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林社
文|金衛
頭頂「高科技材料」的光啟技術,曾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過去股價表示現不佳,一直處於低位徘徊。最近,光啟技術借著「軍工概念股」,走出一波主升浪行情,成為市場的熱門股票之一。
7月29日,光啟技術開盤秒板,收於16.3元,成交量8.35億,市值達到351億。這是光啟技術連續三個漲停板,自今年7月以來,光啟技術由7塊多錢漲到現在已翻倍。
市場上關於光啟技術傳聞很多,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公司擁有新一代艦艇隱身技術,其採用超材料技術替代傳統隱身塗料技術,可用於隱形飛機等領域。
光啟技術董秘處在回應尺度APP用戶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現在是超材料,主要用於高尖端裝備,今年產能由4000公斤到了8000公斤,實現了滿產。
由汽車轉型超材料
光啟技術的前身叫龍生股份,主營汽車配件。2017年,公司通過非公開股票的發行,完成了尖端裝備企業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注入。公司主營業務已從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製造轉型成為超材料尖端裝備的研製與生產。
2019年,光啟技術實現營業總收入4.8億,同比增長3.8%;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同比增長63%;從收入構成來看,汽車零部件收入為2.46億,超材料收入2.19億。
今年以來,光啟技術的股價走勢平平,一直在7塊錢上下徘徊。但進入到7月份,公司股價突然走牛,背後或與公司業績預增有關。
7月15日,光啟技術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上半年度淨利潤為6553萬元-7562萬元,同比增長30%-50%。公告顯示,光啟技術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為超材料產品競爭優勢凸顯,公司前期參與的多個研發項目已進入批產階段,批產收入大幅增長,超材料業務較上年同期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光啟技術向外披露了一份總價額近1.62億元的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批產訂貨合同,佔去年超材料營收的七成。
7月28日,光啟技術發布了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介紹,公司的多個超材料項目從研製階段進入到批產階段,超材料營業收入大幅增加。
趙治亞介紹,為應對批量生產和市場需求的提升,公司一方面將在今年把超材料的超算中心三期建成並投入使用。據了解,該超算中心的算力可以達到4200萬億次每秒,較一期中心提升了20多倍。
另一方面,光啟技術把深圳銀星基地的產能翻了一番,由年初的4000公斤增長到了8000公斤,以完成今年的生產交付。順德的150畝項目基地已封頂,產能可達4萬公斤每年。計劃今年年底設備進場並完成調試,達到可使用狀態。這些使得公司具備在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交付能力。
趙治亞還提到,公司在超材料領域的專利申請總量達到3000餘件,授權近2000件,申請和授權量均為全球第一。
創始人不簡單
超材料到底是什麼?用一種通俗的說法,是一種人造特種複合材料,它通過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上進行有序結構設計,使其獲得常規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超材料擁有一些特別的性質,比如讓光、電磁波改變它們的通常性質,這樣的效果傳統材料無法實現。
有報導稱,光啟技術研究出了智能光子、隱身衣、「鋼鐵俠」飛行器、臨近空間技術平臺,白起高性能電磁材料,海量目標追蹤技術、新一代隱身技術等等。
這裡不得不說到光啟技術的董事長劉若鵬,這個人經歷有些傳奇。劉若鵬出生於西安,他執迷於對超材料的研究,從浙江大學竺可楨班開始,一直延續到美國杜克大學讀博士期間,約有10年時間。
25歲那年,劉若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論文記錄了他利用超材料做出一件隱身衣的過程。光本身是一種電磁波,通過編排和精密計算,可以設計出一種微結構,並通過特殊工藝與物體結合,從而形成超材料物體,引導被物體阻擋的電磁波可以改變原有的反射方向,甚至可以繞著走,從而實現完美隱身。
當時有報導稱,2009年,劉若鵬率領他的團隊成功研製出「隱形衣」,它可以引導微波「轉向」,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
2010年7月13 日,27歲的劉若鵬博士帶著5位核心成員全部回國創業,成立了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這就是上市公司的前身。這幾年,光啟技術的超材料屢有媒體報導,
2018年底,經濟觀察報有一篇文章《揭秘光啟:一家擁有隱身衣、飛行包技術的神秘公司進軍國防工業路線圖》,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向外界展示來自中國武器裝備的力量,殲-20、殲-10B、K-8……其中不乏有光啟集團參與過或正在參與的軍工項目。
「光啟用8年時間把超材料產品應用在尖端武器裝備上並定型,下一步,就是在多種武器裝備上批量生產」,在光啟的展位前,劉若鵬告訴記者,彼時,光啟為國家生產先進武器裝備的超材料智能工廠已經建設完畢。
2019年有媒體報導,「光啟技術(002625)自主研發高性能電磁材料突破國外禁運,正式批量生產。據了解,高性能電子材料是射頻晶片、射頻天線、高速電路、雷達陣列、5G通信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電磁基底材料。此外,國慶閱兵大部分新型武器運用了公司技術。」
過去,由於光啟技術的超材料項目進展緩慢,且遲遲無法量產,兩年多的時間裡,公司股價持續下行,且缺乏刺激股價的消息。
但今年以來,光啟技術頻頻發布地方的產能擴張的消息。公司年報中也提到,2019年光啟尖端完成了深圳生產廠房的擴建工程,產能提升2倍以上,為光啟尖端裝備大規模訂單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公司積極推進募投項目生產基地建設,其中,總投入14.9億元的順德產業基地項目(以下簡稱「順德項目」)已於2019年8月開始施工,預計2020年11月建成試產,12月正式投產。
另外,公司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超材料尖端裝備產品電磁性能檢測中心在2019年12月率先完成建設。該檢測中心的緊縮場微波暗室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綜合緊縮場檢測中心,測試能力居行業領先水平,可實現每年10萬條曲線的測試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