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億訂單需求發布後,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的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
11月30日晚間,光啟發布公告稱,客戶A與光啟籤訂超材料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6192萬元。
公告指出,本次籤訂的合同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取得的持續性批量訂單,產品價格已經在訂貨需求中明確,合同金額佔公司2019年經審計超材料業務營業收入的28.24%,預計對公司2020年、2021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不久前,光啟技術曾對外披露公告稱,子公司光啟尖端收到客戶A的12億元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其餘未明確供貨價格的產品此期供貨價值總金額將根據雙方價格談判結果及產品的交付需求確定。
今年下半年,光啟技術先後拿下多個超材料研製和批產訂單,不僅實現了超材料結構件在新一代航空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應用,而且該12億元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單的陸續批產,將會對其業績帶來最為明顯的提升。
據第三季報顯示,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80%,已成為公司當前的絕對核心業務。此外,光啟技術預計今年淨利潤將為1.55億元~2.01億元,據筆者統計發現,光啟自2016年以來,淨利潤增長明顯,截至2019年淨利潤首次突破億元,較此前實現大幅增長。如按照今年預計淨利潤的最低值1.55億元計算,其2020年的淨利潤仍創下了歷史新高。
還需注意的是,如按照軍工行業五年交付周期平均計算,光啟技術明年僅僅這一筆訂單的批產金額就至少在2.5~3億元之間。經筆者對比今年上半年光啟尖端的超材料業務數據,其淨利率大約在46%左右,按照該數值進行估算,如上述批產訂單全部在明年底前完成,該單一訂單的明年全年淨利潤就有望超過一億元。而隨著其餘超材料訂單的陸續批產,相信明年淨利潤續創新高已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光啟技術的內部訂單飽和之外,受外部因素影響以及十四五期間對於軍工企業的多項利好政策的疊加,也有望進一步提升其未來業績增長空間。
今年,中央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實現「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強軍」戰略目標,要加速戰略性前沿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同時,尖端裝備企業屬於高端製造業和典型的內循環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尖端裝備的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要求更加迫切。作為超材料行業龍頭,今年光啟技術的超材料結構件已經實現了在我國新一代航空尖端裝備的全面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尖端裝備換裝以及國產替代化的大背景下,超材料有望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全面大規模採用,其估值和業績增長空間將會被進一步被打開。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