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在上海群眾文藝工作者中,有位老師堅持十年如一日不拿報酬,默默耕耘如紅燭溫暖照耀著學生,她就是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的會員——王瑞琴老師。
王老師是寶山區永清旗袍隊和閔行區文化中心旗袍表演隊的指導老師,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周圍的人,展示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博大情懷。
圓 夢
王瑞琴自小就是學生中的文藝骨幹,無論跳舞,還是戲劇演唱都是佼佼者。但是文革時期,她在皖南小三線支內一待就是18年,把自己的愛好默默地隱藏在心底。38歲回滬後工作能力強,很快就成為負責銷售的廠長。她在百忙中又擠出時間學習各種技能,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那份與生俱來對美的嚮往和追求又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種動力,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激情。
退休後,她參加了上海退休職工大學舞蹈班的學習,後來又成為巾幗園舞蹈隊隊長。她還積極參加老年大學時裝班的學習,獲得了時裝師資資格證書。她認真師從啟蒙老師高美榮、指導老師邵季英以及上海群藝館張幸老師,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很快掌握了舞臺表演的基本功。但是王瑞琴老師意識到,年齡畢竟不饒人,舞臺的風光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但我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這不是更有意義的嗎?
古稀之年一天都不閒,王瑞琴老師先後在寶山和莘莊組建永清時裝隊,莘莊時裝隊,一幹就是十年光陰。
奉 獻
莘莊社區文化中心時裝隊第三任隊長朱欣欣說起王瑞琴老師,不禁感慨地說,王老師不僅認真準備教案上好每一堂課,讓每一位學員一招一式都掌握要領;自己樂思好學努力掌握最新的時裝表演動態,精心地構思每一個節目,有時為了琢磨一個舞臺造型半夜想起也會馬上爬起記錄在案。
這麼多年,王瑞琴老師還經常自掏腰包為時裝隊購置服裝。因為時裝隊經常要參與各種演出比賽,定製購買舞臺服裝需要一定的費用,可這筆費用一時沒地方支出,於是她慷慨解囊先後資助了三萬元給兩個時裝隊。為了節省資金,她帶領隊員跑城隍廟、七浦路尋覓價廉物美的服裝,然後組織大家一起再加工,她的家也就成了加工場,一針針一線線串上一粒粒珠片後的服裝頓時閃亮生輝。
王瑞琴老師家原住在閔行,2010年搬到嘉定黃渡,一周要三四次往返於莘莊、寶山等地上課,交通不便給她帶來很大困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65歲學會開車拿到了駕駛證。一輛私家車的主要用途就是為了給自己教學帶來便利。
她身體一直不好,2005年進行了甲狀腺癌的切除手術。2011年的一天,正當她帶領著隊員們參加某項舞臺演出比賽時,在賽場接到醫院要她馬上住院進行早期腸癌手術的通知,於是她才匆匆來到了醫院。即便如此,她依然不放棄自己的執著的追求,手術完畢休養一陣子後又繼續忙碌在時裝隊裡。
對此,家人開始不理解甚至頗有怨言。老伴和兩個女兒都覺得你已經這把年紀又是這樣身體,為啥還要折騰自己呢?但是,他們一同參加了學生們自發組織的《王瑞琴老師教學十周年學生匯報演出會》,看到那麼多學生在舞臺上表演經她導演的一個個十分精彩的節目,聽到一位又一位學生滿懷感恩之情的話語,手捧學生送上的一束束鮮花時,頓時他們也被這濃濃的師生情所感動了。此時作為家人也真正理解了王瑞琴老師的所有付出。之後,他們也成了她的堅強後盾和得力助手,老伴高先生包攬了節目的電腦音樂編輯與合成的工作。有了家人的理解和幫助,王瑞琴老師幹得更有勁了。
凝 聚
在時裝隊裡,所有的隊員們都親切的叫王瑞琴老師「老媽」,其實論年紀大多數隊員和她相差最多也只不過十多歲,但這一聲「老媽」是大家發自內心表達出對王老師的敬重,飽含著濃濃的依戀之情。在大家眼裡,王老師是最操心的人。每當有演出任務,臺前幕後一樁樁事情她都要親自過問。從演員的妝容、道具的管理、背景音頻,到團隊的紀律,演員的情緒以及攝影攝像都不忽視任何一個環節。一場演出需要隊員們全力以赴,為了鼓勵大家,她會經常從家裡帶些巧克力等食品,給需要的隊員補充能量。王瑞琴老師以自己的一片愛心無私奉獻,以自己的紅燭之光點亮他人的夢想, 帶領團隊先後獲得上海群藝館「舞動精彩」比賽一等獎,上海市老體協服飾表演比賽一等獎、上海市老齡委終生教育「浦東杯」金獎、哈爾濱市精彩人生服飾表演比賽金獎、赴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文化交流金獎、赴香港文化交流金獎。
王瑞琴老師帶領團隊加入了上海巾幗園旗袍之友聯誼會和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後,更加意識到傳播海派旗袍文化是自己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她積極創作編排旗袍秀的節目帶領隊員登上舞臺表演,並把教學延伸到更多的居民小區,讓更多的女性也能穿上旗袍秀一回。她來到最普通的居民中間,從零開始傳授旗袍秀的走步,一個一個隊伍的精心指導,編排出風格各異的旗袍秀節目,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旗袍的美好。
六月中旬,莘莊地區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旗袍秀展演大賽,有13支表演團隊紛紛走上舞臺,精彩紛呈的演出受到了莘莊鎮領導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由此莘莊地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旗袍熱」。為了進一步引導大家了解旗袍文化的內涵,王瑞琴老師還組織了有關旗袍文化的講座,為提高女性素養,傳播旗袍文化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幾年,她組織團隊活躍在傳播海派旗袍文化的舞臺上,無論是2013年的東方明珠千人旗袍秀,還是2015年6月6日「因你更美」旗袍日活動,無論是2016年的「花藝秀」活動,還是今年6月9日在東方明珠舉行的大型旗袍活動,都有她領導的團隊閃亮登場,精湛的演出讓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王瑞琴老師還經常帶領隊員們下社區、去敬老院為居民演出,被人譽為美的使者。
王瑞琴老師是一位低調而不張揚的人,她普通又平凡,但她十年不計回報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以一顆善良之心溫暖大家,感染別人。以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之情,引領更多姐妹一起領略生活的美好。
弘揚海派旗袍文化,介紹旗袍定製企業,定期推薦旗袍相關文化活動,傳達上海女性的人文精神與生活時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