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孝

2021-02-07 漢典文化傳播

這個「孝」字也挺有意思。甲骨文①像長著長頭髮的老人。金文②的上部是面朝左長著長頭髮的駝背「老人」,「老人」之下有「子」(小孩),老人的手按著小孩的頭,是小孩用頭扶持老人行走,真是個「孝子」啊。小篆③也基本上同於金文,只是老人的手不像了。④是楷書的寫法,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孝」的本義是對老人「孝順」,如許慎的《說文解字·老部》:「孝,善事父母者。」這就是說:善於侍奉父母就稱為「孝」。

在古書中有「孝鳥」一詞。難道小鳥也會孝敬老鳥嗎?據說烏鴉能夠反哺,小烏鴉能獨立生活之後,就覓食給老烏鴉吃,所以崔豹的《古今注·鳥獸》中說:「烏,一名孝鳥。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會意字。《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從甲骨文孝字形體結構看,孝字像一個孩子攙扶老人之形,本義為孝順。孝字戰國楚簡開始就有了隸書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簡、漢初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孝字直接承襲戰國楚簡孝字形體而來,最後演變為漢魏隸書及今天的楷書形體。《說文》篆文孝字形體是直接承襲西周金文孝字形體而來,而出土秦漢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體略晚於《說文》小篆孝字形體。在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獻中,孝字是非常習見的字,多用為孝順之義。杜伯盨銘文:「其用享孝於皇神祖考。」「享孝」是用物品祭祀以示孝心之義。兮仲鍾銘文:「其用追孝於皇考己伯。」「追孝」即追念先祖以示孝心之義。《詩·周頌·雍》:「假(偉大)哉皇考,綏予孝子。」追孝、享孝皆為西周時代常用詞語。(周寶宏)

——《字源》


投稿郵箱:admin@zdic.net

漢典主站:www.zdic.net

漢典論壇:bbs.zdic.net

漢典手機站:m.zdic.net


相關焦點

  • 細說漢字(296):尸位素餐——說「屍」
    本文約4300字,閱讀約需要9分鐘細說漢字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大凡以「屍」為表意部首的字,諸如尺、尼、尻、屁、尾、尿、屎、屑、屙、居、屋、屠等都與活人的身體有關,漢字中只有一個「屍」字是表示死人的軀體,而「屍」才是「屍體」的「屍」的繁體字,漢字簡化的時候將其一併簡化為「屍」了。「屍」與「屍」,根本就是兩個字。說文解字都另有解釋(《說文解字》卷八屍部:「屍,終主。從屍從死。」)。可見,「屍」是活人,「屍」才是屍體。
  • 細說漢字:八卦是最早的漢字?日語和漢字?聲調、舞蹈和節奏?
    所以,我們看漢字,很多漢字的本意和現在是不同的,只不過具有相同的意,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意思。說到漢字,其實最早的漢字是八卦。而且,八卦對我們漢字的字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到底有什麼影響呢?我們知道,八卦是橫平的,一個橫代表一個類,上橫代表天,中橫代表人,下橫代表地。那豎直呢?
  • 人之行,莫大於孝?《易經》中關於「孝」的解釋原來是這樣!
    孝在中國,被認識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謹慎遵守的,也是中國人考核一個人的第一個關卡。那麼什麼才是孝?僅僅是對待父母的態度嗎? 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漢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倫的基礎上,一切的教育隨之擴展開來,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 「孝」字解析!如何理解: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寒門無孝子?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今天解析我們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一個漢字「孝」。「孝」字對我們 所有人來說,顯得如此的厚重,裡面囊括了太多的人和事。本文將從從漢字的角度來分析「孝」字,聊一聊這個字背後的寓意。你如何理解「孝」字?「孝」字解析:甲骨文字形很形象地表達了內涵!漢字「孝」的字形非常簡單,上面一個「耂」,下面一個「子」。
  • 漢字的故事:「一」的趣事
    在前兩期,我們草述了漢字結構的六書,漢字演變的七個階段,現在大家對漢字結構與演變過程有了一個大概框架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上)
    漢字也是一樣,有其構成的規律,也隨著歷史的迭代,不斷演化成新的形式。在系統了解漢字之前,我們先一起了解漢字的結構與演變,了解那些關於漢字趣事。漢字結構「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綜合百家,現在名稱取自許慎《說文解字》,次序源於班固《漢書》,根據漢字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會意與圖畫關係密切,所以圖畫在前;在象形(表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聲(標音)在後;假借只在讀音上有聯繫,與字義無關,所以在最後。自然形成了大家公認的六書名稱次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前四為造字之法,後二為用字之法。
  • 漢字轉成拼音的方法
    有的時候想知道某個漢字的拼音但又忘了怎麼拼怎麼辦,難道得去找本詞典來查?嗯~ o(* ̄▽ ̄*)o 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自然是要用軟體來查就可以了。打開軟體,其主界面如下,一眼瞄去貌似有很多按鈕,但是別怕,都是蠻簡單的一些設置。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下)
    在上一個故事中,我們了解了漢字結構的六種條例(六書),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呢?沒有印象的小可愛,可以再回顧一下哦。這一期的故事,我們將繼續漢字之旅,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千多年歷史,了解它們成體系後,從一個個像畫一樣的甲骨文,演變到現在各類書寫的七個階段。現在一起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 NBA球員漢字紋身,千奇百怪,薩爾蒙斯的很嚇人
    漢字被用來刻在石壁上、寫在布帛上、寫在紙上。當然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是刻在身上,也別人們稱之為紋身。紋身在中國的歷史上的時間,也非常早,他起源一種刑法——黥刑。楚漢的亂世的九江王黥布,就曾受此刑法,到了晚唐五代時,為了防止士兵逃跑,專門在兵卒臉上刻上印記,史稱「雕面郎」。
  • 【書香校園】品味漢字之美,傳承漢字之韻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關工委組織學生觀看線上直播節目《福建教育五老說》
    說到漢字美,就不得不了解它是如何創造出來的。首先,林教授先講了漢字和大自然的緊密關係,如象字在甲骨文上刻的,就像大象直立起來了,又如鳥字,在甲骨文時就像一隻鳥立在樹上的樣子,古人造字就像畫畫。接下來,教授又講到許多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孝」字,「孝」字最開始上面是「老」縮寫,下面是子女支撐著,像一根拐杖,寓意著父母老了,需要子女來善待、報答養育之恩。
  • 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
    孝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古代甚至有人因為不孝,被處以車裂之刑,可見中國有多重視孝道。在所有概念之中,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孝?孝有四層含義:第一是親情,就是對父母親要好;第二,尊敬所有的長輩,不能僅僅孝順自己的父母;第三,懂得反哺,也就是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怎麼來的,不能忘本;第四要學會報恩、感恩。這是最基本的四個內容。中國為什麼提倡孝呢?
  • 再讀流沙河老先生《正體字回家》一書,對於漢字的繁簡之爭的看法
    中國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了。自民國以來,從上到下,就是爭議不斷的,但是又找不到根本可行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就是各說各話。社會發展到當下,國家海內承平,老百姓溫飽無虞,自然就會人心思古,恢復傳統文化的浪潮非常的高。關於繁體字是否該「翻身做主」的聲音,更是甚囂塵上。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是「細說」還是「戲說」?
    白先勇細說的《紅樓夢》則不太一樣。作者主要從兩部分切入,第一,小說寫作與鑑賞;第二,小說隱含的宗教哲學思想。是「細說」而不是「戲說」。從這個角度出發的細說,對熱愛小說的讀者以及鑽研寫作的作者而言,還是蠻有意義的。更何況,白先勇個人的文學藝術造詣之高,足以給讀者帶來從美學角度出發的鑑賞心得,在被網絡語言薰染的當下,這種對中國古典文學之語言美感的宣揚和普及,還是很珍貴的。 宗教哲學思想這一層面的內容通常很高深,需要一定悟性才能理解。
  • 「鍾子期」為什麼改成「鍾子期」:細說鍾、鍾、鍾、鐘
    下面我們就來細說一下。先說為什麼要改:2013年,國務院公布了《通用規範漢字表》,共計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為3500個常用字,二級字表為3000個次常用字,三級字表為1605 個專門領域通用字。
  • 夜讀筆記 大孝孝國,小孝孝家, 新年第一大事是孝 廣西 陳誼軍
    什麼是孝?我認為大孝就是孝國,小孝就是孝家。正值新年的大年初一,新年第一大事是什麼?那就是孝。昨天,朋友彭若雲發來一些圖片和一段視頻。以小見大,足見新年之暖暖孝情、親情:兩小孩子向白髮老人躬身作揖,祝楊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老人還禮。
  • 【忠實記錄課程】有趣的漢字
    面對5~7歲識字的敏感期,巧克力鋼鐵俠班的巴娃們展開了有趣的漢字之旅……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經歷了6000多年的變化,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演變而來,保留至今,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隋唐遣使路線日本的漢字來源於中國古代,跟自然中國的文言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日本的古書裡經常見到的一個詞尾なり,就是文言文裡面之乎者也那個也,是一個表示判斷的助動詞。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孔子後人重陽說孝——大孝安邦 小孝治家
    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道德範疇。在傳統社會裡,倡導百善孝為先,人之罪莫大於不孝。孝是人性的根基。那麼在現今這個社會中,如何去懷有感恩之心,弘揚人性的真善美,擯棄假醜惡,共同弘揚人類文明的敬老與孝道精神呢? 恰逢重陽節當日2020年10月25日,第二十二期思賢講壇特邀孔海欽,在長沙圖書館開講,從儒學經典中看古人的孝道觀,結合現實探討今日之孝道與感恩。
  • 小孝陪伴,中孝贍養,大孝超越
    小孝是陪伴。首先理解一下為什麼是小孝陪伴?而且要有質量的陪伴。一個孩子如果陪伴父母沒有質量,其實還不如不陪伴!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回到家其實在給父母添麻煩去了。沒有你在家裡更安寧。你一來各種事都要圍著你轉。
  • 「漢字叔叔」:讓漢字講故事
    >「一個星期前,我還是個流浪在中國的窮酸美國人;一個星期裡,我的生活被全然改變。」R他覺得這樣收費不合理,於是拒絕。結果,護照被扣留,他必須離開。遭此境遇,他的朋友在網上發出求助信,試圖為他謀求一份在中國的工作,以便能獲得工作籤證而長期留在中國——「這裡是研究漢字最好的地方。」結果,他收到500多封郵件,增加了1500多位「粉絲」,幾份工作已進入面對面的洽談階段。「漢字叔叔」認為,他失去護照,換來這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