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說了戴笠曾經的兩處辦公室,一處在雞鵝巷53號,這是李宗南曾經的辦公室,後來送給戴笠作為情報工作的大本營;另一處洪公祠1號乃是張學良的房產,張學良見雞鵝巷條件太艱苦,就將洪公祠這處住宅送給他做辦公室。
戴笠的情報工作是為蔣介石服務的,蔣介石親命戴笠為管理者,但情報工作的人員都是由戴笠安排的,蔣介石對他也算是信任了。
不過蔣介石還是在戴笠身邊安插了人手,此人就是鄭介民。要了解軍統,鄭介民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
鄭介民,海南文昌人,1897年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助家庭,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生,曾在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深造。因為後來蔣介石與桂系軍閥之間鬥爭之時,鄭介民展現出出色的情報能力,所以被蔣介石重用。
相比於戴笠而言,鄭介民的名字沒有那麼如雷貫耳,但作為軍統三巨頭之一,鄭介民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在戴笠失事之後,他能將其取而代之。
剛開始鄭介民是蔣介石身邊一個小小侍從,但十分會察言觀色,對蔣介石的心思十分了解。
當初鄭介民多次提醒蔣介石要注重情報工作,但蔣介石並沒有重視,後來吃了苦頭,對鄭介民多少有些另眼相看。
鄭介民不像戴笠半路出家,他經過系統的訓練,軍統負責情報偵譯工作的溫毓慶和魏大銘都是他一手扶持上來的。鄭介民比戴笠更具專業性,蔣介石不僅僅是要鄭介民監督戴笠工作,也希望鄭介民能夠彌補戴笠的短板。
1934年,蔣介石對希特勒和墨索裡尼的統治手段很感興趣,挑選了一批人前去學習,其中就有鄭介民。
鄭介民專門搜集了情報工作方面的材料,德國這段時期的經歷讓鄭介民印象深刻,對希特勒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德國時期,鄭介民多次請求拜見希特勒,經過幾次請求才被召見。後來鄭介民還見了墨索裡尼,得到墨索裡尼的鼓勵,回國之後,因為和這兩位法西斯老祖見過面,鄭介民一直覺得十分驕傲。
其實對於情報工作的工作進程,戴笠剛開始是一團亂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安排。鄭介民這次考察回來之後,為戴笠帶來了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所以軍統的職能設定和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多少都能看到德國的影子。
鄭介民著名的有兩件事,一件事是帶領的小團隊破獲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另一個就是怕老婆了。
破獲日本情報這件事也說爛了,今天咱就說說鄭介民怕老婆這件事。
鄭介民的老婆是在漢口認識的,當時為了搞情報工作,鄭介民和南京方面的接頭處就安排在武漢姑娘柯淑芳家中,為了掩人耳目,對外就說自己是柯淑芳的男朋友。這種事情電視劇裡也演多了,總之後來假戲成了喜事,鄭介民和柯淑芳最終結了婚。
在鄭介民最初的發家階段,柯淑芳幫了很大的忙,這女子不是一般女子,在鄭介民面前說話也很有分量。鄭介民也是個好男人,對柯淑芳一直抱著感恩的心,對她尊重又體貼。夫妻倆婚後生了8個孩子,鄭介民從一而終,有人說鄭介民怕老婆,柯淑芳「馭夫有方」,也有人說兩人一生恩愛。
鄭介民和戴笠不同,戴笠願意做這個「軍統魔王」,不怕得罪人,為蔣介石盡忠職守,不在乎什麼名聲。
但鄭介民喜好讀書,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儒將,旁人將他和戴笠等同起來,他自然覺得不自在。
蔣介石知道他心裡的想法,所以除了給他安排情報工作之外,還讓他出席一些公眾活動或者參加一些國際上聯絡工作。這種樹立良好形象的事情,鄭介民自然是願意的。
比如重慶召開中美聯合參謀會議之時,蔣介石就欽點鄭介民去參加,鄭介民和當時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美軍駐華總司令的魏德邁相談甚歡。會議期間,大家都在預測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很多人猜測是在明年,唯有鄭介民說就在今年6月,引起在場人員哄堂大笑,都認為根本不可能。
誰知盟軍在6月6日從法國諾曼第登陸,這讓鄭介民大出了一次風頭。
正是因為鄭介民這種「儒將」心態,在處理一些情報工作的時候就有點不情不願。比如戴笠離開重慶之後,鄭介民作為二把手,要主持軍統本部紀念周,鄭介民不同意,以工作繁忙拒絕了。
毛人鳳知道他凡事都會聽老婆的意見,於是立刻打了個電話給柯淑芳,直接讓柯淑芳去勸說,這一招果然是管用的,只要柯淑芳上馬,鄭介民一定會老老實實到場。
柯淑芳在當年的那些國軍夫人之中算是潑辣的幾個,鄭介民偶爾喜歡在同事面前吹噓幾句。其實鄭介民對於局勢的把控是很準確的,偶爾也有失算的時候,比如抗戰剛剛開始之時,鄭介民覺得香港最為安全,將不少家當送到了香港,結果不出意外全部丟失,弄得柯淑芳每每想到都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