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重點監控,光啟技術漲停!劉若鵬到底是騙子還是中國版馬斯克?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作者:時代財經 高隆

有人說,它就是個騙子公司;也有人說,它會成為科技股中的「茅臺」。

許多人一直看好它,跟了5年;許多人高位接盤,虧損累累,黯然神傷。

8月3日,處於深交所持續重點監控的光啟技術(002625.SZ),開盤即一字漲停(21.70元),這是近10個交易日,收穫的第7個漲停板。

上周五收盤後,深交所一周市場交易監管動態稱:對連續多日漲幅異常的「光啟技術」「英特集團」持續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光啟技術(002625.SZ),是2015年牛市中暴漲近16倍的超級牛股。當年它在2個多月時間從7元漲到最高120元的「神跡」,至今為股民側目。

7月31日,光啟技術以19.73元漲停價報收,這是公司收穫的連續第5個漲停板。若以7月1日收盤價7.23元/股計算,7月份公司股票漲幅達到172.89%。

昔日的大牛,如今似乎又回來了。

7月31日,網名「廣西南寧人」在股吧裡說:不明白自己怎麼錯過了舊愛,一聲長嘆。

「廣西南寧人」在2015年龍生股份(光啟技術的前稱)重組時,是股吧裡的活躍者之一。當時還有「天意不可違」「周黴生」等一群「死忠」股民。

8月3日,光啟技術董秘辦公室的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目前的主營就是超材料業務,預計到今年年底超材料的產能將達到48噸。「我們是以訂單來擴產的。」

牛股今再來

光啟重組龍生股份,還得追述到2014年底。

2014年12月31日,龍生股份公告稱,因為重組事項公司股票停牌。

2015年3月26日,龍生股份宣布定增方案並復牌。方案內容為,龍生股份向達孜映邦、光啟空間技術等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0.07億股(每股7.15元),募集不超過72億元,全部用於投資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等項目。

因為身披超材料概念的光芒,龍生復牌之後的兩個月,股價不斷飆升,從最初的7元左右,一路上漲至最高的120元,漲幅接近16倍。

之後,重組審批遭遇多次反覆,直到2017年2月10日,光啟重組龍生才正式落地。

2017年4月份,光啟團隊正式入駐龍生股份,同年6月16日,龍生股份更名為光啟技術。

但此時,光啟技術的股價已跌至35元/股左右。之後股價又是一路下滑,待到2018年6月6日公司每10股轉增7股後,股價已經跌至13元上下。

到2018年10月19日,光啟技術的股價跌至最低的6.48元/股,後面也一直在低位徘徊。

三年多時間,光啟技術似乎褪盡超材料光環,儘管公司期間參與聯通混改,投資5G項目,入駐雄安新區等等動作不斷,但市場表現越來越難看。

許多股民抱怨:光啟技術什麼概念都有了,就是不見股票有起色。

一時間,「騙子公司」、「賈躍亭第二」、「水博士」等等充斥於各個市場角落。

一位多年跟蹤光啟技術的投資者告訴時代財經,光啟重組成功之後,業績表現一般般,與當初的預期天差地別,市場罵聲一片。

就光啟技術本身來看,其公司業務進展和重組時預估的每年幾十億收入的前景,完全不對等。

以每股收益來看,2015年是0.14元,2016年為0.22元,但到了光啟重組後的2017年下降到0.07元,2018年又減少到0.03元。

期間,光啟技術還多次修改了募投項目,募集資金也大多擺放在帳戶上或理財,加之其他股東這幾年不斷減持股票,市場對光啟是「騙子公司」的質疑聲越來越多,甚至將其稱為「三大騙之首」。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光啟技術公告2019年年報推遲到6月發布,又讓這種看空情緒愈發強烈。

不過,在其年報刊登後的7月份,光啟技術的股價終於開始上揚。

大致7月8日,一篇《光啟技術2020年股東大會見聞》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文章提到了光啟技術深圳銀星基地產能擴張、順德項目產能擴張,以及其他地方的產能擴張的一些數據。

比如銀星基地,2019年只有一條4噸的超材料產品生產線,當年實際產量為3.14噸。其中上半年超材料產品銷售額0.61億元,下半年銷售額1.58億元。2020年光啟在銀星基地新增一條4噸的生產線,目前已經投產。

同時,順德項目一期新增40噸的生產線,預計2020年11月份完工,12月份可以投產。後面順德二期項目也是規劃40噸的產能。

此外還有為沈飛配套的項目和為成飛配套的項目。

當天(8日),光啟技術股價上漲4.32%,收報8.21元。

此後光啟的股價節節攀升,從6月底的7.25元收盤價,漲至7月31日的19.73元,短短一個月時間暴漲了1.72倍。

牛股似乎再次回歸。

一切還得回歸基本面

無獨有偶,7月10日,一篇作者為林中行的文章《十年磨一劍,四萬字深度解讀深圳光啟》開始在網上流傳。

深度解讀一文正面分析了光啟技術從重組到募投項目變更,從民用定位到軍工先行,從技術研發到「白起」基礎材料的突破,從團隊創業到資本運作,以及股東減持等等各個方位的變化和最新進展情況。

文章認為,正是「白起」高性能電磁材料的研發成功,讓光啟技術在超材料批產方面有了突破;而定位軍工先行,使得光啟技術有了穩定的軍工客戶,並成為公司最大的護城河。

2019年,光啟技術的超材料應用也終於見到經營效果。

公司年報顯示,2019年,光啟技術實現營業總收入4.8億,同比增長3.8%;實現歸母淨利潤1.15億,同比增長63.02%;從收入構成來看,汽車零部件收入為2.46億,超材料收入2.19億。

當中最大的亮點是,超材料業務對公司利潤的貢獻首次超過汽車零部件業務,營業收入構成超材料已經佔到46.09%,利潤構成佔到64.81%。

到2020年一季度,超材料收入構成正式超過了50%,成為上市公司的核心業務。

在7月6日的股東大會上,公司透露,超材料業務已經滿產。並預計2020年營收7.8億元,淨利潤2.04億元。

同時,對超材料產能擴建方面也進行了披露: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銀星基地的產能升級,年產能從原來的4000公斤增加到8000公斤;順德項目一期也於近期完成了封頂,預計今年10月建成試產,12月正式投產,一期建成後年產能可達40000公斤。

有好事投資者簡單估算,以頂級超材料每公斤9萬元價格計算,兩三年後,4.8萬公斤的產能帶來的營收就是43.2億,按照40%的保守毛利率計算,屆時的利潤貢獻將達到17.28億元(順德一期產能預計兩三年內消化完成)。

正是這種業績預期,光啟技術短時間內獲得了市場資金的青睞。

時間上看,這篇解讀出來後,各路資金大量湧入光啟技術。7月10日光啟技術漲停,經過一周的調整,7月20日後出現了連續漲停的兇猛態勢。

龍虎榜也可以看出,北向資金以及各路遊資紛紛搶入光啟。7月21日,買方席位中,國聯證券長沙芙蓉中路營業部淨買入5519萬元;7月27日的龍虎榜中,深股通專用席位淨買入1.34億元。

7月28日,深股通席位再次淨買入1509萬元,當天買入席位排名第一的中信建投長沙芙蓉中路營業部淨買入9394萬元。

7月30日,中信建投長沙芙蓉中路營業部再次淨買入1.89億元,深股通專用淨買入3813萬元,國聯證券長沙芙蓉中路營業部淨買入4892萬元。

在上述4次龍虎榜單中,除了深股通席位大資金買入賣出之外,長沙芙蓉中路的兩家營業部的賣盤可以忽略不計。

有股民疑問,為什麼長沙芙蓉中路的兩家營業部的資金如此兇猛?網名「安天下」在股吧中稱:因為長沙有國防科技大學,你懂的。

事實上,不僅遊資搶籌光啟,機構也開始主動配置光啟技術。

互動易平臺上,7月初,董秘在回答主力持倉情況時表示,「公司已經獲得超過20家證券投資基金、信託產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以及QFII等專業機構投資者的配置。」

清倉減持與大股東高位質押

光啟技術的好日子似乎就在眼前。

但此時,鵬欣系的清倉式減持已經接近尾聲。

鵬欣系獲得光啟技術的股票主要來自兩塊,一是參與重組定增,達孜縣鵬欣環球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05億股,佔比8.3%。2018年公司轉增後變成1.78億股。

二是公司原大股東的轉讓。2015年3月25日,龍生重組之前,原實際控制人家族將其持有的3882萬的股份(佔重組前公司總股本的21.95%,重組後稀釋到5.21%)以20.20元的價格轉讓給姜照柏、姜雷兄弟(相當於重組後的11.88元,當時龍生股份的市場價格為7.15元,2018年轉增後相當於6.99元)。

重組完成一年後的2018年1月,姜氏兄弟開始減持股份,到3月21日,首次減持股份共684.92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0.54%。減持均價為27.35元和28.83元。

此後,姜氏兄弟多次減持股份。按照公司2020年1月23日的減持公告,姜氏兄弟在過去12個月內合計減持6369萬股,佔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96%,姜照柏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姜雷持有公司股份39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8%)。

至此,姜氏兄弟的個人持股基本減持完畢。

與此同時,持有法人股的達孜縣鵬欣環球資源投資有限公司(51%控股權)也被姜氏兄弟於2020年4月轉讓給了杭州文盛勵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至2020年7月17日,達孜鵬欣持有的光啟股份也減少到1.21億股,期間減持超過5547萬股。

而原龍生股份的控股股東俞龍生家族,也在重組三年解禁期滿後開始減持。

根據公司3月3日的減持公告,2020年1月17日至2月26日,俞龍生減持2113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98%,鄭玉英及俞旻貝未減持各自持有的公司股份。

加上之前大宗減持的股票,截止3月2日,俞龍生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減持24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4%。

此次俞氏家族原本的減持計劃是擬減持不超過1.29億股,佔總股本的6.00%。但在2月27日光啟技術公告2019年度業績快報之後,其就再也沒有減持行動。

目前,俞氏家族的持股數大致還有1.40億股,佔總股比約為6.49%。參考公司2月份的股價,俞氏家族停止減持,至7月底,其帳面財富升值了約15.4億元。

而姜氏兄弟過早減持,使得其帳面財富損失超過10億。

同時,桐廬巖嵩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在這波大漲前減持了超過5375萬股,帳面損失接近6億。

和上述股東減持相比,公司大股東紋絲不動。

目前,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光啟技術9.92億股,佔總股本的46.07%。

按照今年5月份的公告,上述大股東持有的股份93.54%處於質押狀態。

「有一段時間大股東質押已經處於爆倉邊緣,風險很大。」上述多年關注光啟技術的投資者稱。

事實上,2018年8月中旬,隨著光啟技術股價下跌,控股股東質押率一度高達97.04%。

眾所周知,光啟參與龍生股份重組定增的大部分資金來源於貸款。上述深度解讀一文也稱,2018年控股股東質押的股票多次出現平倉風險,控股股東前後10多次補充質押,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控股股東仍舊完成了當年不低於300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的承諾。

隨著光啟技術股價的走牛,西藏達孜映邦的股份將逐漸減除質押比例,大股東的質押平倉風險會不斷降低。

「騙子」還是中國版馬斯克

事實上,兩年時間幾家定增股東的不斷減持,傳遞給市場的信息是,不看好光啟技術的超材料未來。

這不僅讓有意配置的機構出現猶豫,也讓許多之前堅定看好的股民產生了動搖。一些深套其中的投資者甚至懷疑光啟的超材料技術是不是假的,「是騙子公司吧?」

光啟集團創始人劉若鵬,也被市場揶揄為「水博士」,說其會成為賈躍亭第二。

林中行在深度解讀一文中稱,不客氣地說,在投資市場上對光啟的整體印象是這公司是一個騙子公司,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募集項目三年未能落實,二是從2012年開始算起光啟集團吹了不少牛,也投資了眾多的民用項目,但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根據介紹,劉若鵬出生於1983年6月,陝西西安人。1992年隨父母到深圳,初中就表現出了對化學和物理的喜愛,獲得過化學競賽全國一等獎、物理競賽省一等獎、數學競賽全國二等獎等成績。

2002年劉若鵬被保送到浙江大學,並選拔進入浙大的竺可楨學院,在這裡他接觸到了超材料知識,2006年畢業後繼續到杜克大學深造,從事超材料領域研究,他的導師正是超材料學科創始人之一的大衛·史密斯教授。

有報導稱,25歲那年,劉若鵬發表了一篇論文,記錄了他利用超材料做出一件隱身衣的過程。2009年,劉若鵬團隊成功研製出「隱形衣」,它可以引導微波「轉向」,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當時的許多國外專家對這一研究成果評價極高。

2010年7月,在大家都以為劉若鵬會選擇在美國進行超材料研究的時候,27歲的他帶著5位核心成員回國創業,成立了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

這幾名核心成員分別是,杜克大學統計系博士季春霖,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趙治亞,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光電子專業博士欒琳,英國牛津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張洋洋。

他們組成的團隊可以說是當時全球超材料研究最前沿、最有實力的團隊。

由於劉若鵬及團隊在全球超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回國後,他被捧為「比錢學森還牛的80後愛國科學家」、「活著的賈伯斯」、「中國版的馬斯克」等等。

然而,這位前沿科學家在回國後的2014年,就在「殼王」高振順運作下,定增方式收購了香港上市企業英發國際(後改名為「光啟科學」,00439.HK),此後「雲端號」、「旅行者二號」、「馬丁飛行包」、「太陽方舟」、「未來人工智慧」各種科技概念滿天飛,但落地的幾乎沒有一個。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光啟科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而光啟在重組龍生股份之後,一會兒參與央企混改,一會兒投身5G建設,一會兒又附身雄安新區概念等等,公司超材料主業卻是多年沒有大的進展。

「若不是近期順德項目擴產信息,以及業績的提升,市場依舊會懷疑劉若鵬的超材料研發成果的真實性。」上述投資者稱。

7月28日,光啟技術刊登的一則機構調研活動的公告,信息量很大。

此次基金、券商的調研,重點放在了超材料的擴產以及未來業績預期上。

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表示,超材料電磁設計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也是公司整個團隊持續在耕耘和積累的。當前公司及相關主體在超材料領域的專利申請總量達到3000餘件,授權近2000件,申請量和授權量均為全球第一。

訂單方面,「公司當前一部分產品已經開始批量訂貨,預計今年將獲得10億元的訂單。同時接下來的幾年每年都會有新產品從研發階段進入批量訂貨階段。」

8月3日,公司董秘辦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當前超材料產能是8噸,年底將增加到48噸,他們是按照訂單來安排擴產的。

不過,7月29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發了對光啟技術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就披露生產基地建設進展、子公司獲得重要客戶復材結構件外包合格供方資格等做出書面說明。

對於超材料的業務進展,劉若鵬曾說過,「我們的技術或者說我們的業務,實際上難度是非常大的。無論是應用於尖端武器裝備的新一代隱身技術,還是人工智慧網絡覆蓋技術,實際上產業化門檻、工程化門檻特別高。」

林中行在深度解讀一文中稱,「毫無疑問,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革命已經來臨,這是投資者一生都難遇到的投資機會。越早踏上這駛向未來的時代列車,收益就會越大。」

騙子和偉大,或許只是一線之間。

相關焦點

  • 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原標題:光啟劉若鵬:底層創新將重構科技產業鏈) 12月23日,2020
  • 迎接全國兩會 | 市人大代表、光啟高等研究院院長劉若鵬: 發力尖端...
    迎接全國兩會 | 市人大代表、光啟高等研究院院長劉若鵬: 發力尖端製造業 突圍「卡脖子」困境 2020-05-17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隱形」超材料大批量投產,光啟技術市值不到一個月翻倍
    7月29日,光啟技術開盤秒板,收於16.3元,成交量8.35億,市值達到351億。這是光啟技術連續三個漲停板,自今年7月以來,光啟技術由7塊多錢漲到現在已翻倍。市場上關於光啟技術傳聞很多,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公司擁有新一代艦艇隱身技術,其採用超材料技術替代傳統隱身塗料技術,可用於隱形飛機等領域。
  • 四萬字深度解析光啟十年
    1.少年學霸  劉若鵬出生於1983年6月,陝西西安人。1992年,9歲的劉若鵬追隨父母來到深圳。在深圳景貝小學畢業後升入深圳翠園中學讀初中。  翠園中學只是深圳第二檔次的中學,只有重點班才開競賽類課程。劉若鵬不是重點班的學生,他就拿了個斷一條腿的凳子坐在垃圾桶旁邊聽課,終於算是「進了」競賽班。
  • 4倍大牛股光啟技術12億違規擔保被證監局查出 此前兩度公開...
    9月8日晚間,光啟技術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  警示函顯示,浙江證監局發現,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光啟技術存在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情況,總計12.15億元。上述擔保未履行審批程序,且未按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今日個股點評:精準信息 光啟技術 君正集團
    港股上市的騰訊控股受到海外利空消息打壓盤中大跌,資金尋找相關潛在收益標的,A股相關自主可控及軟體服務個股大幅上漲,中國軟體、誠邁科技等軟體股漲超5%。生物疫苗及醫藥出現不同程度的分化,肝素概念高開低走,疫苗股集體下跌,僅康泰生物漲停。現貨黃金價格再創歷史新高,相關貴金屬個股盤中變現亮眼。熱門股方面,光啟技術股價在昨日地天遨遊後今日再度大漲,午後牢牢封死漲停,君正集團再度漲停,錄得14天12板。
  • 8.7酋長讀股——北鬥星通全球通,海汽集團統四海,光啟技術啟曲速.溧陽路包場意欲何為?下周重點標的已初現端倪.
    從這方面來講,光啟技術周五板就像1999秒科索沃戰爭中,俄羅斯出動200名傘兵奇襲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佔據整場戰爭的核心咽喉位置,掌握了先手和國際博弈主動權的那場經典之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電影《巴爾幹邊界》。光啟雖然在然後公告受到了監控,但周一肯定是高溢價的。
  • 深商大會劇透8丨劉志雄、劉若鵬、劉自鴻、劉曉松暢談產業創新發展
    這場囊括了劉志雄、劉若鵬、劉自鴻、劉曉松的「四劉論壇」必定吸睛無數。從製造到智造 從創新到生態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們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髮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 光啟技術半年報:超材料營收大幅提升,已佔比過半,高達61.46%
    過半業績的絕對貢獻值,無疑說明了光啟技術超材料的絕對競爭力。當前國內從事超材料業務的企事業單位中,光啟技術作為全球範圍內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最大的研發生產機構,是唯一能實現批量生產的供應商,在業內保持著絕對領先地位。作為業績貢獻的絕對主力,光啟技術超材料板塊的營業收入主要分為研發業務和批產業務兩個部分。
  • 光啟科學雲端號試飛成功,4000米高空WiFi鋪天蓋地!
    記者注意到,2月6日(上周五)光啟科學(00439,HK)宣布,近日,公司研製的臨近空間飛行器雲端號(Cloud)成功試飛和進行商用測試,在4000米高空向8000平方公裡面積提供了WiFi信號;同時,雲端號所搭載的監控設備在深圳周邊半徑200多公里海域內監測到2103艘海上船舶的航向、航速等信息。
  • 豫能控股被深交所重點監控
    豫能控股被深交所重點監控   短線情緒  昨天寫的豫能控股再度漲停  漲停個股今天近百,跌停股只有十幾隻,這個數據是近來最好的一天。
  • 中國小夥研製出「隱身衣」,引起他國眼紅,歸國時被美國百般阻攔
    劉若鵬,出生中國陝西省,也是發明隱身衣的人。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中國人的創造者是女媧,而女媧在造人的人時候,用泥土捏成人的形狀,然而吹出一口仙氣,泥人就成了真人。
  • 星艦炸了,馬斯克為什麼還是如此的高興?中國會有馬斯克嗎?
    但是馬斯克還是第一時間發推:火星,我們來了!而且馬斯克後續相當開心,發的推文中甚至用到了「hell yeah」很多網友就納悶了,為什麼星艦都爆炸了,馬斯克還是如此高興?以上是馬斯克如此高興的原因,而且SN9據傳已經基本建成,馬斯克距離夢想成真越來越近了。在每篇關於spaceX的消息下,基本上都有一個評論:中國為什麼出不來一個馬斯克,各個公司都只想著掙錢。
  • 深交所:重點監控
    來源:中國證券報遊資炒作!10天9板漲151%成妖?深交所:重點監控原創 劉楊 12月25日,煤電股掀漲停潮。「河南三兄弟」豫能控股、鄭州煤電、大有能源齊刷刷漲停!豫能控股10個交易日9板,累計漲幅151.3%;鄭州煤電6連板,最近2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232.9%;大有能源已連續兩日漲停。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煤電股大漲,主要與近期部分地區用電負荷不斷創新高,電力供應緊張有關。
  • 光啟技術12億元訂單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
    原標題:光啟技術12億元訂單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   在12億元訂單
  • 12億超材料訂單持續落地,光啟技術業績確定穩步增強
    在12億訂單需求發布後,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的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11月30日晚間,光啟發布公告稱,客戶A與光啟籤訂超材料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6192萬元。
  • 光啟技術進入另一重要客戶合格供方名錄,巨額訂單或已在路上
    超材料技術不斷被尖端裝備市場認可,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子公司又進入成都另一重要客戶合格供方名錄。12月18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於 2020 年 12 月 17 日進入了成都某另一重要客戶 B 的合格供方名錄,可以為該客戶提供研製服務,研製完成後可進行產品的批產交付。
  • 光啟技術:子公司進入成都某重要客戶B的合格供方名錄
    中證網訊(記者 沈楠)光啟技術(002625)12月18日早間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深圳光啟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於2020年12月17日進入了成都某另一重要客戶B的合格供方名錄,可以為該客戶提供研製服務,研製完成後可進行產品的批產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