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設立「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 首批入選名人揭曉-瀚藝 海派文化...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滬上設立「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首批入選名人揭曉

  中華服飾不僅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映照,服飾是中華禮樂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海派旗袍的誕生是對中國傳統服飾的成功革新,曾經引領全國時尚女裝的新潮流,是海派文化的精髓展現。

  圖為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評審委員會主任、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麗麗向首批入選名人堂的長者之一、金泰鈞老先生頒證。

  12月23日在思南公館81號「海派旗袍文化思南之家」舉行了《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首批名人頒證儀式。作為首批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入選名人堂的三位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按姓氏筆畫為序):海派文化名人、一輩子鍾情旗袍服飾並在海內外為之傳播具有深遠影響的111歲的嚴幼韻女士;百年時裝公司「鴻翔」第二代傳人、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86歲的金泰鈞先生;被譽為「百年海派旗袍傳奇人物」的上海裁縫、98歲的褚宏生老先生。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評審委員會主任、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麗麗,評委、市人大常委內司委副主任委員陳東,評委、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會長高春明為三位長者頒發了證書。

  上圖從左至右:評審委員會評委、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會長高春明;褚宏生代表、瀚藝旗袍總經理張琛;金泰鈞先生;評審委員會主任張麗麗;嚴幼韻女士代表外甥女徐景燦、評委、市人大常委內司委副主任委員陳東。

  近年來一系列海派旗袍文化推廣活動相繼展開:2009年海派旗袍製作技藝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派旗袍首次以整體形式亮相世界舞臺;2015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組織的500多位海內外優秀女性赴義大利參與「海派旗袍文化米蘭世博行」系列展示活動;2013年以來連續四年的「6·6海派旗袍文化推廣日」活動等。作為「活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海派旗袍文化蓬勃發展,已經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的深遠影響。

  《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及《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的設立,旨在對百年來為海派旗袍文化的形成、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化人、媒體人、藝術家、製作技藝傳承和社會熱心人士予以表彰,集聚了社會相關方面專業力量,建立《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評審委員會》並制定《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及《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管理辦法,彰顯海派旗袍文化之精髓。

  永業集團董事長錢軍、思南公館總經理李海宇和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各副會長、三個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出席了頒證儀式。


  弘揚海派旗袍文化,介紹旗袍定製企業,定期推薦旗袍相關文化活動,傳達上海女性的人文精神與生活時尚價值。

相關焦點

  • 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傳佳訊—— 金泰鈞先生喜收弟子裘黎明
    2017年7月27日,在上海馬勒別墅·愛丁堡貴賓室內,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海派旗袍文化名人」 、「上海時尚設計師終身成就獎
  • 傳承「非遺」海派旗袍製作技藝 | 蔓樓蘭創始人裘黎明先生拜師典禮
    2017年7月27日,在上海馬勒別墅·愛丁堡貴賓室內,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海派旗袍文化名人」 、「上海時尚設計師終身成就獎
  •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葛俊俊)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上海成功舉辦,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市民文化客廳|「旗袍美探」,探海派旗袍之美
    由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共同打造的「上海文化品牌」活動——市民文化客廳,迎來了第16期活動,今天的主角是海派旗袍。旗袍,旗人之袍,「出生地」雖不在上海,但在上世紀20年代來到了上海,成了「新上海人」,並有了一個新名字——海派旗袍。多了「海派」兩個字,旗袍的味道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 旗袍海派與京派
    ►  京派文化與海派文化不再以地域為界,即並非只有北京的才叫京派,也不是凡上海的就是海派。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海派風格反映在服飾領域內稱其為「海派服裝」。
  • 傳承海派文化,留住老上海味道 |當海派黃酒邂逅海派家具
    上海,洋房與裡弄並存,古典與摩登兼容;海派女子,有追求,懂生活。今天,我們迎來的這位海派女子,同樣傳承著海派文化,活得雅致。她是擁有4000多把古董椅的「椅子皇后」,愛好彈古琴、穿旗袍、跳華爾茲探戈,實踐並守護著上世紀30年代的流行文化與生活方式;她還是海派黃酒的忠實愛好者,愛喝酒,更會品酒。她正是錦繡12第三位證言人——中傳集團總裁、品牌管理專家、海派家具收藏家王力。
  • 美國版數字報-金泰鈞 一生只做海派服飾的傳承
    ,這個充斥著時尚更迭與流行變換的年代,這位老人依然堅守著對海派文化與旗袍的熱愛,告訴人們:「我身體還可以,希望為大家多做一點工作,把海派旗袍提高一步。」當天的拜師儀式上許多重量級人物都到場見證,可見金老在上海服飾界的超然地位。  作為中國時裝第一品牌「鴻翔」的嫡系二代,也是獲得國家頒證的第一位高級服裝設計師,金老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和「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兩項「海派旗袍」最高榮譽和稱號在身的第一人和唯一人。
  • 東華上海紡博館「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 看海派時尚前世今生
    本次展覽以歷史與創新的對照,突出新舊變化,讓觀眾直觀地體悟海派時尚「古」與「今」的傳承發展與變遷。清代的男女吉服袍、民國初期文明進步的女性穿著的「文明新裝」、民國時期上海摩登綢緞公司出品的精品旗袍、時尚前衛的現代女裝等,穿過百年歷史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派時尚,尤其是一貫表現出的精緻與新奇、優雅與拉風、西洋與本埠。
  • 旗光藝彩 | 和樂正德 旗韻浦東——2019年浦東海派旗袍文化推廣活動側記
    12月15日下午,以「和樂正德,旗韻浦東」為主題的2019年浦東海派旗袍文化推廣活動在張江戲劇谷舉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美滋潤心"專項基金創會會長餘慧文,原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慶善,原區衛生局局長孫曉明,區科經委黨組書記範金成,區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區委主委顧建鈞,洋涇街道辦事處主任康向清,區婦聯副主席國雲丹,區宣傳部文化事業處處長聶影,市政協研究室副主任、市女書協副主席徐梅等領導,滬上文化名人,以及市、區旗袍團隊嘉賓、本中心的會員姐妹約250人出席了活動。
  • 「上海禮物」評選揭曉 兼具海派文化與國潮復興
    「上海禮物」評選揭曉 兼具海派文化與國潮復興 2020-12-19 19:31:10 張亨偉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 張亨偉)19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十五屆「老鳳祥杯」上海旅遊商品設計大賽舉行頒獎典禮。這次「上海禮物」大評選,共選出20件商品組獲獎作品以及14件設計組獲獎作品。最終,樂高悟空小俠齊天大聖黃金機甲和朱家角文創系列產品分獲商品組和設計組一等獎。
  • 海派文化中的四位高橋名人
    通江達海的歷史古鎮高橋,名人薈萃,富家宅院星布。歷史名人中,有多位與江海結緣,他們的人生或搏擊於遠洋大海,或為中西文化交融盡力。
  • 「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1月14日,「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香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本屆研討會由上海大學主辦,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中山市社科聯、中國區域文化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上海大學博物館(海派文化博物館)協辦,並得到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特別支持。
  • 紅燭之光——記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員王瑞琴老師
    在上海群眾文藝工作者中,有位老師堅持十年如一日不拿報酬,默默耕耘如紅燭溫暖照耀著學生,她就是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的會員——王瑞琴老師。王老師是寶山區永清旗袍隊和閔行區文化中心旗袍表演隊的指導老師,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周圍的人,展示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博大情懷。
  • 上海市服飾學會舉行三十周年慶典暨「海派旗袍日推廣」活動
    聚焦「時尚之都」,搭建跨界交流平臺,傳承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展現海派旗袍獨有魅力——6月6日,以「尚·海」為主題,由上海市服飾學會與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
  • 傳統與當代的交融 在東華大學感受海派時尚的前世與今生
    清代的男女吉服袍、民國初期文明進步的女性穿著的「文明新裝」、民國時期上海摩登綢緞公司出品的精品旗袍、時尚前衛的現代女裝等,穿過百年歷史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派時尚,尤其是一貫表現出的精緻與新奇、優雅與拉風、西洋與本埠。
  • 《上海旗袍定製圖鑑》獻上!魂穿煙雨瀰漫的老上海!
    >龍鳳旗袍也是海派旗袍製作技藝裡不可或缺的代表。龍鳳旗袍店創始於1936年,是滬上海派旗袍手工製作工藝的正宗傳承者,至今仍保持著海派旗袍的遺韻。他家的製作工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瀚藝作為海派旗袍的代表,最大的特色就是堅持手工刺繡,還有刺繡大師徐世楷更是將龍袍的工藝融進旗袍之中,使瀚藝旗袍的刺繡更加精進。
  • 電影、旗袍、黑膠,這個展覽帶你看到、聽到、感受到海派文化的魅力
    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內,一場題為「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正在進行中,七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以經典的海派時尚與現代簡約的藝術裝置形成動與靜、新與舊的對話。
  • 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
    提及「海派旗袍」,總能觸發起與上海城市文化相關的聯想。穿上旗袍的女人儀態優雅,旗袍將中國女性的古典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今,由旗袍改良而來的服裝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海派旗袍」與上海「老字號」鴻翔密不可分,直到現在,服裝行業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海派旗袍」的往事就從鴻翔的故事說起。
  • 東華師生作品讓你看懂「海派時尚」的前世今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街頭潮牌與上海「老底子」味道小楊生煎做跨界服飾,如藝術品一般的毛衣,由柔性面料、立體輪廓曲線合成的「建築感禮服」……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展示了東華師生設計製作的30餘件近代服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