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尖椒部落 作者:朱曉玢
前言
並不是所有的意外,都叫驚喜。
當「懷孕」意外來臨,
也許你期待已久,視為上帝的恩賜;
也許你毫無準備,並因此陷入痛苦。
這時,你需要作出艱難的選擇。
但是,這世上沒有任何女人應該被迫墮胎。
女人,有絕對的權利來決定要不要生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
自由的選擇,意味著女人能夠選擇健康、安全、合法、經濟上可以負擔得起的墮胎,也可以選擇抱著她決定生下來的孩子,而不必為此付出非人的代價。
非人的代價包括:必須輟學,失業,無家庭和親人的支持,遭到歧視、嘲諷等。
墮胎不是謀殺,而是終止懷孕。如果女人在法律上沒有權利決定自己懷的是未來的寶寶還是無法承受的負荷,那麼其他的權利保護都是徒然。
女人必須有權利決定要不要當母親、什麼時候當母親——而不只是在她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才有權利選擇墮胎。
令人震驚的數字:1300萬
2012年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人工流產1300萬例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反覆人流佔50%。但上述數據並不包括1000萬藥物流產和在民營醫院所做人流的數字。
小倩來深圳快三年了,她有點後悔當初來深圳打工,卻說不上為什麼。她現在住在寶安區和平社區,雖然工作不忙,但因為少了加班掙錢的機會,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上班、下班,這是她遠離親人之後每天的日常生活。去年,在做完一次人流手術後,她便搬去男友租的房子與他同住。雖然她說人流手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生活還是照常繼續著,但她也明白,如果沒有這次人流,自己會少了很多麻煩——她可能不會辭掉之前的工作。
實際上,和小倩一樣有人流經歷的女工在工業區並不少見,但這次訪談卻幾經曲折,實為不易。對女工們來說,牽涉到性的話題仍然是個難言之「隱」。然而越避諱,其間的隱患就越深,女工人流現象背後的種種問題也常常被政府和社會所忽視,得不到真正有效的解決。
2013年數據顯示,深圳寶安區全區大型企業118家,小型企業1347家,2012年寶安區常住人口為268.4萬,其中非戶籍人口佔比85%以上。這裡指的非戶籍人口多是從外地來深圳打工的青年人,年齡介乎20歲上下,分散於各個工業區中。
和平社區,是寶安區聚集了大量年輕打工者的一個生活區。從這裡出發去市區,需要1-2個小時。由永和路向北,500米的路上就能看見至少4家診所,診所門口都打出了「無痛人流」的廣告,其中還有一家甚至是中醫診所。
深圳寶安區橋和路與永和路的交界處,便是一家婦科診所
工廠就在馬路的對面。沿著工業區,但凡有布告欄的位置均貼滿了不同診所的人流手術、性病治療的廣告。廣告花花綠綠,摻雜在黑白色的工廠招聘廣告裡面,醒目而招搖。而比診所更為密集的,則是樓上旅館。很多旅館甚至連名字也沒有,只在窗口掛了一塊簡單的「住宿」招牌。凡此種種,也讓和平社區充斥性的氣息,曖昧而旺盛。
青春之痛
這段感情是小倩的初戀。回憶起兩人的愛情,小倩心中仍覺甜蜜:「他對我很好,很照顧我。」但兩人初次發生性關係時,小倩對避孕一無所知。她發現自己懷孕後緊張無措,也覺得奇怪:「明明在那次之後買了緊急避孕藥呀。」她和男友認為當時不具備將孩子生下來的條件,於是決定打掉。她說:「男朋友在剛剛知道我懷孕的時候流露出特別悔恨的樣子。」
小倩並不怪責男朋友,她性格溫順,當下接受了男友的悔意。但是現在回憶起來,又覺得事情並非如她所想。她說,男朋友」也就只有那時才悔恨」。
為什麼一些女工認為自己已經避了孕卻還會懷孕?作為一名社工,寶鈺與女工群體打了7-8年的交道,期間也接觸到不少女工人流的個案。寶鈺說:「很多女工對避孕方法的了解並不多。暫且不說她們不懂得區分避孕藥的類型,連保險套怎麼使用甚至也不清楚。有些人經過交流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男朋友平時使用保險套的時候竟然戴反了,有些人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戴上保險套,還有的不知道使用保險套時如何排掉裡面的空氣。」
一對情侶在路上
2010年開展的第一次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發現,在15-24歲未婚青少年,60%接受婚前性行為,22.4%曾有性行為;在首次性行為中,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在使用避孕措施的青少年中,近15%採用了「體外射精」、「安全期避孕」等高失敗率的避孕方式。
之前也曾經有媒體對女工避孕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了調查。比上述情況更為誇張的是,有些女工甚至以為保險套是用來泡水喝而實現避孕的,而一些花露水、涼茶避孕的錯誤觀念也曾在女工群體中流傳過。時至今日,雖然性知識普及情況有所改善,但仍然不算樂觀。
路邊的安全套售貨機
也許讓小倩感到心涼的是,男友甚至沒有陪小倩去做人流手術。那時他因為家裡臨時有事而回去廣西。
小倩從小到大接受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性都是避而不談的,她所能接觸到的性知識幾乎來自宿舍的女生夜話。這次意外懷孕,她只告訴了和她關係最為親密的一個女伴,並由她陪著去做人流手術。之所以沒有告訴家人和朋友,甚至和她住在一起的室友也不知道,小倩解釋說:「總覺得說出來不是很好,也沒有必要說。」
推薦閱讀:
堅持避孕——勇敢說「不」
你選對避孕藥了嗎?
如何應對不戴套的男人
手術在哪做?
小倩的妊娠檢查是在一家私立醫院做的,但她仍選擇去公立醫院做手術。「聽說私立醫院會在手術臺上向病人收附加費,那時候你不答應也不行。」小倩不無擔憂地說。
私立婦科診所通常在外部裝修上使用明亮的暖色調,廣告包裝也給人柔和、易親近的感覺,服務態度也好於公立醫院。但是因為監管不嚴,難免出現醫療陷阱。
另外,私立診所中也存在誇大人流手術恢復時間的情況。女工志願者陳西曾經對深圳清梅秋雲婦科做了暗訪。該診所潘主任向陳西承諾,無論採用全身麻醉還是局部麻醉,做完手術都能隔天上班:「做人流就兩三分鐘的時間,做完以後就和平時一樣,只是當時頭有點暈,其它和正常一模一樣」「你做無痛的,(手術)不會超過三分鐘的」。潘主任多次解釋,打消陳西的顧慮。當陳西再次質疑手術是否如潘主任所說那麼簡單,潘主任拿出了100多張籤單表給陳西看。上面均是近幾個月來這家婦科醫院做人流手術的患者籤字記錄。「現在年輕女孩子做人流想請假都不會寫人流了,有一個女孩在我們這裡打了十多胎,幾個月打一次。你放心!」
推薦閱讀:
當你決定做人流時,應注意什麼?
小倩的一位同事懷孕6個月後才去做人流手術。她的孕期已經不適合做刮宮手術,而需要做風險性更高的引產。懷孕後她一度每天晚上都去工廠宿舍的天台上坐一會兒,宿舍一共八層樓高,「工廠甚至還專門派了兩個員工每天跟著她,怕她發生什麼不測,給工廠帶來麻煩。」
避孕的自我審查
身處女工生活、工作的環境,聽女工們講述自己和朋友懷孕又流產的故事,筆者也不由覺得,人流手術在這裡是一件時常發生、不足為奇的事。為什麼人流手術在女工群體中會這麼普遍?女工群體是否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自卑,所以不敢保護自己、不敢和男友或丈夫提避孕的要求呢?作為社工,寶鈺並不同意這個說法。她更多地會將這種「不主動提」歸結為自我審查的原因。她說,她所認識的很多女工,在面對避孕問題時,會承受更大的道德壓力。女工中間甚至存在一種認同——主動提出「用套」,代表自己的性經驗比較豐富。而這不符合男友或丈夫預期的反應。
深圳螢火蟲工友服務中心的丁當也認為,這和女工在戀愛關係中的地位關係不大。丁當相信,部分女工的意外懷孕源於對後果預計不足。避孕是男女雙方的責任。人流個案中,處於戀愛關係的男性一方,因在外地打工,失去了當他在老家時的家庭網絡、熟人圈子的責任約束,他們的流動性變得更大,因女伴懷孕產生的壓力便更小。因此女工群體的人流情況也變得更為多見。
已婚媽媽的無奈抉擇
人流手術不僅常見於未婚的年輕女工之中,一些已婚媽媽也因為意外懷孕而需要人工流產。在國家計生政策影響下,工廠中已婚女性的流產案例一直存在。在廣東雲浮,已是11歲孩子媽媽的阿蘭2010年發現自己再次懷孕。阿蘭當時已經32歲了。因為在印花廠工作,時常會接觸天拿水,阿蘭認為這個環境對腹中的孩子很不好,於是決定去做流產。據她所知,也有其他的同廠工友因為對工作環境的顧慮而選擇做人流手術。
天拿水又稱香蕉水,揮發性強,僅次於汽油。工人在工作環境中長時間接觸天拿水導致工傷已不是新聞,這樣的事情一直都在發生。2013年,深圳寶安區金順臺藝品廠曾有工人因長期在有天拿水、油漆、丙酮等化學物品的環境下工作,體檢證實染上苯中毒。在這種情況下,女工被迫去做人工流產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女工小秋在深圳打工時曾流掉過兩個孩子。小秋對人流的經歷並不避忌,也許因為她兩次流產都是自然流產,沒有承受什麼道德負擔。第一次,她因為打了工廠入職的一種免疫預防針,醫生建議打完針的三個月內不要懷孕。她沒有留意,懷孕後經檢查是一個葡萄胎,只好採用藥流的方法將胎兒流掉。而第二個自然流產掉的孩子,是因為工作需要搬重物而導致流產的。
兩次流產,小秋都十分傷心,畢竟她是一直抱著懷孕了就生下來的心態,並和丈夫達成了共識。其後她再次懷孕,就按家裡老人家的建議,徹底辭職在家養胎了。雖然女工如果向上級打報告證明有孕,可以申請調崗,但據小秋回憶,真正這樣做的女工並不多。而那時的自己也並未意識到,重體力活會對孕婦有多麼嚴重的影響。她所了解的普遍情況是,女工如果對工作環境有顧慮,一般會主動辭工或在工廠的建議下被勸退。對工廠來說,重新招一名新工並不費事,而即使上級同意調崗,「也是去坐冷板凳嘛,就是逼著你自己辭職」,小秋說。她雖然深諳其中潛規則,但也坦然接受,畢竟她想不到還能怎樣和用人單位據理力爭。
推薦閱讀:
懷孕——你做好當媽咪的準備了嗎?
「上環」的困惑
另一位媽媽阿丹,三年前去廣州打工。在廣州打工時,她也有過人工流產的經歷。在得知自己懷孕時,阿丹已經有一個1歲多的孩子。雖然夫妻雙方都想把孩子生下來,但是他們知道,倆人都不符合二胎政策,只好忍痛割愛。
在向工廠請假後,阿丹去了離工廠較近的惠民醫院做手術。工廠只準了她一個星期的假。雖然她承認人流手術很普遍,但她仍然對這次手術感到介意。因為她在這之後經期一直紊亂,一個星期的休養對她來說是很不夠的。為了避免再次懷孕,她隨後又去做了「上環」手術。
阿丹提到的「上環」避孕可能會給女性帶來一些不適反應,也無法避免宮外孕情況。近年民間已發起了不少女性抵制上環的行動,然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上環計生部門就不發獨生子女證、甚至不讓女性工作的政策。
丁當反映,她曾經訪問了很多女工,有的女工出現了身體不適應宮內節育器的症狀,進而導致月經不規律,或腰酸背痛,嚴重者會引起感染。但政府仍然強制她們上環。外來女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當地讀幼兒園或享受義務教育需提供5+1證件,其中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就需要上環證明。丁當說:「極少數城市白領如果不想上環,也可以託關係、走後門避開這個麻煩,但對沒有關係網絡的女工來說,她們沒有什麼選擇權,只能去上環。」
丁當還認為,上環這種通過控制女性的身體來減少生育的方式不甚公平。避孕是男女雙方的共同責任,男性也可以節育。女性有對身體的自主權,而不是被要求強制上環。
知識漩渦
第一次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有性行為女孩中21.3%懷過孕,其中有過人流經歷的佔90.9%,多次懷孕者佔4.9%。「認為不好意思」、「覺得問題不嚴重」和「不知道找誰諮詢或到哪裡治療」成為阻礙青少年尋求諮詢與治療的主要因素。
對缺乏避孕知識的女工群體來說,初歷性事,來自外界不同途徑的性知識很容易被她們所接受。在工廠區,除了宣傳板上會介紹避孕常識,一些私立診所也會在廠區或生活區的路邊免費派送一些女性刊物給她們。這些刊物採用了報刊亭常見的女性刊物的版式,但以性生活的健康知識和情感短文為主要內容,配上聳動的文章標題比如「那些不守婦道的女明星」、「幾件事偷走女人的性愛高潮」等,並在每一頁都嵌入診所的婦科(包括人流手術)廣告。他們自稱刊物為DM直投。
寶鈺說,這類宣傳品在工人社區已是見怪不怪。「但始終是利益趨向。正是這些不正規的宣傳,把無痛人流說的很簡單。」
一方面,這些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品中有少量婦產科的知識,也代表了一種性釋放,比如它會刊登一些黃色笑話,類似內容是無法在其它正規報刊見到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傳遞了一些刻板印象,部分信息有誇大之嫌。比如它們會強調「女性初夜」的重要性,鼓動女性去醫院做處女膜修復手術等。
診所門口的宣傳欄
感情暴力
小宋是這次採訪中最年輕的受訪者,今年只有21歲。她在第一次發生性關係前,不知道保險套怎麼使用、更加不知道避孕藥的存在,她所掌握的性知識幾乎全是從男友那裡獲取的。她曾經看過上述的廣告報刊,卻不信任那些醫院,「那些醫院很黑的」她說。然而在小宋的理解,「很黑」的意思就是亂收費、價格高昂。
2011年,18歲的小宋在東莞一家文具廠打工,認識了當時的男友並交往了三年。小宋評價這任男友「很不上進、上班老是曠工」,「在文具廠工作時被老闆辭退,此後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工作」。男友對小宋很好,生活上對她很是照顧,但每次談到工作,男友都會強調「自己不是幹正經工作的人」。平日兩個人的經濟支出全由小宋承擔,而男友則不時去社會上「小偷小摸」。
「那時的我不在乎他這樣,因為我總是想要改變他。」小宋回憶。
但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小宋所願。隨著交往的深入,男友開始經常和她爭吵、並因為一些小事而打她。有一次小宋和男友吵架後、搬回工廠宿舍,男友為了挽回,又坐在宿舍門口等她。一次次的傷害伴隨一次次的道歉、求合。小宋深受情感暴力之困。
交往的第二年,小宋懷孕了。當她發現懷孕後氣憤不已,但沒有絲毫猶豫地要打掉孩子。「我一個人上班很辛苦,而且孩子生下來還要照顧,我一個人帶不可能」。她甚至「拼命打了男朋友好多下」。男友說一切決定聽她的。但她非常明白,男友當時不夠努力,因此沒有經濟實力養這個孩子,而且自己的家人也不知道她在外地的這段戀愛,懷孕的事情也根本無法向家人交代。
她選擇了離工廠較近的東莞高埗女子振興醫院。「當時看到是女子醫院就去了」,小宋說。在大年初二,小宋去做了人流手術。因為沒有帶夠錢,她向男友的大哥借,但因為匯款拖延,她只好在醫院躺了一晚上。此時,男友騙她說去賭場工作,實則去了廣州當扒手。小宋和男友的家人都找不到他。
人流手術後一個月,男友被廣州的公安機關抓了起來,關押了一個月才放出來。小宋對男友非常失望,卻仍然沒有下分手的決心。
私立診所的廣告遍布大街小巷
她堅持休息了一個月。經歷過人流之後的她,變得更加小心,只要自己要求,男友都表現得很配合。但她仍然介意手術對自己的影響。她說:「即使感覺身體上的傷害不大,也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但一想起手術心理上就會有陰影。」她也對自己曾經傷害了一個小生命,至今耿耿於懷。
儘管社會越來越開放,但人流仍然是一個相對隱私的手術。在接受手術的女工之中,選擇私立醫院的不在少數。已婚媽媽小秋身邊,就有朋友因為種種原因寧願選擇私立醫院。小秋對記者說:「一方面,因為公立醫院排隊、術前檢查等要花費較多時間,她們不想令請假太久;另一方面也擔心去公立醫院會留下病歷。公立醫院要求孕期超過三個月的孕婦提供引產證明才可以做手術,但不正規的私立醫院卻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那麼嚴格。也有女孩子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恢復快,對人流手術不以為意。」
尾聲
曾在廣州打工的阿敏當知道自己懷孕時,卻顯得懵懂的多。她做人流手術的時候還是十年前,她剛來廣州的那一年。因為察覺自己沒有來例假,阿敏覺得很奇怪,才自己去醫院做了檢查。現在她承認手術對自己的身體帶來了一些傷害,以致幾年間腹部時有疼痛。
如今阿敏已經離開工廠的流水線,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家庭主婦,開始了平凡的家庭生活。
此次採訪中,不少受訪者都正處在花樣的年紀,她們美好善良,努力工作,認真戀愛。無論是工作還是愛情,她們都全情投入。現實之中,愛情的滋味並非只有甜蜜這一種,女人在受傷之後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當然不失為成長的體會。然而女人的強大可以來得更早一點。她們如果能夠更早地明白傷害為何而來,也懂得對男人做出禮貌的回應與要求——對身體的保護興許只是避免了一次意外的懷孕、減少了一個秘密,日子不會有多大的不同。但她們的眼淚會少流一點。女人對小小生命的尊重,何嘗不是潛藏在心卻又與生俱來的母性之愛。
走出情感之困的小宋收穫了一份新戀情。這是現在的男友送給小宋的禮物。(本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宋現在有了新男友,他對她呵護備至,兩人的合照中洋溢著小幸福;小倩還和初戀男友在一起,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到家鄉肇慶。小倩說,和她一些外出打工的姐妹們,都是趁打工的這幾年攢下一筆錢,然後回家鄉結婚生子去了。她自己大概也不能免這個俗。無論如何,她以後想做一個好媽媽。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被訪者均使用化名)
衷心感謝深圳手牽手工友活動中心、深圳螢火蟲工友服務中心、廣州映諾社區發展機構為本次訪談的順利開展給予的諸多支持!
如何看到本文中推薦閱讀的文章?第一步,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尖椒部落網站頁面,第二步,點擊推薦閱讀下方的文章標題,專業又實用的知識就在你面前啦!
尖椒部落,放大妳的聲音!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
新聞時事 |權益智庫|健康有道
打工百寶書|美食飪我行|蔡夫人信箱
親子百科|美麗周記|生活智慧
小磊打工記|窮遊|專題
網站|www.jianjiaobuluo.com
新浪微博| @尖椒部落
官方QQ| 2742702780
微信公眾號| jianjiaobu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