坡傳》是我最喜歡的書籍,讀這本書成為了我每天的必修課。蘇東坡具有閃光的靈魂,蘇東坡就是一座寶藏,如我我們去品讀,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得到更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