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並不是消失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21 17: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偉群 通訊員 沈怡華

今日冬至,思念先人。今天上午,一場特別的落葬儀式在嘉興桐鄉市聖皇廟公墓舉行,4位樹葬者的家屬莊嚴而又富有詩意地送別了親人,以樹代碑,生命長青。

舒緩的音樂響起,禮賓和禮儀人員手捧骨灰罈,正步邁向樹葬區,家屬們手捧鮮花緩緩跟在後面,神情肅穆而坦然。

隨著司儀宣布安放儀式開始,禮儀人員緩緩將可降解骨灰罈安放進入土穴,灑下菊花瓣,願入土為安。在工人填土封穴後,家屬依次獻上菊花,向親人鞠躬告別。

禮成之後,家屬們將代表思念的黃絲帶系在桂花樹上。風吹來,飄動的黃絲帶似乎在訴說別緒。「父親,一路走好!」「母親,來生我們還做您的兒女……」

生命就這樣安靜、永恆地回歸自然生態,綠樹將成為逝者最美的安息之所。「以樹為家,花草為伴是父親的遺願,我們尊重老人,將父母都留在了這裡,為老人的一生畫上圓滿的句號。」其中一位家屬表示,整個儀式莊嚴又隆重,相信老人在天之靈會感到欣慰。  

有家屬表示,這樣的生態殯葬既節約用地,又保護生態環境,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入土為安的喪葬觀念。

沒有燃放煙花爆竹,沒有焚燒紙錢,音樂、鮮花與絲帶,將這場生命的告別裝點得靜穆而溫馨。在樹葬區的前方,是一座樹葬安放紀念牆,12位樹葬的逝者名字都將鐫刻在上面。

圖片均由桐鄉市民政局提供

節地生態葬是一種節約土地資源,讓逝者歸於自然的綠色殯葬方式,其形式包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壁葬和海葬。

2013年以來,桐鄉每年會組織各種形式的生態安葬。其中,海葬在每年清明前後,由嘉興市民政局統一安排,乘車赴上海吳淞口碼頭組織。樹葬在每年清明和冬至前後,由桐鄉市民政局在聖皇廟公墓生態墓區組織。截至目前,全市申請樹葬共計12人,海葬共計18人。

1608543731000

相關焦點

  • 《給我翅膀》守護自然,延續生命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從保護瀕危候鳥的角度體現出守護自然的主題。 母親忙於工作,託馬不得不和父親克裡斯提安生活一段時間。沒有wif、只聽鳥叫蟲鳴的鄉野生活,一度讓沉迷網遊的託馬倍感無聊寂寞。能讓託馬感興趣的事情,只有父親每天整修的超輕型飛機。
  • ...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三創四建】節地安葬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下花園區園北公墓中元節祭奠的通知 2020-08-30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中的告別儀式
    記得外公去世的時候,來不及去見他最後一面,我在大學宿舍陽臺上哭了一個下午,很後悔很遺憾,覺得生命裡再也不會有外公了,不會有那麼慈愛的外公了,外公是一個盲人,最後一次說再見的時候,我只看見他拄著拐杖靠著大門, 什麼也沒說,那個畫面竟然成了最後的告別儀式想想我們這一生,在不斷重逢和不斷告別中度過,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 波伏瓦:在告別中確立薩特的意義
    既然存在主義認為死亡不可預知、不可構思,人的存在是一種「註定死亡的存在」,那我們又如何能在一段相對封閉的時間裡實現自我情感的完善與延續,使這場告別具備「儀式感」?抑或告別本身沒有意義與價值,那作為薩特生命最後十年的親密見證人,波伏瓦以《告別的儀式》白描薩特的遭際、記錄自己與薩特對談的真實用意又是為何?
  • 探杭州生命禮敬園:致敬「無言良師」 生命在愛中延續
    中新網杭州12月6日電(錢晨菲 汪旭瑩)移植受者代表李志軍在生命禮敬園中向著紀念碑深深鞠了一躬,這是他對「無言良師」——遺體捐獻者們的由衷致謝。6天後,便是他「新生」的一周歲生日。在各醫學院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老師」。
  • 她為五人帶去新生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新華社鄭州12月13日電(記者王爍)「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延續。」日前,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完成了母親的遺願,對其器官進行捐贈。邊夢涵母親捐出的5個器官將為5人帶來新生的希望。
  • 明日清明‖當我們告別生命
    人死了如果就是純粹的消失,人很難接受,很難直面這一殘酷事實,所以就寧願相信靈魂不死,所以就寧願相信靈魂轉世,所以就相信天堂。然而並沒有人死後復生,並沒有人從天堂回來,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轉世傳說,或者知道前生自己是另一個人的傳說,但是從未被證實。如果想開了,就鼓起勇氣去直接面對人死後消失的事實,其實也沒有什麼。
  • 讓我的生命在別人的身體裡延續……
    在白色的無影燈下,心臟、肝臟、腎臟、肺、角膜被取了出來,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使2個人重見光明。器官移植作為20世紀用來治療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最有效醫療手段,上述的場景近五年來多次在178家醫療機構中上演。
  • 白血病離世少年的生命這樣延續...
    12月8日晚,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的15歲少年周巖坤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家人對他的遺體進行了無償捐獻,少年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12月9日10時,在樂陵市紅十字會的見證和協調下,樂陵市人民醫院為周巖坤舉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現場30多名工作人員及親友,為周巖坤送行。15歲的周巖坤家住樂陵市任蘇村,生前就讀於東辛店中學,在老師和家人眼中,他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 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相識於微時,他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互相扶持,一起渡過那段生命中那段最艱難的時光。四年前,這個陽光大男孩離去的消息令所有人震驚,無法相信;四年後,愛他的人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思念。時間太快,但不論過去多久,在真正愛的人心裡:天空依舊粉色,想念也永不消散。
  • 《漫長的告別》: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一直往前走,就好
    反正,只要活著夠久,關於生命的意義,關於生老病死的話題,定是繞不開,或早或晚,終會遇見這道「人生必答題」。很巧的是,我無意間邂逅了《漫長的告別》這部電影,雖然豆瓣很多的影評,對它的評價並不很高,但並不影響它對我的吸引力。不可否認,最重要的緣故是,我自身經歷和這部《漫長的告別》實在太為相似。
  • 大愛,讓生命延續,讓藏藍閃光!
    因孫晉川的住宅在地震中也出現裂縫,領導特意批假兩天讓他回家查看安全情況。然而到家後,他顧不上整理家中損毀的物件,就帶上妻兒直奔綿陽南河體育館、九州體育館兩處受災安置點,參加志願工作。大愛的傳承2019年,古稀之年的孫晉川因腸梗阻住院治療。
  • 插管治療:是延續痛苦的生命 還是有尊嚴地自然離去
    還是不惜一切金錢、痛苦等代價,讓生命得到延長?  羅點點提出:不希望「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工業化」地死去。她寫的一本《我的死亡誰做主》,送給了因為支持父親放棄放化療、平靜去世的杭州醫學博士陳作兵,她把他視為能理解生命尊嚴的「同道中人」。
  • 不想告別中土?三種辦法延續《魔戒》史詩
    撰文:Heisenberg寫在前面的話這枚魔戒還存在著很多重新歸來的機會  自從1月23日中國上映以來,《霍比特人3》已狂攬4億多票房,在引進片的吸金速度中僅次於《變形金剛4》,觀眾釋放出來對《魔戒》系列從未有過的熱情,連片方都始料未及。
  • 佛教中的生命從生有始
    佛教中的生命從生有始 2014年11月24日 14:18 來源:智慧海 作者:濟群法師 字號 內容摘要:生命是無盡的延續。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片段。
  • 生命中的來去,就這樣要一直往前走
    生命中的來去,就這樣要一直往前走人生就是這樣會經歷過來來去去。如果你要是堅持不下去,那麼你就要學會就放手。如果你要是想得到,那麼你就要去試一試。可以得到的話那就好好珍惜,要是失去得不到那就放下。這世上所有的相遇,其實都是彼此之間的緣分。就算這相遇會給彼此製造了困難。
  • 用手機、電影和貓的消失來換取多一天的生命,你願意嗎?
    回家的時候男主遇到了一個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坐在家裡,還自稱是惡魔,告訴男主他明天就要死了,並告知他一個可以延長生命的方法,每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一樣東西,他就可以多活一天。手機一消失,初戀女友對他的記憶也消失了,失去手機代表著他告別了愛情。
  • 延續母愛力量,被自然之力加持過的寶寶口糧了解一下!
    ,卻傳遞著生命的延續和希望, 不得不再次感嘆,大自然的力量,神奇又偉大!啟賦3,相信自然之力,更以科技還原自然,蘊含乳源活性營養gsMO和α-Lac,打造寶寶內在保護力。很多媽媽對這兩大活性營養並不是特別了解,我來和大家好好聊一下。
  • 黃鴻升骨灰花葬於臻善園,不立墓碑沒有姓名,讓生命在大自然延續
    在這期間有上百位明星好友前往靈堂送了黃鴻升最後一程,這也能從側面看出他在圈中的好人緣。9月25日下午,在舉行完所有儀式後,黃鴻升的遺體被運往二殯火化,他在世間唯一的痕跡亦化作青煙徹底消散。25日一大早,親人們在龍巖會館舉辦了簡單的入殮和遺體告別儀式,不久後載著黃鴻升遺體的靈車從殯儀館緩緩駛出。
  • 黃鴻升骨灰花葬於臻善園,不立墓碑沒有姓名,讓生命在大自然延續
    在這期間有上百位明星好友前往靈堂送了黃鴻升最後一程,這也能從側面看出他在圈中的好人緣。25日一大早,親人們在龍巖會館舉辦了簡單的入殮和遺體告別儀式,不久後載著黃鴻升遺體的靈車從殯儀館緩緩駛出。中午時分,黃鴻升的父親、妹妹黃婷婷、女友峮峮以及圈中好友楊丞琳、許瑋甯等到場送別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