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孝」字也挺有意思。甲骨文①像長著長頭髮的老人。金文②的上部是面朝左長著長頭髮的駝背「老人」,「老人」之下有「子」(小孩),老人的手按著小孩的頭,是小孩用頭扶持老人行走,真是個「孝子」啊。小篆③也基本上同於金文,只是老人的手不像了。④是楷書的寫法,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孝」的本義是對老人「孝順」,如許慎的《說文解字·老部》:「孝,善事父母者。」這就是說:善於侍奉父母就稱為「孝」。
在古書中有「孝鳥」一詞。難道小鳥也會孝敬老鳥嗎?據說烏鴉能夠反哺,小烏鴉能獨立生活之後,就覓食給老烏鴉吃,所以崔豹的《古今注·鳥獸》中說:「烏,一名孝鳥。」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會意字。《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從甲骨文孝字形體結構看,孝字像一個孩子攙扶老人之形,本義為孝順。孝字戰國楚簡開始就有了隸書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簡、漢初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孝字直接承襲戰國楚簡孝字形體而來,最後演變為漢魏隸書及今天的楷書形體。《說文》篆文孝字形體是直接承襲西周金文孝字形體而來,而出土秦漢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體略晚於《說文》小篆孝字形體。在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獻中,孝字是非常習見的字,多用為孝順之義。杜伯盨銘文:「其用享孝於皇神祖考。」「享孝」是用物品祭祀以示孝心之義。兮仲鍾銘文:「其用追孝於皇考己伯。」「追孝」即追念先祖以示孝心之義。《詩·周頌·雍》:「假(偉大)哉皇考,綏予孝子。」追孝、享孝皆為西周時代常用詞語。(周寶宏)
——《字源》
投稿郵箱:admin@zdic.net
漢典主站:www.zdic.net
漢典論壇:bbs.zdic.net
漢典手機站:m.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