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的演奏:小號《夏天協奏曲》

2021-03-04 演奏家網

這是一首非常美的小號獨奏曲,曲名為《Concerto para um Verão》,葡萄牙文,可譯為《夏天協奏曲》,演奏者為巴西著名小號手費爾南多·洛佩,外文名為Fernando Lopez。

費爾南多.洛佩茲童年接觸管樂,正式學小號始於1986年,現在是聖保羅市交響樂團小號演奏員。相信不少朋友通過我們之前播發的《小號吹奏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和《小號四重奏樂曲》,對他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這首《夏天協奏曲》出自葡萄牙一首佚名歌曲,阿蘭派屈克樂隊曾演奏過它,據說受到廣泛好評,主奏樂器也是小號,但從網上試聽其音頻,效果遠不及今天費爾南多·洛佩的演奏視頻。

原歌是首愛情歌曲,從歌詞內容看,表現了一段失意的戀情。歌詞大意是:

"那是去年夏天,在藍色大海邊,我和你在一起,心中生愛充滿夢想。但一年逝去,留下的只有幻覺,我哭泣淚落沙灘,在我倆曾經相愛的夏日海邊."

從小號圓潤優美的大調旋律似乎已見不到歌詞中的那份悲觀。面對寬闊的大海,眼前掠過的海鷗,曾近的惆悵與陣痛隨海浪幾近殆盡,留下的更多的是平靜與思考。

樂曲採用鍵盤伴奏,在分解和弦的襯託下,小號以較為鬆散自由的節奏,通過級進跳進上下行交錯的旋律,勾勒出一幅柔婉恬靜的音樂線條畫面,就像我們看到的夏日的藍天和海邊的霞光。

費爾南多.洛佩茲吹奏功底深厚,音高平穩精準,氣息悠長充沛,音色悅耳動聽,是極為難得的小號抒情高手,真得感謝他給我們帶來這如此美好的音樂。

相關焦點

  • 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當時到底用什麼樣的樂器演奏的?
    懂小號的人,沒有人不知道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Concerto per il Clarino = Trumpet Concerto in E
  • 偉大的蘇聯小號大師多克西採爾與他演奏過的蘇維埃小號協奏曲系列一
    19歲時多克西採爾先生在 Soviet-Union brass instruments』 players比賽中獲得三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空缺),1947年多克西採爾先生在布拉格之春國際比賽(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Prague)中獲金獎,開啟了他輝煌的演奏生涯。
  • 偉大的前蘇聯小號大師多克西採爾與他演奏過的蘇維埃小號協奏曲系列三
    peskin就為多克西採爾準備了幾部小品,如李斯特的《Image of laura》拉赫瑪尼諾夫的《Spring Waters》1937年peskin寫下了第一部小號作品《Scherzo》,在創作這首作品時peskin並沒有考慮到傳統中小號演奏的一些限制,他寫出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小號音樂。
  • 小號版《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對於小號的魅力,你一無所知!!!
    胡梅爾與他的老師海頓另一處相同的是他也為小號音樂留下了一部經典之作,這就是《E大調小號協奏曲》。胡梅爾雖比海頓晚出半個世紀,但他也同樣沒有見到有閥鍵的小號,所以他的小號協奏曲也是為孔鍵小號寫的。胡梅爾是一個謹慎精細的作曲家,他尊崇前人的藝術經驗,喜歡在嚴謹的音樂範型裡尋找創作的快樂,他的小號協奏曲嚴格地遵守協奏曲三個樂章的規範,布局成快、慢、快的三樂章。
  • 這樣的小號你見過嗎?海頓《bE大調小號協奏曲》原型樂器
    他用弦樂四重奏代替鋼琴,用管弦樂代替管風琴,創造了兩種新型的和聲演奏形式。海頓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      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海頓是古典音樂時期代表人物,他給小號寫了一部經典小號於樂隊的協奏曲《bE大調小號協奏曲》。幾乎所有小號演奏者都學習演奏過該經典之作,但這部作品在當時是寫給一件什麼樣的小號的?
  • 感受那怦然心動的時刻,聆聽經典小號協奏曲
    胡梅爾《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胡梅爾小號作品在世界音樂舞臺上, 最為流行的一首, 是小號為數不多的古典經典作品之一, 胡梅爾的小號協奏曲與著名的海頓小號協奏曲相比, 絲毫不顯遜色, 充滿著古典主義時期特有的明朗、幽默和優美的氣質。
  • 愛樂——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
    《布蘭登堡協奏曲》創作的年代較早,協奏曲本身還沒有進化成一件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展開呼應竟奏的模式,還保留著大協奏曲的方式,即一小組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的應答,所以在欣賞這六首協奏曲時找不出某一件完全獨立的樂器。
  • 莫扎特G大調長笛協奏曲的演奏及其風格
    演奏協奏曲是每個長笛演奏員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長笛演奏者就必須對協奏曲有著非常清晰的演奏狀態。然後再出現主題及第二副主題,第四度出現的主要主題與變奏表現,主奏長笛又奏技巧化的經過部,合奏重複而結束。莫扎特的偉大音樂創作為喜歡和熱愛音樂的人帶來無比的快樂,音樂中那美妙的旋律在我們腦海裡永遠想起。雖然我們無法和他交流,但我們可以用演奏他的音樂來感受他那無比的音樂魅力,從中吸取音樂的藝術精華。
  • 高音小號溯源
    不過,高音小號記譜比普通小號低八度,於是在高音區可以採用普通小號的指法演奏。如下是莫扎特歌劇《魔笛》中「夜後詠嘆調」用降B調小號演奏的記譜:高音小號與袖珍小號(Pocket Trumpet)不同。袖珍小號的管子總長度與普通小號相同,音域也相同。
  • 鋼琴協奏曲《黃河》的音樂內涵與演奏技巧分析
    基於這樣的想法,筆者在分析演奏這首鋼琴協奏曲的過程中,融入了個人的觀點和思考要素,並最終作用於自己的演奏過程。音樂屬於人類文化的範疇,國內對鋼琴協奏曲《黃河》的研討,就今天所知大致能夠分為歸納綜合性的闡述和專題性的研討。本文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文獻資料與視頻資料,本論文共分為兩部分,將從鋼琴協奏曲《黃河》的音樂情感、演奏技巧進行細緻的研究。
  • 紀念巴赫 |《布蘭登堡協奏曲》(威爾比耶音樂節/+捷傑耶夫)
    每到夏天,各個音樂節就紛紛啟幕。
  • 德國小號大師萊因霍爾德·弗裡德裡希與管風琴音樂會
    管風琴和小號都以洪亮華麗的音色著稱。讓小號擔任主旋律吹奏,管風琴伴奏,兩者相得益彰。R·弗裡德裡希在2013琉森音樂節上演奏《藍色狂想曲》完整視頻 音樂會曲目 馬蒂尼 D大調託卡塔 阿爾比諾尼 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OP.9 No.2 巴赫 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 BWV 565 泰勒曼 為小號、弦樂和通奏低音創作的協奏曲,TWV 51:D7 亨德爾 D大調組曲
  • 巨匠名曲|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
    樂曲共有六首,第三首與第六首屬於樂隊協奏曲,其他四首都屬於大協奏曲,它們一起構成了《布蘭登堡協奏曲》,成為了巴赫管弦樂作品登峰造極之作。 六首協奏曲的風格不同,不僅演奏樂器的組合彼此不同,而且協奏的方式也各異。
  •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霍洛維茨演奏 561
    拉赫瑪尼諾夫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他的創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響,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旋律豐富,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歌劇《阿萊科》、《利米尼的法蘭契斯卡》和第二交響曲、管弦樂「死島」、鍾等。
  • 卡琴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美國鋼琴家,祖先是俄國移民,11歲在廣播電臺因演奏舒曼作品嶄露頭角,1941年入哈特福德學院,攻讀哲學與英國文學。19歲畢業後得獎學金到巴黎留學,不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藝術節中,11天舉辦7場音樂會,轟動一時。
  • 夏天協奏曲
    夏天協奏曲是臺灣導演黃朝亮先生出品的一部以金門島為背景,以慄喉蜂虎為元素的愛情電影。臺北念書的高中女生,暑假回到金門,認識了金門高中的兩位男生。三人間譜出一段青春、陽光,卻結局悽美的愛情故事。
  • 每天一首巴赫丨細說巴赫的古鋼琴協奏曲丨格倫·古爾德演奏巴赫《第七鋼琴協奏曲》(BWV1058)
    古爾德演奏巴赫《第七鋼琴協奏曲》(BWV1058)細說巴赫的古鋼琴協奏曲
  • 【樂壇奇聞】28位世界著名鋼琴家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今天再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三部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的創作體裁涉及到鋼琴獨奏、協奏曲、室內樂、聲樂、歌劇、改編曲等。其中,以他的三部交響曲和五部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變奏》也應該算鋼琴協奏曲)最為有名。而演奏最多和聽眾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第二交響曲》、第二、三鋼琴協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 旁人難以企及的演奏 | 霍洛維茲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拉赫馬尼洛夫第三鋼琴協奏曲(Concerto No.3 in D Minor
  • 奧斯卡·博姆誕辰150周年小號獨奏作品紀念專輯將發行
    奧斯卡·博姆(Oskar Böhme)的小號協奏曲是浪漫時期的第一首小號協奏曲,這首作為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代表性的作品,至今仍被最廣泛演奏,但作曲家本人卻鮮為人知。19世紀鋼琴弦樂協奏曲奏鳴曲鋪天蓋地,常有圓號或木管獨奏作品,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小號-這個被視為是純粹樂團銅管樂器的獨奏(室內樂)作品。而博姆所創作的小號協奏曲op.18牢固成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浪漫時代的最具影響力的巔峰代表作. ….. C. N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