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藍布衫,心系客家人 | 客家服飾

2021-02-19 翼天客都人家

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

今天,要介紹的是客鄉老街的客家服飾展區

來看看從古至今的客家人的服飾演變

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客家服飾

在中國古代

因為織布、印染技術的限制

衣服的色彩往往是身份的象徵

每個朝代對帝王、官員的服裝都有明確規定

客家人作為中原衣冠士族南遷而來的一個民族,其服飾與中原漢族服飾總體來說沒有太大的差異,基本沿用唐裝演變而來,客家人以中原漢族為正統的觀念根深蒂固,這種意識也反映在客家人的衣飾打扮上。但是由於客家民系的形成原因和客家人生活環境等特定因素,客家服飾與中原服飾相較,在形制和文化內涵上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中原服飾自古以來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寬鬆肥大。自先秦開始,我們的先人們總是深衣大袍,寬大博帶,這種服飾穿著舒適,顯得輕鬆瀟灑。客家服飾的形制基本保持了中原服飾的特點,但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中國古代的服飾,帶有強烈的「禮」的色彩,具有鮮明的等級標誌,客家服飾在顏色、紋飾上沒有中原傳統服飾那樣鮮明甚至嚴格的等級意義。

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普遍喜歡穿素色,尤以藍、黑、白色最為流行,質地多為粗布,漂藍緞。寒暑服飾無多大區別,只是暑天穿薄布,薴麻衣,(俗稱夏布),冬天用厚布。

客家藍衫和藍染

是客家民俗文化象徵之一

藍衫又名長衫或大襟衫

長衫,指其衣長及小腿

藍衫,指布的顏色為藍色

大襟衫,指開襟的造型

客家服飾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徵,是傳承漢民族優秀文化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客家民俗文化的主要實物載體。客鄉老街的客家服飾展示區以圖片文字結合史料實物的形式,以及多點觸控螢幕展示客家研究服飾史料、匾額、老照片。

客家服飾展區效果圖▲

一件藍衫的誕生記。從普通白布到層次豐富的各種藍,點綴上各種寓意美好的圖案,裁製成傳統的客家服裝,這其中經過多少工序,需要多少時間,在這裡給你一一道來。

客家服飾展區效果圖▲

展區還設有換裝體驗區,這裡有不同款式和種類的傳統服飾及道具供遊玩的客人穿戴。一秒穿越不同時期,感受獨屬於客家人的不同年代時尚裝扮。身穿客家傳統服飾穿梭於古建、小巷中,用照片封存美好,留下永不退色的記憶。

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以客家建築和文化為基礎元素,古今結合;以客鄉老街,大型實景演藝為引擎,以文化體驗與康養度假為主線,內設客鄉老街、原鄉劇場、悅麓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社區及會展中心6大板塊,打造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閒度假、康體頤養社區功能於一體的綜合休閒文化旅遊聖地。

註:以上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博大客家】客家傳統服飾,你了解多少?
    演變客家人至遲於宋代形成,據有關研究,宋元時期為客家傳統服飾特色凸顯階段,明清時期則是成熟階段。也就是說,至遲於明清之時客家傳統服飾就形成了鮮明的特色,並自成體系。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客家研究熱潮的興起,客家傳統服飾文化研究也日益深入,內容涉及客家傳統服飾的形制、色彩、紋樣、製作材料、工藝技術和民俗文化等。
  • 【客家文化】論客家人的性格特徵
    且不說客家人遠祖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開發史;即在近世的一二百年間,又有多少客家人"一條褲腰帶"闖蕩世界,飄洋過海南渡東南亞,遠航南北美洲,成為有太陽照射的地方就有客家的民系。當國家、民族處於危亡的時刻,客家兒女更是挺身而出,投身戰鬥,無論是洪秀全等金田揭竿而起,橫掃江南,還是在東徵、北伐中屢建奇功的客家將士,他們不愧為站在時代前列的英豪。
  • 【客家歷史】客家人的來歷您知道嗎?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 敘說香港客家的前世今生 你是客家人嗎?
    香港回歸典禮上的客家婦女香港客家來源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中原地區的中原漢族,從秦漢開始不斷南遷。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 客家文化 客家藍衫──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你知道嗎
    客家文化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習俗、客家人文、客家建築、客家飲食、客家服飾和客家意識等。
  • 視頻︱深海章魚每周一歌:我是客家人(客家話版)
    客家,或稱客家人、客家民系,在四川稱為土廣東人,是嶺南漢族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說法起源於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的四邑族群對粵東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秦朝末至宋朝初,黃河流域漢族居民數次從北方南遷,抵達粵、閩、贛三地交界處,與瑤族、侗族、畲族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人。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粄」字並不是客家人發明的漢字,卻因客語保留下來而一直沿用至今。粄是如餈粑一類的米製品,是很傳統的特色小吃。在客家人眼裡,把米製作成各種「粄」是米的最佳歸宿,一碟粄裡,甚至濃縮著客家人說不盡的鄉愁。客家捆粄說起客家人,總讓人以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如今主要居住在贛閩粵邊區等地,還有大量遷到海外。對於客家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如今學術界尚無定論,但「客家」這個詞僅僅作為一個稱謂,畢竟以上提到的部分地區,客家人才是原住民。
  • 客家人三姑六婆、四門六親是哪些親戚【客家文化】
    內容來源:客家情、客家網、客家人雜誌等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特別推薦: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客家文化】客家人難忘的童年時光【客家文化】客家人取名字學問大,內涵豐富寓意多【客家文化】客家人「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 客家人物 鍾肇政:臺灣客家人的精神領袖
    講述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本文源自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於文學界和媒體冠在他名上的「臺灣文學之母」,他笑著說,「臺灣文學之母」會有種種解釋,真正的意義,是因為客家文化館已經有了一個「臺灣文學之父」,他就是彰化的賴和。他也是客家人,但不會說客家話。他職業是醫生,只是業餘從事小說創作,雖然作品不是很多,可是字字珠璣,很了不起。
  • 《最美是客家》MV首發,送給每一位回鄉過節的客家親人
    9月30日來自廣東五華知名歌手鄭敏演唱的客家歌曲《最美是客家》在中秋來臨之際推出,獻禮國慶、與中秋佳節,鄭敏優美、甜蜜的歌聲帶給了客家人在雙節期間最美好的祝願。,在主歌、過渡段部分採用了普通話演唱,優美的客家小調表達了淳樸的客家風情,副歌用客家話唱到:客家的天、客家的地、客家風情人贊誇…….
  • 【真實故事】一個香港客家人的客家淚
    見到客家親朋也不用客家話?你們都忘了嗎?要知道這裡是客家地區,不是在香港,即使在香港,客家話也一樣可以用……」。屋子裡的氣氛馬上變的緊張起來,而二叔公的子孫們似乎有點不服氣,大叔婆見狀,立刻叫大姊們端來水果和點心,吩咐大家食起來。第二天早上,我和二叔公一塊出來散步,在河邊我們聽到有的鄉親在議論紛紛。
  • 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
    客家水席開席。陳思濤 攝客家美食大品碗。農特產品展銷。南充新聞網訊(李斌 張明)看客家舞蹈、聽儀隴清音、品德鄉美食……12月2日,以「遊朱德故裡 品德鄉美食」為主題的朱德故裡第二屆客家餐飲文化美食節在朱德故裡景區川北院子廣場舉行,吸引遊客及附近居民近千人品嘗特色美食,觀看客家民俗文藝匯演。上午9時許,遊客紛至沓來,整個廣場熱鬧非凡。
  •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海峽衛視「客家人」十年結碩果
    該系列紀錄片共八集,形象地紀錄了閩西客家祖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圖景。 攝製這個系列紀錄片的,是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組。到目前為止,已製作播出520集電視片,收視率、網上點擊率「雙高」,得到海內外客家鄉親的高度肯定和眾多媒體的關注。經過10年的努力,「客家人」電視節目成為客家人的一個文化品牌。
  • 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新社廣州12月22日電 題: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作者 王堅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位於「世界客都」廣東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客家人的大遷移,造就了這座美麗的川西客家古鎮,成都洛帶古鎮
    洛帶鎮是成都東山客家人聚居之地。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是清朝前朝「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從一東福建遷移而來的客家人的後裔。學術界統稱為「東山客家」。古鎮內傳說眾多,古蹟遍地。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中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5次大規模的南遷,於中國南方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至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布的基本範圍。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
  • 客家人的武功如何? | 隨筆講古客家文化之一(含視頻)
    早就想寫客家人與「武功」這個題目,因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歷史上客家極富尚武精神,客家是遷徙民系,因生存環境險惡,客家人習武成風,史籍有載:「客家人豪俠,性悍,驍勇善戰,男子多從軍,其勇甲於百粵。」因為崇文重教,客家人平時斯文、低調、溫和,但是大敵當前時,大批客家將士投筆從戎,赴湯蹈火、激戰在最前線,比如孫中山的十次革命過程、抗日抗戰時最激烈戰場,都有大量客家將軍和戰士的身影。這種理想主義的韌性,令人嘆為觀止!用英文說就是Resilience,據說是成大事的最重要素質。
  • 涯系客家人!這部客家方言電影即將上映,觀眾:我的童年回來了!
    目前,全世界約有8000萬客家人,其中,廣東省本地客家人就有2500萬。 而在東莞,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樟木頭、鳳崗、清溪等鎮。不含糊的說,也許你身邊就有一個客家人。 最近,一部名為 《圍屋喜事》 的客家方言電影在東莞舉行專場放映活動,吸引了不少東莞客家人的關注,電影將於12月19日上映。 95%以上臺詞是客家話 據介紹,影片主要取景地是廣東省梅縣區松口鎮和梅江區。
  • 客家莊不挺綠與「客家妹」蔡英文 前藍議員:客家人自認中華兒女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民進黨連續兩屆「大選」,在全臺19個客家莊得票率不增反減,中國國民黨籍前臺中市議員、臺中市客家文化協進會理事長洪嘉鴻向中評社分析指出,綠營長期推崇閩南語,並將其奉為「臺語」,冷落客家族群與文化,長期下來客家人對綠營的「臺灣價值」反感,這也是之所以桃竹苗客莊都是藍營票倉的原因
  • 【五湖四海聽客家】客家人都知道的客家諺語,你知道多少?
    本期《五湖四海聽客家》,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客家人都知道的客家諺語。播音製作:梅州電臺新聞臺主持人 胡影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客家諺語體現出來的客家人的十二個比較突出的思想觀念,不知道您身上都符合哪些呢。
  • 客家人看過來!客家電影即將全國公映,來看看你的童年吧!
    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可小覷。從宋朝開始,到現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穩定客家文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福建、臺灣、江西等省市,以及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客家生活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讓人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