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屑與小人爭吵,寫下一首罕見的狂詩,放言自己會名垂千古

2020-12-22 國風美詩文

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旅夜書懷》有一句詩,言道「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意思是說,自己的名聲,並非是依靠寫文章而得來的,而他辭官不做,是因為衰老與疾病。杜甫從來都不想依靠文章出名,他心中所想的,是做一個良相,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

杜甫出身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他是晉朝名將杜預的十三世孫,只不過到了唐代,杜家沒落了,可即便如此,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修文館直學士,父親杜閒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這種家庭環境,以及儒家的思想引導,使得杜甫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偉大的抱負。

可是因為李林甫欺上瞞下,將科考的讀書人全部落選,還哄騙唐玄宗說「野無遺賢」,杜甫因此不得中第。之後也只是做過一些管理兵器倉庫、負責縣級學校之類的小官,公元757年,他曾短暫地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左拾遺。

隨著安史之亂的大範圍爆發,杜甫也開始了漂泊之路,此後他一直顛沛流離,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縱觀他的一生,一直非常沉鬱,除了年輕時有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類的豪邁,之後他的詩作,都是描寫戰亂之中生靈塗炭的現實主義作品,其意象也多是孤舟、老病、荒野等十分悲涼的景物。

狂,杜甫似乎不沾邊,然而其實杜甫也有狂的一面,對於自己的詩文,他就非常自信,他曾寫過一首罕見的狂詩,放言自己會名垂千古,這首詩的名字叫做《赤霄行》: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觗觸。赤霄懸圃須往來,翠尾金花不辭辱。江中淘河嚇飛燕,銜泥卻落羞華屋。皇孫猶曾蓮勺困,衛莊見貶傷其足。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貴和》書有篇。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

這首詩的前面四句,就是一種比興的手法,以牛羊等牲畜用角牴觸孔雀,來表達小人對他的排擠、詆毀。因為當時杜甫投奔好友嚴武,嚴武舉薦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此時的杜甫終於在多年的漂泊中有了短暫的安定。

而牛羊所代指的對象,結合當時的背景,我認為是說嚴武府中其他幕僚、清客。他們看不慣杜甫,覺得杜甫沒什麼了不起的,大家都一樣,都是在別人手下混口飯吃。但是杜甫卻總寫詩抒發心中的抱負、表達對寒士的憐憫、以及渴望百姓安居樂業的願望。

這種崇高的理想和無私的精神,在其他幕僚眼中看來,就是自命清高、故作偉大,再加上嚴武對杜甫青眼有加、引為至交,這令他們十分不忿,所以經常詆毀杜甫,說白了就是想在嚴武面前爭寵。但是杜甫會在意嗎?他不會。

再看中間四句,淘河(一種水鳥)總是生怕飛過的燕鳥覬覦它們的食物,所以發出「嚇」的聲音,來警告飛燕,這一幕,像極了千百年前的莊子與惠子。

春秋時期,梁國打算聘請惠子為國相,但是惠子擔心莊子名聲太大,會和他爭奪國相之位,於是多次派人搜尋莊子。莊子知道後,就過去和他講了一個故事:南方有一種鳥叫做鵷鶵,它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鴟得一腐鼠,見鵷鶵飛過,誤以為其要爭搶,於是揚看而「嚇」。莊子的意思很明顯:「你看作寶的國相之位,我看不上」。

杜甫也是應用了莊子的意思,後面的「皇孫」、「衛莊」也是同類典故。

杜甫根本就沒拿自己和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放在同一水平線上,他不會,更不屑。所以七、八兩句,言明自己不會放在眼中,諸葛亮早就寫了《貴和》,講究以和為貴。最後一句則盡顯杜甫之狂:大丈夫是要名垂千古、萬年的,在這些小事上斤斤計較,豈是高賢所為。

杜甫放言自己會名垂千古,事實證明,他確實做到了,他成為了中華民族永遠的詩聖!

相關焦點

  • 既悲涼,又豪放,醉酒後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讓人心疼,更讓人欽佩
    因為仕途坎坷,杜甫還曾經在醉酒後寫過一首《醉時歌》,這首詩更是將自己的不幸遭遇表達的淋漓盡致,這首詩歌既有杜甫心酸的一面,也有他作為詩人最豪放的一面,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杜甫晚年寫下一首千古絕唱,讓人讀後忍不住落淚!
    詩聖杜甫,之所以名垂千古,至今受到世人的敬仰,只因他屢遭坎坷,在逆境中生存,把家國情懷融入作品裡面。大曆三年,杜甫五十六歲,窮困潦倒的他客居他鄉多年,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又漂泊了一年多,杜甫依舊在路上,距離家鄉還有很遠的距離。屋漏偏逢連夜雨,剛到達潭州,又遇到臧玠在此作亂,準備投奔在郴州的舅舅。仿佛上天故意為難杜甫,給他製造各種麻煩,正打算渡江而去,結果洪水襲來,不得已在耒陽停留。
  • 杜甫看著兒子挨餓卻無能為力,心酸又無助,寫下一詩堪稱千古悲情
    導讀:杜甫看著兒子挨餓卻無能為力,心酸又無助,寫下一詩堪稱千古悲情。 杜甫的少年時光過得很幸福,爺爺是著名的詩人杜審言,而父親杜閒有在朝為官,曾任朝議大夫、兗州司馬。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成詩的年代是杜甫的晚年,當時安史之亂仍在繼續,杜甫為了避難來到了夔州。
  • 蘇軾因詩獲罪,劫後重生寫下一首詩,痛罵小人卻不帶一個髒字
    作為宋代文壇的領軍人物,蘇軾的詩詞可以說是蓬勃大氣,縱橫恣肆,而其現實生活中卻是一生漂泊,被迫流浪放逐,望汴梁而遙遙無期,不過從另一方面講,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挫折和磨難,讓蘇軾寫下了更多壯麗經典的詩篇,其筆下激昂的詩詞,讀起來實在是令人酣暢淋漓。
  • 壯志難酬的蘇軾,寫下千古佳作,化用杜甫名句,狂得無法無天
    這一年,壯志難酬的蘇軾,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詞中有對自己坎坷經歷的不滿,也有對自己滿腹才華,而不能得以施展的悲嘆。那麼,蘇軾在這首詞中,究竟是怎麼宣揚自己的滿腹才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沁園春》——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 無限深情催人淚奔,詩聖杜甫偶遇老友,寫下了一首最有情韻的唐詩
    有這麼一首詩,少年時閱讀感覺極為平常,似乎就是老友相遇後的客套問答,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其中包含了無限的深情。這首詩就是詩聖杜甫創作的七言絕句詩《江南逢李龜年》。後人評價,這是杜甫最有情韻的一首絕句詩。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唐代)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杜甫最有殺氣的一首詩,跟李白有關,僅40個字,世人都覺得他太狂
    杜甫的偶像是李白,曾為李白連續創作十幾首詩作,據記載好像是15首詩,都是寫給李白的。而李白卻只為杜甫創作詩大概只有這三首《戲贈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所以說偶像,畢竟是偶像。就拿現代來說,你給你偶像寫一封信,你的偶像未必還回信呢。所以說,當時李白對杜甫,算是看好的。
  • 年近花甲的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寫下的這首詩,被稱為七律之冠
    《全唐詩》裡的四萬多首詩中,到底哪一首七律可以排第一呢?那我個人認為杜甫的《登高》絕對有資格,這首詩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所傳遞出來的那份情感,那都是無人能及。夔州距離成都很近,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市奉節縣,在那裡他傷心不已,不僅身患重病,再加上各地爆發了戰亂,這讓他的回鄉之路顯得越發艱辛,在夔州生活那一段時間,杜甫心灰意冷,寫下了很多的悽美之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杜甫寫下了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詩《登高》,這首詩被稱為唐詩七律第一。《登高》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晚年家道中落,寫下一首詩,讀來句句感慨字字心酸
    有一次趙匡胤自己在外面,天氣炎熱,他恰好路過一個西瓜園。他心想,雖然自己身上沒錢,但是可以先吃瓜,吃完後問多少錢,然後說西瓜太貴了,不給瓜主錢,趁機白吃。令趙匡胤沒想到的是,在他吃完後,瓜主說「一文錢」,在古代沒有比一文錢更少的錢了,他事前準備好的理由也就沒用了,就這樣難倒了趙匡胤。這就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故事。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贈李白》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背景】 這首七絕《贈李白》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作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季。天寶三載(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
  • 一首什麼樣的詩,竟讓詩聖杜甫讀之流淚?
    讀「漫捲詩書喜欲狂」則喜不自禁,讀「從此無心愛良夜」則惆悵失落,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則既悲且怒…… 唐詩中很多反映現實、表達悲情的詩讀來不僅僅情緒為之感染,甚至還催人淚下。比如戰爭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寫生活困頓的「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還有悼亡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都是催人淚下的名句。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杜甫有一首28字罵人詩,後兩句音樂經常用,沒點文化還以為是誇人
    號稱是「詩聖」的唐朝詩人杜甫,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歌,憂國憂民的他,詩歌中也經常透露著悲愴,鮮有暢快淋漓之句,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成為了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不過杜甫寫的一首28字罵人詩文,也成為了千古名言,後兩句形容音樂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如果真沒有一點文化,還真以為是在誇人。這就是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整首詩似乎都在吹捧,音樂是的好聽,為何卻說杜甫在罵人呢?
  • 杜甫四處碰壁,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道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李白是唐朝最浪漫最瀟灑的詩人,無論何時,他的詩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灑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而和他齊名的杜甫則是和他截然相反,杜甫的詩沉鬱頓挫,讀後令人悲從中來。
  • 杜甫一首詩揭露人性醜惡,這才是社會的真相,很殘酷但很真實!
    杜甫的詩很接地氣,而且內容多是家國安危和百姓生活,是現實主義題材,和李白的浪漫主義截然不同,因此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可以很好反應當時社會現狀的。比如我們熟悉的《石壕吏》、《垂老別》等,當然這些詩都是杜甫作為一個旁觀者寫下的,他因此成了歷史的記載者。
  • 《贈李白》杜甫 |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寫作背景】 這首七絕《贈李白》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作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季。天寶三載(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
  • 李季蘭:一生未出嫁的才女,寫下一首詩道盡夫妻之情,成千古名作
    我們要清楚的是,唐詩並不是產生於唐朝的,它是興盛於唐朝,在唐朝時期出現了一大批的優秀的詩人,這就不得不提到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詩人。這些都是名垂千古的詩人,也是我們比較熟知的,因為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他們的作品,甚至從我們幼兒園的時候一直到大學都免不了學習,這些詩人是公認的大才子。
  • 蘇軾因事入獄,獄中寫下這首詩,將後事託付給弟弟,感人肺腑
    誠然,蘇軾自己極高的文學地位與成就是後人喜愛他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們不可忽略的是他那個常常豁達開朗的性格。蘇軾向來以樂觀著稱,但是在他早年的時候也是很狂的少年。他也曾為他的「狂」付出了不少代價。因為狂,蘇軾遭到小人陷害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寄子由》,向弟弟託付後事,字字泣血,感人肺腑。這首詩是這樣寫的:這首詩的譯文如下:聖明的皇帝如天一般帶來萬物復甦,是我太過愚昧狂妄自取滅亡。