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譜

2021-02-22 道家功法

金母元君 

  見「西王母」條。 

  

  先天元後 

  即老於之母玄妙玉女。天師道奉老子為教祖,將老子及老子之道加以神化,謂元氣之氣經相因變化生玄妙玉女,玄妙玉女也是氣,其變化又生出老子。天師道遂又將玄妙玉女尊為先天元後。天師道經書《道法會元》卷二:「先天元後乃老子之母玄妙玉女,猶太宗以軒轅黃帝為始祖,故尊事黃帝為聖祖,先天太后即黃帝母也。」 

  

  扶桑大帝 

  原稱東霞扶桑大帝,《枕中書》稱: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真記》有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元始上真眾仙記》)早期上清大洞真經》稱:「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第二神階左位「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可能由於扶桑大帝住於碧海中,又與道教三官」之水官相聯繫,稱:「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 (《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泛稱「水府扶桑大帝」。可「指揮下三河、四海、九江、四瀆、五湖、七澤、溪谷、川源、橋梁、堰閘、龍宮水園、應幹責役、冥獄去處、照應神吏、備去姓名、根刷亡過,拔出羈囚其地,水沉沒罪魂之眾。」(《上清靈寶大法》卷六三,道門定製》卷三)「第三十五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內名盈劫連邕玉升,地上音車離苦去百毒。」(《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扶桑大帝君,三素雲也。少時大帝君乘光明八道之輿,上詣太微宮。」(《上清八道秘言圖》)。 

  

  靈寶三師 

  即「靈寶經、籍、度三師」(《靈寶無量度人上清大法》卷四七)「經云:非師不度,非師不仙。又云:先存三師,然後行道。」(《洞玄靈寶三師名諱形狀居觀方所文》)「故受道尊奉其為度師乎,度師之師曰籍師,籍者嗣也,嗣籍真乘,離凡契道。籍師之師曰經師,經者由也,由師開悟、舍凡登仙,三師之重,媲於祖宗。」(《洞玄靈寶三師記》「靈寶經師或授尊經而典禁,應劫出書以度人者,鬱羅翹真人也;靈寶籍師或掌神文之科格,主錄勒籍,以升品授符授仙以度者,真定光真人也;靈寶度師或遵元格而渲教敷宣玄範,以符真隨方應化者,光妙音真人也。」(《上清靈寶大法》卷一○)。 

  

  社稷眾神 

  「太社神,太稷神,土翁神,土母神,谷父神,蠶母神,播種五穀神,樹木花果神,春苟芒神,夏祝融神,秋蓐收神,冬玄冥神。」(《道門定製》卷三)。 

  金闕後聖太平帝君 

  道教天神,早稱「金闕後聖太平李真天帝」,見於《上清大洞真經》,為《二十九章經》之第三十。梁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編為「第三中位」,稱「太極金闕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七域修真證品圖》由下而上列為「第五太極真人果位,其宮闕在太清之上,上清之下,老君所治。」後由於太清與太極的融合, 「太清境太極宮太上老君」(《要修科儀戒律鈔》引《太真科》)及「金闕後聖玄元太上老君」(《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八二)等的出現,此金闕後聖太平帝君與太上老君合為一神了。「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太極宮之高帝也。地皇之裔,生而靈異,早悟大道,勳業著於丹臺,位號編於太極,上清賜命,總統群真,封掌兆民、山川、河海、八極、九該莫不盡。」(《太平經短文序》)「上清金闕後聖帝君李諱弘元,一諱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淵,蓋地皇之胄,玄帝時人,上和七年歲在丙子三月直合日,始育於北國天剛山下,李氏之家,母先夢玄雲日月纏女形,乃感而懷焉。行年二十而有金姿玉彥,遂棄家離親,超跡風塵,潛室長齋,浮遊名山。愛有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遣八景瓊輿,來迎聖君,以登上清宮。賜玉鳳璽,神虎之符,飛行之羽、裙、帶、冠、受書為上清金闕後聖帝君,上升上清,中遊太極宮,下治十天,封掌兆民及諸天河海神仙,地原陰察鬱絕洞臺。到壬辰之年三月六日,聖君來下光臨於兆民矣!」(《上清後聖道君列紀》)。 

  

  明星道君 

  據《度人經》宋元人註:「太皇,即明皇道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注》卷下,《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卷中)元代《清微齋法》釋:「玉虛明皇道君,諱邦旭,乃總仙上真玄中大法師也,主天樞省事。」南宋《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玄中教主靈寶玉虛明皇道君。」早在北周《無上秘要》神譜中排列為「靈寶至真明皇道君玄中大法師」,唐末杜光庭《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四所列神譜亦同。 

  

  高上玉帝 

  早期《上清大洞真經》稱。皇上玉帝君」。據《玉帝聖號同異考):『玉帝聖號.祟自浩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讚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極玉帝,漢光武上後天乾號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號吳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彎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諸天,永不毀淪。世不詳考,謬謂帝即帝釋,不知玉帝名號,各有不同,其四玉帝,俱屬高上玉帝統御。」(《皇經集注》卷一)由此可見與玉皇大帝是有所區別。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第一神階右位之最末的「高上玉帝」當屬此玉帝。「第三皇上玉帝君內名珠鬱羅廣都靈,地上音長存體去害子。」(《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皇上玉帝,元高晨之氣,諱大寧字大幽始。」(《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二)。 

  

  消魔大王 

  亦稱「北帝大魔王」。「魔王」之說由佛教衍化而來。《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隱書》:「北臺金玄洞微玉清消魔大王,生乎始劫之中.二儀分判,三象植靈,天地翳莽,幽幽冥冥,正誕於北漠廣寒之庭。平丘中域,寒谷之賓,元為我父,玄為我母,始結我身以三氣為字。高上玉皇授以《金真玉光紫文》、丹章、玉空、鳳函命、魔靈幅、封掌九玄,總領五嶽,撿攝北酆,匡正三五、馘斬六天,受任上官,鹹制萬靈。消魔大王治天北廣寒七宮,下領北羅酆山,北帝大魔王即住在山上紂絕陰天宮中,有大魔王姓宛躬,諱產生(後演變為五帝之黃帝大魔王的隱諱)官屬三萬八千人名,悉隸屬於消魔大王。凡後學成仙,消魔大王皆使大魔王保舉列言,然後用乃得飛行上清。」 

  

  北帝大魔王 

  見「消魔大王」條。 

  

  虛皇上帝 

  早期《上清大洞真經》為「高上虛皇君」。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第一神階中位「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左位列「東明、西華、北玄、南朱高上虛皇道君」,右位列「太上虛皇道君」。「第一高上虛皇道君,內名三蘭羅波建臺,矜上音天命長人恆寧」(《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高上虛皇君,元上皇之氣,諱幽造字大法朗,形化七千萬丈,以冬三月頭建無上七曜寶冠,衣明光飛錦珠袍,佩丹皇玉華,常乘九色之雲,坐九色獅子,光明煥耀在玉清之上。」(《上清元始變化寶真上經》)「虛皇上帝金策白簡敕:制九幽赦拔五苦,吞火食炭,變為甘露。遵之者萬福如山,謗之者幽沉無數」。「北帝啟陳,虛皇演說,曲湛窟恩,廣度無間。」(《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四)。 

  酆都諸聖 

  即得鬼官道人。有北陰酆都大帝,佐理太上靈君,助理玄滋天君,酆都上相君,酆都太傅君,酆都東明公,酆都南明公,酆都西明公,酆都北明公,酆都鬼官北鬥君,酆都三官都禁郎,酆都水官司命君,酆都右禁司君,酆都主非使者,酆都執蓋郎,酆都大禁晨,酆都侍帝晨,酆都中禁晨,酆都西明郎等。(《道門定製》卷三,《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九)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第七神階,對上述酆都諸聖,均有所列:其中位酆都北陰大帝,為炎帝大庭氏,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其左位:北帝上相秦始皇,北帝太傅魏武帝,西明公周文王,東明公夏啟,南明公召爽,北明公吳季札,鬼官北鬥君周武王,三官都禁郎齊桓公,水官司命晉文公,大農晨二人漢光武帝、孫文臺名堅,還有中禁、右禁、侍帝晨,執蓋郎,主非使者,西門郎等,均列有姓名。 

  

  酆都大帝 

  亦稱「北陰酆都大帝」,道教具界之神。最早於《真紀》為「五方鬼帝」。(《元始上真眾仙紀》)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的第七神階中位,北周《無上秘要》的「得鬼官道人名品」均列「酆都北陰大帝」為「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其「羅酆山在北方癸地,其上其下並有鬼神宮室。山上有六宮,洞中有六宮,{車取}周迥千裡是為六天,鬼神之宮也。」(《真話。闡幽微》)民間流傳的四川酆都縣之「鬼城」,是附和漢代仙人王方平、陰長生曾在四川平都山修道成仙,二仙之姓合成「陰王」,誤為陰間之王,大概北方羅酆山也就附和為四川酆都山(亦稱「平都山」)了,成為有名的「鬼國都城」。 

  

  酆都六天宮真靈 

  亦稱「六天宮仙官」。六天宮為鬼神之宮也。「封絕陰天宮主宰真靈,明神(晨)耐犯武成天宮主宰真靈,泰煞諒事宗天宮主宰真靈,敢司連宛屢天宮主宰真靈,恬照罪氣天宮主宰真靈,宗靈七非天宮主宰真靈。」(《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九)。 

  

  天漢 

  即「天河」,亦稱「銀河」、「銀漢」。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載:天漢,亦謂之漢津,起於東方箕尾之間,分為二道:其南經傳說魚星天籥天弁河鼓,其北經龜貫其下次終南北魁左旗。至天津下而合南道,乃西南行,又分夾匏瓜、絡人、星杵、造父、螣蛇、王良、附路、閣道、此端門太陵、天舡、捲舌,而南行,路五車,經北河之南,入東並水位,而東南行絡南河、關丘、天狗、天紀、天稷、在七星南而沒。津漢為金水之氣,其本為水漢,星多則水、星少則旱。 

  

  星辰 

  道教神靈名詞。道教言及開天闢地、自然變化時將星辰神化,尊之為神。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云:星為萬物之精。水之精、山川之精氣皆上為列星。陽精上為日,日分而為星,因此星字即由日、生二字組成。辰指北辰,謂之北極辰。為星居之處。道教稱日、月和二十八宿為星辰,各為神明。星辰亦稱星煞。星煞指天星、地煞。黃帝曾分星次,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道教認為星辰為神明,各有所主,不可冒犯。 

  

  星君 

  指道教祟奉的星神。道教認為星為日所生,故寫作日、生。又雲萬物之精上為列星。道教對星官的崇洋特別重視,在其神仙體系中,星神位尊,且數量極大。星神中居最高位者為「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即北鬥星,又稱北辰。還有「勾陳星宮天皇大帝。」道教所祟奉的星君很多,據《上清靈寶大法》載,有「金木水火土星君、」「北鬥七元輔弼星君」、「南鬥諸星君。」據《道門定製》載,則有「十一大曜真君」、「北鬥中星君」、「南鬥太帝眾真」、「東鬥六陽星君」、「西鬥六明星君」和「中鬥星君」。還有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區眾星君,紫微外座眾星君,北極四相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 

  

  二十八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凡二十八宿各有司,盡關璇璣之分,若風雨雷雹人間萬匯,並隨武威佔克。無不具載,明者察之。」角宿星君主人間雨澤,亢宿星君主人問大風,氏宿星君主人間狂風,房宿星君主驚風駭雨,心宿星君主人間雨澤,尾宿星君主樣雲瑞氣。箕宿星君主斜風細雨(東方七宿星君);鬥宿星君、牛宿星君主雲氣,女宿星君主陰陽,虛宿星君主人間大風,危宿星君主旋風走石,室宿星君主人問陰綴、壁宿星君(北方七宿星君);奎宿星君,壁奎主人間風雨,婁宿星君主人間大風,胃宿星君主人間風,昴宿星君主人間晴,畢宿星君主天地開奉,觜宿星君主人間風雨,參宿星君主人間風雨(西方七宿星君);井宿星君主天色昏黃,鬼宿星君主天色昏昧,柳宿星君主天色昏。星宿星君主天氣晴朗,張宿星君主時氣不和大熱,翼宿星君主晴朗,軫宿星君主晴。(《北鬥治法武威經》,《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五,《道門定製》卷三)《道法會元》卷一一四有「二十八宿雷王」之稱。 

  東方七宿星君 

  見「青龍」、「二十八宿星君」條。 

  

  角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角宿天門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甲從官陽神也,角星神主之。陽神九人,姓賓名運生,衣綠玄單衣,角星宿主之。」《洞淵集》卷八:「角宿天門星君上應太煥極瑤天,照臨鄭國分野,掌海外伽密國、夜市國、迦陵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將軍兵甲、雨澤、延生、農田耕稼之司」。 

  

  充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亢宿天庭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乙從官陰神也,亢星神主之,陰神四人,姓扶名司馬,馬頭,赤身,衣赤緹單衣,帶劍,亢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亢宿天庭星君,上應玄明恭慶天,照臨鄭國分野,掌海外西天竺國、幹他國、羅謝{風日}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瘟災、大風、颺石、百藥、國師、三公、五老百官祿秩之司」。 

  

  氏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氏宿天府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丙從官陽神也,氏星神主之,陽神十三人,姓王名師子,衣青紗單衣,氏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氏宿天府星君上應觀明端靜天,照臨鄭國分野,掌海外迦業國、彌羅國、新頭國、毗摩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后妃宮府、山林草木、雨水淫泆之司。」 

  

  房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房宿天駟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丁從官陰神也,房星神主之,陰神八人,姓洪名寄生、衣絳緋單衣,房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房宿天駟星君,上應虛明堂曜天,照臨宋國分野,掌海外豁尋國、孛攵文律國、黑衣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后妃藏內寶器金玉、管籥驚風駭雨、負重擎駱之司。」 

  

  心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心宿天王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戊從官陽神也,心星神主之。心星火也,為工故在東方。陽神五人,姓女名塗祖,牛頭人身,衣黃單衣,帶劍,心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心宿天王星君,上應竺落皇崖天,照臨宋國分野,掌海外大食國、獨足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帝王明堂、雨澤、工役技藝百巧之司。」 

  

  尾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尾宿天雞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己從官陰神也,尾星神主之。陰神十一人,姓塗名徐澤,光頭人身,衣青單衣,尾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尾宿天雞星君,上應耀明宗飄天,照臨燕國分野,掌海外罽賓國、計羅國、多烏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祥雲瑞霧、女人不和之司」。 

  

  箕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箕宿天津(律)星君」,屬東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庚從官陽神也,箕星神主之,桑木者,箕星之精也,陽神十一人,姓(元闕)名仲,衣飄飄玉紗單衣,箕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箕宿天律星君,上應玄明恭華天,照臨燕國分野,掌海外糠國、解蘇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斜風細雨、奸邪詣妄、蠻夷狐貉、庸狄津梁水族之司。」 

  

  北方七宿星君 

  見「玄武」、「二十八宿星君」條。 

  

  鬥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鬥宿天廟(府)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辛從官陰神也,南鬥星神主之,陰神四人,姓陽名多,衣青單衣,持矛,南鬥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鬥宿天府星君,上應太極蒙翳天,照臨吳國分野,掌海外吐火羅國、穿鼻國、西皇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進士登科爵祿、微風細雨、斜鬥升合秤尺之司。」 

  

  牛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牛宿天機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壬從官陽神也,牛星神主之,陽神十二人,姓柳名將生,衣綽玄單衣,牛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牛宿天機星君,上應虛無越衡天,照臨吳國分野,掌海外北番、黑山三大部落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雲霧霜雪、牛羊六畜犧牲、足蟲百半百獸、南越百蠻之司。」 

  女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女宿天女(紐)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癸從官陰神也,女星神主之,陰神姓刁名徐字鬱子,犬頭人身,女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女宿天女星君,上應上明七曜摩夷天,照臨吳國分野,掌海外豎發國、女國、狗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裁縫衣物、嫁娶娉偶、陰凝大風之司。」 

  

  虛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虛宿天卿(府)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寅從官孟神也,虛星神主之。槐者,虛星之精也。孟神四人姓木名徐他。鼠頭人身,衣銀黑單衣,帶劍,虛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虛宿天府星君,上應元明文舉天,照臨齊國分野,掌海外拂林國、無影國、木枝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宮室廟堂蓋屋、祭祀考妣、五虛六耗、悲泣之司。」 

  

  危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危宿天錢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卯從官仲神也,危星神主之。仲神十一人,姓劉名歸生,衣瓊紋單衣,帶劍,危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危宿天錢星君,上應玄胎平育天,照臨齊國分野,掌海外土番國、同國、東天竺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丘陵墳墓悲泣、旋風沙石、危厄險難之司。」 

  

  室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室宿天廩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辰從官季神也,營室星神主之。營室之內,五色雜神,營室天子受命之司,水官星神主之。季神八人,姓呂名升,衣黃錦單衣,營室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室宿天廩星君,上應清明何童天,照臨衛國分野,掌海外金山十姓、九姓三大部落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宮室金戶玉堂、文章圖籍、軍料府庫、陰翳凝滯之司。」 

  

  壁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壁宿天市星君」,屬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巳從官盂神也,東壁星神主之,孟神七人,姓石名蘇和,豕頭人身,衣黑單衣,帶劍,東壁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壁宿天市星君,上應太明玉完天,照臨衛國分野,掌海外龜茲國、于闐國、疏啟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文章圖書秘府、陰寒雨澤霹雷、五穀百果之司。」 

  西方七宿星君 

  見「白虎」「二十八宿星君」條。 

  

  奎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奎宿天將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午從官仲神也,奎星神主之,仲神六人,姓黑名石勝,衣丹紗單衣。帶劍,奎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奎宿天將星君,上應太極平育賈奕天,照臨魯國分野,掌海外單于國、地亢國、火胡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武庫兵甲戈矛、溝瀆池亭、風雨雷電之司。」 

  

  婁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婁宿天獄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未從官季神也,婁星神主之,季神十三人,姓竺名遠來,衣流熒單衣,婁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婁宿天獄星君,上應龍變梵度天,照臨魯國分野,掌海外三山國、仙官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宮觀寺院禁苑內庭、供給犧牲郊祀齋醮之司。」 

  

  胃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胃宿天倉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申從官孟神也,胃星神主之,盂神八人,姓馮名謝君,衣流黃單衣,帶劍,胃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胃宿天倉星君,上應太釋玉隆天,照臨趙國分野,掌海外高麗國、扶餘因。南竺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倉庫、積聚金銀珍寶正帛、雷公五穀之司。」 

  

  昂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昂宿天目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酉從官仲神也,昂星神主之,仲神四人,姓張名弩小,衣綠青單衣,昂裡神主之。」《洞淵集》卷八:「昴宿天日星君,上應太虛無上常融天,照臨趙國分野,掌海外舍衛國、摩陁國、北天竺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天地晴明、去衰除禍、獄典營吏、刑罰囚系考決之司。」 

  畢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畢宿天耳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戊從官季神也,畢星神主之,季神姓桑名公孫,帶劍,衣白毛單衣,畢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畢宿天耳星君,上應太素秀樂禁上天,照臨趙國分野,掌海外震且國、雪山國、龍中天主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天地開泰、朱輪寶蓋、邊兵守境封疆安寧之司。」 

  

  觜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觜宿天屏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亥從官孟神也,觜星神主之,孟神十一人,姓王名平,衣龍青單衣,觜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留宿天屏星君,上應太文翰寵妙成天,照臨晉國分野,掌海外婆羅國、奈毗耶國、摘棘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收斂萬物、風雷雨澤、山川房廟、鬼魅妖怪之司。」 

  

  參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參宿天水星君」,屬西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子從宮仲神也,參宿星神主之,仲神八人,姓銅名徐舒,衣黃排單衣,帶劍,參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參宿天水星君,上應淵通元洞天,照臨晉國分野,掌海外毗漢國、復照國、雕題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將軍權衡境域、殺罰冤讎、劫奪忿悅之司。」 

  

  南方七宿星君 

  見「朱雀」、「二十八宿星君」。 

  

  並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井宿天井(泉)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醜從官季神也,井星神主之,季神九人,名博陽,衣黃水單衣,帶劍,能致鳳凰玄武,東井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井宿天井星君,上應無極縣誓天,照臨秦國分野,掌海外真獵國、林邑國、身形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天色昏暗、池塘坡井、橋梁大水江湖、魚龍介族之司。」 

  

  鬼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鬼宿天匱(饋)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震幹之長男也,鬼星神主之,長男神五人,姓作名塗於,蛇頭黑神,帶劍,衣赤野單衣,鬼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鬼宿天醫星君,上應上揲阮樂天,照臨秦國分野,掌海外交趾國、文身國、隨羅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積主金玉疋帛、喪禍咒詛、毒藥司察奸惡之司。」 

  

  柳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柳宿天廚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坎幹之中子也,柳星神主之,中男神四人,姓角名石襄,羊頭人身,衣黃韋單衣,柳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柳宿天廚星君,上應無思江由天,照臨周國分野,掌海外昆明國、蠻尾國、甘露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庖廚食味、天色昏黃、雷雨、兵戈草賊之司。」 

  

  星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星宿天庫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艮幹之少子也,七星神主之,少子神五人,名勝子,衣飛霞單衣,七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星宿天庫星君,上應太皇翁重浮容天,照臨周國分野,掌海外東天竺國、泥婆國、狗頭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裁縫衣裝文繡、晴明、刀劍血光之司。」 

  

  張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張宿天秤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巽坤之長女也.張星神主之,長女神五人,姓李名神子,衣赤血單衣,張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張宿天秤星君,上應始皇孝芒天,照臨周圍分野,掌海外弘誓國、河陵國、婆利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宗廟、珍寶衣服、賜冥賓客、寒熱時氣不和大寒熱、父子不睦、兄弟不和之司。」 

  

  翼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翼宿天都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離坤之中女也,翼星神主之,中女神十人,姓張名奴子,衣赭黑單衣,帶劍,翼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翼宿天都星君,上應顯定極風天,照臨楚國分野,掌海外稜伽國、婆踵國、沒羅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樂府調五音六律、水府魚龍、飛走群毛萬類之司。」 

  

  軫宿星君 

  道教星辰神二十八宿星君之一,亦稱「輕宿天階(街)星君」,屬南方七宿。《雲笈七籤》卷二四《二十八宿》: 「兌坤之少女也,軫星神主之,少女(神)五人,姓□名蘇子,衣流黃單衣,(軫星神主之)。」《洞淵集》卷八:「珍宿天{土皆}星君,上應太安皇崖天,照臨楚國分野,掌海外南天竺國、耽身國、師子國並九小國,下管人間天地明朗、哭泣離別、宮府口舌、兇思危難之司。」 

  

  七十二地煞 

  道教稱北鬥叢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每個地煞星各有一個神,稱為七十二地煞。道士齋釀作法時,常召七十二地煞與三十六天是神將下凡驅魔。《水濟傳》因以附會梁山泊中的七十二個頭領。《水滸傳》:「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員天是,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鬨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陵。」 

  

  十二宮神 

  又稱「十二宮分星君」(《金籙設醮儀》)、「十二宮辰星君」。(《金籙延壽設醮儀》)《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道門定製》卷三,「天稱官尊神、天蠍宮尊神、人馬宮尊神、磨蝎宮尊神、雙魚宮尊神、寶瓶宮尊神、白羊宮尊神、金牛宮尊神、陰陽宮尊神、巨蟹宮尊神、獅子宮尊神、雙女宮尊神。」其「十二宮辰星君」之稱,依次為「天秤宮辰星君……雙女宮辰星君。」(《中天紫微星真寶懺》)。 

  三垣 

  我國古代將全天的垣星分為三區,即「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代觀象家在黃河流域常見的北天上空,以北極星為中心,集合周圍其他各星,合為一區,即「紫微垣」;在紫微垣外,星、張、翼、軫以北的星區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鬥以北的星區是天市區。道教祟拜星象,奉星辰為神,遂以「三垣」之說區分星神之域。紫微垣為帝王之星北極星所居之處,五星屬於太微垣,二十八宿屬於天市垣。三垣列宿,各有所主。(見《天皇至道太清玉冊》)。 

  

  紫微垣眾星君 

  亦稱「紫微垣帝座星君」。我國古代天文的「三垣」之一,道教沿襲稱:「紫微垣帝座二星,天皇大帝、北極大帝;太子星君、庶於星君、後宮星君、四輔星君、勾陳星君、五帝內座星君、天柱星君、六甲星君、華蓋星君、御女星君、柱史星君、女史星君、尚書星君、大理星君、陰德星君、陽德星君、天床星君、天一星君、太一星君、東蕃左樞星君、東善上宰星君、東蕃少宰星君、東蕃上輔(弼)星君、東善少輔(弼)星君、東蕃上衛星君、東蕃少衛星君、東蕃少巫星君、西蕃右樞星君、西蕃少尉星君、西蕃上輔星君、西蕃少輔星君、西蕃上衛星君、西蕃少衛星君。」(《道門定製》卷三,《上演靈寶大法》卷三九)。 

  

  太微垣眾星君 

  亦稱「太微垣帝座星君」。太微垣是我國古代天文的「三垣」之一,道教沿襲此稱。「太微垣:五天帝座星君、太子星君、從官星君、三公內座星君、元卿內座星君、內五諸侯星君、幸臣星君、謁者星君、虎賁星君、郎位星君、常陳星君、東蕃左執法星君、東蕃上相星君、東蕃次相星君、東蕃上將星君、東蕃次將星君、西蕃右執法星君、西蕃上相星君、西蕃次相星君、西蕃上將星君、西蕃次將星君。」(《道門定製》卷三,《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九)。 

  

  天市垣眾星君 

  亦稱「天市垣帝座星君」。天市垣是我國古代天文的「三垣」之一,道教沿襲此稱。「天市垣:帝座星君、侯星星君、官(宦)者星君、宗正星君、宗人星君、宗星星君、鬥星星君、斛星星君、列肆居君、東肆星君、市樓星君,屠肆星君、帛度星君、南海星君、燕星星君、東海星君、徐星星君、吳越星君、齊星星君、中山星君、九河星君、趙星星君、魏星星君、河中星君、河門(間)星君、晉星星君、鄭星星君、周星星君、秦星星君、蜀星星君、巴星星君、梁星星君、楚星星君、韓星星君、宋星星君。」(《道門定製》卷三,《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九)。 

  

  三臺星君 

  又稱「三臺華蓋星君」。即「上臺虛精開德星君,中臺六淳司空星君,下臺曲生司祿星君。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三臺星天之陛官,旦為龍,晝為蛇,暮為魚。三神者,三臺之靈也。」《雲笈七籤》卷二四)「三臺有六星,兩兩而起勢,橫豆北鬥第二{鬼勺}星之前,一曰天柱,乃王公之位、在天曰三臺,在人曰三公。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臺,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為下臺,為司祿主兵。又曰上臺司命為太尉,中臺司中為司徒,下臺司祿為司空。一曰泰階上臺上星護助天子,下星為女後;中臺上星為諸侯,下星為卿大夫,下臺上星為士,下星主庶人,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三)「三臺者乃中天之大化,北鬥之華蓋也。」(同上卷三)故稱「華蓋星君」。「三臺星君共增祿壽,令無禍殃。」(《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 

  

  三臺華蓋星君 

  見「三臺星君」條。 

  

  上臺虛精星君 

  三臺星君之一,又稱「上臺一黃星君」,亦稱「上臺虛精開德星君」。「上臺星君名虛精,身長一丈,面黃吐黃氣,散發道裝,淺黃之衣,手執玉圭,乘三素玄雲,頂中有黃氣。」(《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集》卷二)「上臺星君號通妙玄道天尊,生生主者。虛精者乃星君之內諱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三)「上臺司命主壽,上星應天子。下星應女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步三臺罡咒,上臺虛精,保我千齡。」(《道法會元》卷一二六)。 

  上臺一黃星君 

  見「上臺虛精星君」條。 

  

  中臺六淳星君 

  三臺星君之一,又稱「中臺二白星君」,亦稱「中臺六淳司空裡君」。「中臺星君名六淳,一名六亭,身長一丈,面白光,吐白原滿天下,道裝白衣,執白圭,乘白雲,頂有白氣。」(《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集》卷二)「中臺星君號仁化昭德延福天尊,養養大神。六淳者乃星君之內諱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三)『中臺司中主宗室,』上星應諸侯公王,下星應卿大夫。」〔《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步三臺罡咒,中臺六淳衛我身形。」(《道法會元》卷一二六)。 

  

  中臺二白星君 

  見「中臺六淳星君」條。 

  

  下臺曲生星君 

  三臺星君之一,又稱「下臺三青星君「,亦稱「下臺曲生司祿星君」。「下臺星君名曲生。身長一丈,面青有光,芒氣如絲射,暗立青氣中,道服青衣,執青圭。」(《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集》卷二)「下臺星君號靈源妙有空洞天尊,護護天尊。曲生者乃星君之內諱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三)「下臺司祿主兵,上星應土子,下星應庶人。」(《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步三臺罡咒,下臺曲生斬滅邪精,臺星到處大布威靈。」(《道法會元》卷一二六)。 

  

  下臺三青星君 

  見「下臺曲生星君」條。 

  

  三十六天罡 

  道教稱北鬥眾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每個天罡星各有一神。道士在齋醮作法時,常召其下凡降妖伏魔。《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中:「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七總太無君,為吾驅禍殃。」小說家即以附會於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頭領。《宣和遺事》前集:「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珍滅奸邪。」《水濟傳》七十回:「三十六天罡臨化地,七十二地煞鬧中原。」民間亦有三十六天是、二十八宿、七十二地煞合作降妖伏魔的傳說。 

  

  鬥姆元君 

  為北鬥眾星之母。「鬥姆尊號曰:九靈太妙白玉龜室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天梵氣鬥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又化號大圓滿月,光王;又曰:東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應號不一,主治天寶閣。」「鬥母降以大藥垂醫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氣,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癇,職重天醫。生諸天眾月之明,為北鬥星之母。鬥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其神話故事與紫光夫人生九子大致相同。「鬥母登於寶座之上,怡養神真,修煉精魄,衝然攝氣,氣入玄玄。運合靈風,紫虛蔚勃,果證玄靈,妙道放無極微妙光明,洞徹華池。化生金蓮九苞,經人間七周夜,其華池中光明愈熾愈盛,其時一時上騰九華天中,化成九所大寶樓閣。寶樓閣中、混凝九真,梵氣自然成章文曰:{鬼尊}{鬼帝}{鬼摩}{鬼尼}{鬼達}{鬼裡}{鬼吽}{鬼缽}{鬼毛},前有天罡光敷,秘字文曰:{鬼至}{鬼爾},芒角{火鬥}然是九章生神,應現九皇道體,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道教宮觀中建有鬥姆殿,供奉三目、四首、八臂的鬥姆神像。 

  

  文昌星君 

  亦稱「文昌帝君」。有「紫微垣文昌將相君、太微垣文昌三公內座星君、少微垣文昌處士博士星君。」及紫微外座的「文昌上將星君、文昌次將星君、文昌貴相星君、文昌司祿星君、文昌司命星君、文昌司寇星君。」(《道門定製》卷三)文昌者「言天地之文理盛大也。」「文昌星乃土氣所化」,「因奎壁垂芒,帝命主持斯文,壁位居亥專主圖書,奎位居戍專主文章,蓋奎宿有文彩,壁宿能藏書。昔贏火之後,於屋壁得古文,故壁之於文典有功焉,是以文昌宮有東壁圖書。太微垣府中有南鬥第五星文呂煉魂真君,又有太上九原文昌宮,文呂上相、次相、上將等星,又有文昌圖流,運以化生文物,是故天地之間生成變化之道莫大於此。故曰開明三景,是為無根,無文不光,無文不明,無文不立;無文不成,無文不度,無文不生等語,實基於此。故文昌之在世者,教化之本源。」(《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卷二)。 

  文昌帝君 

  亦稱「文昌星君」,又稱「梓潼帝君」。元仁宗延枯三年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自此文昌星君與梓潼神合二為一,世俗遂稱為「文昌梓潼帝君」。南宋道士有《文昌帝君陰騭文》行世,臺灣還祟奉文昌、關帝、呂仙、朱衣、魁星等,合稱「五文昌帝君」。 

  

  十一大曜真君 

  十一大曜真君,是太陽帝君、太陰元君、木德歲星星君、火德熒惑星星君、金德太白星星君,水德辰星星君,土德鎮星星君,羅喉星君,計度星君,紫氣星君,月字星君。《元始天尊說十一大耀消災神咒經》:當災害將起時,速繪十一曜形儀,建道場,持念本《神咒經》,即可「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攝毒害,以度兆民。」 

  

  日月九曜星君 

  見「十一大曜真君」條。 

  

  太陽帝君 

  道教日神,全稱「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治洞陽鬱儀宮。『太陽帝君,日宮之精」,(《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八)「主照臨六合,舒和萬果。」(《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日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日為洞陽之宮,自然化生空青翠玉之林,天官採食花實,身生金光,日之精氣比生金鳥,{木妻}其林,朝出賜谷,夕沒崦嵫,一年一周天。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詣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氣,光瑩萬國,日名鬱儀。」(《洞淵集》卷七)又稱「太陽雷君」有「雷霆賴以威」之說。(《道法會元》卷一一○;《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太陰元君 

  道教月神,亦稱「太陰皇君」,全稱「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治洞陰結璘宮。「太陰皇君,月宮之精。」(《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八)「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月宮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結瑤奔月之道。月為廣寒洞陰之宮,自然化生育華紫桂之林,亦曰降林枝葉玉蘭,神仙採食華食,壽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氣化生玉兔、 —月一周天。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詣之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洞淵集》卷七)又稱「太陰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雷霆賴以神。」(《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五星君 

  道教星辰神。「五星者是日月之靈根,天胎之五臟,天地賴以綜氣,日月系之而明。」(《雲笈七籤》卷二四)五星君為:東方木德歲星星君,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方金德太白星君,北方水德辰星星君,中央土德鎮星星君。又有「木星雷君。火星雷君,金星雷君,水星雷君,土星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 

  

  五星雷君 

  見「五星君」條。 

  

  木德歲星星君 

  五星君之一,全稱「東方木德歲星重華星君」。「歲星者,木也,日之魂水之精氣也。」(《還丹眾仙論》)姓碧空,名澄東。字清凝,夫人名寶容,字飛靈,居洞陽宮或治青華宮,(《雲笈七籤》卷二四;《上清眾經諸聖秘》卷一,卷五;《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東方木德星君,木之精,蒼帝之子。光照三十萬裡,徑一百裡,十二年一周天。真君戴星冠,踢朱履,衣青霞壽鶴之衣,執玉簡,垂七寶劍白玉環佩。下管人間山林,草木,龍蛇龜鱉水族,風雷之事。木之氣直行仁和司於有德。」(《洞淵集》卷七)「東方歲星主仁,生甲乙,化草木,司春令,宰蠕峭飛動千種化生之蟲,凡十二歲緯—周天。」(《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 

  

  火德熒惑星君 

  五星君之、全稱「南方火德熒惑執法星君」。「熒惑星者,火議,火之精得木星之氣。」(《還丹眾仙論》)姓煥(皓)空,名維淳字散融,夫人名公元凝(瓶),字玄羅,居洞陽宮或治明離宮。(《雲笈七籤》卷二四;《上清眾經諸聖秘》卷一,卷五;《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南方火德熒惑星君,火之精,赤帝之子,執法之星,其精下降為風伯之神。常以十月入太微受事,光照八十萬裡,徑約一百裡,二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踢朱履,衣朱霞鶴壽之衣,執玉簡,垂七星金劍白玉環佩。管人間火焰,眾蟲,鳳凰雞{矢鳥},烏鵲,百芬群飛鳥雀之類,火德昭彰,巡行天下。」(《洞淵集》卷七)「南方熒惑星主禮,生丙丁,化煙火,司夏令,宰匾毛羽翼千種卵生之禽,凡二歲緯一周天。」(《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 

  金德太白星君 

  五星君之一,全稱「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太白金星者,金之精也,受月之魄,合土星之氣。」(《還丹眾仙論》)姓皓(浩)空,名德摽(寥凌)字振尋,夫人名{焱風}英,字靈恩,居素明宮或治皓靈宮。(《雲笈七籤》卷二四;《上清眾經諸聖秘》卷一,卷五;《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西方金德星君,金之精,白帝之子。主刀兵將軍肅殺之威。其精下降為雨師之神,光照七十萬裡,徑一百裡,一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皓鶴白霞之衣,執玉簡懸七星寶劍,垂白玉環佩。管人間金銀鋼鐵玉石,兔牛馬牲豕鼠蟲,石人石馬,霜雪之事。」(《洞淵集》卷七)「西方太白(星)主義,生庚辛,化金石,司秋令宰帶角無角千種胎生之獸,凡歷一歲緯一周天。」(《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 

  

  水德辰星星君 

  五星君之一,全稱「北方水德辰星伺辰星君」。「辰星者水也,水之精傳太白金之氣。」(《還丹眾仙論》)姓陰空,名啟(肇){口亙},字積(精)源,夫人名玄華,字龍娥,居玄鬥宮或治金玄宮。(《雲笈七籤》卷二四;《上清眾經諸聖秘》卷一,卷五;《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北方水德星君,水之精,黑帝之子。水德為天心紫辰之星,正對崑崙之頂,處紫微之宮,即元氣之主,其精下降為先農之神。主發生物,光照五十萬裡,徑一百裡,一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黑霞壽鶴之衣,執玉簡懸七星寶劍,垂白玉環佩。管人間水族,鉸龍群魚,雪雹凝寒之事。博大冠五行之首,生萬物之根,海濱江河宰酌之事。」(《洞淵集》卷七)「北方辰星主智,生壬癸,化水泉,司冬令,宰帶甲無鱗幹種溼生之族,凡歷一歲緯一周天。」(《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 

  

  土德鎮星星君 

  五星君之一。全稱「中央土德地侯鎮星星君」。「鎮星者,土也,受火土宿之氣。」(《還丹眾仙論》)姓常空,名藏睦,字耽延,夫人名空瑤,字非賢。居上樞宮或治中黃宮。(《雲笈七籤》卷二四;《上清眾經諸聖秘》卷一,卷五;《元始天尊說十一大曜消災神咒經》)「中央土德星君,黃帝之子,其精下降為靈星之神,光照十二萬裡,徑五十裡,二十九年一周天。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黃霞鶴壽之衣,執玉簡懸七星寶劍,垂白玉環佩。管人間兆庶形踝蟲蟻之類,霧露虹虹之屬,土宿主信侯萬物之事。」(《洞淵集》卷七)「中央鎮星主信,生戊己,化塵土,司四季,宰聖賢愚痴千種{身果}靈之人,凡二十九歲緯一周天。」(《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 

  

  羅睺星君 

  十一大曜真君之一,亦稱「神首羅睺星君」,全稱「交初羅睺神首建星真君」。「羅睺大聖一十二宮之輪,照十二分野之流」、「交初神首、列耀中央、感光所到、山裂石穿、神通廣大。」(《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四八,《太上三洞神咒》卷二)「羅睺神首星君,主九天之下二切諸惡。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純玄霞之贓,執玉簡垂七星金劍,帶白玉環佩,逆行天道,順之則昌,逆之則禍。」(《洞淵集》卷七)還有「羅睺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之稱。 

  

  神首羅睺星君 

  見「羅睺星君」條。 

  

  計度星君 

  十一大曜真君之一,亦稱「神尾計度星君」,全稱「交中計度神尾墜星真君」。「交終神尾,威撼山川,黑氣飛踴,衝塞九天。」(《太上三洞神咒》卷二)「計度神尾星君,主九天之下一切罪福,多主疾病困苦之災。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純玄瑞雲霞帔,執玉簡垂七星金劍,帶白玉環佩,逆行天道,不顯神光,順之則吉,逆之則兇。」(《洞淵集》卷七)還有「計度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之稱。 

  

  神尾計度星君 

  見「計度星君」條。 

  

  紫氣星君 

  十一大曜真君之一,亦稱「天一紫氣星君」,全稱「天一紫氣道星真君」。「道曜紫氣,降福無窮,轟天正令,制鬼除兇,神光所照,降格玄窮。」(《太上三洞神咒》卷二)「天一紫氣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紫霞瑞雲之帔,執玉簡垂七星寶劍,帶白玉環佩,長侍紫微垣門,降人間之百福,添祿算之司。」(《洞淵集》卷七)還有「紫氣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之稱。 

  天一紫氣星君 

  見「紫氣星君」條。 

  

  月李星君 

  十一大曜真君之一,亦稱「太一月字星君」,全稱「太一月孛暗彗真君」。「威慧神猛,震斷九天,神劍揮擊,鬼滅九泉。」(《太上三洞神咒》卷二)」太一月李星君主九天之下一切兇殺。星君戴星冠,攝朱履,衣玄霞鶴壽之帔,執五簡帶七星寶劍,垂白玉環佩,逆行黑道,順之則吉,逆之則兇。」(《洞淵集》卷七)還有「月字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之稱。 

  

  太一月孛星君 

  見「月季星君」條。 

  

  五鬥星君 

  「五鬥」之釋有二:①《真一口訣》:「鬥中自有五鬥,陽明為東鬥,陰精為西鬥,丹元為南鬥,北極為北鬥,天關一星為中鬥。」②今解「東鬥即東方七宿角亢等;西鬥即西方七宿奎婁等;北鬥即北方七宿鬥牛等;南鬥即南方七宿井鬼等;中鬥即魁{鬼勺}等七宿。」「東鬥主算,西鬥記名,北鬥注死,南鬥上生,中鬥大魁,總監眾臨。」(《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其星君有:「東鬥生氣君,南鬥司禁君,西鬥司察君,北鬥司命君,中鬥司刑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和「東鬥注算真君,南鬥注生真君、西鬥注名真君,北鬥注死真君,中鬥太微真君」(《北鬥七元金玄羽章》)等稱呼。

  

  東鬥星君 

  五鬥星君之一。「東鬥者,即鬥之第一星,主增算壽」。《真人口訣》:「陽明為東鬥」。「今解東鬥即是東方七宿角亢等少陽之職,主人生之算,令人上功名也。」《東鬥長生護命經》:「鬥中有五星」,「東鬥五星尊號:蒼靈延生真君,靈光護命真君,開天大衛集福真君,大明和陽保和真君,尾極總監真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中天紫微星真寶仟》)又有東鬥六陽星君之稱:東鬥陽度星君,東鬥陽昌星君,東鬥陽巨星君,東鬥陽惠星君,東鬥陽廣星君,東鬥陽輝星君。」 

  

  東鬥六陽星君 

  見「東鬥星君」條。 

  

  南鬥星君 

  五鬥星君之一。「南鬥者,即鬥之第五星,主上其生錄也。」《真一口訣》;「丹元為南鬥。」「今解南鬥即南方七宿井鬼等太陽之職,又主生,故上生錄也。」《南鬥延壽度人經》:「鬥中有六星」,「南鬥六司真君尊號:天府司命上相鎮國真君、天相司祿上相鎮嶽真君、天梁延壽保命真君、天同益算保生真君、天樞度厄文昌煉魂真君、天機上生監薄大理真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中天紫微星真保仟》,《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五四,《道門定製》卷三,《上清靈寶大法》卷三九)。 

  

  南鬥六司星君 

  見「南鬥星君」條。 

  

  西鬥星君 

  五鬥星君之一。「西鬥者,即鬥之第二星,主記錄其功名也。」《真一口訣》:「陰精為西鬥。」「今解西鬥即西方七宿奎婁等太陰之職,主記人善名也。《西鬥大計護身經》「鬥中有四星」,「西鬥四星尊號:白標帝君,高光真君,皇靈真君,巨威真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紗經四注》卷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中天紫微星真寶仟》)又有「西鬥六陰星君」之稱:西鬥陰燾星君,西鬥陰受星君,西鬥陰領星君,西鬥陰算星君,西鬥陰召星君,西鬥陰考星君。」(《道門定製》卷二)。 

  

  西鬥六陰星君 

  見「西鬥星君「條。 

  

  北鬥星君 

  見「北鬥九窟星君」、「北鬥七元星君」條。 

  

  中鬥星君 

  五鬥星君之一。「中鬥者,鬥之第七星,為四鬥之首,總統一身眾靈。」《真—口訣》:「天關為中鬥」,「今解:中鬥即魁勉等七宿,所謂中鬥而總監四鬥,一切眾靈生死罪福之事也。」《中鬥大魁長算伏魔經》:「鬥中有三星」,其尊號:「中鬥赫靈度世星君,中鬥斡化上聖星君,中鬥衝和至德星君。」(《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元始無量度入上品妙經法》卷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一,《中天紫微星真寶懺》)又有「中鬥七太星君」之稱:「中鬥大魁星君,中鬥大理星君,中鬥大籍星君,中鬥大洲星君,中鬥大申星君,中鬥大固星君,中鬥大濟星君。」(《道門定製》卷三)。 

  中鬥七太星君 

  見「中鬥星君」條。 

  

  中天二大尊帝 

  「鬥中之尊天皇大帝、鬥中之主紫微大帝。」(《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二一一)。 

  

  北鬥九辰星君 

  亦稱「北鬥九元星君」,或稱「北鬥七元輔死星君」。「北鬥者天地之大德大化,真氣正道,結為玄象,運乎中天,建四時,均五行,生殺萬物,統治天地,察錄善惡,無一物不系其所管也」;「北鬥者,按《河圖經·旁通圖》云:北鬥是九天之精魂,九地之靈魄,九星之妙象,九州之威神。」(《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一,《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上)北鬥九辰星君為:北鬥陽明貪狼星君,北鬥陰精巨門星君,北鬥真人祿存星君,北鬥玄冥文曲星君,北鬥丹元廉貞星君,北鬥北極武曲星君,北鬥天關破軍星軍,北鬥洞明左輔星君,北鬥隱元右死星君。「北鬥九辰者,七星與尊帝二星也,咒中有九辰故也,後人改作七星,則不見兩辰矣。」(《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夫九星者,寔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宗淵也。故天有九氣則以九星為其靈紐,地有九州則以九星為其神主;人有九孔則以九星為其命府;陰陽九官則以九星為其門戶,五嶽四海則以九星為其淵府。」(《雲笈七箔籤卷二十)。 

  

  北鬥九皇解厄星君 

  見「北鬥九辰星君」條。 

  

  北鬥七元輔弼星君 

  見「北鬥九辰星君」條。 

  

  北鬥七元星君 

  「北鬥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幾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諸仙眾真,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壽祿貧富,生死禍福,幽冥之事,無不屬於北鬥之總統也。人若誠心啟祝,叩之必應。」「北鬥在天居天之中,在人居人之心,心即北鬥,北鬥即心,如即心是佛,即佛是心是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卷一,卷四)北鬥七元星君為:北鬥陽明貪狼星君,北鬥陰精巨門星君,北鬥真人祿存星君,北鬥玄冥文曲星君,北鬥丹元廉貞星君,北鬥北極武曲星君、北鬥天關破軍星君。「大聖北鬥七元君,能解三災厄、四殺厄、五行厄、六害厄、七傷厄、八難厄、九星厄、夫妻厄、男女厄、產生厄、復連厄、疫癘厄、精邪厄、虎狼厄、蟲蛇厄、劫賊厄、枷棒厄、橫死厄、咒誓厄、天羅厄、地網厄、水火厄、刀兵厄」等。(《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五七)「七元星君,皆道裝黃衣,乘黃雲,白圭,頂中出玄氣。」(《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二)。 

  

  北鬥陽明貪狼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極多:「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神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英貪狼太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一太星精名玄樞」;(《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一陽明貪狼星君(子生人屬之),星君姓靈,諱搖天捶,字貪狼,戴英容之冠,執圭絳衣紫裙九色青帔,路風文之履。上總九天上真,中監五嶽飛仙,下領後學真人,天地神靈,功過輕重,莫不隸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一天樞貪狼天英星君,上管室氏房心箕牛宿,下管揚鄭兗徐等州分野。管天下子生人身命祿算,注世人求官覓職之事。掌北鬥陽明延生真氣,太上之官。貪狼星君主日,披朱霞絳霄之帔,戴七寶星冠,貪狼即天之太尉,圍闊九百裡,光照萬國。」(《洞淵集》卷七)「貪狼配天為元,主萬物為延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陰精巨門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極多:「第二天璇星,則陰精之魂神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任巨門元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二元星精名北臺」(《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星君姓育嬰,諱激明光,字巨門,戴五色飛雲之冠,紫衣黃裙七色錦帔,躡虎文之履,上總天宿,下領萬靈及學仙之人,真仙之官,莫不隸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二天破巨門天任星君,上管亢昂井鬼張翼等宿,下管臨荊楚周分野,管天下醜亥生人命祿,注世人求仙學道之事。掌北鬥陰精度厄真氣中元之官。巨門星君主月,披玄霞垂雲之帔,戴七寶星冠,巨門即天之上宰,圍闊五百裡,光照萬國,主人間悟道修真之府。」(《洞淵集》卷七)「巨門配地為元,主物命為延命。」(《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真人祿存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極多:「第三天璣星,則真人星之魄糟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拄祿存真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三真星精名九極上真」(《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三真人祿存星君(寅戌生人屬之)星君姓歸併,諱處眾踏,字祿存,戴九色寶冠,黃衣青裙五色降帔,躡龍文之履,上總九天高真,中監五嶽靈仙,下領學道之人,真仙之官莫不隸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三天機祿存天柱星君,上管婁胃參柳等宿,下臨宋豫分野,管天下寅戌生人命祿,注世人求財莊宅之事。掌北鬥真君保命之氣真元之宮。祿存即天之司空,星主火,披朱霞瑞雲之衣,戴七寶星冠,星圍七百二十裡,光照萬國。」(《洞淵集》卷七)「祿存配日為火元,主祿為保命。」(《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玄目文曲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極多:「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心文曲紐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四紐星精名旋根」(《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星君姓靈,諱搖天,字文曲,戴六色盤龍之冠,白衣絳裙三色黃帔,躡龍文之。上總九天神鬼,中領北帝三官,下領萬兆,伐逆不臣誅以兇悖,莫不隸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四天權文曲天心星君,上應牛危等宿,下臨吳越分野,管天下卯酉生人命祿,注世人壽福身相之事。掌北鬥文明益算真氣紐幽之宮。文曲星主木,披青霞瑞雲之帔,戴七寶星冠,文曲即天之遊擊,星圍闊八百裡,照曜萬國。」(《洞淵集》卷七)「文曲配月為水元,主祿為益算。」(《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丹元廉貞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特多:「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魂靈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禽廉貞綱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五綱星精名天乎」(《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五丹元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星君姓上開、諱變字廉貞,戴五色華冠青衣白裙,四色降帔,躡雲文之履。所主江元,為天之鬥君,主命錄籍,中統鬼神薄目,下領學真兆民命籍,諸天諸地,莫不總統。」(《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五天衡廉貞天禽星君,上管玄尾女等宿,下臨趙冀魏晉等分野,管天下辰申生人官祿福命,注世人婚姻妻妾之事。掌北鬥丹元消災真氣,綱神之宮。廉貞星君主土,披黃霞瑞雲之帔,戴七星寶冠,廉貞即天之鬥君,星圍七百二十裡,光照萬國。」(《洞淵集》卷七)「廉貞配其土為江元,主管爵為消災。」(《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北極武曲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特多:「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輔武曲紀星君」,〔《無上黃經本齋立成儀》卷五二)「第六紀星精名命機」(《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己末生人屬之).星君姓明靈,諱呂上元,字武曲,戴鳳翔之冠,玄衣錦裙,龍文虎帔,躡花文之履。所主河元,為天之太常,主陛進,上應元天上真,中統五嶽飛仙,下領學者之身,凡功勤得輪轉階級者,悉總之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六闓陽武曲天輔星君,上管房鬥牛等宿,下臨燕國分野,管天下己未生人祿命,注世人興生業次財帛之事,掌北鬥北極散禍真氣紀明之宮。武曲主木。披青霞瑞雲之帔,戴七寶星冠,武曲即天之太常,星圍七百裡,光照萬國。」(《洞淵集》卷七)「武曲配水為河元,主壽為散禍。」(《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天關破軍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特多:「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太明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關破軍關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七關星精名玄陽」(《上清眾經諸真聖秘》卷一)等。北鬥第七天衡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星君姓玄樞,諱開天徒,字破軍,戴七星之冠,丹衣錦裙,虎頭文帔,躡獅子文之履。所主海元、為天之上帝,主天地之機運,如四時長短,天地否泰,劫會之數,莫不隸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北鬥第七搖光破軍天關星君,上管虛斡角奎觜等宿,下臨青齊衛并州等分野。管天下降生人祿命,注世人福德相貌,妻妾奴婢之事。掌北鬥天關扶衰真氣關會之宮。破軍星君主金,披素霞之帔,戴七寶星冠。破軍即天之上宰,星圍九百裡,光照萬國。」(《洞淵集》卷七)「破軍配金為海元,主妻兒為扶衰。」(《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二)。 

  北鬥洞明左輔星君 

  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精陽明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內洞明輔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八帝星精號高上玉皇君,神曰八景靈元君」(《上清紫精君皇初紫靈道君洞房上經》)等。「北鬥第八洞明外輔星君,輔星如人間卿相,星君姓精常,諱上開,字正延,戴飛精寶冠,九色風衣,執火鈴。號玉皇帝尊元晨君,居帝席宮紫館玉樓中,號左輔星君,乃鬥中之外,輔總承眾事,司察天下萬國九州,執政大臣罪福功過。」(《太上玄靈北鬥木命延生經注》卷中)「第八輔星,屬燕地并州分野。」(《北鬥治法武威經》)「北鬥左輔星君,主人命算。」(《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 

  

  高上玉皇 

  為北鬥九辰星君之北鬥洞明左輔星君。亦即勾陳天皇大帝。『高上玉皇神曰八景虛元君,第八帝星精名高上玉皇君。」(《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高上玉皇,鬥中尊星也,見者壽六百歲,在鬥魁內近第一星。」(《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 

  

  北鬥隱元右弼星君 

  北鬥九辰星君之一。本星君別稱:「第九隱元星,則粥星之魂明空靈也」;(《天上飛行九晨玉經》)「天蓬隱光弼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二)「第九尊星,精號太微玉帝,神曰太素七晨元君」(《上清紫精君皇初紫靈道君洞房上經》)等。」北鬥第九隱光內弼星君,弼星如人間卿相,星君姓幽空,諱冥陽暉,字幽廖,戴飛天寶冠,手執帝章,號玉皇帝貞元晨君,居上尊宮紫館玉樓中,號右冕墨君,乃鬥中之內弼,總承眾事。司察天下萬國九州,執政大臣罪福功過。」(《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經注》卷中)「第九弼星,屬周地雍州分野。」(《北鬥治法武威經》)「北鬥右弼星君主人身形。」(《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 

  

  太微玉帝君 

  為北鬥九辰星君之北鬥隱元右弼星君,亦即紫微北極大帝。「弼星,即太微天帝玉尊之靈。」(《上清華晨三奔玉訣》)「第九尊星名曰太微玉帝,神曰七晨七素君,二星是帝星大尊精神也,見之者壽,修之者仙。」(《無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內景玉書》卷下)。 

  

  四象 

  護衛神,亦稱「四靈」。原為中國古代用來表示天空東、北、西、南四個方向的星象,即東方蒼龍,北方玄武(龜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一方位的七宿聯繫起來加以想像而成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蒼龍,角宿象龍角,氏、房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南方朱雀則以井宿到軫宿象鳥,柳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嗉,翼為羽翮。道教沿用此說,《雲笈七籤》卷七二,「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又晉葛洪《抱樸子·雜應》引《仙經》老君真形者: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另據《北極七元紫延秘決》云:「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明,建節持幢,負背鐘鼓,在吾前後左右周匝萬千重。」(《雲笈七籤》卷二五)山西永樂宮「二十八宿圖」為二十八宿對應動物象徵圖) 

  

  青龍 

  古老神話的東方之神,道教的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東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其形似龍,位於東方,屬木,其色青,總稱青龍,亦稱蒼龍。「青龍東鬥」為「角宿天門星君宿天庭星君,氏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駟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雞星君,箕宿天津星君。」(《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四,《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四)「東方青龍角亢之精,吐雲鬱氣,喊雷發聲,飛翔八極,週遊四冥,來立吾左。」(《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古經》「四神之丹」稱:「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水銀也,澄之不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雲笈七籤》卷七二《大還丹契秘圖)。 

  

  白虎 

  古老神話的西方之神,道教的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似虎,位於西方,屬金,其色白,總稱白虎。「白獸西鬥,為奎宿天將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日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四;《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四)「西方白虎上應觜參,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禽獸,嘯動山林,來立吾右。」(《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經》雲籙:「子若得一萬事畢,淑女之異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雲笈七籤》卷七二《大還丹契秘圖》)。 

  朱雀 

  古老神話的南方之神,道教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其形似鳥,位於南方,屬火,其色赤,總稱朱雀,一作「朱鳥」。「朱鳥南鬥」,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匱星君,柳宿天廚星君,星宿天庫星君,張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珍宿天街星君。」(《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四,《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四)「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霄流響,奇彩五色,神儀六象,來導吾前。」(《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古經》「四神之丹」稱:「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硃砂也,剖液成龍,結氣成鳥,其氣騰而為天,其質降而為地,所以為大丹之本也,見火即飛,故得朱雀之稱也。」(《雲笈七籤》卷七二,《大還丹契秘圖》)。 

  

  玄武 

  古老神話的北方之神,道教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其形似龜,亦稱龜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總稱玄武。「玄武北鬥」,鬥宿天廟星君,牛宿天機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錢星君,室宿天凜星君,壁宿天市星君。」(《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四,《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四)「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合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古經》「四神之丹」稱:「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剛。經云: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東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雲笈七籤》卷七二,《大還丹契秘圖》)。 

  

  南極老人星君 

  俗稱「壽星」。「壽星,角亢也」。列為二十八宿之長,故曰壽。(《爾雅·釋天》《史記·封禪書》《索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道教承襲此說,為齋醮儀式祈壽,延壽的主要神靈。稱:「南極老人福祿壽星真君」、(《金襲祈壽早期儀》)「上清福祿壽三星真君」、(《金籙廷壽設醮儀》)「南極老人壽德星君」、「上清福德星君」、「上清祿德星君」(《玄靈轉經早朝行道儀》)「福星天德星君,祿星天枯星君,壽星老人星君。」(《中天紫微星真寶懺》)。 

  

  壽星 

  見「南極老人星君」條。 

  

  褐祿壽星君 

  見「南極老人星君」條。 

  

  紫光夫人 

  亦為北鬥眾星之母,參見「鬥姆元君」條。「在昔龍漢有一國王其名周御,聖德無邊,時人票受八萬四千大劫。王有玉紀,明哲慈慧,號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以構造化。後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遊戲後苑,至金蓮花溫玉池邊,脫服澡盟,忽有所感,蓮花九包應時開發,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於是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酸軍之星,或善或磊,化導群情。於玉池中經七日七夜,結為光明,飛居中極,去地九千萬裡化為九大寶宮,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位,掌握符圖紀綱,化為眾星之主領也。昔大原往此剛強世界七千萬劫方還玉清。紫光夫人亦號北鬥九真聖德天后,道身玄天大聖真後,應現上天南嶽是名慶華紫光赤帝之尊。」(《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 

  

  八仙 

  ①八仙傳說久遠,及至明代逐漸成型。元人雜劇《呂洞賓三醉嶽陽樓》中八仙缺何仙姑,多餘仙翁。明《三寶太監西洋記》中八仙缺張果老、何仙姑,多餘仙翁、玄壺子。、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中,始有何仙姑、張果老、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採和、鍾離權、李鐵拐八仙,並被廣為傳誦。八仙有系真人演化,有系民間傳說。八仙過海大戰四海龍王和八仙祝壽故事家喻戶曉。道教宮觀如永樂宮等,多有八仙故事圖像。②特指蜀中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君、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譙秀蜀記》)唐代李白、賀知章、張旭、李适等八位嗜酒善詩的詩人,稱酒中八仙。 

  

  漢鍾離 

  八仙之一。又稱鍾離權。字雲房,號正陽子。京兆鹹陽(今屬陝西)人。其身世不一。一說其為漢臣,仕至左諫議大夫,後因表李堅邊事不當而謫為南康知軍。漢滅後復仕於晉,與偏將周處同領兵事。因徵付屢屢失利而逃於山中。一說為唐人或五代時漢人,《宋史》、《夷堅志》等書視其為陳摶老祖之友。明清道書則稱其在終南山師從東華真人王雲甫,得長生真訣、金丹火候及青龍劍法,後遇華陽真人,得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洞悉玄玄之道,最終在崆峒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訣,遂成真仙。傳其曾以天下第一散淡漢子自詡,即「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誤將「漢鍾」二字連讀,故稱漢鍾離。相傳他曾在唐代度化呂洞賓,且影響深遠,以至世人之言神仙,必宗鍾呂。其民間造型一般為龍睛虯髯,髯長過臍,束髮為售,坦腹而坐。後被全真道教尊為「正陽祖師」,《金蓮正宗記》將其列為北祖第二祖。 

  

  呂洞賓 

  姓呂,名品,字洞賓,號純陽子。蒲州蒲坂縣永樂鎮招賢裡人(一說京川人)。八仙之一。據元《金蓮正宗仙源像傳》載:呂洞賓生於唐德宗貞元年間,因常居山巖,故更名呂巖(品山);又因常居洞中,故號洞賓。其傳說廣布民間。能詩,以詩仙聞名,常以仙詩化度世人,《全唐詩》錄其詩作200餘首。《宋史·陳摶傳》則稱他「關西逸人,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裡,數來摶齋中」,為一風神綽約,修養極深的道士。據稱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曾困頓於仕途。至長安酒肆,初遇漢鍾離祖師,被以「黃粱一夢」感化,又以生、死、財、色十試考驗,心無所動,於是授以金液大丹與靈室畢法。後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其道術揉雜佛理,以慈悲度世為修道目的,改丹鉛黃白之術為內功,改劍術為了斷:「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發大願潛心修道,盡度天下眾生。初居終南山,又親受漢鍾離祖師上真秘訣,修煉成道。於是週遊天下,每稱回道人,化度行人,或隱或顯,世莫能測。曾傳度劉海贍真人、王重陽真人,開道教南北二宗。王重陽創全真道後,又奉其為「北五祖之一」,遂被道教尊為「呂祖」。元世祖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武宗又加號「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有關他修道行化的事跡,有《呂祖志》一書輯錄傳世,共6卷,今收入續道藏中。呂仙形象,久人民間,其靈蹤聖跡,遍布各地。今終南山凝陽洞傳道觀即為其初遇東華帝君、感悟世事莫測之地。其後他雲遊人間,逆旅邯鄲,將枕頭授給盧生,又於東鄰沈家作詩,用石榴皮寫在牆上,俱為一時佳話。他所到之處,後人都建造觀宇,歲時祭祀,且創作詩文,宣傳紀念。今道教還於他誕辰的日子即農曆四月十四日設齋醮以紀念這位神仙。 

  

  何仙姑 

  八仙之中唯一的女仙。唐宋以來,何仙姑見諸筆記志乘者有多人,其中以廣州增城雲母溪的何仙姑傳誦最廣。原名何秀姑,為何泰之女,武則天時人,15歲時夢神人教食雲母粉,身輕如飛,日往來山中,採果奉母;又一說為宋仁宗時永州佔吉兇的道姑;另一說為呂洞賓所度化的趙仙姑(名何,或以手持荷花而諧音為何姓);《道譜源流圖》則以為徐聖臣附何氏女屍所化。現廣州增城尚有何仙姑廟。每逢農曆三月初七何仙姑誕生日,四方鄉人云集,唱戲或做道場,相沿成俗。 

  

  張果老 

  八仙之一。據《新唐書·方技傳》記載,張果原為唐代道士,擅長法術。嘗隱居恆州中條山,往來汾晉之間,壽數百歲,時人尊稱張果老。唐太宗、唐高宗曾徵召入京,皆不應。武則天時,奉調出山,半途佯死。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遣使固請,乃入宮。自稱為帝堯丙子歲時人,曾任侍中之職。玄宗擢其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並欲以玉真公主嫁之。張果唱道:「娶掃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懇辭還山。歸途中卒於恆山蒲吾縣。玄宗在其屍解成仙之處賜建棲霞觀以招之。民間傳說他常背負一道情筒,倒騎毛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以勸化世人。《太平廣記》卷三○:「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裡。休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餵之,還成驢矣。」 

  鐵拐李 

  八仙之一。又稱「李鐵拐」。相傳姓李,名玄,或稱「李凝陽」、「李孔目」、「李洪水」。《集說詮真》引書說他是西王母點化之人,封東華教主,前往京師度化鍾離權。加封為紫府少明君。後世道書多傳其為得道隱士,形貌魁偉,因履約赴老君華山仙會,將肉體留在楊山洞中,囑弟子謹守七日,而以陽神出遊。逾六時,守身的弟子因老母病危,急欲歸視,無奈之下,於次日將師傅肉體火化。李凝陽歸後,無形魄可依,遂附一路邊餓彈還身,蓬頭虯髯,坦腹破足,並巽水化竹枝為鐵杖,執杖助跛,故名李鐵拐。常背一藥葫蘆,浪跡江湖,行醫治病,後功行圓滿,被玉皇大帝封為上仙。元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嶽》及其後來的通俗小說《東遊記》均載有鐵拐李的事跡。 

  

  曹國舅 

  八仙之一。傳說他是宋曹彬之孫,曹太后的長弟,名佾,又傳名景休。其志在清虛,不慕浮榮。後因其弟驕縱不法而深以為恥,遂隱棲山巖,一心修道。遇鍾離權和呂洞賓,得受真秘,引入仙班。(見《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二)其形象為頭戴紗帽,身穿紅袍朝服,異於隱士裝著的其他仙侶。 

  

  韓湘子 

  八仙之一。據《酉陽雜組》載,為唐代文豪韓愈之侄孫,性狂放,能奇術。但韓愈侄孫韓湘實為官場中人,曾在長慶三年考中進士,官至大理遠。韓愈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等詩相贈。韓愈另有族侄,好道學仙能造「逡巡花」和「傾刻酒」,韓愈曾作《徐州贈族侄》詩云:「自雲有奇術,探妙知天工。」後人將此二人相混為一,稱韓湘子,列入仙班。明楊爾曾編有《韓湘子全傳》,民間流傳《藍關寶卷》等唱本多種。其形象常為手執竹笛的英俊少年。 

  

  藍採和 

  八仙之一。據南唐沈汾《續仙傳》載,藍採和原為遊方道士,衣著襤褸,一腳著靴,一腳足赤,手持大拍板,往往在市中帶醉踏歌。夏著絮,冬臥雪,似狂非狂。曾歌曰:「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傳說後來浪跡壕梁間,在酒樓乘醉升仙。陸遊《南唐書》和《太平廣記》卷二二均載其事跡。藍採和本為男子,但後世戲曲中常以女裝為扮。 

  

  丁令威 

  古代仙人。相傳他為遼東人,在靈虛山學道,後仙后化為白鶴,飛回故鄉,站在一華表上叫喚:「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九嶷真人 

  姓韓,名偉遠。因其成仙后居九嶷山,故名。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載,其早年時留住中嶽,拜宋德玄為師。宋德玄為周宣王時人,服靈飛六甲,得道成仙,能日行三千裡,且得玄靈之道,數次變化形體。為鳥為獸,世莫能測。韓偉遠長期追隨宋德玄,終於得其點化,受其修道之要。後依此法勤苦修煉,亦道成升仙,居於九嶷山。 

  

  廣成子 

  古代傳說中的神仙。居崆峒山石室之中,自稱由於養生得法,年1200歲而未嘗衰老。其向黃帝傳授的「治身之道」,為中國古代著名的養生法,其中包含了房中養生的內容,為後世房中術著作經常引用的經典。《雲笈七籤·神仙傳》:「廣成子,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黃帝聞而造焉……請問治身之道。答曰:至道之精,杳杳冥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而處其和,故千二百年,而未嘗衰老。得吾道者上為皇,失吾道者下為士。予將去汝,入無窮之間,遊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 

  

  女丸 

  古代房中術家。據稱曾得仙人傳授「養性交接之術」,修煉30年,容貌如青春少女。《列仙傳》卷下:「女丸者,陳市上訪酒婦人也。作酒常美,遇仙人過其家欽酒,以隸書五卷為質。丸開視其書,乃養性交接之術。丸私寫其文要」,依而修之。如此30年,顏色如二十時人,後不知所去。 

  

  三茅真君 

  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漢時隱居茅山,修煉成仙,為茅山宗祟奉的祖師。《三茅真君傳》稱其為鹹陽(今屬陝西)人,傳為漢景帝(前157一前141)時生。大茅君名盈,字叔申,18歲時棄家入恆山修道,經仙人指點,有成;其弟茅固,字季佛,官執金吾;茅衷,字思和,官至五官大夫。二人聞長兄已修道成仙,於是棄官歸家,想跟隨長兄學道。遂同上句容句曲山,隱居修煉數年,終於得道成仙,升至天庭朝見玉皇大帝,被封為「九天司命三茅應化真君。」後太上老君拜茅盈為「司命真君」,茅固為「定籙真君」,茅衷為「保生真君」。後世稱為「三茅真君」,亦稱「三茅君」。因三茅君久居句曲山,此山遂被稱為「三茅山」,亦稱「茅山」。三茅開啟的道派也被稱為「茅山宗」。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茅盈列在上清左位.主掌人世生死之事。吳越一帶建有三茅真君廟,歲時孝祀。 

  三田都元帥 

  道教神名。《三教搜神大全》雲其為唐時人。母蘇氏,郊野感異宿人懷而生之。外祖父以無父之子棄于田間,為農民拾而養之。二年後,外祖父至佃戶處遇見,愛而攜歸撫養,指田為姓。及長,天資聰穎,擅長音樂。唐玄宗時召至宮中為樂工,因在戲中扮演元帥而暴死。至明代曾三次「顯靈」於空中,現有「田都」二字之旗,以為護駕,故稱「三田都元帥」。亦被世奉為音樂之祖。 

  

  亢倉子 

  古代仙人。傳說他姓庚桑,名楚,陳國人。隱居在毗凌孟峰,得太上老君之道。能耳視目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封為「洞靈真人」。相傳《亢倉子》一書為其所著,詔稱《洞靈真經》。 

  

  太和真人 

  道經上被稱為太和真人者有二:①姓尹名軌,字公度,太原人,文始先生尹喜之後。據《神仙傳》載,其博學五經,精於天文、星氣和河洛讖緯之學。晚年慕仙學道,常服黃精之藥。腰佩漆竹筒十數枚,中皆有藥,言可避兵疫。年數百歲,姿容仍若少年。常聞其遠祖尹喜遇老君得受其經之事。周穆王再修樓觀,以待有道之土,遂前往修行。曾稱尹喜數次降臨樓觀,語其至道大要。由是道業精進,至能變幻形體,行善解厄。言天下盛衰治亂之期、安危吉兇所在,皆應驗。常以腰中仙藥分贈他人。讓其隨身攜帶,可避亂保命。遇天下瘟疫流行,得藥如棗者塗其門,則舉家不病,而病者即愈。弟子黃理隱居陸渾山中,苦於山中老虎為患,遂令其斷木為柱,插於住處四周,以印封上,虎遂絕跡。後至南陽太和山,太上真人招其登仙升天,賜名「太和真人」,居杜陽宮,統領仙官。②山世遠,漢代河內人。《懷慶府志》稱,李少君以《神丹經》傳郭延,延傳尹軌,軌傳山世遠,世遠傳蘇子訓。陶弘景《真話》稱山世遠為「太和真人」。 

  

  太極真人 

  道教中被稱為太極真人者有三。①杜衝,字元逸,鎬京人。據《雲笈七籤》載,杜衝為一古代仙人。周昭王時,聞知文始先生尹喜得道成仙,遂赴尹喜舊宅草樓學道。時尹喜後人太和真人尹軌亦居草樓,與之共修道術。周穆王在尹喜故宅草樓為其立一座道觀,請其為道士,待以仙人之禮。遂閒居幽室吟誦老君《道德經》,積二十餘年,展先生帶二仙人自天而降,授其丹方一函,言老君與尹先生贊其勤苦修道,特奉老君之命來授仙經。遂依丹方修煉,數年之後終於道成,身生金光,五臟堅潤。後真人李君又降臨其處,授以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此經煉成之後,能洞觀眾妙,驅虎豹,役百靈,通冥達幽。周懿王己亥年間,上清元君遣仙官降臨,迎其登仙升天,封為太極真人,下任王屋山之王,號王屋山太極杜真人。因其曾隱居樓觀,遂被尊為道教樓觀道的第三代祖師。②淮南王劉安。據《史記·誰南衡山列傳》載:劉安(前179年一前122年)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高祖劉邦之孫,襲父封為淮南王。才思敏捷,聰穎過人,好讀書、鼓琴,善為文辭。於淮南國廣致賓客、方術之士,投於門下的名士賢才竟達數千人,較著者有蘇飛、呂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之輩,諸儒大山、小山之徒,曾作內書二十一篇,集為《淮南鴻烈》,亦稱《淮南子》,倡道家學說,兼糅法家,陰陽家思想,斥儒家為「世俗之學」。又作鴻寶萬年三卷,論變化之道。漢武帝在位,待之甚厚,與之言政治得失,方技賦頌,博學善辯,無所不精,為武帝所重,後欲謀反以取帝位,事發,不得己於元狩元年(前122年)自殺,受株連者達數千人之多。劉安死後成仙,源於葛洪《神仙傳》。據云,淮南王,好神仙之道,從遊者眾多。曾有八公前來拜詣。門吏因其容狀衰老擋之門外,八公遂變幻作少年,劉安聞知,不及穿鞋即出門相迎,至思仙臺,北面拱手,行弟子之禮,懇請垂憐施教。八公乃復現老者,施行法術,變化風雨雲霧,無不效驗。遂授以丹經及三十六水銀等方。經3年藥成未服之際,其子劉遷與郎中雷被習劍戲鬥,被誤傷。劉遷大怒。雷被恐被害,遂請擊兇奴,未準,於是上書武帝,告其謀反,武帝遣正持節懲辦。遂與八公登山大祭,埋金於地,服八公之藥湯,白日升天而去,其妻子親戚三百餘人亦服藥湯,隨之飛升,其家雞犬藥者亦一併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傳劉安得鴻寶萬年之術,仙去升天之後被封為太極真人。③《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紀》載「三真未降之前,太上又命太極真人徐來勒為孝先作三洞法師」,是徐來勒號太極真人。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 《五雷號令萬靈護身符》

相關焦點

  • [道教文化]中國道教神仙譜系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道教的十大女神仙
    道教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張道陵成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是在道教黃老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道教素有「一陰一陽稱道」之稱,歷來尊重男女平等,這不僅體現在道教的思想學說上,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也有許多女性神仙。在這期節目中,我想介紹十位道教神仙。
  • 【走進道教】歡度六一,道教神仙裡面也有「小神仙」
    這樣一個節日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道教神仙中的「小神仙」。三太子臺灣地區的道教信仰中,將哪吒奉為神祇,也就是俗稱的三太子,統帥宮廟五營神兵的中壇,故又稱為中壇元帥。如今,敬奉三太子,在臺灣十分普遍,不得不說,這是道教信仰中「小神仙」裡的頭號人物。 廣澤尊王在福建,道教神仙信仰繁多,鼎鼎大名的有媽祖娘娘、青山王、保生大帝、清水祖師等等,其中也有一位「小神仙」,也就是十六歲得道的廣澤尊王。
  • 關於道教中神仙的七個等級,原來神仙分為七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神仙等級的劃分,不是正統道教典籍的劃分,而是上清派的觀點,有人就納悶了,上清派不是道教的分支門派嗎?為什麼上清派的觀點沒有被道教採集在其中呢?上清派的故事關於上清派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上清派的祖師叫做魏華存,只不過成立的時間較晚,到了三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張魯的成立了天師道,這個天師道完全是繼承了道教的意志,在三國時期影響巨大,魏華存本是天師道的人,後來張魯被曹操降服後,魏華存就想著自立門派了,亂世是一個出梟雄的年代,這並不奇怪,魏華存成立門派也是以道教為基礎,但是為了能夠取代天師道就創造了一位新的神仙
  • 你不知道的道教神仙避諱!
    當然,中國歷代避諱之說也存乎道教,更名之跡亦顯乎經典,致使徒增神仙名號、變更經典原意,可謂遺禍於千古,誤導在今茲。(按筆天書)在道教信仰中,除了供奉在神仙造像之前的神位外,神仙都有專門的隱諱。道教神仙的諱字屬於神秘的文字,諱字的書寫與漢字有所不同。據道經記載,諸真皆有名諱,但不可輕呼,皆需避諱。
  • <生活道教>道教神仙譜系全圖:作為道教弟子,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道教神仙:九曜星君分別指的是哪幾位神仙?
    很多人誤以為九曜星君是一位神仙,其實是有九位。那麼這九曜星君到底是哪幾位神仙呢?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辰部諸神分支。關於九曜星君,道教對此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九曜星君為北鬥七星加兩顆輔星構成,即貪狼星君、巨門星君、祿存星君、廉貞星君、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和兩位輔星左輔洞明星君和右弼隱元星君。
  • 在傳統道教中,神仙與天仙是兩個等級
    仙是富有神仙色彩的一個詞,在傳統的神密文化中,仙是能夠移山填海,擁有不死之生,脫離人身肉胎、領悟天地運行奧秘的大修行者,也是天地運行規規的看護者或是施行者。早在三皇時期就已有仙神出現的傳說,相傳黃帝拜廣成子為師,而廣成子相傳為一住世神仙。
  • 淺談道教神仙體系——四大天師
    大家好,前段時間我們所了解的道教神仙基本上都是先天神仙,也就是混沌未開,鴻蒙未分時期由大道本身化身成的神仙。
  • 道教神仙中到底有沒有鴻鈞老祖,道教的最高神是誰?
    道教神仙中到底有沒有鴻鈞老祖,道教的最高神是誰? 鴻鈞道人這個神仙出現於明代小說《封神演義》當中。除此之外,在別的文獻中尚未找到相關記載。
  • 道教神仙稱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的區別
    道教神仙稱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的區別。 天尊 是道教神仙體系裡對地位最高的神明的一種尊稱,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來,代表了大道的本源。
  • 道教神仙【太陽星君】
    道教尊稱「日宮鬱儀帝君」、「慈輝朱日天尊」、「真光普照天尊」、「大明之神」等。與計都星君、羅睺星君、太陰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土德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合稱九曜星君,主宰人間的吉兇禍福。太陽是眾陽之宗主,是人類紀念陽歲的準則,古人對太陽還有金烏、大明、朱明、金輪、陽烏的別稱。道教以日為陽精,其為日宮太丹炎光鬱明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農曆三月十九是太陽星君聖誕
  • 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眾多,他們的等級、座次如何排定?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從道教產生之後,就將民間神話中數量眾多的各個神仙吸納了進來,並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現存最早的道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年,相傳是被孫策所殺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為了六大類: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此皆助天治也。
  • 道教神仙 | 太乙救苦天尊
    △道教常見的救苦天尊形象太乙救苦天尊,又應化十 方:十方救苦天尊,分別為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桶天尊多行善積德,壞命也會變好命這本道教的經典著作,不知點醒了多少昏沉的人!你真的了解「道士」嗎?道教日用禮儀,你都知道嗎?道教冠服,看我衣冠上國之美!沒錯,道教是這樣上香的 !信仰道教到底要不要吃素?
  • 認識一下道教的神仙天團,這些才是真正的「男神」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許多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的神仙,這些神仙都是仙風道骨的模樣,他們有的是虛構出來的,有的是根據道教的神仙形象經過藝術加工而來。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根據神職的不同可分為先天尊神既後天仙真,而且神像的形象也不盡相同,有的如慈航真人慈眉善目令人親近,也有的像魁星神赤發藍面讓人畏懼。本期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道教神仙裡的「男神」天團。男仙之首——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又稱東王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影視劇中就有東華帝君這位神仙的出場。
  • 六一兒童節,聊聊道教信仰裡的「小孩子神仙」
    不快樂的事就不提啦,今天為了應景,來聊聊咱們道教那些著名的「小神仙」們。三太子信仰,在臺灣很受歡迎,不得不說,這是道教信仰中「小神仙」裡的頭號人物。廣澤尊王福建道教神仙信仰繁多,鼎鼎大名的有媽祖娘娘、青山王、馬元帥、馬仙娘娘、保生大帝、清水祖師等等。其中也有一位「小神仙」,也就是十六歲得道的廣澤尊王,恩,十六歲過兒童節沒毛病!
  • 除了護法神哪吒,道教還有哪些神仙也是三頭六臂?
    哪吒是民間耳熟能詳的一位神仙,在許多神魔小說及影視作品裡都有出現過,他的一句「我命由己不由天」更是一種向命運不公的抗爭,激勵著許多人的前行。《西遊記》中,哪吒與孫悟空大戰時,現出「三頭六臂」的法相:「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是哪位神仙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日月星鬥諸神,也有山川河海諸神,甚至也吸納了民間的一些俗神。那麼道教的大地之神是哪些神仙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土正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官神,后土娘娘同時也是道教神仙體系裡的「四御」之一,四御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四位尊神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道。后土娘娘的信仰源於古代漢族人們對於土地的崇拜,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土地,廣袤的土地孕育自然萬物。
  • 道教神仙譜系全圖: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因此只得以整理的形式,將神仙譜進行歸納,重在引起諸位道友的興趣及愛好,為大家拋磚引玉。
  • 中國道教神仙譜系全圖: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